每天三隻青蛙,時間管理頂呱呱

2021-01-12 職業力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要處理的事情實在太多,因此任何人都沒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所有的事情。你每天被做不完的工作、個人職責、項目、看不完的雜誌和圖書吞沒了所有的時間。你一定想從這種忙碌的狀態中解脫出來。但事實上,你永遠不可能完成所有的事情,也永遠無法完成你要做的所有任務。即使你掌握了更有效的提升時間管理第一層境界效率的方法,可以高效的完成很多事情。數不清的事情像滔滔江水一般源源不斷地佔據了你的生活。

你只有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學會把時間和精力放在那些能夠改變你生活的重要事情上,才能有效地安排你所要面對的那些事情,才能自如地駕馭你的時間,掌控自己的生活。西方有一個著名的諺語:如果你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隻活的青蛙,你就會欣喜的發現,在這一天接下來的時間裡,將沒有什麼比這個更糟糕的事情了。

博恩·崔西的《吃掉那隻青蛙》一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專注於最重要事情的方法。我稱之為青蛙工作法。青蛙工作法中的青蛙就意味著你最艱巨、最重要的任務。如果每天能優先處理三件最重要、最困難的工作,堅持不懈,你的人生就能取得完全不同的成就。

青蛙要一口一口的吃,工作要一步一步的做

如果你要完全吃掉一隻活青蛙,卻只是一隻坐在那裡盯著它看,看得再久也無濟於事。一定要行動起來,才能吃掉「青蛙」。但面對最重要、最困難的工作,我們很難有行動的動力和勇氣,。如何才能讓我們行動起來,吃掉這隻難吃的「青蛙」呢?

俗話說,一口不能吃成胖子,胖子是一口一口的吃出來的。怎樣才能吃掉那隻最大、最醜陋的青蛙?當然也是同樣的方法,一口一口的吃。也就是說,把我們要做的事情逐步分解為一系列的行動,然後從第一步開始著手做。這樣有助於克服拖延,提升行動力,幫助我們順利吃掉難吃的「青蛙」。

吃青蛙先吃最大最醜的,做事情先做重要最難的

如果你必須吃掉兩隻青蛙,那就先吃那隻長的大又長得醜的,即先處理更重要更困難的工作。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抵制先易後難的誘惑,不斷地提醒自己,你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就是你要立刻完成哪件事,而後完成哪件事。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專注於解決最重要、最困難的,且能夠給自己帶來最大改變,創造最大價值的事情。

每天三隻青蛙,時間管理頂呱呱

青蛙工作法不僅適用於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也適用於一周、一月、一個季度、一年、甚至一生。時間是有限的,事情是無限的,我們要善於發現自己的三隻青蛙,吃掉他們,實現更好的人生。

現在開始,請認真思考並找出本年度的「三隻青蛙」、每個季度的「三隻青蛙」、每月的「三隻青蛙」、每周的「三隻青蛙」和每天的「三隻青蛙」。堅持一整年,你就可以取得超出自己想像的成就。

相關焦點

  • 時間管理秘訣 - 吃掉那隻長得最醜的青蛙
    和宇寬一起,把時間用到極致。大家好,我是時間管理潘宇寬。上一期節目我們討論到了什麼是番茄鍾時間管理方法,怎麼去吃番茄。吃番茄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就是要對一天的任務進行規劃。那麼在規劃任務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哪些任務是要優先去執行的,哪些任務是重點。
  • 試試「三隻青蛙」法則,每天多出2小時
    美國著名的時間管理大師,被很多人崇拜和學習的演說家,博恩·崔西有一本著名的時間管理書,幫很多成年人重新學習時間管理,叫做《吃掉那隻青蛙》,這是他花費20多年時間研究出的一套自我管理寶典,被全球很多人學習。不過很奇怪,這本書為什麼叫吃掉那隻青蛙呢?
  • 做事磨蹭拖拉,教會孩子「吃青蛙法則」,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明明是很簡單的問題,孩子卻無法理解,坐在書桌前磨磨蹭蹭,一會兒看看橡皮,一會兒玩玩鉛筆,一個小時過去了,只寫了三四個字。很多家長想必都面臨過王女士這樣的狀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被孩子的磨蹭拖拉氣得火冒三丈。其實孩子的表現,往往有著內在因素的影響。如果家長能夠了解孩子出現磨蹭現象的真正原因,自然也就能夠從根本上去解決這個問題。
  • 每天吃青蛙,改變自己瞎忙的人生
    無論是職場人士還是全職媽媽,每天都有許多工作需要處理,如何安排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是每個人都需要掌握的能力。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如何將這24小時發揮更大的效率,產生更高的價值是許多人都希望的。《吃掉那隻青蛙》中提出21條時間管理方法,書中的方法幫助人們成功地實現效率的提升和自我管理。
  • 看看「三隻青蛙」的法則
    1沒有良好的時間管理意識孩子是時間的概念模糊,例如,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孩子他們玩幼兒園的生活除了玩,也不會有其他的工作和任務,所以,沒有平等的時間管理的培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進入小學家長的早期培養孩子的管理意識,不讓孩子馬上就無法應付老師的作業,所以他們在第一次接觸的必要的挑戰的任務,為了逃避的感情也排斥也"的待遇,形成了家庭作業拖拖拉拉的態度
  • 青蛙養殖技術與管理:青蛙應該怎麼養?
    青蛙類又名田蛙、田雞等,歷來被稱為「莊稼保護者」,是30多種農作物害蟲的天敵,如螟蛾、稻苞蟲、稻蝗蟲、蟻蟻、蟋蟀、葉蟬等。同池蛙在飼養管理一段時間後,應根據其幼蛙的不同口徑進行調整。當幼蛙的餵食粒徑為2.0 mm時,在幼蛙個體20 g~30 g時,在幼蛙個體3.0 mm時,在幼蛙個體30 g~50 g時,在幼蛙個體3.5 mm時。每天餵食大約是青蛙體內總重量的5倍。
  • 你不妨看看「三隻青蛙」法則
    孩子拖拖拉拉的原因:1、沒有良好的時間管理意識孩子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比較模糊的,比如剛從幼稚園到小學的孩子,他們在幼稚園的生活除了玩就是玩,壓根沒有其他作業和任務,所以並沒有培養出對等的時間管理。其實,可以用這個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法——"三隻青蛙"法則。什麼是"三隻青蛙"法則:"三隻青蛙"法則是全世界著名的"時間管理家"博恩崔西提出的,用他的話來解釋就是:你得找到一日、一個禮拜、一個月、一整年以及一生裡面最重要的三件事,因為它們就是那"三隻青蛙"。他還特別強調,如果你必須吃掉一隻青蛙,那就不要長時間凝視它;如果你必須連續吃下三隻青蛙,那麼最大且最醜的那隻優先。
  • 吃掉那隻青蛙:21條高效時間管理法則
    筆記俠  2018-12-24 00:00:00   筆記俠蘭溪 所有這一切的關鍵是,確定當前對自己而言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事情,然後「吃掉那隻青蛙
  • 讀書《吃掉那隻青蛙》
    我們今日讀書《吃掉那隻青蛙》作者博恩·崔西是世界頂級銷售培訓大師,他為全球5000多萬名專業人士培訓過。而且他寫了很多暢銷書,暢銷到什麼程度?供不應求。在《吃掉那隻青蛙》書裡,作者把每天要完成的重要任務比喻成青蛙,如果你說每天都有好幾件重要事情要完成,那麼恭喜你,要吃好幾隻青蛙。
  • 【優制管理分享】21條時間管理法則,讓你的工作更高效
    如果你能高效運用每天的8小時,那麼在應對繁忙的事務時就能夠遊刃有餘,而不是手忙腳亂。做事情也更能有條理,更好地把控工作的節奏。  博恩·崔西在《吃掉那隻青蛙》一書中提出了21條時間管理法則,對於職場人士面臨的時間困擾給出了有效可行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幫助你養成優先處理重要任務的習慣,並獲得持續性的回報。
  • 除了催和吼,善用三隻青蛙法則是關鍵
    什麼樣的年紀做什麼樣的事情,越是孩子小,家長們越是應該引導孩子們珍愛時間、擺脫拖延、提升學習效率。孩子現在只是寫作業很拖沓,以至於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但是目前事情還算少,等以後事情一旦多了起來,堆在一起讓他們做,那必然會讓他們叫苦連天了。想要改變這個狀況,不妨讓孩子們試試運用"三隻青蛙"法則合理管理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 青蛙跑到房間什麼預兆
    青蛙跑到房間的預兆:1.青蛙是一種益蟲,以各類昆蟲、害蟲為主要食物,而且它們的嗅覺十分靈敏。如果家裡面有女子懷孕了,可能會引來青蛙進入房間,據說青蛙很喜歡孕婦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味。2.青蛙具有靈性,如果家裡有去世的老人或者長輩,青蛙跑到房間裡可能預兆著逝去的長輩因為對子孫的牽掛而回家來看望家人,當然了,這是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但是也是說明逝去的人會保佑家人平安健康。3.青蛙很喜歡吃蚊子,如果看到青蛙則表示夏天即將來到。若青蛙跑進房間,很有可能是你的房間裡出現了蚊子或者其他小昆蟲,青蛙是來覓食的哦!
  • 高效能人士的 13 項時間管理技巧
    這樣你就會有更多時間去玩、去休息,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時間管理的重點是巧幹,不是苦幹。 時間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不同的是大家對時間的利用方式不一樣。 時間沒法存下來,也沒法借,你不能把時間保存下來供日後使用。
  • 旅行青蛙怎麼玩每天要做什麼 旅行青蛙小動物愛吃食物有哪些
    旅行青蛙怎麼玩每天要做什麼 旅行青蛙小動物愛吃食物有哪些時間:2018-01-20 23:4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旅行青蛙怎麼玩每天要做什麼 旅行青蛙小動物愛吃食物有哪些 旅行青蛙是一款非常好玩的遊戲,遊戲的畫面和特效都值得為它點讚,那麼旅行青蛙怎麼玩,小編來告訴大家吧!
  • 動漫界最出名的六隻青蛙,只認識兩隻的很正常,認識四隻的是大神
    青蛙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動物,以捕食田地裡的害蟲為生,是農民伯伯的好幫手。在動漫中也有著不少以青蛙為原型的卡通形象,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動漫中的六隻青蛙吧。青蛙和蛤蟆不是一種動物,但是因為它們確實比較像,這裡就放在一起說了。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荷葉上的青蛙簡筆畫
    更多簡筆畫畫法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學一幅簡筆畫99」,也可關注微博:「每天學一幅簡筆畫」。 可愛的小青蛙,坐在荷葉上,調皮的對著我們眨眼睛,立馬覺得它的呱呱叫也不是那麼難聽啦\(^o^)/~簡筆畫小青蛙的畫法
  • 如何養殖青蛙?青蛙的高效養殖技術
    二、青蛙的育苗技術  1.種蛙選擇:種蛙要挑選身體強壯、沒有傷殘、無疾病的作種用,通常雌蛙的身形比雄蛙要大一些,雄蛙在鳴叫時脖子兩側的外聲囊就會膨脹起來。  2.種蛙放養:種蛙在9-10月份放養,密度為10-12隻/平米,雌雄比例1:1,種蛙在種蛙池中冬眠後來年清明節前後開始抱對產卵。
  • 大班音樂活動:《五隻小青蛙》
    音樂活動:《五隻小青蛙》一、活動目標:(一)基於幼兒的經驗能力,將歌曲進行有效的動作還原,在傾聽旋律、觀察動作、以動作帶動歌唱的過程中學唱歌曲;(二)重點挖掘「抓蟲子、做美餐」的動作表現,以及唱準歌曲中的切分音,掌握襯詞0 x | xxx0 |的節奏
  • 把11隻變成青蛙的蝌蚪放生,希望以後還會看見它
    那個年代幾乎沒有人養魚養花,一是本身還在溫飽問題上努力,哪有時間去浪費精力,二是養魚養花帶有小資生活情調,在當時可是犯大忌。三是外面幾乎沒有賣觀賞魚和盆栽的,大人們就隨便找個空地,種點蔬菜,把蔬菜當花來養。
  • 羅某的時間管理也不及「每天只睡4小時」,調侃亮了!
    點擊播放 GIF 0.2M某天凌晨1:00小圈躲在被窩裡玩手機就在意猶未盡之時一條微博熱搜跳了出來#張朝陽稱自己每天只睡據每日《每日新聞》報導他將其成功歸功於每天只睡3-4個小時甚至在一些大企業裡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每天睡4小時,年薪基本400萬以上,每睡一小時,薪水就要除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