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回收紙行業政策大事記

2020-11-25 東方財富網

一、多部重量級環保文件正式生效,有力推動回收紙及造紙行業環保升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於2018年1月1日實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目前,各地基本上已明確環保稅適用稅額標準,做好開徵準備工作。環保稅實行的是定額稅率,即多排多繳,少排少繳。環保稅負的差異,最終將帶來產品價格、生產規模等差異,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環保稅開徵之後,大氣和水汙染物排放企業受影響最大。根據環保稅法要求,應稅大氣汙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汙染當量1.2至12,水汙染物的稅額幅度為每汙染當量1.4至14。

2、《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往往具有長期性、潛伏性,尤其是具有汙染易、修復難的特點,很多汙染一旦造成,罰再多錢也沒法徹底修復。有鑑於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成了一種有效的兜底措施。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的目的首先就是實現損害擔責的需要。

3、《水汙染防治法》

2018年1月1日,新修訂的《水汙染防治法》正式施行。與以往相比,此次《水汙染防治法》明確了許多比較具體的工作要求,並且加大了水環境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在增加按日連續處罰的基礎上,提高了罰款幅度,比如將對企業超標、超總量的罰款由「排汙費數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改為「十萬以上一百萬以下」等。

4、環保部六大「督察局」正式亮相,環保督察工作常態化

六個區域督察局,由環保部原六大區域環保督查中心「升級」而來。經中央編辦批覆,環保部華北、華東、華南、西北、西南、東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由事業單位轉為環保部派出行政機構,正式更名為「督察局」。「督察局」的一大新增職能是承擔中央環保督察相關工作,進一步強化督政。這也意味著,中央環保督察將成為常態。

二、《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正式發布

《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正式發布,其中有關廢紙的含雜量的描述為「進口廢紙中應限制其他夾雜物(包括木廢料、廢金屬、廢玻璃、廢塑料、廢橡膠、廢織物、廢吸附劑、鋁塑紙複合包裝、熱敏紙、瀝青防潮紙、不乾膠紙、牆/壁紙、塗蠟紙、浸蠟紙、浸油紙、矽油紙、複寫紙等廢物)的混入,總重量不應超過進口廢紙重量的0.5%。」,由此可知,進口廢紙中其他夾雜物的比重確定為0.5%。並確定2018年3月1日開始實施。

三、商務部將推動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發展納入2018年綠色循環消費重點工作內容

2018年4月25日,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做好2018年綠色循環消費有關工作的通知》(商辦流通函〔2018〕137號),《通知》中提到「商務部將以《企業綠色採購指南(試行)》的貫徹落實為重點,制定綠色採購行業標準,指導有關協會、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成立綠色採購聯盟,推動線上線下企業對接,提高綠色產品採購比例。推進流通領域綠色包裝,推動解決塑料汙染,對促進綠色消費有重要作用。2018年,商務部將通過制修訂綠色分揀中心建設標準,推動大中城市分揀中心綠色發展。」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受商務部委託,作為《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建設管理規範》修訂單位。

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快遞暫行條例》,《快遞封裝用品》新國家標準9月1日正式實施

2018年3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籤署國務院令,公布《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快遞包裝綠色回收提出了要求:國家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和寄件人使用可降解、可重複利用的環保包裝材料,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採取措施回收快件包裝材料,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利用和再利用。此後,「綠色快遞」理念成為快遞物流企業新的企業責任關注點。

9月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根據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的要求,對快遞包裝減量提出新要求:快遞包裝袋宜採用生物降解塑料,減少白色汙染;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的定量要求,降低了塑料薄膜類快遞包裝袋的厚度要求以及氣墊膜類快遞包裝袋、塑料編織布類快遞包裝袋的定量要求。

標準對於快遞包裝箱單雙瓦楞材料的選擇不再作出規定,只要材料符合耐破、邊壓和戳穿強度等指標即可。標準還明確提出快遞包裝箱的基礎模數尺寸,以包裝標準化推動包裝的減量化和循環利用。

五、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文《關於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的通知》,支持城市末端廢物進行協同處置,實現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

《關於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辦環資〔2017〕1778號)要求,2018年5月3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布《關於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建設的通知》(發改辦環資〔2018〕502號),在全國範圍內支持一批條件成熟、規劃合理、定位於城市垃圾清運和再生資源回收系統對接,將再生資源以原料或半成品形式在無害化前提下加工利用,將末端廢物進行協同處置,實現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基地建設。2018年9月10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第一批50家資源循環利用基地名單。

六、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意見》針對重點領域,抓住薄弱環節,明確要求打好三大保衛戰(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七大標誌性重大戰役,著力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在紮實推進淨土保衛戰中指出:

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到2020年,實現所有城市和縣城生活垃圾處理能力全覆蓋,基本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和第一批分類示範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大力發展垃圾焚燒發電。推進農村垃圾就地分類、資源化利用和處理,建立農村有機廢棄物收集、轉化、利用網絡體系。

強化固體廢物汙染防治。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嚴厲打擊走私,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力爭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開展「無廢城市」試點,推動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調查、評估重點工業行業危險廢物產生、貯存、利用、處置情況。完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轉移等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監管體系,提升危險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實施全過程監管。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非法跨界轉移、傾倒等違法犯罪活動。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活動。評估有毒有害化學品在生態環境中的風險狀況,嚴格限制高風險化學品生產、使用、進出口,並逐步淘汰、替代。

七、生態環境部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史上最嚴固廢法即將出臺

2018年7月11日,生態環境部在官網發布了關於公開徵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本次《固廢法》修訂草案增加了排汙許可制度、環境保護稅、環責險等多個方面內容,並重申「洋垃圾」禁止令。此外,修訂草案還新增區域合作條文,統籌建設區域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

其中值得企業關注的主要修改內容有:

(一)強化了產生者的主體責任,並提出產生者責任延伸:

1、第五條:固體廢物的產生者對其產生的固體廢物依法承擔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責任。

2、第三十五條: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者應當對受委託者進行跟蹤檢查,保證受委託者的運輸、利用、處置行為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合同要求。

(二)界定了轉移相關方的義務與責任:

1、第三十五條:產生者需要委託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必須採用書面合同形式。委託合同不能轉移產生者的固體廢物治理的法定責任。禁止產生者無合同或採取虛假合同委託他人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防範以買賣的名義非法轉移固體廢物行為。

(三)建立危險廢物分級管理制度(第五十九條)

(四)增強行政強制措施,提高罰款上限:

1、未履行危廢轉移聯單等罰款上限由二十萬提高至一百萬(第八十三條);

2、造成固廢環境汙染事故的,對直接責任人除行政處分外,增加收入50%的罰款及可能的行政拘留措施(第九十條);

(五)法規制度銜接方面:

1、取消危險廢物排汙費,增加徵收環境保護稅條款;

2、增加關於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的條款,要求涉危險廢物企業強制參保;

3、建立固體廢物排汙許可制度,將固體廢物納入排汙許可實施「一證式」管理,促進落實產生者主體責任。

4、全面貫徹實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改革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

八、8月1日起,進口外廢貿易型企業註冊登記將自動失效

根據《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海關總署制定了《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註冊登記管理實施細則》,現予以公告,自2018年8月1日起執行。《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註冊登記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原質檢總局公告2009年第91號公布)同時廢止。

原已獲得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國內收貨人註冊登記的企業,屬於加工利用型的,應及時向工商註冊所在地的直屬海關申請換發新證;屬於貿易型的,註冊登記自動失效。

九、《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建設管理規範》專家評審會召開,並在商務部官網公開徵求意見

2018年8月2日,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對國家商務部委託課題——《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建設管理規範》(以下簡稱《規範》)在京組織專家審定會。本次標準修訂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當前生態文明建設對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利用行業的功能定位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嚴格其建設和加工過程中的安全、環保、質量管理規範,提升分揀中心對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的服務能力,建設環保達標、土地集約、技術先進、管理規範的再生資源綠色分揀中心。2018年10月-11月,《規範》在商務部網站完成公開徵求意見,2018年12月完成標準報批。

修訂後的《規範》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引言、範圍、規範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分揀中心的分類、基本要求、基礎設施、環保要求、能耗要求、安全要求、產品質量及管理要求。相比SB/T 10720-2012,新規範的適用範圍更為明確,同時增加了引言、廢棄大件家具的術語、分揀中心的分類、基本要求、部分環保要求、部分安全要求、產品質量要求、管理要求和績效指標等內容,在建設管理各方面體現綠色原則。

十、商務部:美廢將首先被加徵25%關稅;原紙方面或將遏制低價進口紙對國內市場衝擊

8月8日晚間,商務部官網宣布根據商務部2018年第55號公告和《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約160億美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18〕7號),現公布經調整的對美國輸華商品加徵關稅商品清單二,自2018年8月23日12時01分起實施加徵25%關稅。

在這批清單中,固體廢物成為一大類產品,廢紙也在其中,包括編碼47071000、47072000、47073000和47079000在內的廢紙產品都在清單中。

十一、生態環境部:2018年固廢進口量減半,力爭早日修訂《固廢法》

11月29日,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小組組長、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會上透露截至11月15日,全國固體廢物進口量為1861萬噸,同比減少52.8%。

李幹傑強調,要以釘釘子精神抓好2019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圓滿完成調控目標和各項改革任務。

一要積極推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力爭法律早日修訂出臺。二要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管控力度,深入推進各類專項打私行動。三要提升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水平,加快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提高國內固體廢物回收利用率。四要充分發揮協調小組的機制保障作用。

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2019年工作計劃》等有關文件。

2018年生態環境部共公示二十六批進口廢紙批文,核准進口總量約為1816萬噸。

十二、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業綠色包裝指南(試行)》,推行快遞綠色包裝至少循環20次

2018年12月16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打好郵政業汙染防治攻堅戰,指導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做好綠色包裝工作,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等有關規定,國家郵政局制訂發布了《快遞業綠色包裝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規定了行業綠色包裝工作的目標,即快遞業綠色包裝堅持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工作目標,加強與上下遊協同,逐步實現包裝材料的減量化和再利用。

在採購、統計、培訓等方面,《指南》指導企業逐步建立綠色供應體系、逐步建立快遞包裝物使用的企業內部統計制度、積極組織從業人員開展綠色包裝標準、操作規範的培訓。

在綠色包裝工作具體操作方面,《指南》提出企業在採購和使用塑料包裝時,可加入全生物降解塑料考察因素,逐步提高符合標準的塑料包裝袋的採購比例,建立綠色包裝應用的推動機制,主動為用戶提供綠色包裝選項,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以推動綠色包裝應用。同時宜優先採購採用水性印刷工藝生產的包裝物料,或者由具有綠色認證資質的企業生產的包裝物料,使用封裝膠帶時應符合有關標準要求。

在減量化操作方面,《指南》鼓勵企業積極探索使用循環快遞箱、共享快遞盒等新型快遞容器,逐步減少包裝耗材用量,並對使用緩衝填充物、包裝物品印刷提出要求。《指南》還指出,企業寄遞協議客戶的標準產品時,要加強與上遊電子商務企業或生產企業的協同,積極向協議客戶建議使用簡約包裝,逐步減少二次包裝。

在可循環操作方面,《指南》要求企業要積極推行在分撥中心和營業網點配備標誌清晰的快遞包裝回收容器,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和業務流程,推進包裝物回收再利用。要逐步推廣使用可循環快件總包,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快件總包使用的材質、規格等宜符合快遞行業相關標準,循環使用次數不低於20次。

(文章來源:中再協廢紙分會)

相關焦點

  • 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8)內容是什麼?
    去產能工作持續推進,環保限產力度加大,進口政策調整,鋼鐵、有色金屬、紙、塑料等行業產品價格短期不會明顯回落,未來再生資源價格上漲的可能性較大,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實現盈利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加。2018年,再生資源回收行業併購將繼續增加,行業集中度有望提升。隨著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回收行業的結合,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創新發展的腳步也將進一步加快。環境保護政策法規不斷出臺,特別是循環發展引領計劃的實施,再生資源的回收價格還將有所上升,再生資源利用行業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帶動下將穩步向前發展。
  • 2018黨的建設大事記
    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奮發有為,全面提升各領域黨建工作水平,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梳理2018年黨的建設大事記,盤點一年以來我們在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方面的重要部署。
  • 2018絕熱材料行業大事記
    今天將為大家梳理一下2018絕熱材料行業發生的那些大事件!行業政策美國開始對中國礦物棉產品徵收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諮詢期後開始對中國的礦物和其他產品(包括礦物棉產品)徵收10%的關稅。採暖季限產時間: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主要範圍:「2+26」城市主要任務中明確表示,建材行業應實施全面錯峰生產。加大建材行業錯峰生產力度,水泥(不含粉磨站)、磚瓦、陶瓷、玻璃棉、巖棉、礦物棉、防水建築材料、石膏板等建材行業,除符合上述差別化錯峰生產條件的,採暖季全部實施停產。
  • 生意社2018年終盤點之有色:鎳行業大事記
    公告稱,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並通過《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對車型實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對其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政策繼續有效。
  • 還有紙不能回收?
    那些進到垃圾桶的紙質快遞箱會被人回收嗎?如果你回答「是」,熊貓君想再問一問,你認為所有由紙製成的物品都可以回收嗎? 為了了解大家的答案,熊貓君派出我的胖噠團隊小夥伴,聽聽大家的說法。街頭採訪視頻看來大家對於何樣的紙可以回收,還是充滿了疑問。
  • 深圳出臺補貼政策,鼓勵動力電池回收
    電池回收   補貼 深圳市財政委員會、深圳市發改委聯合發布了《深圳市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簡稱《政策》),共設置了三類補貼政策,包括車輛購置補貼、充電設施建設補貼及動力電池回收補貼,深圳成為國內首個設立動力電池回收補貼的城市
  • PU:2019年聚氨酯行業大事記
    而對於聚氨酯行業來說,外圍環境的變化導致部分下遊企業外遷東南亞,而原料新增產能釋放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行業大事記湧現,市場跌宕起伏。  1、美公布對華床墊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  事件描述:華盛頓時間2019年10月21日,美商務部公布對華床墊(Mattresses)反傾銷調查終裁結果。
  • 紙吸管更環保是不是一個謊言?
    在2019年底成本價就已經漲至3萬元一噸,而在2018年其成本價只有1.8萬一噸。到了2020年,聚乳酸的價格已經漲至近5萬元一噸。 而塑料吸管逐步被替代只是全面禁塑的一環。如今行業內不斷在尋找塑料製品的更多解決方案,替代品類也涵蓋了紙吸管、紙包裝盒、紙餐盒等等,限塑令又將替代速度推了一把。
  • 2019年中國垃圾分類行業相關政策及發展建議分析 加快大數據、互聯...
    2014-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情況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隨著垃圾分類在全國各個地區的推進,垃圾處理行業也愈發壯大。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生活垃圾產量保持5%左右的增長,2018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達到2.28億噸。
  • 中國文化傳媒行業政策分析與展望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是為民的、包容的、奮進的、開放的,新時代的文化傳媒生產、傳播、消費在這樣的底色上不斷發展升級,並與全社會所有生產消費活動相互作用、相互協調。  2018年文化傳媒行業的政策走勢充分展示了這一基本發展邏輯。
  • 造紙行業深度報告:限塑令機遇來臨,造紙行業準備好了嗎
    此外,我國對廢塑料的政策也在過去幾年不斷更新完善,如 2003 年《關於嚴格執行進口廢塑 料環境保護控制標準的通知》、 2007 年《廢塑料回收與再生利用汙染控制技術規範(試行)》、 2012 年《廢塑料加工利 用汙染防治管理規定》及 2018 年《廢塑料綜合利用行業規範條件》等。國家一系列政策的頒布為限塑令的推行提供 了政策引導及標準參考,有利於限塑令工作的完善部署。
  • 環保行業:中國最嚴禁塑令下 塑代材料迎來最佳紅利期
    塑料行業仍將高速發展,回收處置率提升緩慢  全球塑料產量自1950年的150萬噸增長至2018年的3.59億噸,複合增速為8.39%,由於價格低廉,用途廣泛且堅韌可靠,目前尚無可媲美廉價替代材料的情況下,預計全球塑料產量仍會保持較快增長。
  • 中國光伏行業管理政策的變遷
    這給光伏項目的前期開發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是給民營投資企業提供了方便,為光伏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基礎。實際上,早期的光伏項目,參考風電項目,採用的是核准制。光伏行業發展的太快,舊衣服很快就不合體,光伏行業高層管理者們不斷的摸索,根據新情況調整管理政策。本文大致介紹了光伏行業管理政策的變化歷程。
  • 氫燃料電池行業研究系列一——行業現狀及政策解讀
    一、氫燃料電池行業現狀(一)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現狀2017年前,全球氫燃料電池行業發展緩慢,根據前瞻研究院發布數據,2013年-2017年,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累計6475輛,其中大部分車型為豐田Mirai
  • 2018我們的那些大事記
    2018年即將劃上圓滿的句號。回首細品,2018對家居業而言是艱難的一年。在大經濟的蕭條期,正是考驗企業綜合實力的時候。楷模作為一家從來務實、不玩虛的企業,即便面臨行業環境的嚴峻考驗,依然堅守初心、砥礪拼搏,在全體同仁的努力下,2018楷模同樣取得了優異成績,成為今年「經濟寒冬異軍突起」的另類典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2018楷模經歷的大事記。
  • 鄂爾多斯鄂託克旗微波爐回收
    鄂爾多斯鄂託克旗微波爐回收廢紙回收廠家表示,從紙和紙板的成形機理及性能分析來看,評價造紙用植物纖維原料的優劣主要依據纖維細胞含量和纖維形態的分析。一般,纖維細胞含量大,雜細胞含量低且種類少,纖維細胞長度大,纖維細胞壁較薄而細胞腔直徑較大(壁腔比小),這樣的原料利於生產出強度較大的紙和紙板。
  • 外廢收緊加速行業分化 紙箱企業或將迎生死大考!
    部分企業無法拿到廢紙進口配額或者配額較少,使得紙及紙板的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減少難以在行業中生存,使得行業集中度提高。2017年起我國發布《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廢紙政策進一步收緊,更多的造紙企業被淘汰出局。至2018年,造紙行業的行業集中度已經達到57.58%,相比2011年提升了20%,龍頭效應顯著。
  • 中國紙包裝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紙包裝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認為,中國包裝聯合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國內紙包裝市場容量接近6000億元。國內前十大紙包裝企業的份額之和不足10%,由於國內產業集中度較低,使得行業呈現「大行業、小公司」的特點。機構認為,整合行業能夠創造巨大的規模效應。
  • 「紙吸管」成餐飲業新寵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冉冉、 張露)日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距離禁令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半年,廣州星級酒店開始使用「紙吸管」,星巴克、麥當勞為吸管或杯蓋「變裝」,雀巢甚至開起了「智能塑料回收車」……近日,記者在文華東方酒店的Ebony餐廳看到,所有飲品都使用非塑料吸管。而在外賣平臺上,不少餐飲門店都增加了「不使用餐具(塑料吸管)」等選項,倡導消費者減少使用塑料製品。
  • 港媒述評:中國最全面禁塑政策影響深遠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港媒稱,全球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國中國準備開啟一個五年計劃,以減少和取代塑料製品,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對中國的供應鏈產生深遠影響,同時將會產生大量的商機。報導稱,牛津大學援引科學研究數據稱,到2025年,中國的塑料垃圾將佔全球總量的26%。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稱,在中國去年製造的6300萬噸塑料垃圾中,30%被回收利用,32%被填埋,31%被焚燒,還有7%被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