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科院水生態環境所牽頭主編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

2021-01-2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020年9月25日,水利部發布2020年第15號公告,批准發布了我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牽頭主編的《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水利行業標準,標準將於2020年12月25日起實施。

在生態水工學理論方法和河湖生態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等方面多年的研究探索與實踐應用基礎上,我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聯合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及水利部水資源管理中心等單位,經過三年多的共同努力編制完成了本標準。

《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T 800—2020)共11章和4個附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河湖生態系統調查與評價,設計原則,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水質保護與改善、河湖地貌形態保護與修復、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文化傳承與水景觀構建,材料和施工、監測和管理等。標準適用於大中型河流、重要湖泊(水庫)等水域的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設計,也適用於新建水利水電工程的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設計,以及已建水利水電工程的生態化改造、生態調度與管理等,小型河流以及其它湖泊(水庫)水域的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設計可參照執行。

標準的發布實施將大力促進水利工程在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同時,兼顧水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性需求,進一步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提供技術支撐。

文章來源: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官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生態修復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人民網:《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實施 維護河湖...
    人民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餘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T 800-2020)已於日前實施。
  • 科技日報:《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實施 維護河湖...
    婷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T 800-2020)已於日前實施。標準規範了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要求,對於維持和改善河湖生態系統功能、發揮其綜合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為維護河湖健康美麗提供技術支撐。
  • 《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實施 維護河湖美麗有了...
    原標題:《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實施 維護河湖美麗有了技術支撐   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
  • 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實施
    中國日報1月11日電 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T 800-2020)已於日前實施。標準規範了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要求,對於維持和改善河湖生態系統功能、發揮其綜合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為維護河湖健康美麗提供技術支撐。該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河湖生態系統調查與評價、設計原則、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水質保護與改善、河湖地貌形態保護與修復、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文化傳承與水景觀構建、材料和施工、監測和管理等。
  • 技術交流: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技術
    保護和修復水生態系統要根據以下幾點原則:(1)綠色發展,保護優先,努力向事前保護和自然恢復的方向轉變,改變從前的「以需定供、經濟最優、技術可行」的思路,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把人工修復和自然修復策略相互融合,以此才能建設友好生態水工程。(2)流域總體規劃和系統修復。
  • 浙江推進水生態系統修復 給河湖建一個保護帶
    給河湖劃定生態緩衝帶,多一層保護屏障,浙江正加快推進這樣的治水新探索。日前,省生態環境廳和省治水辦(河長辦)聯合印發《關於推進河湖生態緩衝帶劃定與生態修復的指導意見》,並配套相關生態修復技術指南。河湖生態緩衝帶,是在水域與陸地之間一定區域內建設喬灌草相結合的立體植物帶,作為「山水林田湖草」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攔截汙染、淨化水體、提升生態系統完整性等作用。因此,河湖生態緩衝帶的劃定與生態修復是提升水環境承載力和實現生態擴容增量的有效手段,對於恢復水生態系統、實現人水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 綠色發展要聞丨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印發
    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以推動亞熱帶森林、河湖、溼地生態系統的綜合整治和自然恢復為導向,立足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等6個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加強森林、河湖、溼地生態系統保護,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退牧還林還草、退田(圩)還湖還溼、礦山生態修復、土地綜合整治,大力開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河湖和溼地修復、石漠化綜合治理等,切實加強大熊貓、江豚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恢復
  • 九大高原湖泊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涉及五華盤龍等15個縣市區
    大力實施河湖和溼地保護修復、退還水生態空間、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防護林體系建設、草原保護修復等措施。強化湖濱帶(入湖河岸帶)及水生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打造湖濱(河濱)綠色生態廊道;加強高原湖泊流域面山生態恢復,實施流域面山造林綠化與植被修復,開展退化森林和溼地修復;實施水土保持和國土綜合治理,全面改善石漠化地區生態狀況,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開展礦山生態修復。
  • 河湖生態保護 發揮擬自然治理技術作用
    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T 800—2020)已於日前實施。標準規範了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要求,對於維持和改善河湖生態系統功能、發揮其綜合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為維護河湖健康美麗提供技術支撐。
  • 【水生態】湖泊水體生態修復工程技術要點
    研究表明沉水植物可以通過對營養物質的競爭、改變水體的理化環境,影響藻類對N、P的利用率,可以有效的抑制藻類的生長。常用的沉水植物主要包括馬來眼子菜、紅線草、狐尾草、金魚藻、苦草、黑藻、微齒眼子菜、菹草等。沉水植物原則上採取植物帶狀分布方式種植,由河(湖)岸向河中心分布;沉水植物主要採取無性繁殖植株種植。
  • 國研中心李佐軍:從「河長制」到「湖長制」,強化水生態環境保護
    這意味著國家在對河流、湖泊生態環境的保護、監督和管理上將更加具有針對性,相比以往,水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更加明確和細化。此次深改組會議還強調,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遵循湖泊生態功能和特性,嚴格湖泊水域空間管控,強化湖泊岸線管理保護,加強湖泊水資源保護和水汙染防治,開展湖泊生態治理與修復,健全湖泊執法監管機制。
  • 讓「中國經驗」走出去!我國首個「一帶一路」河湖生態保護培訓中心...
    今天(16日),我國首個「一帶一路」河湖生態保護培訓中心在武漢成立,以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水利合作交流,分享長江治理保護經驗,共同為全球水治理貢獻力量。該中心由長江水利委員會水生態所聯合國際水利與環境工程學會、全球水夥伴和湖北省科協共同發起,來自肯亞、衣索比亞、巴基斯坦等6個國家的25名學員 參加了首期培訓。
  • 水利部原副部長索麗生:河湖治理要內在功能和長期效益結合
    在中國水科院水生態環境所所長助理趙進勇看來,要遵循流域水文水動力、水環境與水生態過程的基本規律,連接源頭控制、過程阻控和末端治理3個關鍵環節,統籌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要素,以及協調流域、河流廊道、河段和微棲息地4個尺度。他提出三全三可策略,三全即全覆蓋、全過程、全要素,三可即問題可定位定時識別、措施可落地有效、效果可定量預測。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
    5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取得的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趙世新指出,長江經濟帶一些地方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欠帳仍然較多,違法排汙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城鄉面源汙染短板亟待突破,一些重點湖泊的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 貴陽市加強水環境治理保護河湖生態綜述
    建立「雙河長制」,只是貴陽市保護河湖生態舉措中的一項。近年來,貴陽市在對水環境的治理過程中,既堅持對重點區域的水環境治理,又加強水環境整體的綜合整治力度;既注重採用新技術治理汙染,又不斷完善綜合治理制度體系,以創新管理手段、點面結合的形式改善水環境。  讓「母親河」碧水長流  南明河是貴陽市的母親河。
  • 【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美麗海北】守護「西部小水塔」,海北在行動
    近年來,海北州始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踐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工作總基調,以水資源保護利用為主線,以保障水安全為目標,深入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紮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落實,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科學推進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系統修復、水環境綜合治理、水災害科學防治工作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 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趙世新指出,長江經濟帶一些地方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欠帳仍然較多,違法排汙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城鄉面源汙染短板亟待突破,一些重點湖泊的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 生態環境部:長江經濟帶一些湖泊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副司長趙世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長江保護修復成效顯著,但長江生態環境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水生態保護修復任重道遠。趙世新指出,長江經濟帶一些地方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欠帳仍然較多,違法排汙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城鄉面源汙染短板亟待突破,一些重點湖泊的水生態系統失衡,藍藻水華居高不下。
  •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我市近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掠影 2021-01-1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出爐 生態氣象保障...
    ·明確未來15年九大工程建設總體布局·要求增強氣象監測預測能力及對生態保護和修復的服務能力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 賈靜淅報導近日,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正式印發《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