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該說"不"--網議上海高考語文作文"禁用"網絡用語

2020-11-29 網易財經

新華調查:高考是否該對網言網語說「不」? 網議上海高考語文作文「禁用」網絡用語的調查

新華網上海6月4日專電(記者 許曉青、潘旭)時下距離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開考僅有數日之遙,3日上海有媒體報導稱「上海高考作文出現網絡語言將以錯別字處理」、「高考作文中出現網絡熱詞 格殺勿論 」,一時間「禁用網語」的說法在網上網下引起熱議。

經記者調查,相關新聞中提及的當事人、2010年上海語文高考閱卷中心組負責人、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已正式答覆:「禁用網語」的新聞報導存在媒體誤解的成分。

不過,高考是否應該對網言網語說「不」這個話題,已受到廣泛關注。語言文字專家認為,高考答題時,對網絡詞彙的使用,應有所選擇,區別對待。

網友熱議高考該不該「禁」網語

「上海高考作文禁用 有木有 ?」「高考對網絡語言 格殺勿論 ?」網友對此各抒己見,針鋒相對。

在一項主題為「網絡語言能不能出現在高考作文裡」的網友投票中,截至4日上午10時,在24小時內已有3300多人參加投票,網上留言有近10萬條。

在這項網上投票中,約50%的網友認為「可以,網絡語言是漢語言生機勃勃的表現」;34%的網友認為「不可以,網絡語言對母語是一種惡搞和汙染」;還有16%網友表示「無所謂」。

支持「可以使用網語」的網友認為,漢語言文字是與時俱進的,高考對網絡用語不應排斥,而是應該包容對待。

網友「想念向日葵」說:網絡詞語作為一種語文現象,要是一味被語文教學封殺,只能說語文教學跟不上時代,高考也該順應時代。署名「文芒老宋」的網友認為,作文要求與時俱進,高考不應死守陳規,不應讓學生把眼光只放在課本上。

與之相反,反對者們認為,高考試卷與網際網路論壇博客不同,是規範用語的一個樣板,高考作文對網語說「不」理由很充分,將一些網絡詞彙判為錯別字並扣分,也完全可以理解。

一些網友分析,使用「傷不起」「神馬」等,將給高考閱卷造成一定麻煩。網友「maomao」說:隨意使用網絡語言,不常上網的老師可能看不懂。網友「方與圓life」說:網絡語言進入作文,也許對評卷老師是個挑戰,不同老師不同標準,最終傷害的或許是部分同學。

來自武漢的網友「政委」支持「從嚴查辦」高考作文濫用網語。他留言道:出現各種「火星文」的應該一詞一分都扣了,零分為止,這種惡俗的風氣不能長。

署名「子遊」的網友留言說,高考臨近,身為當年語文省級探花,奉勸各位考生還是要按照老祖宗的規矩解答與寫作,包括標點符號都有講究。

「給力」、「神馬」、「有木有」 這些網絡語言一旦進入高考作文,將會以錯別字扣分。2010年上海語文高考閱卷中心組負責人、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向今年高考的考生發出提醒。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熱點素材積累,2020年高考語文押題解析,附網絡熱點話題段子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高考作文的評分標準,有三個部分,從寫作基礎常識、表達能力、寫作特點進行評分,基礎常識包括對題目的理解,卷面字跡是否工整,有沒有明顯的語法、錯別字等錯誤。表達的能力是寫作能力,是否可以透過現象看本質?構思是否有創意?用詞是否恰當?
  • 網絡讓中學生抄作文更容易 上海作文競賽抄襲多
    網絡讓中學生抄作文更容易 上海作文競賽抄襲多 2008年03月23日 10:45 來源:新民網-新聞晨報 發表評論 在昨天舉行的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口語交際比賽和專家研討活動上,大賽組委會拋出的這項統計,讓在場的語文專家一片譁然。對此,專家分析指出,網絡搜索功能的強大,使學生抄作文變得更容易了。
  • 上海作文題名師齊誇"出得好"多區模擬考類似高考題
    東方網6月8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11時30分,高考語文科目考試剛一結束,上海市教育考試院便第一時間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上海高考作文題。大家發現,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題依然是一道材料作文:思考「更重要的事」。仔細一算,這已經是上海高考作文連續第五年採用材料作文題。   對這道作文題,滬上多位語文名師表示,「出得不錯」。
  • 盤點各地高考作文題 專家:河南作文難度適中
    昨天,第一場語文考試剛考完,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就在網絡中熱傳。同學關係、大豆、青春等,紛紛成為作文題目。  看到五花八門的作文題目,網友大呼同情之外,更對各地的作文題目進行一番評比。其中,江蘇的《探險者與蝴蝶》、江西的《學生有三怕:奧數、英文、周樹人》被網友評為「真心不會」、「難以下筆」。
  • 11道題三大共性 作業幫名師直播剖析2020高考作文
    7日下午 13:30,作業幫考後第一時間開啟 2020高考作文解析直播,作業幫直播課「縱橫語文」創始人楊勇與資深高考命題研究專家邵娜,在線解讀2020年全國10套試卷高考作文題。人民日報客戶端、百度、知乎,新浪微博、B站、抖音、快手等多家平臺同步直播。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
  •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巧合 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廣東高考語文作文"重題" 原標題: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英語試題解析  英語作文重點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昨天下午,2019年高考最後一門科目英語考試結束。作為最後一年「老高考」,今年英語作文仍延續十幾年的老傳統,主人公依舊是紅星中學的李華。英語大作文的主題為「勞動最光榮」,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分析,寫好作文重點是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 上海高考作文題出乎意料,注入馬斯洛需求層次思考
    6月7日中午,上海高考第一門語文考完,而分值最大,最被關注的高考作文題出爐,很多學生和家長甚至老師都說出乎意料。我們先來看看剛剛出爐2018上海高考語文作文: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
  • 高考語文,作文試題中的材料,在議論文寫作中如何引用?
    高考議論文的寫作,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有同學希望能專門講一講。下面,人生底色看語文的老師,就結合這兩年的高考作文試題,為大家簡略說一說。高考作文的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題幹中給定的材料?許多已經訓練出寫作自覺的同學,這好像並不是一個問題,卻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面對作文題目的時候總是放心不下,無論平時的模擬考試還是期中期末考試,總是覺得沒有底兒。材料是不是必須硬性引用?有些材料的確如此。比如2018年的全國2卷」戰機防護「,2017年山東高考試卷的「24小時書店」這樣時評類的材料作文,或說有時所給材料比較多地涉及到事情的經過結果,則必須引用,或者至少簡略提到。
  • 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三位資深語文老師給出關鍵詞
    明天就要高考了,第一門就是語文,而作文自然是語文考試中最關鍵的部分。  這幾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有哪些趨勢?今年考生應該關注哪些熱點?考場作文應該如何審題?想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童老師說,這就要求考生在不跑題的前提下,儘量寫出一點「新」的東西來。「這要靠平時的訓練,題目拿到手,就要考慮從哪個角度入手,要有自己的想法,特別是與眾不同的想法。」  童老師透露,高考閱卷老師閱卷的速度很快,在這樣的閱卷速度下,考生的作文如果字跡不清,書寫隨意,是沒有機會得高分的。「字差一點沒有辦法,這是已經養成的習慣,但起碼要工整,書寫的字體不能讓閱卷老師去猜。
  • 高考作文的別樣面孔
    年年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作文都是重頭戲,並引發全民創作的熱情。今年山東語文試卷,採用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要求閱讀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從晚清學制改革以來,現代意義上的高考作文,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作文題考的是考生,也是時代。
  • 2011高考作文科幻徵文:指環王大衛
    「假如高考作文可以科幻——2011高考作文題科幻小說徵文比賽」(請看文末)正在火熱進行。首個獎項「神速獎」已經評出,在這裡刊登出修改版。這篇文章寫的是上海卷語文作文題。2011高考語文作文題•上海卷:1、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
  • 高考語文:這些小眾的成語,用在作文中是亮點!
    關注大學新看點,了解最新高考信息高考語文作文,考查議論文的寫作技巧,在議論文中,需要用到大量「成語」和「名人名言」作為論據。因此,如果作文中適當使用一些小眾成語,那麼考生的作文一定會受到閱卷老師的青睞!今天,我們為同學們總結整理的是語文小眾成語,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記熟,恰當地運用在寫作當中。此語文小眾成語由大學新看點專業名師原創總結,抄襲必究!
  • 2017年西藏高考語文滿分作文:自立自強
    2017年西藏高考語文滿分作文:自立自強2017年高考即將接近尾聲,大多考生都特別關注2017年高考滿分作文,那麼,高考滿分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有途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7年西藏高考語文滿分作文,僅供參考。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 08高考部分作文題揭曉陝西作文緊扣抗震救災主題
    專題:四川汶川大地震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今年高考前,很多人就在紛紛猜測,北京奧運、抗震救災和年初的冰凍雨雪災害等重大事件會不會進入高考題目。
  • 上海高考作文快評|黃玉峰:要從切身體會論述思考人與自然社會如何...
    首場語文科目考試於今天上午9:00開考。2020年高考語文寫作題目: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 2018年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出爐 看看哪個最難?
    中新網6月7日電 綜合消息,2018年高考語文是首門應試科目,其中,受人關注的作文題已經出爐。快來看看,你會怎麼寫?各地高考語文作文題匯總>>  全國卷I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
  • 我們最該重修的課,就是語文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在微博上寫道:「了解了一下上海名媛事件,作為一個中文系教師,最大的收穫是才知道媛是讀第四聲而不是第二聲,之前都讀錯了。慚愧!」 幾年前,知乎網上就有人在討論:中國人的語文能力在退步嗎?題主列出了當前語文應用的一些硬傷:「的得地」不分、亂用標點符號、濫用「×性」「×化」等表述、濫用網絡用語和粗言穢語、語法錯誤,等等。
  • 張春蔚:高考作文題折射人生思索 教育逐步回歸真知
    【事件】2012年高考語文考試昨天上午結束,各地作文命題已經公布並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北京卷題目:火車巡邏員老計的故事。廣東卷題目:想生活在什麼樣的時代?上海卷題目:心靈中閃過的微光。江蘇卷的題目:憂與愛。
  • 人大附中名師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點評
    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於700字。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名師點評立足樹人 連結教材——2020年北京高考語文作文命題一孔之見從網上看到今年北京市高考作文試題,感覺與自己的寫作教學思路暗合。
  • 高考語文,好素材成就好作文,議論文論據用得好勝過多積累
    但是有了米,許多同學卻在反覆思來想去中變成得思維不流暢,作文中充滿遺憾。 最近把部分的講稿整理後出來,有讀者問能否押一下考題,也有讀者希望提供一些萬能素材。 這兩個都是我們希望能解決的問題,如果真能押對題目,確實會走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