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唐?婷
記者11日從水利部獲悉,為指導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作,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牽頭編制的水利部行業標準《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導則》(SL/T 800-2020)已於日前實施。標準規範了河湖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要求,對於維持和改善河湖生態系統功能、發揮其綜合效益具有重要意義,為維護河湖健康美麗提供技術支撐。
據介紹,該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河湖生態系統調查與評價、設計原則、河湖生態流量保障、水質保護與改善、河湖地貌形態保護與修復、重要水生生物棲息地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文化傳承與水景觀構建、材料和施工、監測和管理等。
在河湖生態系統調查與評價方面,標準提出要結合生態功能區劃、水功能區劃、生態紅線範圍、水系連通調度區域等,反映河湖水系歷史演變情況,採用衛星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技術方法進行必要的現場調查監測。
設計原則上要遵循自然規律,充分發揮生態系統自我修復功能,發揮擬自然治理技術作用;堅持生態優先,加強河湖生態空間管控;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協調防洪、供水、水電開發、礦產開發、交通建設等與生態保護的關係;合理布局工程和非工程措施,開展多種方案優化比選;定期開展水生態監測和河湖健康評估,不斷優化和改進生態保護和修復措施。
據悉,此標準屬於新制定類標準,適用於大中型河流、重要湖泊等水域的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設計,小型河流以及其他湖泊水域的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設計可參照執行,也適用於水利水電工程的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設計,以及生態化改造、生態調度與管理等。
【來源:水利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