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愛思唯爾旗下期刊影響因子顯著提高

2020-11-28 生物谷

JCR:愛思唯爾旗下期刊影響因子顯著提高

來源:科學網 2007-07-24 09:18

    近日,全球最大的科學、技術及醫學出版商愛思唯爾在阿姆斯特丹宣布:根據《2006年期刊引用報告》(JCR),愛思唯爾旗下超過65%的期刊影響因子在2006年中顯著提高,其中53種期刊影響因子(IF)位居相關領域首位。 

    影響因子是一種衡量方法,計算在某個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在特定年份內被引用的頻率。它是衡量同一領域內期刊相對質量的主要參考指標。 

    在這53種期刊中,Seminars  in  Radiation  Oncology在腫瘤學領域排名第一;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在城市建設領域排名第一;Gastroenterology在腸胃病和肝臟學領域排名第一;Annals  of  Emergency  Medicine在突發性疾病領域排名第一;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在過敏症狀研究領域排名第一;Biomaterials在材料科學和生物材料領域排名第一;Journal  of  Catalysis在工程和化學領域排名第一。 

    此外,愛思唯爾旗下的The  Lancet的影響因子提高了2點,繼續在醫學領域內保持排名第2的位置。細胞期刊社(Cell  Press)旗下兩種期刊——Cancer  Cell和Immunity的影響因子也分別提高了5點和3點。愛思唯爾最古老的同時也是最大的生物化學期刊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Molecular  Cell的影響因子上升很快,從4.8提高到6.9。愛思唯爾在電化學領域擁有了四本影響因子位居首位的期刊,是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Journal  of  Power  Sources、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和Electrochimica  Acta。 

    勵德愛思唯爾中國區董事長梅山先生發表評論說,「期刊影響因子的上升是全體愛思唯爾作者、審稿人和編輯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為此付出了辛勤勞動。最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人員以作者和編委等身份參與愛思唯爾期刊的編輯出版過程中,若干愛思唯爾期刊影響因子的提高,與他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今後,我們希望看到更多高質量的中國論文投向愛思唯爾期刊,希望更多的中國科研人員加入愛思唯爾編輯和編委隊伍中來。我相信,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和溝通,將會促進全球科學技術發展。」據悉,目前已經有600多位來自中國的科學家擔任愛思唯爾期刊的編委。 

    愛思唯爾不僅是出版中國論文最多的外國出版商,而且還作為合作夥伴,一直堅定支持中國本土期刊的發展。近年來,通過「中國期刊合作計劃」和大規模的論文寫作培訓,愛思唯爾為扶持中國本土期刊、提升科研人員英文論文寫作水平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梅山先生表示:「影響因子的提高了證明愛思唯爾期刊的質量和地位,希望我們的中國期刊合作夥伴以此為激勵,在愛思唯爾的全力支持下,不斷提高本身的質量和國際影響力。」 

    關於愛思唯爾 

    愛思唯爾作為全球領先的科學、技術和醫學信息技術產品和服務提供商,始終以服務全球科技和醫務人員為己任。愛思唯爾在全球設有70多處辦公室,共計7000多名員工,每年出版2000多種期刊和1900多種新書,還向客戶提供ScienceDirect、MD  Consult、Scopus等資料庫產品。 

    愛思唯爾總部設在阿姆斯特丹,在世界各地都設有公司或辦事處。愛思唯爾是勵德愛思唯爾的一部分,勵德愛思唯爾是全球領先的出版商和信息提供商,在科學、醫學、法律、教育和商業等領域開展業務,並把在線業務作為發展重點。勵德愛思唯爾在倫敦、紐約和阿姆斯特丹三處上市。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谷」或「來源:bioon」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谷網站所有。非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取得書面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生物谷」。其它來源的文章系轉載文章,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

我們聯繫

,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

生物谷APP

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相關焦點

  • 愛思唯爾期刊影響因子提高
    本報訊 《2006年期刊引用報告》顯示,2006年,全球最大的科學、技術及醫學出版商愛思唯爾旗下超過65%的期刊影響因子顯著增長,其中53種期刊影響因子位居相關領域首位。 勵德愛思唯爾中國區董事長梅山說:「期刊影響因子的上升是全體愛思唯爾作者、審稿人和編輯共同努力的結果。
  • 期刊jcr分區和期刊級別的區別
    在發表論文時,我們要選擇期刊級別,且一些單位也期刊級別進行了認可限定。在發表sci論文時,出現了jcr分區,導致部分人把期刊jcr分區與期刊級別混淆。接下來本文就介紹下期刊jcr分區和期刊級別的區別。首先,期刊jcr分區期刊jcr分區,針對的是sci期刊,而不是所有的期刊,是一種把sci期刊分為四個區的劃分標準。具體情況是: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
  • 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不該用期刊評價指標來評價科研人員
    「按領域加權引用影響指數,世界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是1.0,中國科研文章的平均水平為0.8,愛思唯爾發表的中國文章的質量水平與愛思唯爾發表文章的平均質量都為1.3。」4月11日,全球著名出版商、信息服務提供商愛思唯爾(Elsevier)在北京的學術期刊評價圓桌討論會上向媒體分享了上述數據。
  • 威立-布萊克威爾公司旗下三分之二期刊已擁有影響因子
    威立-布萊克威爾公司旗下三分之二期刊已擁有影響因子 根據2009年Thomson ISI®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顯示,Wiley-Blackwell(威立-布萊克威爾出版公司)旗下三分之二的期刊(67%,1013種)現已擁有影響因子。
  • Wiley期刊的影響因子有所提高
    .於7月11日宣布其被收錄在Thomson ISI® 2011年期刊引用報告(JCR)中的期刊比例實現了連續增長。在2011年期刊引用報告中,該期刊還成為獲得超過100的影響因子的首份期刊,其影響因子達到了驚人的101.780。 影響因子是一種反映同行評審期刊被研究人員引用的頻率的度量標準,這使其成為評估一種期刊的質量的重要工具。
  • 2018植物科學和農學SCI期刊影響因子變化趨勢!
    近幾天很多從事科研的朋友都在議論SCI期刊影響因子的事情,前幾天一直在外地招生,今天才抽出時間來關注影響因子的情況。本人從事科研方向主要分布在PLANT SCIENCE和AGRONOMY,我也特別關注了這兩個領域SCI期刊影響因子的情況。
  • 「影響因子」不再一家獨大 新指標將提升中國期刊國際地位
    人民網北京5月3日電(趙竹青)全球學術期刊出版巨頭愛思唯爾(Elsevier)2016年底開始引入一項新的期刊評價指標:CiteScore(縮寫為CS)。這一指標的推行,將使更多中國期刊將被納入到同一個國際權威數據平臺進行評價,有利於提升中國期刊的國際影響力。
  • 驚爆:明年SCI期刊影響因子計算重大改變
    一篇Early Access出版日期為2020年、最終發表日期為2021年的文章,它帶來的引用將被計入構成2020期刊影響因子的分子,但不會計入2021期刊影響因子的分子。同樣這篇文章將被計入計算2021年和2022年影響因子的分母,但不會被計入計算2023年影響因子的分母。3.
  • 國際出版商學術期刊定價影響因素探析
    圖1泰勒-弗朗西斯不同領域10本期刊的電子版定價與載文量的關係註:國際出版商一般提前一年進行銷售。1.2影響因子期刊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代表期刊整體學術質量的一項定量指標。影響因子最初設立的目的,只是為圖書館制定採購計劃提供依據。在國內,影響因子在科研評價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附全部期刊影響因子Excel表格!
    後臺回覆:2020IF,可直接獲取全部期刊影響因子Excel表格。期待著期待著,一年一度的影響因子終於在今天公布了!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
  • Wiley-Blackwell宣布旗下具有影響因子的期刊持續增長的好消息
    Wiley-Blackwell宣布旗下具有影響因子的期刊持續增長的好消息 Wiley-Blackwell出版的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再次成為自然科學版期刊引用報告中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影響因子為94.262,冠絕所有期刊。 在社會科學版期刊引用報告中,Wiley-Blackwell出版了其中13%的期刊和14%的文章,佔被引用次數的16%。
  • 美國微生物學會宣布旗下期刊不再支持影響因子
    美國微生物學會(ASM)官網最新消息:ASM期刊總編和ASM領導層決定,以後將不在ASM期刊網站上公布影響因子(IFs影響因子評價系統過分強調高影響因子,這一決定正是為了避免為這一扭曲的系統「推波助瀾」。高影響因子期刊限制刊發論文數量,創造出一種排他性的印象。而且,有些研究人員因為在高影響因子期刊上發表論文而獲得了不恰當的獎勵。這樣的扭曲評價系統損害了科學本身,阻礙了科研工作的交流。ASM期刊總編和ASM領導層希望,通過從ASM期刊網站上撤除影響因子,遠離這一系統,遠離其對期刊影響因子的過度關注。
  • 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正式出爐!國產期刊表現亮眼!
    影響因子算是學術界最牽動人心的「股票」了,就在剛才,這支股票開盤了,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終於正式出爐了
  • 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
  • Cell收編的醫學期刊,適合國人投稿,今年影響因子預計將漲到10分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雜誌叫:Molecular Therapy,該刊於2000年發行,是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協會(ASGCT)旗下的月刊,愛思唯爾Elsevier 旗下的Cell Press出版社發行。原本是Nature出版集團,2017年被Cell收編。
  • SCI期刊分析: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本能源領域的優質期刊,JCR一區,影響因子5分+,年發文量2千篇,國人友好,免版面費的期刊:Fuel。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了解一下哦!Fuel是能源領域的一本優質期刊,是著名出版商ELSEVIER旗下的期刊。
  • 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既然吃飯都有米其林餐廳評級作為參考,更何況嚴謹的學術科研成果……   期刊影響因子的「含金量」     ■今日視點   新華社記者 張家偉   期刊影響因子長久以來被學術界視為一個重要的科研水平參考指標。在一本影響因子高的期刊發表論文,科研人員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也更容易獲得認同。
  • 以期刊影響因子考核科研人員誤人子弟
    利用我們自己的眾多期刊,我們提供數據解釋為何沒有一篇文章能夠依據它所發表的期刊的影響因子來進行評價。 這篇合作完成的文章呈現了11份期刊(包括PLoS Biology、PLoS Genetics和PLoS ONE)的頻率曲線圖(即引用分布圖),其中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從小於3到30以上(以2015年計算出來的影響因子)。
  • 期刊影響因子的影響因素
    影響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期刊的有用性和影響力,但由於其受計算方式、學科特點、論文引次、期刊類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較為顯著,因而在使用影響因子作為期刊評價或研究評價的工具時,還是需要倍加小心的。1. 不同學科的引證行為存在顯著差異,從而導致論文被引頻次達到峰值的時段有很大不同。
  • 穩步前進:Frontiers 期刊影響因子、引用分及影響力數字公布
    根據科睿唯安發布的最新期刊引證報告和愛思唯爾發布的2019 CiteScore(引用分),Frontiers共有43本期刊獲得最新的影響因子和引用分。其中有6本新刊獲得第一個影響因子,大部分期刊獲得了影響因子的增長,最大漲幅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