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航天發射場:中國除了酒泉外還有一個地方也上榜

2020-09-03 知識站

航天航空一直是人類孜孜以求、不斷探索的神秘領域,下面這些在人類探索太空歷史上重要的航天發射中心你有認識多少個呢?不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全球十大航天發射場。

1. 甘迺迪航天中心

甘迺迪航天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縮寫為KSC)位於美國東部佛羅裡達州東海岸的梅裡特島,成立於1962年7月,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進行載人與不載人太空飛行器測試、準備和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其名稱是為了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整個場地長達55千米,寬10千米,面積達到了567平方公裡,大約有17000人在那裡工作。場地上還有一個參觀者中心,參觀者也可以隨導遊參觀。甘迺迪航天中心是佛羅裡達州的一個重要的旅遊點。同時由於甘迺迪航天中心大部分地區不開放,它也是一個美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2. 西部航天和飛彈試驗中心

西部航天和飛彈試驗中心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主要用於戰略飛彈武器試驗,武器系統作戰試驗和發射各種軍用衛星、極地衛星等,航天發射次數居全美之首。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主要用於戰略飛彈、武器系統試驗和各種軍用衛星、極軌衛星的發射。它有跨越太平洋直達誇賈林島區的8000公裡航線以及十分完善的落點定位系統。從地理位置上考慮,向西發射,發射方位為140°~121°,軌道傾角為56°~104°,向正南還可以進行極軌道發射,正好彌補了甘迺迪航天中心只能向東發射的不足。

3. 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是人類翱翔太空夢想成真的啟程之地。在這片荒漠中,蘇聯航天人曾經創造了無數的世界第一。半個多世紀過去,這個陳舊的發射場依然站在世界航天的第一線。

拜科努爾發射場位於中亞哈薩克斯坦境內,鹹海以東約105 km,拜科努爾鎮西南288 km 處。發射場中心區域佔地6 717 km2,東西長90 km,南北約75 km。中心坐標為東經63°20',北緯46°,當地的平均海拔高度為90 m 左右,為人煙稀少的半沙漠草原地區,場區周圍有不少鹽鹼灘和丘陵。這裡屬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較大,全年氣溫變化在-40℃ ~ 50℃之間,年平均降雨量僅60 mm 左右。冬季相對溼度達81%,平均氣溫-12.2℃。一般吹東北風,常有暴風雪侵襲。夏季很熱,吹西北風,相對溼度平均24%,平均溫度為26.1℃,降雨量很小。就規模、設備數量和工作範圍而言,拜科努爾發射場是蘇聯最大的航天發射場,相當於美國的空軍東靶場甘迺迪航天中心。

儘管這個基地場的一些建築已經廢棄,但這個俄羅斯的軍用基地仍在投入使用,在這個前蘇聯留下來的發射場上,曾見證了冷戰期間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美蘇太空競賽。

4. 普列謝茨克基地

普列謝茨克基地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地區,。它是俄羅斯第一個航天發射場,是世界上發射衛星最多的發射場,發射次數佔全世界總數一半以上。其發射量約佔世界太空飛行器發射總量的40%,佔俄羅斯衛星發射總量的60%。

1957年,蘇聯在此秘密建造了洲際彈道飛彈基地,此後,該基地幾乎承擔了俄軍所有重要飛彈和衛星的發射任務。它是俄內陸唯一一個擁有現役航天發射場的基地,在這裡不僅發射過幾十枚俄軍最新型的「白楊—M」型彈道飛彈,而且儲存了俄羅斯60%的核彈頭,總量達數千枚。

俄羅斯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曾經讓許多敏感的西方人膽戰心驚,這裡儲存了俄國近一半足以毀滅世界上千次的核彈頭,鳳凰衛視駐莫斯科記者站攝製組進入俄國普列謝茨克彈道飛彈發射基地,這是外國媒體首次獨家地原始記錄這座神奇的小城和掀開俄羅斯的戰略飛彈火箭部隊和航天兵神秘的一角。

5. 酒泉基地衛星發射中心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英文名稱: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re,簡稱JSLC)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科學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運載火箭的發射試驗基地之一,隸屬於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現隸屬於戰略支援部隊。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原總裝備部20基地)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飛彈、衛星發射中心,測試及發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中低軌道的各種試驗衛星、應用衛星、載人飛船和火箭飛彈的主要基地,基地並負有殘骸回收、航天員應急救生等任務,自1958年10月20日成立以來,中心先後執行110次航天發射任務,成功將145顆衛星、11艘飛船、11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2016年1月8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被國家旅遊局授予首批「全國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稱號。 2017年3月28日,被國家旅遊局、中國科學院推選為「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2018年1月27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6.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自1984年1月發射中國第一顆通信衛星以來,到2013年底已發射中國國內外衛星82次,為祖國爭得了榮譽。1990年4月7日,該中心成功發射了美國製造的亞洲一號通信衛星。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西昌優越條件頗多:海拔高、緯度低;地形隱蔽,地質結構堅實;水源豐富穩定;交通和通訊條件理想。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承擔衛星發射最多、自動化程度較高、綜合發射能力較強的航天發射場,近80顆國內外衛星從這裡送入太空。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為我國航天史上寫下了三個第一:

第一,是在1984年4月8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第二,是在1986年2月1日,成功發射我國第一顆通信廣播衛星——東方紅二號。東方紅二號的發射成功,結束了我國租用外國衛星看電視的歷史,我們現在看的電視節目和天氣預報都是我們自己的衛星傳送的;這些衛星都是用老三號發射工位,讓他們從這裡發射升空的。

第三,1990年成功發射我國承攬的商務衛星——亞洲一號。亞洲一號是美國休斯公司製造的,可以說它在當時被稱作「災星」,它轉到五個國家都沒發射成功,後來用太空梭抓回來,於1990年4月7日又從老三號發射塔將它成功從這裡發射出去。所以說它是一個功勳塔。現在已功成身退。

7. 種子島航天中心

種子島宇宙中心是於1969年(昭和44年)10月,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的前身宇宙開發事業團(NASDA)設立時開設的。面積是8.64平方公裡。目前隸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種子島宇宙中心位於種子島南部,擁有不同的研究設施,主要由竹崎發射場、大崎發射場以及吉信綜合發射場組成 。

種子島宇宙中心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火箭發射基地」 。發射基地多被建於廣闊的原野上,而種子島宇宙中心傍海而修,被綠色山丘包圍,珊瑚礁點綴在發射臺周圍,景色優美。

8. 庫魯發射場

歐洲航天發射中心位於南美洲北部大西洋海岸的法屬蓋亞那,佔地約90600平方公裡,屬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領導,主要負責科學衛星、應用衛星和探空火箭的發射以及與此有關的一些運載火箭的試驗和發射。

蓋亞那靠近赤道,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由於此地靠近赤道,緯度低,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三子級不必二

火箭次啟動;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要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人口、交通、氣象條件理想等。

航天中心有阿里安第一、第二、第三發射場,是歐洲航天活動的主要基地。

9. 聖馬科發射場

聖馬科發射場於1966年投入使用,最初用於美國研製的「偵察兵」運載火箭的發射。「偵察兵」運載火箭是一種四級固體小型運載火箭,是美國與蘇聯太空競賽初期的成果,自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先後研製出三大系列30多種型號。美國使用「偵察兵」系列火箭主要發射探險者號軌道探測器、電火箭試驗衛星以及軍用秘密衛星,同時也為歐洲國家發射一些科學探測和試驗方面的衛星,例如義大利研製的聖馬科2號小型科學探測衛星。但「偵察兵」火箭軌道運載能力有限,在其不同系列火箭發射中也有不少失敗記錄。

10. 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

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是印度最重要的航天發射中心。斯裡哈裡科塔發射場佔地面積145平方公裡,佔海岸線長度達27公裡,該發射場先後用SLV-3回級運載火箭發射了三顆重40公斤的小型衛星。建有3個發射區,一個是「加大推力的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區,另一個「極地軌道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區,第三個為發射地球同步衛星建造的發射區未能啟用。發射場擁有大型多級火箭和衛星運載火箭的試驗、組裝和發射設施,擁有印度衛星的跟蹤、遙測和通信站。印度空間研究中心還在此擴建了固體助推器工廠,可為多級火箭發動機生產大尺寸的推進劑藥柱。

相關焦點

  • 紮根戈壁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打造先進綜合性航天發射場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是我國組建最早的航天發射場,也是我國唯一的載人航天發射場。發射中心組建六十二年來,一代代航天人紮根戈壁、艱苦奮鬥、犧牲奉獻,創造了我國航天事業多個標誌性歷史成就。
  • 組圖:走進中國航天第一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1958年開始建設的這個發射中心地處戈壁大漠深處,是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航天發射中心。   新華網酒泉10月11日電(記者曹智、奚啟新、白瑞雪) 視線延伸到天盡處,茫茫戈壁無邊無際。或許,這本來就是一個讓思維盡情伸展的地方,更何況,大漠深處的發射場裡,一艘即將把中國人的足跡延伸到茫茫太空的飛船就要啟航。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
  • 酒泉舉世聞名,中國第一個衛星發射場建在這,這是航天事業的驕傲
    在一個叫湖西新村的地方,離甘肅酒泉300公裡,它位於甘肅和內蒙古交界處的巴丹吉林沙漠西部,酒泉是中國西北古絲綢之路上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但是酒泉在世界上真的很有名,因為中國的第一個衛星發射場就建在那裡,中國的第一枚飛彈,第一顆衛星,第一枚運載火箭,第一艘宇宙飛船,第一個太空人就從那裡飛上了太空
  • 盤點世界十大航天發射地 酒泉西昌分列五六
    由於發射場緊靠赤道,對發射靜止衛星極為有利。庫魯發射場1966年動工興造,1971年建成,共耗資5.2億法郎。早期僅進行探空火箭和「鑽石號」運載火箭發射。1979年12月「阿里安那」運載火箭在這裡首次發射成功,至今該系列發射成功率已達90%以上,獨攬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衛星發射市場。★種子島航天中心:位於日本本土最南部種子島南端,主要用於發射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
  • 2020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樣本艙回收成功」等10件新聞入選2020年世界航天十大新聞。
  • 中國為什麼建立了四個航天發射場,分別有什麼優勢?
    對於太空的探索,中國一直是在努力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所以才能在近代,中國航天技術領域的發展越來越迅速,甚至已經開始趕超很多西方國家,這是令我們中國人都值得驕傲的事情。而從未停止過探索腳步的中國人,在我們中國也是設有了四個航天發射場,可謂是非常有排面和氣勢。
  • 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
    原標題:中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為何選址海南文昌【摘要】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建成使用後,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承擔返回式衛星、載人航天工程等發射任務,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將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任務。
  • 航天發射場的「秘密」——從哪裡發射,入哪種軌道,有什麼好處?
    它們作為人類追求夢想的先行者,為明天尋找一個美好未來。每一次進步,第一個碩果都讓我們深深感動。尤其是中國航天人,幾十年來披荊斬棘、克服萬難,用自己的辛勤工作為國人帶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讓國人自豪!
  • 航天發射場的「秘密」——在哪裡發射,入何種軌道,有什麼好處?
    它們作為人類追求夢想的先行者,為明天尋找一個美好未來。每一次進步,第一個碩果都讓我們深深感動。尤其是中國航天人,幾十年來披荊斬棘、克服萬難,用自己的辛勤工作為國人帶來一個又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讓國人自豪!
  • 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將迎來高光時刻
    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中國最神秘航天發射場再立功,一顆戰略級衛星成功升空
    進入9月,中國航天也來到了發射密集期!目前全球範圍內只有中國和美國掌握該技術,而且理論上空天飛機的出現和發展趨於成熟,必然會引發一系列軍事革命,其意義不亞於原子能武器的出現。今年以來,中國航天已經累計經歷了四次發射失敗。年初時海南文昌發射場,發射長7甲首飛火箭,火箭出現故障,任務失敗。西昌發射中心,發射長三乙火箭過程中,火箭出現故障任務失敗。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兩次快舟火箭發射,未能取得任務成功。在其他三個兄弟單位都已出現任務失敗的情況下,目前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保持著今年任務全部成功的紀錄!
  • 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務有限公司協辦,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及國內知名媒體人共同評選的「中科航天人才杯」2020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世界航天十大新聞評選揭曉
    中新網1月2日電 近日,由中國航天報社主辦、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協辦,張履謙、餘夢倫、楊寶奎等航天領域知名院士專家以及國內從事科技報導的權威媒體記者共同評選的「火箭院杯」2018年中國航天十大新聞和世界航天十大新聞揭曉。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同時酒泉經濟條件也確實更好,來自shutterstock因此,儘管酒泉市區距離航天發射場直線距離有200多公裡,但卻是離該發射場最近幾乎「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酒泉市除了在名氣和行政區劃方面需要以「酒」代「額」之外,發射基地的相關工作主要由哪個行政區域負責,也是基地取名的一個重要因素。讓我們來看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場地分布。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為什麼在內蒙古額濟納旗?
    幾乎「一個人扛下了所有」的酒泉市除了在名氣和行政區劃方面需要以「酒」代「額」之外,發射基地的相關工作主要由哪個行政區域負責,也是基地取名的一個重要因素。讓我們來看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場地分布。「冷戰」時期命名規律:基地名稱與實際發射場相區別除了以上所有的因素外,還有一個因素屬於航天史上的冷知識,即冷戰時期各國建設的、以地區名稱冠名一些飛彈與航天發射場,其名稱地址與真實地址是有出入的(不是所有發射場都有如此規律)。
  •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榜上有名
    來源: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奉青玲 編輯:呂正韜9月9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發文表彰在第二屆全國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中表現突出的優秀單位和個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歷史展覽館榜上有名,這座位於大漠深處的展覽館與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33家國內著名的紀念館(博物館)並列上榜。
  •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助力民營商業航天快速發展
    本報酒泉11月7日電 奉青玲、記者安普忠報導:7日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的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是我國民營火箭首次向500km太陽同步軌道發起挑戰,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民營火箭商業航天發射達到新的裡程碑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迎來高光時刻
    文昌與酒泉、西昌、太原成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是為適應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滿足新型運載火箭和未來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需求,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立項,2009年9月開工建設的我國新一代航天發射場,由測試發射、測量控制、通信、氣象、技術勤務保障等五大系統組成,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等發射任務。
  • 海南不止有自貿港,還有航天城!長五的御用發射場為什麼定在文昌
    2016年6月25日,伴隨著長徵七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也完成了它的首次發射任務,此舉標誌著我國第四個航天發射場正式投入使用。同年11月,我國的大火箭長徵五號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了首飛。此後,文昌航天發射場還執行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等發射任務。今年年底,它還將會執行嫦娥五號月面採樣發射任務,還有明年年初的中國空間站建設任務。
  • 酒泉標語40多年不變 洩密是犯罪賣密是叛國(圖)
    除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個正式名稱,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叫這裡東風航天城。因為最初建設發射中心是在1958年,當時中國正處在"東風壓倒西風"的特殊年代,"東風"一詞念起來順口,又包含了特定的意義,於是開始用"東風"作為中心的通訊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