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發現!恐鱷曾稱霸地球,比同時期恐龍更大,和公交車一樣長

2020-11-23 騰訊網

據CNN8月11日報導稱,這個世界也曾是恐鱷的家園。一項新的科學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恐鱷」這個龐然大物,它們曾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四處遊蕩,用它們那香蕉大小般的牙齒捕食其他物種的恐龍。

這項研究於2018年進行,並於本周發表在《古脊椎動物學雜誌》上。研究人員發現,恐鱷來自北美白堊紀晚期巨型鱷魚的一個家族譜系,它們的長度幾乎能和城市裡行駛的公交車一樣長,它們有的可以長到33英尺(約10米)長。

該研究的合著者科塞特博士在宣布研究結果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由於恐鱷的體形極為巨大,它們也一定嚇到過來水邊喝水的其他恐龍。」直到現在,人們還不知道這種動物的全貌。我們研究的這些新標本揭示了這種奇異、巨大的食肉動物,它們的牙齒有香蕉那麼大。」

Deinosuchus的名字意思是「恐怖的鱷魚」,但該研究的作者說它們更像短吻鱷。然而,恐鱷的鼻子又長又寬,在它的鼻子頂端有兩個神秘的洞,這使它與短吻鱷和普通鱷魚這兩種生物區分開來。

研究人員說,世界上至少有三種類型的恐鱷,它們生活在從美國西部蒙大拿到墨西哥北部的區域,以及沿大西洋岸的新澤西到密西西比的平原上。

恐鱷可能是當時的物種生態系統中最大的掠食者,甚至超過了同時期最大的恐龍,因為研究人員在從恐龍骨骼到龜殼等生物殘骸上都發現了類似恐鱷的咬痕。然而幸運的是,這些「恐鱷」生活在7500萬至8200萬年前,與我們人類誕生的時期相隔甚遠。

「這是一種奇怪的動物,」該研究的另一位合著者克里斯多福·布羅楚教授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的研究證據表明鱷魚並不是自恐龍時代以來就沒有進化過的生物活化石。它們和其他種群一樣,都是在不斷地進化和演變中生存。」

目前,科研人員尚不清楚恐鱷種群發展的細節以及它們滅絕的原因,因為研究者偶然發現,恐鱷在恐龍時代末期的大規模滅絕之前就已經成群地消失了。

#恐鱷#、#恐龍#、#考古#

作者:隨風

責編:路一斯

相關焦點

  • 體型堪比50個成年人,還敢對恐龍下手,恐鱷是怎樣的存在?
    每當我們看到「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等字眼,往往會先想到恐龍,因為這個物種從2.4億年前就開始出現並逐漸稱霸生物圈,橫跨了幾個生物紀年,是當時地球上當之無愧的霸主。然而古生物學家後來通過大量考古研究發現,白堊紀時期地球上並非只有恐龍這一類龐大的頂級獵食者,北美洲東海岸還生活著一種體型龐大的兩棲動物,有時候還會以恐龍為食,它就是恐鱷。根據百科知識顯示,人類最早發現恐鱷化石的歷史要追溯到1858年,一位名叫埃比尼澤·埃蒙斯的地質學家在北卡羅來納州進行勘探時發現了兩顆巨型的牙齒化石。
  • 古代恐鱷有多大?最新研究顯示牙齒猶如香蕉般大小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發表在《脊椎動物古生物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古代恐鱷擁有香蕉般大小的牙齒,體型堪比公交車,它們也處於同時期食物鏈的頂端。紐約理工學院的古生物學家Adam Cossette和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Christopher Brochu通過研究恐鱷的頭骨化石和咬痕化石,大致還原了一幅恐鱷的圖像
  • 美國科學家還原史前恐鱷圖像,公交車般大的體型,香蕉般大的牙
    根據MSN網8月11日報導,科學家研究發現,數百萬年前的鱷魚,體型堪比我們常見的公交車。一項關於恐鱷化石的新研究,揭示了這些史前巨鱷更多的細節,以及他們的棲息習慣。
  • 史前巨獸,恐龍唯一的天敵,遠古霸主恐鱷為什麼會突然滅絕?
    恐鱷襲擊暴龍史前恐鱷曾是地球上的霸主之一,科研人員甚至認為恐鱷是恐龍的唯一殺手。化石大小對比恐鱷是一種非常巨大的史前鱷類,生存於距今8200萬至7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分布在西部內陸海道兩岸,所以它的化石都是在美國中部的惡地中被發現的,包括了蒙大拿州、猶他州、懷俄明州、新墨西哥州、新澤西州、喬治亞州
  • 5種曾經「稱霸」地球的史前生物,其中一種有機會被「復活」
    恐鱷,人類已知曾生存在地球的最大型的鱷魚生物之一。已挖據出的恐鱷頭骨化石就接近2米長,據此推測,這種史前鱷魚體長至少在12米左右,無疑是個「巨無霸」。棘背龍,在遠古時期堪稱是體型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體長甚至能夠達到20米長,曾稱霸6500萬年前的地球,在當時堪稱是頂尖的掠食者之一。梅爾維爾鯨,曾活躍在南美洲海域的齒鯨,從挖掘出的遠古化石種發現,僅僅牙齒就長達35釐米,據此,考古學家推測梅爾維爾鯨體長甚至超過17米,在當時堪稱是海洋中的霸主。
  • 史前地前上絕對的霸主,恐龍也不過是其盤中餐
    與生活在史前地球上的那些鱷魚相比,今天地球上的鱷魚大都是些小傢伙。史前恐鱷想想都覺得可怕,它也曾是地球上的霸主,科研人員甚至認為,恐鱷是恐龍的唯一殺手。共有10個州發現了恐鱷的化石,其中包括有蒙大拿州、猶他州、懷俄明州、新墨西哥州、新澤西州、喬治亞州、阿拉巴馬州、密西西比州、德克薩斯州和北卡羅拉納州。2006年發現的皮內成骨化石顯示在墨西哥北部曾經也有恐鱷生存。
  • 地球上這4種史前動物,比恐龍更加可怕,還好它們都成了化石
    ‍說到史前動物,很多人想到的應該都是恐龍吧,畢竟恐龍曾經稱霸了地球1.7億年,在那段時間恐龍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它是終極掠食者,並且現如今很多人對於恐龍有著一種由衷的崇拜
  • 考古團隊發現兩具恐龍化石,生前疑在搏鬥,霸王龍和三角龍誰強?
    恐龍這個龐大的家族雖然曾經在地球上稱霸了一億多年的時間,但恐龍不僅要提防其他物種的威脅,還要提防家族內的鬥爭,否則很容易就會「命喪黃泉」。恐龍家族中之所以會出現「內鬥」,是因為始終會有一些站在食物鏈頂端的肉食性恐龍,它們才不會分哪些是同類,哪些不是同類,一旦飢餓起來任何一種動物都不放過。
  • 世界七大怪異發現:恐龍羽毛首次出土!
    在人類誕生之前,恐龍稱霸這這個地球。在人們的作品中,恐龍被描述成一種體型龐大,十分殘忍的恐怖食肉動物,他們還擁有十分堅硬的皮膚,而根據科學家考古發現的恐龍,則並沒有這麼恐怖。在人類的考古歷史中,曾發現了許多震驚世界的奇怪發現這些發現有些甚至直接顛覆了人類的認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了這些讓人驚嘆的考古發現,一起來漲姿勢吧。
  • 在「恐龍時代」,恐龍是地球的主宰嗎?其實它們也有「天敵」
    而在人類誕生之前,曾經主宰了地球近2億年時間的,是我們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一種生物,那就是恐龍。同時恐龍所處的時代,也被我們叫做「恐龍時代」。恐龍時代其實應該叫做「中生代」,而在中生代還分為三個紀,也就是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
  • 考古發現 | 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怖動物,幸好都已經滅絕!
    布龍度蠍子普莫諾蠍 是希留利亞紀一種長1米的水生蠍子。布龍度蠍子像現今的蠍子,但體型較大,也有更大的複眼。體長三米的遠古巨蠍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撕咬力量的生物,平均咬合力為20噸,最大咬合力可達28噸,其牙齒撕咬力量大大超過了霸王龍。 生活在約200萬年前,巨齒鯊是其生存年代的終極掠食者。
  • 鳥類擁有恐龍血統,那為什麼它們沒有像恐龍一樣,稱霸陸地呢?
    但嚴格意義上講,恐龍並沒有滅絕,現如今所有的鳥類都屬於恐龍的一支,這也使得地球生物從最初的「龍獸爭霸」轉換成了「禽獸爭霸」。既然鳥類擁有恐龍血統,那為什麼它們沒有繼續稱霸陸地呢?它們和獸族究竟誰贏了呢?
  • 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
    同樣作為「史前巨鱷」,普魯斯鱷與恐鱷誰更強?這類問題就是「關公戰秦瓊」,普魯斯鱷與恐鱷都是史前巨獸,體型差別不很大,食物習性也可能有部分類似,但由於化石的殘缺,並不能確定它們到底哪個更大一些難以比較戰力。
  • 中英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滅絕事件,消滅了其它物種,卻幫助恐龍稱霸
    近現代考古學指出,地球歷史上發生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每一次事件都消滅了地球上將近70%左右的生物,但事件過後又會有新物種出現,使得地球的生物史十分漫長且豐富。根據外媒報導,近期《科學進展》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由中國和英國科學家共同合作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指出除了已知的五大滅絕事件之外,還存在一起新的滅絕事件。
  • 為何稱霸地球1億多年的恐龍還沒產生智慧?區別在哪裡?
    據科學研究表明,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之久,這段時間內,地球上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少新物種也被孕育了出來,並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足跡。相信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在人類還未誕生以前,恐龍曾是這個世界的霸主,它們有著龐大的身軀以及靈活的反應能力,這使得同時代的其他生物根本無法戰勝它們。隨著白堊紀生物大滅絕事件的發生,恐龍從地球上消失了。此後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上,並在短短幾百萬年的時間內用智慧統治了地球。那麼,為何恐龍稱霸地球1.6億年沒產生智慧,但是人類卻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內產生了智慧呢?
  • 人類之前統治地球的是恐龍,那麼恐龍之前統治地球的是什麼生物?
    恐龍曾經稱霸地球八千萬年,這種龐然大物是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統治者。恐龍滅絕後嗎,才出現人類。眾所周知,人類之前統治地球的是恐龍,那麼恐龍之前統治地球的是什麼生物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世界七大怪異發現:恐龍羽毛首次出土
    在人類誕生之前,恐龍稱霸這這個地球。
  • 曾稱霸地球的恐龍,為什麼沒能進化成智慧生物?
    目前大多數人能夠接受恐龍從地球上消失的原因是,曾經有過小行星撞擊地球,從而導致地球環境發生了空前絕後的變化,使得地球霸主恐龍們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而遭到淘汰。至於恐龍究竟是如何滅絕的,卻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 它們曾是地球的霸主,各個不可小覷,第四種竟以恐龍為食!
    鄧氏魚 鄧氏魚是最大的史前盾皮魚,是地球上最早的大型捕食者之一,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化石標本長度可達10米,測算後其體重可達4噸。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蛇類,生活在距今6000萬年前的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的沼澤地中。泰坦巨蟒最長可達15米,重越1.2噸,它們經常已鱷魚、恐龍等動物為食。駭鳥 又名恐鳥,它雖然不會飛行,但奔跑速度極快,最快能夠達到90公裡,它生活在距今6200萬年前的南美洲,身高最高可達3米多。
  • 如果鄧氏魚遇上恐鱷,誰會成為對方的盤中
    距今4.15億年前,是地球的泥盆紀時代。當時,地球上第一個「百獸之王」出現,並成為了頂級的海洋掠食動物,它就是鄧氏魚。鄧氏魚沒有真正的牙齒,但它們擁有兩長條凹凸不平的刃片,這兩條刃片如同兩把鋒利的匕首。另外,鄧氏魚口腔的活動主要依靠4個關節的合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