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思唯爾與南開的學術之緣—新聞—科學網

2020-11-30 科學網

 

「高被引學者風採錄」專題報導中的13位南開大學學者均連續多年躋身「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從讀者到作者,到審稿人,再到愛思唯爾旗下期刊的編委,他們的學術之路與愛思唯爾有著或多或少的交集。

對於科研工作者來說,愛思唯爾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分析公司,它的現代出版業務可以追溯到1880年。如今,愛思唯爾出版超過2500種期刊,覆蓋所有學科領域,其中包括著名的《柳葉刀》和《細胞》,還出版39000多種電子書籍以及諸多經典參考書,如《格氏解剖學》等。

2018年,愛思唯爾出版論文47萬篇,大約佔全球學術論文出版總量的18%,而這些論文獲得的引用量則超過全球總引用量的25%,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助力中國科研走向世界

隨著中國科技的發展,在愛思唯爾的學術版圖中,中國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愛思唯爾在中國的合作夥伴和客戶超過600 家,包括政府部門、學術機構、科研組織、科研資助機構、醫院管理部門、醫療企業及其他商業企業等。通過愛思唯爾的旗艦信息解決方ScienceDirect®和全球最大的科研文獻摘要引文資料庫Scopus,愛思唯爾幫助中國超過300 家各類機構獲取世界領先的科技和醫療文獻。

中國學者也越來越多地使用愛思唯爾旗下的各類資源。據統計,2015 到2018 年,超過280 萬名來自中國的科研人員在愛思唯爾旗下期刊發表了經同行評審的科研文章200 餘萬篇。這些研究成果在全球廣泛傳播,被220 多個國家或地區的研究人員引用超過90萬次。

2018 年,來自中國的學者下載了ScienceDirect®上的全文達1.97 億篇,相當於每秒下載6.2 篇,佔全球總下載量 的21%。2018年,中國有20%左右的學術文章發表在愛思唯爾旗下期刊上,而且這些文章的整體FWCI(領域歸一化影響力)達到了1.8(世界平均水平是1)。其中前5% 的高被引文章中,就有47.8% 通過愛思唯爾旗下期刊發表。

為了呈現中國科研人員在科研領域的影響力、體現中國大學的綜合實力,愛思唯爾與上海軟科教育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合作,為年度「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以及「中國最好大學排名」提供數據和分析。

自2006 年起,愛思唯爾還在中國進行了數千次培訓,幫助年輕科研人員提升英文學術寫作技能,達到在國際期刊發表文章的水準,並幫助科研人員了解如何使用科學信息。

近年來,愛思唯爾還任命了超過數千名中國科學家成為旗下期刊編輯或編輯委員會成員,以更好地服務中國不斷成長的科研和學術出版事業。

學術評價標準合理化

作為國際學術出版機構,愛思唯爾始終提倡使用科研評價指標的黃金準則,就是同時考慮定量指標和定性的評估意見,如只採用定量指標,至少應選擇兩個指標。在愛思唯爾看來,只有將科研評估定量指標與定性的專家意見相結合,才能得到全面、公正和多維度的評價。

為此,今年6月,愛思唯爾成立了國際科研評估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search 簡稱ICSR)。該中心將與學術界開展密切合作,通過分析科研評價的定性和定量指標,從而發展創建一種更為透明、更加穩健的科研評價方法。

國際科研評估中心的使命是鼓勵科研評價採用多樣化的評價標準,恰當地運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推動科研評價工作擺脫「一刀切」的模式,為探討研究評估新方法、檢驗新假設和新概念提供平臺。

今年4月,愛思唯爾還攜手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成立了科技評價聯合實驗室,共同探索並開發新的科研評價方法,建立更適用於中國學術環境的科研評價體系,共同致力於促進中國科研發展,提升中國整體科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強強聯合走向縱深

近年來,愛思唯爾在與中國高校合作中除學術論文發表,還加強了信息分析服務,在與南開大學的合作中,這點得到充分體現。

愛思唯爾很早就是南開大學的合作夥伴。南開大學各學科領域的諸多資深學者都曾經或正在擔任愛思唯爾旗下期刊的編輯和審稿人。南開大學也是中國最早訂購愛思唯爾期刊、圖書及信息解決方案的客戶之一。

愛思唯爾依靠在信息分析領域的實力,為南開大學的戰略布局、學術科研規劃、專家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提供科研信息分析服務。同時,通過數據分析掌握學科前沿信息和研究進展,幫助南開大學優化並推動學科的發展。

愛思唯爾與南開大學的科研人員聯繫廣泛,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交流機制。為了推動中國期刊被全球文摘引文資料庫的收錄工作,愛思唯爾聯合中國各領域專家,成立了「Scopus本地內容遴選委員會」,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就是該委員會委員之一。

在最新籤署的合作協議中,雙方將加強在戰略規劃與科研評估、信息資源平臺建設與服務、學術出版等領域的合作,並建立聯合工作站,搭建深入合作與交流的互動平臺。

在南開大學迎來百年華誕之際,愛思唯爾與南開大學共同憧憬未來的合作之路。相信在「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的共同理念下,愛思唯爾將助力南開大學不斷攀登新的科學高峰,全面提升南開大學的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

相關焦點

  • 河北大學3學者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新聞—科學網
    世界著名出版集團愛思唯爾 (Elsevier) 於近日發布了「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 (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 《科學通報》英文版與愛思唯爾出版集團開啟新合作—新聞—科學網
    合作期內,愛思唯爾將為Science Bulletin提供內容發布平臺和相應推廣渠道、數據分析報告等服務,幫助該刊提升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 「科研期刊代表了國家科技文化的軟實力,我們需要擁有與科學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際一流期刊。」
  • 愛思唯爾一刊物編委會集體辭職—新聞—科學網
    JOI編委會提交給愛思唯爾的辭職信。
  • 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不該用期刊評價指標來評價科研人員
    「按領域加權引用影響指數,世界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是1.0,中國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為0.8,愛思唯爾發表的中國文章的質量水平與愛思唯爾發表文章的平均質量都為1.3。」4月11日,全球著名出版商、信息服務提供商愛思唯爾(Elsevier)在北京的學術期刊評價圓桌討論會上向媒體分享了上述數據。
  • 國際出版巨鱷大幅提價 部分高校面臨學術"斷糧"
    近來,在世界頭號出版集團勵德愛思唯爾(Reed Elsevier)的漲價風波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國內名校感到「很鬱悶」,教授和學生們談起此事的口吻,就像在描述一場戰爭。   愛思唯爾年年提價的底氣   根據2008年徵訂方案,愛思唯爾今後3年在華年均提價15%(實際16.7%),是至今4次調價中最高的一次。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隨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及時的新聞報導、權威的專家解讀、深度的熱點追蹤,關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搭建跨學科交流的橋梁。 ◆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報》是中國的科學事業和公眾的橋梁。
  • JCR:愛思唯爾旗下期刊影響因子顯著提高
    JCR:愛思唯爾旗下期刊影響因子顯著提高 來源:科學網 2007-07-24 09:18     近日,全球最大的科學、技術及醫學出版商愛思唯爾在阿姆斯特丹宣布
  • 嚴厲打擊販賣醫學論文 莫讓學術淪為功利之奴—新聞—科學網
    這不僅助長了學術腐敗之風,造成了國家科研經費的浪費和損失,也嚴重影響了我國醫務工作者的公信力,不利於醫學人才培養。 「我國亟需針對醫學論文販賣現象進行嚴厲的打擊,營造正確嚴謹的學術環境和人才評價機制,促進我國醫療事業和醫療人才培養的良性發展,也為優秀的醫學科研工作者正名。」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葛均波表示。
  • 愛思唯爾首席學術官Nick Fowler:開啟未來,更加開放,不斷創新
    愛思唯爾首席學術官Nick Fowler:開啟未來,更加開放,不斷創新需要更多基於實證的研究給我們參考,出版商在支持研究生態系統的作用。1. 2020管理知識:當今知識的消費脫離了實體化。人們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需要的信息。每天全球產生的數據量2.5QB。
  • 愛思唯爾的日子不好過
    本報記者查閱全球網際網路最大百科全書維基百科發現,愛思唯爾近年因定價過高而飽受指責,一些大刊的售價高達1.4萬美元,遠超平均水平。    國際學術界不斷提出對抗策略,以改變被出版商「挾持」的困境。    批評者主要是圖書預算無力負擔書價的大學。
  • 今日話題 | 南開校長被曝論文造假,再次敲響學術不端警鐘
    特約作者 |熊志 11月15日起,南開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曝 不能靠南開校長自糾自查 在學術界,陷入論文造假風波的不少,但像曹雪濤這樣身居要職的主角並不多。他是著名的免疫學家,是南開大學的校長,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因此,「教科書般存在」的曹雪濤陷入作假風波,讓不少人倍感意外。
  • 國家衛健委法醫學重點實驗室學術研討會召開—新聞—科學網
    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法醫學重點實驗室(西安交通大學)2020年度學術研討會
  • 學術界開放獲取矛盾又起,MIT、愛思唯爾談判宣告破裂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魔王、杜偉、小舟繼去年加州大學宣布取消所有愛思唯爾期刊訂閱之後,MIT 與愛思唯爾的談判也宣告破裂。眾所周知,愛思唯爾是世界上最大的醫學和其他科學文獻出版社之一,其中我們所熟知的知名學術期刊《柳葉刀》和《細胞》都由愛思唯爾出版。
  • 歡迎南開大學周震教授新任 JMCA 副主編
    近日,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震教授加入英國皇家化學會出版的材料化學領域著名期刊 Journal
  • 海洋生態與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舉行—新聞—科學網
    1月7日至9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主辦的2020年度海洋生態與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學院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
  • 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聚焦「化學合成」—新聞—科學網
    8月31日至9月3日,以「合成創造美麗世界」為主題的中國化學會第十一屆全國有機化學學術會議在上海科技大學召開。
  • 三日內,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連失兩位學術大家
    歷史悠久的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接連痛失兩位學術大家。10月29日傍晚7時許,我國著名代數拓撲學家,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林金坤教授在天津病逝,享年77歲。林金坤1943年6月出生於印度尼西亞,1964 年本科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系,1968 年研究生畢業於南開大學數學系,1978年調入南開大學數學系,1980年至1986年曆任講師、副教授,1990年起任南開大學教授,1994年獲聘博士生導師。
  • 廣州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廣州大學大四本科生邱燕璇(右)在董文教授指導下做實驗 【科學網(物理化學,2013)、德國Wiley公司出版的《ChemPlusChem》(化學加化學, 2013)、英國皇家化學學會《CrystEngComm》(晶體工程通訊,2012)、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的《Inorg.Chem.Comm.》(無機化學通訊)、中國化學會的《Chinese J.Inorg.Chem.》(無機化學)和澳大利亞配位化學雜誌《J.Coord.Chem.》
  • 華東理工大學自辦學術期刊BIOB入選SCIE—新聞—科學網
    這標誌著經過近7年精心培育,華東理工大學自主創辦的本土學刊終於獲得了學術界和出版界的認可,從此邁入國際一流學術期刊行列。 BIOB英文學刊由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創辦,中文譯名為《生物資源與生物加工》,國際出版物編號為ISSN2197-4365。
  • 從天才少年到幾何巨匠,南開之星陳省身
    在近一個世紀的人生旅程裡,陳省身「與南開同行了四分之三個世紀」。左起龍以明、陳永川、陳省身、侯自新、張偉平從1985年到1995年,南開數學研究所在11年中共舉辦了12次學術活動,涵蓋數學的多個領域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所教授張偉平看來,這些不僅僅是一個個以數學名詞冠名的年份,更像以恩師陳省身為首的一代中國人,為中國數學走向世界而一步一步踏出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