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發射場的「秘密」——從哪裡發射,入哪種軌道,有什麼好處?

2020-08-28 和風漫談

自從1957年10月,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以來,到現在太空中已經有數千顆衛星在不知疲倦的飛行。

它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從豐富多彩的電視轉播,方便快捷的手機通訊,車船使用的導航定位,到天氣預報、國土勘察、農作物防災,乃至軍事偵察、飛彈發射,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早已與航天密切相關。

密密麻麻的衛星軌道

除了衛星,還有遨遊天際的「天宮」,迎風奔月的「嫦娥」,機靈可愛的「月兔」和更多探訪未知宇宙的深空探測器。它們作為人類追求夢想的先行者,為明天尋找一個美好未來。

每一次進步,第一個碩果都讓我們深深感動。尤其是中國航天人,幾十年來披荊斬棘、克服萬難,用自己的辛勤工作為國人帶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讓國人自豪!

一、通向太空的大門。

每一個太空飛行器,都是從地球母親的懷抱中出發的。而萬裡徵程的起點,就是航天發射中心。它也被稱為「通向太空的大門」,是一個國家航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讓我們攤開地圖,看看全球十大航天發射中心,分別是:

  •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佛羅裡達州東海岸梅裡特島)、西部航天和飛彈試驗中心(洛杉磯西北海岸);
  • 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哈薩克斯坦境內)、普列謝茨克基地(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
  • 法國:庫魯航天發射中心(南美洲北部法屬蓋亞那庫魯地區);
  • 義大利:聖馬科發射場(非洲肯亞東海岸);
  •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種子島南端);
  • 印度: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印度東海岸斯裡哈裡科塔島)。

此外,還有美國范登堡空軍基地、沃洛普斯飛行基地;俄羅斯正在興建的東方港航天中心等等。

這些著名航天中心,大部分坐落在低緯度地區,只有少數在高緯度地區。其實,當年蘇聯也想在低緯度地區建立發射場,可惜蘇聯國土緯度太高,拜科努爾都已經算緯度最低的地區了。

如此多的航天中心集中在低緯度地區,有什麼好處呢?這個要先從衛星的軌道說起。

二、衛星軌道的「妙用」。

圍繞地球的衛星軌道有:赤道軌道、地球同步軌道、地球靜止軌道、極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等等,其分類與軌道傾角密切相關。

軌道傾角是衛星軌道平面的法線與地球北極之間的夾角。

1、當軌道傾角為0時,衛星軌道平面與地球赤道平面重合,衛星飛行在赤道上空。這裡有一條非常著名的軌道——地球靜止軌道。

它是地球同步軌道中最特殊的一條,距地球表面35786公裡。在軌道上飛行的衛星始終與地面同步,看上去好像靜止一般懸掛在太空中。

通信衛星、電視轉播衛星經常在這條軌道上,源源不斷為相隔萬裡的人們架起橋梁。一部分氣象衛星和導航衛星也在這裡觀測地球,為人們提供天氣預警和導航。

2、軌道傾角從0~90度之間,運行著很多地球同步衛星。

其軌道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相同,很多導航衛星都在這裡,為方便人們出行默默工作。還有一些氣象衛星、通信衛星、對地觀測衛星也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飛行。

3、軌道傾角等於90度時,稱為極地軌道。這裡的衛星就不是自西向東橫著繞地球飛了,而是經過南北極上空豎著繞地球飛行。

沿極軌飛行的衛星,可以觀測到地球表面任何地點,非常適合氣象衛星、對地觀測衛星等工作。

4、軌道傾角大於90度時,衛星飛行方向就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自東向西飛行,稱為逆行軌道。

這裡有同樣重要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它可不是繞太陽飛行,而是衛星軌道平面每天自西向東轉動0.9856度,與地球公轉角速度相同,始終與太陽保持相對固定的取向。

這條軌道上的衛星,可在每天同一時間飛過同一地點,在相似的光照條件下,對同一地區進行連續觀察。從而為氣象衛星、科學衛星、對地觀測衛星等提供了優秀的工作環境。

太陽同步軌道

正因為不同軌道上的衛星差異很大,所以要從不同的「大門」出發,也就決定了發射場位置的不同。

三、低緯度發射場 PK 高緯度發射場。

世界上大多數衛星都運行在低傾角軌道上,靠近赤道平面,所以航天發射中心集中在低緯度地區。這樣有很多好處:

1、地球不斷的自西向東自轉,赤道半徑最長,所以自轉線速度也最大。火箭從這裡升空,地球能給它附加的速度就越大。

地球各緯度的自轉線速度

比如赤道地區的自轉線速度約為463.9米/秒,到北緯60度地區自轉線速度就變成232.5米/秒,二者相差一倍。火箭從赤道出發就能節省更多燃料,提高有效載荷。如同樣的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就比從西昌發射效率提高了約10~15%。

2、從低緯度地區發射,低傾角衛星入軌效率更高,甚至能直接入軌,能節省衛星變軌燃料。要知道衛星上攜帶的燃料很少,每一克都極為珍貴,能多節省一點就能工作更長時間,壽命更久。

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場

法屬蓋亞那的庫魯發射場,是一塊得天獨厚的航天寶地。它位於北緯5度左右,距赤道非常近。從這裡發射的火箭,第三級無需二次啟動,衛星遠地點變軌能量也很小,甚至不用調整姿態直接進入預定軌道。

所以前往地球同步軌道和地球靜止軌道的通信衛星、導航衛星,從低緯度發射好處多多。

現在還興起了海上發射平臺,用船將火箭運到赤道附近,發射效率更高,節約能量更多。此外,人們還在研究用大型飛機從空中發射的方式等等。

那是不是所有衛星都適合在低緯度發射呢?

當然不是,低軌道傾角衛星適合在低緯度發射,高軌道傾角衛星就適合在高緯度地區發射了。

例如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其軌道傾角大於90度,隨軌道高度不同,在96~100多度範圍之間。以98度左右居多,軌道高度在600~800公裡之間。

此時衛星自東向西在逆行軌道上飛行,地球的自轉線速度就不再是助力,反而成累贅了。火箭向西南方向發射,需要額外的消耗能量克服地球自轉速度。所以蘇聯當年很多太陽同步衛星,都是從高維度的普列謝茨克基地升空的。

四、其他重要條件。

除了地理維度這個重要因素,航天發射場選址還要參考其它重要條件。

1、要靠近鐵路和工業中心,方便火箭、衛星生產和運輸。

如拜科努爾航天中心就靠近俄羅斯薩馬拉州。這裡是俄羅斯的航空航天中心,像和平號空間站、東方號運載火箭、聯盟號運載火箭等都是在這裡生產的。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的宏大規模

2、 需要地勢平坦開闊,周邊人煙稀少,安全性高、保密性好,方便返回式衛星和太空艙回收,對周邊國家影響也小。

如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處甘肅西北沙漠邊緣,周邊人煙稀少,是載人航天工程的專用發射場。「神舟」系列飛船、「天宮」系列空間實驗室都是從酒泉發射的。

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也類似,周邊是半沙漠草原地區,附近有河流湖泊,不缺水源。火箭向東飛行,大部分路線都在本土境內,既方便布置地面測量站,也保證了軍事安全。

拜科努爾是世界第一大發射場,自1961年尤裡·加加林首次飛上太空以來,有130多名太空人從這裡飛向太空。

法國庫魯發射場地位於大西洋沿岸,東面是廣闊海洋,發射角寬廣,火箭殘骸掉落在海上也不用擔心引起國際糾紛。

聖馬科發射場的海上發射平臺

義大利聖馬科發射場也面向海洋,還擁有世界上唯一的海上發射場,維度又低,很有優勢,就是發射場地太小。

3、需要良好的氣象環境,全年天氣穩定、乾燥少雨,沒有太多雷暴和大風天氣,具備良好發射窗口。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如咱們國家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地處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一年中日照天數達320多天。每到晚上時皓月當空,非常適合賞月,所以被稱為「月城」,是難得的優良發射場。

4,交通要便利,方便大尺寸火箭和太空飛行器運輸。

2009年開建的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就是如此。它維度很低,毗鄰海岸線,發射塔距大海只有800多米。

不但發射角度寬廣,還能用船將大尺寸火箭部件運送到位,再不受鐵路運輸火箭直徑不能超過3.35米的限制。可以發射貨運飛船、大型空間站、大質量衛星等太空飛行器。

長徵五號,直徑5米的大推力火箭

所以「胖五」(長徵五號)這樣的,芯級直徑5米的重型火箭,才選擇在文昌發射升空。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展空間廣闊,未來將成為我國重要的航天基地。

同樣,美國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卡納維拉爾空軍基地也緊靠海岸線。當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中,起飛重量高達3038.5噸,芯級直徑達10.1米的「土星五號」火箭,就是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的。

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

五、致敬中國航天人!

綜合以上種種因素,一個優秀的航天發射中心從選址到建設都工程浩大,要考慮衛星軌道、氣象、地形地貌、供水、交通、政治軍事、國際關係等多方面因素,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漫長時間。

它不只是建設幾個發射架,而是最終會形成一個集發射、科研、生產、宣傳、教育於一體的龐大航天城。從這裡也可以知曉,中國航天人在數十年發展中付出了何等的努力和艱辛!

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讓中國航天事業迅猛發展,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讓我們用最崇高的敬意,祝他們永創輝煌,為國人帶來更多的榮譽和自豪!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航天發射場的「秘密」——在哪裡發射,入何種軌道,有什麼好處?
    其實,當年蘇聯也想在低緯度地區建立發射場,可惜蘇聯國土緯度太高,拜科努爾都已經算緯度最低的地區了。如此多的航天中心集中在低緯度地區,有什麼好處呢?這個要先從衛星的軌道說起。二、衛星軌道的「妙用」。圍繞地球的衛星軌道有:赤道軌道、地球同步軌道、地球靜止軌道、極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等等,其分類與軌道傾角密切相關。
  • 中國有哪些航天發射場 圖解四大發射場資料及規劃(圖)
    中國有哪些航天發射場 圖解四大發射場未來規劃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海南文昌發射場優勢我國四大發射場未來規劃  近日我國最火熱的航天領域新聞,當屬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七號【「長徵七號」運載火箭背景資料照片介紹】將在今年6月下旬從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的報導。有不少網友發出疑問,運載火箭為什麼要千裡迢迢漂洋過海,跑到低緯度的海南去發射呢?  原來這裡面是有原因的。同一型運載火箭在不同緯度的發射場,其發射載荷的能力是不同的,緯度越低其運載能力就越高。
  • 太原發射中心:彈道飛彈和太陽同步軌道發射場
    (TSLC)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的高原地區,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是中國試驗衛星、應用衛星和運載火箭發射試驗基地之一。發射中心擁有火箭和衛星測試廠房、設備處理間、發射操作設施、飛行跟蹤及安全控制設施。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具備了多射向、多軌道、遠射程和高精度測量的能力,擔負太陽同步軌道氣象、資源、通信等多種型號的中、低軌道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任務。發射中心始建於1967年。
  • 全球十大航天發射場:中國除了酒泉外還有一個地方也上榜
    航天航空一直是人類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的神秘領域,下面這些在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重要的航天發射中心你有認識多少個呢?不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全球十大航天發射場。1.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主要用於戰略飛彈、武器系統試驗和各種軍用衛星、極軌衛星的發射。它有跨越太平洋直達誇賈林島區的8000公裡航線以及十分完善的落點定位系統。從地理位置上考慮,向西發射,發射方位為140°~121°,軌道傾角為56°~104°,向正南還可以進行極軌道發射,正好彌補了甘迺迪航天中心只能向東發射的不足。3.
  • 第4163回:俄東方航天發射場,普列謝茨克發射場
    此前,11月28日,俄邦航天集團從位於俄遠東地區的東方發射場發射了一枚攜有19顆衛星的「聯盟-2.1B」運載火箭,但火箭未能將這些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些衛星來自俄邦、加拿大、挪威、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其中約半數沒有航天發射保險。
  •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躋身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作為中國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之一的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已躋身於世界著名航天發射場之列。  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位於中國山西省西北部,地處溫帶,海拔1500米左右,與蘆芽山風景區毗鄰。相對特殊的地理環境使這裡形成了特殊的氣候特點,每年這裡冬長無夏、春秋相連,無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氣溫5℃,夏天十分涼爽,不僅是發射服務的理想場區,還是旅遊和避暑勝地。
  • 紮根戈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先進綜合性航天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中心組建六十二年來,一代代航天人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犧牲奉獻,創造了我國航天事業多個標誌性歷史成就。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迎來高光時刻
    ,佔地16000餘畝,建有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兩型運載火箭發射工位、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和水平轉載測試廠房,是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又一高光時刻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對宇宙的探索從月球邁向了火星的徵程。,佔地16000餘畝,建有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兩型運載火箭發射工位、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和水平轉載測試廠房,是我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
  • 為什麼要在海南建一個火箭發射場?
    ▲庫魯航天發射場是法國目前唯一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歐空局開展航天活動的主要場所,位於南美東北部,為法國海外最大的省份法屬蓋亞那法國的庫魯航天發射場緯度只有5.23度,如果一枚火箭是在法國的庫魯航天發射場發射,它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要比在哈薩克斯坦的
  • 計劃年底前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十一」期間,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已經進入發射場準備階段,正在同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一起,進行發射前的總裝和測試。「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我們將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百倍的幹勁投入工作,為後續任務圓滿成功貢獻力量!」2020年10月7日,文昌航天發射場遠程控制大樓內,文昌發測站正在開展下半年高密度任務決戰誓師大會,在場參試人員慷慨激昂、意志堅定,堅決表示全力以赴投入後續高密度任務。
  • 文昌航天發射場已具備高密度航天發射能力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3日電(黃國暢、王玉磊)12月22日,隨著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託舉5顆衛星順利升空,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圓滿完成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標誌著文昌航天發射場一期規劃建設目標已順利達成。
  • 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
    原標題: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摘要】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成使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
  • 非洲航天的悲哀:多國擁有發射場,卻沒有一個國家能發射衛星
    這個發射場設計主要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歐空局還沒成立前,歐洲國家有各自不同的航天發展計劃,於是各自在非洲的傳統勢力範圍裡建了發射場。肯亞有個離岸的聖馬科海上發射平臺,還是義大利人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造的,發射了不少偵察衛星,九十年代拋了荒。
  • 俄東方發射場發射「一箭28星」
    新華社符拉迪沃斯託克12月27日電(記者吳剛)俄羅斯航天集團27日從位於俄遠東地區的東方航天發射場將一枚搭載28顆衛星的火箭發射升空。俄航天集團發布公告說,這枚「聯盟-2.1a」型運載火箭於莫斯科時間5時07分(北京時間10時07分)從東方發射場發射升空。火箭搭載了俄羅斯地球遙感衛星「老人星-V」5號和6號以及來自日本、美國、德國、西班牙、南非等國的26顆小型衛星。目前,兩顆遙感衛星已經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其他26顆小型衛星也會依次被送入相應軌道。
  • 一箭九星海基發射成功!中國航天突破新高,攻克東風快遞最大難題
    文/原點在近日,我國航天事業傳來一個讓人高興的好消息。中國在黃海海域通過「一箭九星」的發射方式進行了一次海上發射活動,將吉林一號系列衛星送入了太陽同步軌道。什麼是一箭九星呢?一箭指的是一枚運載火箭,九星是指九顆衛星,一箭九星是指通過一枚運載火箭將九顆衛星送入飛行軌道上。能夠實現一箭九星,意味著運載火箭的能力很強。在此次的一箭九星中,一箭是長徵十一號火箭,九星是由視頻成像模式衛星和推掃成像模式衛星組成的九顆衛星。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郭文彬 攝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將迎來高光時刻
    本次任務為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也是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於2016年1月批准立項,任務目標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將邁出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西昌一號發射工位的秘密
    1號發射塔在哪裡?去年嫦娥一號就是從3號發射塔送上天的。按說,西昌從上世紀80年代就對外開放了,難道這裡還隱藏著什麼秘密?事情還得從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說起。 1961年4月12日清晨,在火箭巨大的轟鳴聲中,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向人們道別說:「我去了!」然後,他一步登天,在330公裡的高度飛行。全世界都為此而震動。
  • 中國為什麼建立了四個航天發射場,分別有什麼優勢?
    對於太空的探索,中國一直是在努力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所以才能在近代,中國航天技術領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甚至已經開始趕超很多西方國家,這是令我們中國人都值得驕傲的事情。而從未停止過探索腳步的中國人,在我們中國也是設有了四個航天發射場,可謂是非常有排面和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