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堵肺炎病毒第三種傳播途徑 環境部門嚴控汙水處理

2020-12-04 騰訊網

2月1日晚間,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記者會,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第三種傳播方式,有可能通過糞便途徑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糞便形成氣溶膠再傳播。

此前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制定的《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的通知》稱,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傳播。

上述第三種傳播方式被專家們稱為「糞口傳播」,也叫經消化道傳播。一些傳染性疾病的病原體能夠在大便之中存活,可以通過消化道排出的糞便進行傳播。如果這些帶病原體的大便汙染了手或者食物,那麼就會病從口入,導致傳染給其他人。

切斷糞口傳播,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一個重要環節。除了將食物洗淨煮熟,「飯前便後」洗手是切斷消化道傳播最簡單易行的方法。

而另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的安全處置。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2月1日,生態環境部專門發布了《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加強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汙水傳播擴散。攝影/章軻

《通知》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高度重視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將其作為疫情防控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已發生疫情的地方,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要指導督促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相關臨時隔離場所及研究機構,對汙水和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對沒有醫療汙水處理設施或汙水處理能力未達到相關要求的醫院,因地制宜建設臨時性汙水處理罐(箱),採取加氯、過氧乙酸等措施進行殺菌消毒。

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督促城鎮汙水處理廠切實加強消毒工作,結合實際,採取投加消毒劑或臭氧、紫外線消毒等措施,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要求。

《通知》還要求,加大農村醫療汙水處置的監管力度,指導督促衛生院(所)因地制宜採取加氯、過氧乙酸等措施進行專門的滅菌消毒,防止病毒通過醫療汙水擴散。嚴格汙水灌溉的環境管理,禁止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醫療汙水。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做好水質監測,確保飲用水水源不受汙染。加大對農貿市場、集貿市場、超市、車站、機場、碼頭等重點場所汙水收集處理的現場監督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違法排汙,嚴防發生汙染事故。

2月1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也向會員單位發出倡議,充分發揮環境企業力量,積極配合黨和政府、及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保障供排水、垃圾處理、環衛等各項環境服務供給。

附件

新型冠狀病毒汙染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

( 試 行 )

為了有效應對目前我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患者及治療過程產生汙水對環境的汙染,規範醫療汙水應急處理、殺菌消毒要求,保護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適用於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下簡稱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相關臨時隔離場所以及研究機構等產生汙水的處理。疫情期間,以上機構產生的汙水應作為傳染病醫療機構汙水進行管控,強化殺菌消毒,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等各項指標達到《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要求。地方有更嚴格的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的,從其規定。

一、編制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三)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務院令第 376 號)

(四)《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辦函〔2014〕119 號)

(五) 《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466-2005)

(六) 《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

(七) 《醫院汙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HJ 2029-2013)

(八) 《醫院汙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

(九) 《「SARS」病毒汙染的汙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環明傳〔2003〕3號)

(十) 《室外排水設計規範》(GB 50014-2006)

(十一) 《氯氣安全規程》(GB 11984-2008)

(十二) 《疫源地消毒總則》(GB 19193-2015)

二、總體要求

(一)加強分類管理,嚴防汙染擴散

接收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以及相關單位產生的汙水應加強殺菌消毒。對於已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的,應強化工藝控制和運行管理,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達標排放;對於未建設汙水處理設施的,應參照《醫院汙水處理技術指南》《醫院汙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等,因地制宜建設臨時性汙水處理罐(箱),禁止汙水直接排放或處理未達標排放。不得將固體傳染性廢物、各種化學廢液棄置和傾倒排入下水道。

(二)強化消毒滅菌,控制病毒擴散

對於產生的汙水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投加消毒劑。目前消毒劑主要以強氧化劑為主,這些消毒劑的來源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化學藥劑,另一類是產生消毒劑的設備。應根據不同情形選擇適用的消毒劑種類和消毒方式,保證達到消毒效果。

三、採用化學藥劑的消毒處理應急方案

(一)常用藥劑

醫院汙水消毒常採用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漂白粉、漂白精、液氯等)消毒、過氧化物類消毒劑消毒(如過氧乙酸等)、臭氧消毒等措施。

(二)藥劑配製

所有化學藥劑的配製均要求用塑料容器和塑料工具。

(三)投藥技術

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應遵守《室外排水設計規範》要求。投放液氯用真空加氯機,並將投氯管出口淹沒在汙水中,且應遵守《氯氣安全規程》要求;二氧化氯用二氧化氯發生器;次氯酸鈉用發生器或液體藥劑;臭氧用臭氧發生器。加藥設備至少為2套,1用1備。沒有條件時,也可以在汙水入口處直接投加。各醫院汙水處理可根據實際情況優化消毒劑的投加點或投加量。

採用含氯消毒劑消毒且醫院汙水排至地表水體時,應採取脫氯措施。採用臭氧消毒時,在工藝末端必須設置尾氣處理裝置,反應後排出的臭氧尾氣必須經過分解破壞,達到排放標準。

四、 採用專用設備的消毒處理應急方案

(一)汙水量測算

國內市場上可提供的成套消毒劑製備設備主要是二氧化氯發生器和臭氧發生器,這些設備基本可以採用自動化操作方式,設備選型根據產生的汙水量而定。汙水量的計算方法包括按用水量計算法、按日均汙水量和變化係數計算法等,計算公式和參數選擇參照《醫院汙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執行。

(二)消毒劑投加量

1.消毒劑消毒

接收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以及相關單位,採用液氯、二氧化氯、氯酸鈉、漂白粉或漂白精消毒時,參考有效氯投加量為50mg/L。消毒接觸池的接觸時間≥1.5小時,餘氯量大於6.5mg/L(以游離氯計),糞大腸菌群數。若因現有氯化消毒設施能力限制難以達到前述接觸時間要求,接觸時間為1.0小時的,餘氯大於10mg/L(以游離氯計),參考有效氯投加量為80mg/L,糞大腸菌群數;若接觸時間不足1.0小時的,投氯量與餘氯還需適當加大。

2.臭氧消毒

採用臭氧消毒,汙水懸浮物濃度應小於20mg/L,接觸時間大於0.5小時,投加量大於50mg/L,大腸菌群去除率不小於99.99%,糞大腸菌群數。

3.肺炎患者排洩物及汙物消毒方法

應按照《疫源地消毒總則》相關要求消毒。

五、汙泥處理處置要求

(一)汙泥在貯泥池中進行消毒,貯泥池有效容積應不小於處理系統24小時產泥量,且不宜小於1m3。貯泥池內需採取攪拌措施,以利於汙泥加藥消毒。

(二)應儘量避免進行與人體暴露的汙泥脫水處理,儘可能採用離心脫水裝置。

(三)醫院汙泥應按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要求,由具有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資質的單位進行集中處置。

(四)汙泥清掏前應按照《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表4的規定進行監測。

六、其他要求

(一)汙水應急處理的其他技術要點,可參照《醫院汙水處理技術指南》《醫院汙水處理工程技術規範》相關要求。

(二)嚴格按照《醫療機構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對相關處理設施排出口和單位汙水外排口開展水質監測和評價。

(三)以疫情暴發期集中收治區為重點,加強城鎮汙水處理廠出水的消毒工作,結合實際採取投加消毒劑或臭氧、紫外線消毒等措施,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要求,對剩餘汙泥採取必要的消毒措施,防止病毒擴散。

(四)汙水應急處理中要加強汙水處理站廢氣、汙泥排放的控制和管理,防止病原體在不同介質中轉移。

(五)位於室內的汙水處理工程必須設有強制通風設備,並為工作人員配備工作服、手套、面罩、護目鏡、防毒面具以及急救用品。

(六)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和醫療汙水處理單位可參考本方案及相關標準規範,因地制宜確定疫情期間醫療汙水應急處理的具體要求。

抄送:衛生健康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

2020年2月1日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第三種傳播途徑可能存在 生態環境部發文積極...
    2月1日晚間,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召開記者會,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狀病毒)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這意味著新型冠狀病毒出現了第三種傳播方式,有可能通過糞便途徑傳播,或者通過含有病毒的糞便形成氣溶膠再傳播。這第三種傳播方式被專家們稱為「糞口傳播」,也叫經消化道傳播。
  • 長沙疾控:防控愛滋病要從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   彭放 陳劍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旨在強調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強團結協作,壓實政府、部門、社會和個人「四方責任」,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共同抗擊愛滋病。
  • 湖南省疾控中心: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途徑的方法你都學會了嗎
    別急,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先搞清楚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之後就可以針對性採取措施"阻斷"它的傳播。傳染病在人群中發生的流行過程需要滿足三個基本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傳播途徑就是指病原體從傳染源到易感人群的傳播過程。而本次新冠病毒的傳播主要是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以及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海岸線1公裡內嚴控新建建築,煙臺出臺最嚴岸線開發管控
    煙臺市芝罘區政府下發《芝罘區打好黃海區域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作戰實施方案》,將在芝罘區及黃海管轄海域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記者從方案中看到,方案多次使用「最嚴格」、「嚴控」、「嚴厲打擊」等字眼,全面淨化海岸,將實施多項「最嚴」舉措。全面清理非法圍填海項目方案指出,芝罘區將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已於確診病例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國家衛健委專家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並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發生氣溶膠傳播。針對這一問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防止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汙水擴散傳播。
  • 疫情阻擊戰,全國各省市環保措施匯總,醫療廢物,醫療廢水,汙水處理...
    2、生態環境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做好肺炎疫情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   一、高度重視醫療汙水和城鎮汙水監管工作,將其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進一步加強醫療汙水收集、汙染治理設施運行、汙染物排放等監督管理;主動加強與衛生健康、城鎮排水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 戴曉虎:汙水處理廠汙泥中病毒的賦存特性及處理處置過程中暴露風險...
    本文系統總結國內外汙水處理廠汙泥中病毒的賦存特徵、滅活特性、傳播途徑、風險防控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並提出存在的問題,以便為疫情期間汙水廠汙泥中新冠病毒的風險防控,以及對未來加強相關方面的研究及標準制定提出了建議。
  • 2021 汙水處理行業應該怎麼面對新的陽光?
    新冠疫情把病毒這樣微小的微生物推到人類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不過是物種多樣化的一支。此時的人類需要去面對的不僅僅是團結起來一致抗疫,更需要深思的是人類該如何去珍視環境,汙水處理是減少全球水環境的汙染的必經之路。對於汙水處理除了大面積的建設,運營管理好汙水處理,才能夠真正實現汙水處理的環境效應。
  • 糞便存傳播新冠病毒可能?專家:倒入消毒液再衝馬桶
    糞便中可能存在活病毒,餐前便後勤洗手 據市三院副院長劉映霞介紹,該院肝病研究所研究發現,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做進一步分離病毒的研究。
  • 新冠病毒汙水消毒工藝及參數選擇難?大師這樣說!
    2003年SARS來臨後,我國有了流行性的空氣感染傳染病,理論上空氣傳播的病毒主要在人的呼吸系統中,其排出物主要是飛沫或痰,而在人體消化系統中存在的機率較低。後來有實驗人員在糞便中也檢測到SARS冠狀病毒,病毒可通過洗手、糞便等途徑進入汙水,然而目前尚未在文獻中查到在糞便或汙水中病毒濃度的相關數據。
  • 權威專家:正確認識新冠病毒傳播途徑 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
    近日,在由中國科協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指出,要正確了解新冠肺炎的流行特點和傳播途徑,不必害怕購買和製備冷凍食品,包括冷凍海鮮、冷凍肉類。食物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極低,幾十萬份食品樣品中檢出核酸陽性率僅有萬分之0.48。
  • 制定應急處置流程 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市衛健委構建疫情防控常態化模式制定應急處置流程 切斷病毒傳播途徑超市工作人員給購物車消毒。醫護人員為患者測量體溫。實施閉環式管理確保全部「密接」納入醫學觀察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瀋陽市疾控中心抓好流行病學調查第一關,成立瀋陽市新冠疑似病例調查處理調度組,組建市區兩級100餘人流調隊伍,執行市級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開展現場調查。
  • 多地不止一次暴發疫情,曾光:嚴查上一輪傳播路徑是否完全封堵
    「在我看來,全國每個地方都需要重視疫情防控,一個地區重複發生疫情,要考慮是否兩輪疫情之間是否有關聯,上一次防疫是否為病毒留下了再傳播的機會。」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告訴健康時報記者。12月15日,遼寧省大連市新增2例無症狀感染者。
  • 醫療汙水處理過程中的微生物檢測標準及方法解析 -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程中,已於確診病例糞便中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國家衛健委專家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並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才發生氣溶膠傳播。
  • 【4號通告】嚴控聚集性宴請活動!
    【4號通告】嚴控聚集性宴請活動!防控工作指揮部關於嚴控聚集性宴請活動的通告為切實做好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旗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庫倫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第1號令》要求,現就加強我旗聚集性宴請活動管控工作通告如下:一、嚴格控制聚集性宴請活動實行紅事緩辦、白事簡辦
  •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選成都名膜汙水處理冬天如何養護
    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選成都名膜汙水處理冬天如何養護 ,「bmtha」   江蘇眾途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產品品種多樣,型號規格齊全,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選成都名膜汙水處理,設備操作簡單,使用壽命長,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醫療汙水處理工藝流程
    醫療汙水是指從醫療(綜合醫療、專業醫療和其他類型的醫療和血站)排放到自然環境或城市管道的汙水。其水質因醫療的性質、規模和地域而異。醫療汙水中的主要汙染物為病原體、有機物、漂浮懸浮物、放射性物質等。未經處理的汙水中細菌總數超過108/mL。醫療汙水來源和成分複雜。
  • ...病病人866例,較去年同期下降10.1%,性接觸傳播仍是主要傳播途徑
    直播中衛生部門通報了杭州市愛滋病疫情情況。目前,杭州市疫情總體處於低流行水平,2020年1-10月新報告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愛滋病病人866例,較去年同期下降10.1%。這是我市連續第二年新報告人數出現下降趨勢。性接觸傳播仍是主要傳播途徑。
  • 新冠肺炎傳播途徑是什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通過什麼傳播
    @央視新聞:【#新冠肺炎傳播途徑含氣溶膠傳播#】今天,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介紹:衛生防疫專家強調,目前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導致感染。
  • 環境執法「大練兵」丨環境執法部門著力推進水環境質量改善提升
    長期以來,我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一直將水汙染環境監管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積極推進,堅持監管與防控同向發力,以解決突出水汙染問題為重點,以提高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創新執法手段,強化執法監管,確保我市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