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會政研室對《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

2020-11-30 澎湃新聞

綠會政研室對《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三點建議

2020-06-14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自然資源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綠會政研室高度重視,認真組織研究學習,並結合生物多樣性和綠色發展實踐工作,對《規劃》實施提出如下建議:

 

一、調整第二章「總體要求」的「基本原則」,增加「堅持節約優先,實施有限修復」的規定

《規劃》是我國重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的綱領性文件,具有重要意義。其中第四章設計的九大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覆蓋面廣、投資大、周期長,且可能見效慢。因此,根據我國現有國情,應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特別要堅持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必須堅持節約優先」的指導思想。

《規劃》作為政策性框架文件,對涉及的有關省份具有極大的影響,若缺失原則性規定要求,不深入開展生態環境尤其是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可能會導致各地大幹快上,全面甚至過度修復現象頻發,一方面浪費國家寶貴的財政資源,另一方面生態修復的效果顯微,甚至與《規劃》設計的初衷相悖。因此,基本原則中建議增加「堅持節約優先,實施有限修復」的內容,從頂層設計上進行源頭控制。

二、在第五章「保障措施」中,增加長期監測和信息公開的規定

《規劃》設計的九大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體量規模巨大,必將引發廣泛的國際和國內關注。為實現生態保護和修復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建議在保障措施中設立長期監測機制,並保障其有效實施,可以設定未來5-50年宏觀尺度的長遠監測上,保證修復成效。同時,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全過程公開保護和修復資金使用情況,接受人民群眾監督。

三、在第四章「海岸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中,增加對海草床的修復

近年來,科學家已在位於渤海灣近海的曹妃甸龍島及鄰近海域發現了國內現存已知溫帶海域面積最大的鰻草海草床,核心區面積約有30平方公裡。海草被譽為「海洋之肺」,是保護海岸的天然屏障,為海洋中的多樣生命提供了重要的棲息地。作為緩解和適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海草為應對氣候變化影響提供了強有力的自然解決方案。    

目前《規劃》第四章「海岸帶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中的「黃渤海生態保護和修復」部分,缺失對海草床的修復內容,建議補充增加。

(保護自然 圖源:Pixabay免版權圖片)

希望自然資源部在《規劃》實施中採納相關建議,中國綠髮會將全力協助配合相關工作,落實生態文明建設。

文/飛 審/Linda、綠宣 編/Angel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三部門介紹《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
    近期,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這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第一個生態保護和修復領域綜合性規劃。
  • 《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當前,我國生態保護和修復面臨的形勢如何?怎樣保護和修復母親河?6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就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 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出爐 生態氣象保障...
    ·明確未來15年九大工程建設總體布局·要求增強氣象監測預測能力及對生態保護和修復的服務能力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 賈靜淅報導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正式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
  •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印發
    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規劃》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推進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的指導性文件,是編制和實施有關重大工程建設規劃的主要依據。
  • 3部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
    6月11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通過線上方式舉行《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新聞發布會。  要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科學布局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從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出發,統籌兼顧、整體實施,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促進自然生態系統質量的整體改善和生態產品供給能力的全面增強。  二是以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為主線,科學開展專項建設規劃的編制。
  • 兩部門:年底前形成重要生態系統保護 修復重大工程「1+N」體系
    來源:中證網兩部門:年底前形成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1+N」規劃體系中證網訊(記者 劉麗靚)國家發改委6月11日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 這項規劃是自然生態治理體系的重要抓手
    中宏網6月12日電(記者劉一樂)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了《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 技術交流: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技術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的一項偉大戰略,水生態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水生態文明正在初步形成,了解我國水生態系統正在面臨的現狀和問題,實施生態保護及修復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1 、水生態保護及修復的總體方向水生態文明指的是遵從人水和諧的觀念,從而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使用,保障生態的良性循環,是生態文明的基本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將生態文明理論融合於水資源的開發、治理、利用、保護、節約和配置的各種方面以及水利建設、規劃和管理的環節。
  • 「專家視角」董戰峰: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要堅持「山水林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作者:董戰峰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1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 《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全國生態功能區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綱要》和《全國生態脆弱區保護規劃綱要》先後頒布實施,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管理成為我國生態保護的戰略任務,甘南黃河水源補給生態功能區等重要生態功能區開展了綜合治理。自然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力度不斷加大,各類生態系統及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對氣候變化的響應和反饋研究工作全面鋪開。  資源開發的生態監管不斷加強。
  •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現制定《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  一、全國生態保護基本形勢  「十二五」時期,各級環保部門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保護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在示範引領、系統保護、綜合監管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部分重點保護物種種群數量穩中有升。但總體上,我國生態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生態保護與開發建設活動的矛盾依然突出,生態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 試論區域、景觀、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原則
    最近,「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於6月11日正式公布。我們中產聯生態保護修復分會的成立可謂適逢其時,大有可為了。我這裡不講規劃、不講工程,先講講最基本的生態修復的生態原則。
  • 九大高原湖泊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涉及五華盤龍等15個縣市區
    向公眾公開徵求意見建議的《雲南省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徵求意見稿)提出,將實施青藏高原東南緣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哀牢山無量山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等7大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的中國經驗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恢復,針對各類生態退化和破壞問題,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
  • 生物多樣性保護 專家談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恢復...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恢復,針對各類生態退化和破壞問題,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
  • 中國水科院水生態環境所牽頭主編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2020年9月25日,水利部發布2020年第15號公告,批准發布了我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牽頭主編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水利行業標準,標準將於2020年12月25日起實施。
  • 生物多樣性保護 • 專家談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生態系統保護與...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恢復,針對各類生態退化和破壞問題,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等一系列重大生態工程。
  • 周海翔:保持鄱陽湖生態系統的連通性,對保護長江健康至關重要!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用地預審與選址公示為什麼反對鄱陽湖建閘?周海翔:保持鄱陽湖生態系統的連通性,對保護長江健康至關重要!攝影/海翔影像一、保持鄱陽湖生態系統的連通性非常重要長江中下遊為何只剩下鄱陽湖和洞庭湖能夠給東亞內陸數鳥提供冬季的生存之所,就是因為它還沒有像其它幾十個通江湖一樣被人類阻斷,因此保留了隨著江水漲落的瀉湖特點,鄱陽湖不能再拿來做各種破壞性試驗了,它是無比重要的生態系統。
  • 福建多舉措保護生態系統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
    其次,保護生態系統有效。福建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統籌推進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全省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46.2%。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實施閩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修複試點,累計修復礦山119個,治理面積6100畝,完成投資4.2億元;實施海域海岸線和海島修復,獲中央財政資金補助5.5億元;實施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完成治理面積4.1萬畝,累計投入16億元。創建綠色礦山39家,其中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名錄15家,納入省級綠色礦山名錄24家。實現全省1:5萬農業地質調查評價全覆蓋。
  • 2018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大會在魯東大學召開
    大會以「保護自然,修復生態,共創海洋生態美景」為主題,圍繞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技術方法、成功經驗、對策措施和工作建議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以及沿海省市的代表共600餘人參加大會。會議由魯東大學和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會長周茂平在會上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