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之一石黑一雄作品《被掩埋的巨人》國內出版

2020-11-23 鳳凰網


書名:《被掩埋的巨人》

著譯者:【英】石黑一雄 著 周小進 譯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定價:39元

標準書號:  987-7-5327-7024-3

出版時間:  2016年1月

【內容簡介】

公元六世紀的英格蘭,本土不列顛人與撒克遜入侵者之間的戰爭似乎已走到了終點——和平降臨了這片土地,兩個族群比鄰而居,相安無事地共同生活了數十年。但與此同時,一片奇怪的「遺忘之霧」充盈著英格蘭的山谷,吞噬著村民們的記憶,使他們的生活好似一場毫無意義的白日夢。一對年邁的不列顛夫婦想要趕在記憶完全喪失前找到此刻依稀停留在腦海中的兒子,於是匆匆踏上了一段艱辛的旅程。他們渴望讓迷霧散去,渴望重拾兩人相伴一生的恩愛回憶——但這片靜謐的霧靄掩蓋的卻是一個黑暗血腥的過去,那是一個在數十年前被不列顛人的亞瑟王用違背理想的手段掩埋的巨人。一個神秘的撒克遜武士肩負使命來到這片看似平和的山谷,他那謙遜的外表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秘而不宣的動機?他的使命帶給這個國度將是寬恕的橄欖枝還是復仇的劍與火?而亞瑟王最後的騎士高文則決心用生命守護國王的遺產,因為守護它就就意味著守護最後的和平。記憶與寬恕,復仇與和平,四人的命運不可避免地交織在了一處,而結局只有一個。

【作者簡介】

石黑一雄,日裔英國小說家,1954年出生於日本長崎。1989年獲得「布克獎」,與奈保爾、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重要評薦】

一場有關記憶與負疚的深刻審視,探討了我們該如何回憶過去的創傷。這同樣也是一篇讓人如臨其境、不忍釋卷的好故事。《被掩埋的巨人》是一部觸及良知的《權力的遊戲》,一本美麗得讓人心碎的好書,講述的是記憶的責任與忘卻的衝動。

——《衛報》

石黑一雄傾盡心血後鍛造出的是一則美麗的寓言,而深藏在故事核心的卻是一條冷峻的哲理。我懷疑,今年不會再有比《被掩埋的巨人》更重量級的虛構類作品了。還有一點請注意:石黑的小說非常適合改編成電影。

——《泰晤士報》

【內文選摘】

「訣別」

海灣上的日落。背後的沉默。我敢回到他們那兒嗎?

「告訴我,公主,」我聽見他說。「這迷霧消退了,你高興嗎?」

「也許這件事會給這塊土地帶來可怕的後果。但對我們來說,消退得正是時候。」

「我一直在想啊,公主。如果迷霧沒有剝奪我們的記憶,這麼多年來,我們的愛是不是不會更加牢固?也許有了迷霧,舊傷才得以癒合。」

「現在這有什麼關係呢,埃克索?和船夫握手言和吧,讓他把我們渡過去。既然他先送一個,然後送另一個,為什麼要和他吵呢?埃克索,你說呢?」

「好吧,公主。我按你說的做。」

「那就離開我,回到岸上去吧。」

「我會照辦的,公主。」

「那你還耽擱什麼呢,丈夫?你以為船夫就不會不耐煩嗎?」

「好吧,公主。不過,讓我再抱你一次吧。」

他們在擁抱嗎,即使我把她裹得像個嬰兒一樣?即使他必須跪下來,在堅硬的船板上把身體扭曲成奇怪的形狀?我想他們真的擁抱了,只要他們沒開口說話,我就不敢轉身。我懷裡抱著槳,輕輕搖晃的水裡,有船槳投下的影子嗎?還需要多久?最後,終於聽到了他們的聲音。

「我們到島上再繼續談吧,公主,」他說。

「我們就到島上談,埃克索。迷霧一散,我們要說的話會很多。船夫還站在水裡嗎?」

「是的,公主。我現在就去,和他握手言和。」

「那就再見啦,埃克索。」

「再見啦,我唯一的摯愛。」

我聽見他涉水過來。他打算跟我說句話嗎?剛才他說要握手言和。可是,我轉過臉,他卻沒有朝我這邊看,只是望著陸地,還有海灘上的落日。我也沒有去看他的眼睛。他從我旁邊經過,沒有回頭看。在海灘上等著我吧,朋友,我低聲說,但他沒聽見,繼續涉水而去。

「對決」

老騎士拔出了劍——真的花了不少時間——將劍插在地上,像他之前在巨人冢那樣。但這次他沒有靠在劍上,而是站在那兒,上上下下打量著這件武器,似乎既喜愛又厭倦。然後他雙手握住劍,舉在空中——高文的姿勢,有一種無尚的威儀。

「我要轉過臉去了,埃克索,」比特麗絲說。「結束了跟我說,最好乾淨利落,不要受長罪。」

一開始,兩人都將劍尖朝下,這樣胳膊不會疲憊。埃克索身在高處,能清楚地看到兩個人的位置:在最多五步開外的地方,維斯坦的身體略略向左斜,並非直接面對著對手。這樣的姿勢,兩人保持了一會兒,然後維斯坦向右邊緩緩跨了三步,所以從表面上看,他朝外的那側肩膀已不在劍所能保護的範圍之內。但是,要利用這一點,高文就必須快速拉近兩人的距離。騎士盯著武士,目光中含有指責的意味,同時也跟著小心邁步向右邊移動,埃克索看在眼裡,並不感到奇怪。與此同時,維斯坦改變了雙手握劍的位置,埃克索不太確定高文是否注意到了這一變化——維斯坦的身體有可能擋住了騎士的視線。但現在高文也在改變握劍姿勢,讓劍的重量從右臂落到左臂。然後兩人保持著新的姿勢,在不知情的旁觀者眼裡,他們的姿勢、距離,可能與之前完全一樣。但是,埃克索能感覺到,新的位置有不一樣的含義。他已經很久沒有如此細緻地觀察戰鬥了,但仍然有一種沮喪的感覺,好像眼前發生的一切,自己所能看到的,連一半都不到。不過,他知道,兩人之間的角鬥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不可能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很快其中一位戰鬥者就必須出擊。

儘管如此,高文和維斯坦交手之突然還是讓埃克索吃了一驚。好像有人對他們同時發出了信號一樣:兩人之間的距離消失了,剎那之間,他們已緊緊抱在一起。事情在電光火石之間發生,在埃克索看來,兩人似乎同時拋開了劍,張開臂膀以複雜的動作鎖住了對方。與此同時,兩人略微旋轉了一下,像跳舞一樣,這時候埃克索看到,兩人的劍似乎融在了一起,也許是因為兩柄劍撞擊的力量太大吧。這讓兩人都覺得尷尬,正盡最大努力,要把武器拉開。但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老騎士拼盡氣力,臉上表情都扭曲了。維斯坦的臉這時看不見,但埃克索看到他的脖子和肩膀都在顫抖,顯然他也在盡全力扭轉這一僵局。可是,他們的努力似乎都白費了:時間越久,兩柄劍似乎就粘得更牢,看來沒別的辦法,只好拋開武器,重新開始戰鬥了。不過,兩人好像都不願意放棄,儘管這樣拼命,簡直要把力氣耗光。接著,某根弦崩斷,兩柄劍瞬間分開。劍刃分開時,黑色的塵埃——讓劍刃緊緊粘在一起的,也許就是這種物質——從中間騰起,飛向空中。高文臉上露出驚訝而又欣慰的表情,他身體轉了半個圈子,單膝跪在地上。維斯坦被這股大力推動,幾乎轉了整整一圈,停下來的時候,用重獲自由的劍指著懸崖之外的雲,背部正好對著騎士。

「上帝保佑他,」比特麗絲在身旁說道,埃克索這才意識到,她一直也在觀看。等他低頭再看時,高文另一隻膝蓋也跪在了地上。接著,騎士巨大的身軀扭曲著,慢慢倒下,摔在黑色的草地上。他又掙扎了一會兒,像睡夢中的人扭動身體,讓姿勢更舒服一些,等他臉朝著天空,臉上便顯出滿足的表情,儘管他的腿仍在身體下面彆扭地蜷縮著。維斯坦謹慎地走過去,老騎士似乎在說什麼,但埃克索太遠了,聽不見。武士在對手身前站了一會兒,忘了自己手裡還拿著劍,埃克索能看見黑色的液體,滴滴答答由劍尖落入泥土。

比特麗絲貼在他身上。「他是母龍的守護人,」她說,「可他對我們很好。要不是他,誰知道我們這時候在哪兒呢,埃克索,看著他倒下去,我很難過。」

他把比特麗絲抱緊。過了一會兒,他放開她,向下爬了一點兒,能更清楚地看看躺在地上的高文。維斯坦說得對:地面在懸崖邊上略微隆起,血流到那兒便聚集起來,不會灑下崖壁。他看在眼裡,感到無比悽涼,但與此同時,他也覺得——雖然只是一種隱隱約約的感受——心中某種強烈的憤怒,埋藏已久,現在終於平息了。

相關焦點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作品集及其限定手帳,先搶先得!
    石黑一雄獲獎後的採訪視頻 ↓↓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6歲時因父親申請到英國國家海洋學研究所的工作,石黑一雄隨家人移民英國,後就學於東安格裡亞大學和肯特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與拉什迪、奈保爾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摘得桂冠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此殊榮。石黑一雄1954年生於日本長崎,5歲時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籍。石黑一雄從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主要作品有《浮世畫家》和《長日留痕》、《別讓我走》、《被掩埋的巨人》等。他的多部作品都曾被拍成電影。
  • 為什麼石黑一雄在作品中總是寫「回憶」
    寫作近40年只出版8部小說,他的作品適合細讀中國讀者不太熟悉石黑一雄,但對於熟悉英美文學的人,石黑一雄得諾獎並不算真正的冷門。他在英語文學界成名已久。但至今他只出版了7部長篇小說和一部短篇小說集,中文版權全部在上海譯文出版社。與其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相比,他的作品量可稱稀少。「我覺得石黑一雄的作品很適合做文本細讀,他寫每一個句子都要費很大的功夫。」 黃昱寧認為,大部分得諾獎的作家都有大量作品,但石黑一雄迄今只出版了8部作品,「而且並沒有一部是很厚的,這其實是挺特殊的一個現象。」
  • 石黑一雄有多少人能讀懂?
    一個英籍日裔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幾乎沒怎麼看過諾獎作品的我鼓勵自己內修,買了一整套石黑一雄。2017諾獎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看得出來,封面都是趕出來的,書也是,整套書內封面和內封底都是純黑色硬紙板,而外封面才能勉強分出不同書之間的差別。
  • 石黑一雄8部小說中文版出齊,他用溫情筆墨書寫歷史的創傷
    石黑一雄在寫作題材上跳躍很大,幾乎沒有一部作品是重複的。馮濤覺得諾獎對石黑一雄的評價一語中的。此外,瑞典學院還總結了石黑一雄的小說創作中三個關鍵詞「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他每部作品剝開看寫的都是這三個主題。」  榮獲諾獎之前,中國讀者對石黑一雄的認知較村上春樹稍顯陌生,但在英國,石黑一雄早已家喻戶曉。  石黑一雄在文壇的首秀《遠山淡影》便獲得當年英國皇家學會的「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獎」。
  •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諾獎 他的作品你讀過幾部?
    知名評論家白燁表示,該作家主要作品在2011年前後就陸續譯成中文在國內相繼出版,但在文學圈和讀者中都影響不大,「我們對他較為陌生,還需要好好閱讀他的作品再發表看法」。,父親申請到英國國家海洋學研究所的工作,一家人移民英國。
  • 諾獎得主石黑一雄作品風格存爭議?譯者這樣解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0日電(記者 上官雲)近日,記者從上海譯文出版社了解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莫失莫忘》(中文版)已正式出版。雖然石黑一雄的作品吸引不少讀者關注,但他的作品風格卻存在一些爭議,有人覺得「筆觸細膩」,但也有人認為敘述空泛。。圖為石黑一雄(資料圖)《別讓我走》為啥更名為《莫失莫忘》?獲得諾獎前,石黑一雄在中國國內讀者中的知名度並不太高。
  • 石黑一雄日語"很差勁" 曾在四周裡寫《長日將盡》
    在早前的波伊斯舉行的海伊文化節上,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出現在公眾視野,帶著他近十年來最新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被埋葬的巨人》。   雖然這部新作被不少書評家評論為「讀起來很痛苦」,但這並不妨礙全球讀者對他的喜愛。在媒體採訪中,石黑一雄直言「非裔美國人正在成為美國的『被埋葬的巨人』」,而社會在選擇遺忘。
  • 獲獎作品《傷心情歌手》,作者石黑一雄,譯者張曉意
    譯者感言:  當下翻譯現狀一二談  石黑一雄的短篇小說《憂傷情歌手》榮獲大益文學院主辦的文學獎——大益文學雙年獎的最佳域外作品獎,評委會邀請我這個譯者寫點獲獎感言。  當下翻譯現狀一,譯者的知名度與原著和原作者的知名度息息相關。早在2002年,譯林出版社就引進、出版了石黑一雄的多部作品,然而石黑一雄在中國一直默默無聞;馬愛農老師因為《哈利·波特》系列而名聲大噪。這一現象的結果就是譯者的收入往往與其付出的勞動不相匹配。
  • 4部電影8部書 認識一下石黑一雄
    1982年,他的處女作《群山淡景》獲得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的「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獎」。1986年,他的《浮世畫家》獲得了英國及愛爾蘭圖書協會頒發的「惠特布萊德年度最佳小說獎」和英國最高文學獎布克獎的提名。1989年,《長日將盡》為石黑一雄贏得了布克獎。
  • 2017諾貝爾文學獎為何花落石黑一雄
    北京時間10月5日晚7點,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英國作家石黑一雄榮獲該獎項。石黑一雄是誰?估計很多人都一頭霧水。儘管其與奈保爾、拉什迪並稱「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但在中文世界,這是一個中文讀者相當陌生的名字。石黑一雄是一個移民,在其5歲的時候,和父母一起移民英國。或許這正是最觸動諾貝爾獎評委們的地方,他是一個移民,他始終沒有解決自己的民族認同問題。
  • 石黑一雄兩部代表作品,都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017年10月,石黑一雄因「以其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的虛幻聯繫之下的深淵」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石黑一雄的作品並不多,但幾乎每部作品都獲得過重要的文學獎項,並且被讀者們譽為「史上最好讀的諾獎作家」,影響深遠。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八部作品出齊 三本換中文譯名
    石黑一雄作品八冊全集封面參考消息網5月16日報導近日,有消息稱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將停發。消息一出,書業、傳媒業均在調侃「今年10月不用加班等消息了!」但好消息是,截至2018年6月,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八部作品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全部出齊上架。2017年10月,隨著得獎消息的傳來,該出版社迅速加印了《遠山淡影》《無可慰藉》《浮世畫家》《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五部作品,並宣布,剛剛購得石黑的另外三部小說版權,正在進行翻譯和編輯的工作。
  • 溫情書寫歷史傷痕,譯文社出齊石黑一雄全部作品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沈傑群「揭示出人類充滿激情的力量,以及面對晦暗不明的世界的痛苦」,這是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時對他作品的評價。石黑一雄榮獲諾貝爾獎以來,其作品在中國市場廣受追捧。上海譯文出版社自去年買下石黑一雄三部作品的版權後,集聚頂尖譯者和編輯團隊加緊翻譯和編輯。
  • 2017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下午1時,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日裔英國小說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榮獲該獎項。據報導,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薩拉·達尼烏斯宣布,獲獎者為英國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
  • 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電影作品資源(全集)
    這一結果有些出人意料,原因之一是石黑一雄在此前的諾獎賠率榜上並未露臉,甚至未進入世界各大媒體的預測範圍。瑞典學院將其創作母題歸納為「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並稱:「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日本作家裡大家談得比較多的是村上春樹,而英國籍的作者最近得獎好像偏多了一些。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公布: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
    海外網10月5日電 當地時間10月5日下午1點,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結果揭曉,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獲獎。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其主要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等。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