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發展規劃 五年內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45%以上

2021-01-20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在資源保障方面,鐵金屬國內自給率要達到45%以上,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打造1-2個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山,海外權益鐵礦佔進口礦比重20%以上。 


  疫情之後國內鋼鐵行業的產業結構優化仍在持續。


  日前,工信部編制《關於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就增強行業創新能力、嚴禁新增鋼鐵產能、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兼併重組、有序引導短流程煉鋼、深入推進綠色低碳、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大幅提升質量效益、提高資源保障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合作、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等主要任務,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在鋼鐵企業自身加速產品結構優化、進一步降本增效提升效率的努力下,疊加行業格局的整體優化和對原材料把控能力增強。」中信證券研究員唐川林稱,行業在未來5年的利潤中樞相較去年有進一步抬升空間。


  大幅提升國內自給率


  《意見》中明確指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產業布局合理、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格局。


  其中在資源保障方面,鐵金屬國內自給率要達到45%以上,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打造1-2個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山,海外權益鐵礦佔進口礦比重20%以上。根據富寶資訊測算,2020年廢鋼供應約為2.38億噸,唐川林按照5%增速的保守估計測算,實現廢鋼資源供應目標的可能性較大。


  對此,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鐵金屬主要就是鐵礦石和廢鋼。鐵礦石在國內資源比較匱乏,大量依賴進口,對外依賴程度大概在80%左右,最高的時候達到90%。目前主要是從澳大利亞和巴西進口,當前這個局面很難改變。」 


  在徐向春看來,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要實現從當前2億噸到3億噸的躍升,相較之下會存在更大的增量空間。「在當前對於鐵礦石進口依賴程度過高的情況下,我們議價能力處於被動地位,也較易受到國際政治形勢波動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下半年,鐵礦石價格一路飛漲。作為鐵礦石出口大國,澳大利亞獲的巨額收益。根據澳大利亞12月公布的資源和能源季度報告顯示,20/21年度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收入預計將增加至1230億美元(約合7948億元人民幣)。據澳大利亞資源部長皮特此前透露,作為該國鐵礦石最大買家,中國2019-2020財年進口的鐵礦石中,有高達62%來自澳大利亞。


  這種情況下,中國擺脫依賴的內在意願也在增強。在過去幾個月中,隨著鐵礦石價格上漲,中國鐵礦石購買量一直在下降。數據顯示,去年11月中國鐵礦石進口環比下降8.1%至9815萬噸,為連續第二個月環比下降。


  徐向春指出:「本次規劃的推出和鐵礦石價格瘋漲有一定關聯,但更多是巧合,恰好是這個節點。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到45%以上是長遠目標,沒有價格瘋漲也會提出來。國內企業正在通過海外併購來吸收存量資源,但另一方面也在做新的資源開發,比如在西非的幾內亞鐵礦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贏聯盟西芒杜項目港口奠基儀式於2020年10月在幾內亞舉行,這也意味著標誌著贏聯盟西芒杜項目開發進入新的階段,港口前期將為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重要的物資運輸通道,未來將作為鐵礦石出口港。


  贏聯盟是中國宏橋集團和幾內亞UMS集團、煙臺港集團和新加坡韋立國際集團在幾內亞發起成立的共同體。贏聯盟與幾內亞政府於今年6月籤署西芒杜1、2號礦塊基礎公約,正式獲得該項目開發權。西芒杜1、2號礦塊高品位鐵礦石儲量預計超過20億噸,所在礦脈被認為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儲量最大的優質露天赤鐵礦。基礎公約籤署以來,西芒杜贏聯盟已全面啟動礦山地質勘探等相關工作。


  徐向春認為,對於國內鋼鐵企業而言,是機遇和挑戰並存。「一方面可以拓寬多元化渠道,增加投資合作,減少依賴程度。另一方面在新增資源上存在較大的挑戰,例如西非國家基礎條件差、投資周期長等。」 


  高質量發展


  此外,《意見》提出「十四五」期間行業集中度CR5/CR10分別達到40%/60%的目標,在不鏽鋼、特殊鋼、無縫鋼管、鑄管等細分領域培育1-2家世界級專業化引領型企業。


  唐川林預測稱:「嚴禁新增產能、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推進兼併重組將是以上目標的主要途徑。同時,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電爐鋼佔比約 10%,廢鋼比約為20%,而《意見》中提出的目標是電爐鋼佔比提升至15%-20%,廢鋼比達到30%,這也與資源保供方面提升廢鋼供應的目標相互匹配,用真實需求消耗廢鋼的增量。」


  在整合提速的大背景下,生產裝備升級、研發投入提升以及產品結構優化將成為鋼鐵企業的主要目標。


  唐川林表示:「在鋼鐵企業加速產品結構優化、進一步降本增效的努力下,疊加行業格局的整體優化和對原材料把控能力的增強,我們預計行業在未來5年的利潤中樞相較去年有進一步抬升空間。」


  與此同時,《意見》也對綠色低碳提出了一定要求,即推進產業間耦合發展,構建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力爭率先實現碳排放達峰。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達到80%以上,重點區域內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汙染物排放總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均降低5%以上,水資源消耗強度降低10%以上,水的重複利用率達到98%以上。


  對此,徐向春分析稱:「產業耦合發展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聯繫上下遊、周邊企業,做資源的循壞利用,最重要的是需要政策支撐。」


  轉自:21世紀經濟報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發展規劃:五年內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45%以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工信部發布鋼鐵工業發展規劃 五年內鐵金屬國內自給率達45%以上在資源保障方面,鐵金屬國內自給率要達到45%以上,國內年產廢鋼資源量達到3億噸,打造1-2個有全球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海外權益鐵礦山,海外權益鐵礦佔進口礦比重20%以上。疫情之後國內鋼鐵行業的產業結構優化仍在持續。
  • 2025年中國大陸晶片將達2230億美元 但自給率仍不到20%?
    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IC Insight發布最新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原本期望在2025年實現半導體晶片自給率達到70%,但按照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到2025年可能最多只能達到20%,遠遠落後於目標。顯然,這與IC Insights的預測的中國大陸2025年不到20%的晶片自給率有著很大的差距。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統計的2020年中國大陸生產的半導體晶片產品的432億美元產值當中,還其他一大部分是總部位於中國大陸以外的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和國外企業所生產的。例如臺積電、SK 海力士、三星、英特爾、聯電等在中國大陸有晶圓廠的企業。
  • 李新創:中國鋼鐵工業70年發展歷程與展望
    改革開放為鋼鐵工業利用國外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鋼產量快速提升,1996年首次突破1億噸大關,達10124萬噸,佔全球鋼產量的13.5%,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18年粗鋼產量9.28億噸,佔世界比例51.3%,已連續23年位居粗鋼產量世界第一。鋼產量增長的同時,鋼材品種質量大幅提高,鋼材自給率不斷提高。
  • 李超:下篇:十四五規劃量化指標的建議
    國土開發國土開發是我國五年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規劃主要強調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力求在五年內推動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健全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體系,並建立空間治理體系,強調強化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加快完善主體功能區政策體系,推動各地區依據主體功能定位發展。
  • 中國成為世界第四大鉀肥生產國 自給率提升至58%
    人民網格爾木8月23日電(王柯嵐)本網從2018鉀鹽鉀肥大會暨格爾木鹽湖論壇獲悉,隨著近年來國內鹽湖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四大鉀肥生產國,國產鉀肥自給率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不足10%已提升至58%。
  •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天空之眼」在中國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原標題:   新疆的草業工作者為了看清一塊草地的長勢,再不必花上10天的時間,翻山越嶺到天山的另一頭。這一工作將由高分家族的遙感衛星代勞。
  • 工信部:嚴格要求置換比例 推進鋼鐵工業結構調整
    1月8日,工信部對外發布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再次加碼鋼鐵去產能。  記者了解到,在國家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嚴禁新增產能的背景下,產能置換是實現嚴禁新增產能和結構調整有機結合的重要手段。
  • 政策「春風」助推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而針對當前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接下來,我國將發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推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民營鋼鐵企業發展平穩,主要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前三季度,民營鋼鐵企業粗鋼產量為4.98億噸,同比增長5.8%,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到62.8%。全聯冶金商會統計的重點民營鋼鐵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6.8%。
  • 報告:去年我國鋼鐵企業平均自發電率已達53%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報告:去年我國鋼鐵企業平均自發電率已達53%中新網廣西柳州12月17日電 (記者 龐無忌)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黨委書記、總工程師,中國節能協會冶金專委會主任委員李新創17日發布《中國鋼鐵工業節能低碳發展報告(2020)》時指出,據統計,2019
  • 張龍強:中國鋼鐵將迎來「三個全面」的關鍵十年
    張龍強:中國鋼鐵將迎來「三個全面」的關鍵十年北極星大氣網訊: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我國「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儘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表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成為世界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新發展格局下,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
  • 2021年工業氣體行業發展概況及前景預測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我國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起步較晚,以往鋼鐵企業、化工企業的氣體車間或氣體廠主要從事自用氣體的生產。20世紀80年代起,外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氣體市場,通過收購、新設等方式建立氣體公司,向國內氣體用戶提供氣體產品。
  • 聚乙烯VS聚丙烯 擴能背後自給率差異化分析
    從煉油、乙烯時代到煤化工時代再到大煉化時代的來臨, 中國國內聚烯烴產能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聚乙烯、聚丙烯生產大國,但回顧兩聚烯烴產能變化歷程,階段性差異還是比較明顯,且經歷前兩輪的擴能後,聚丙烯率先實現了國內自給率的大幅提升,但聚乙烯依然保持較高的進口依存度。
  • 產業提升推動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焦作舉行「五年大學習、五年大...
    今天這場發布會是焦作市「五年大學習、五年大提升」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七場,發布主題為:產業提質。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市五年來通過學習先進地區經驗,推動我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成果,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波先生;孟州市政府副市長宋科先生;中站區政府副區長杜洪波先生;龍蟒佰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海濤先生;焦作健康元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梁恆宇先生。
  • 工信部副部長:收官「十三五」!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如何開新局?
    一個五年接著一個五年,既是日積月累,也是日新月異。 當前,我國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正處於爬坡過坎、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 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又將如何打好「十四五」開局的主動戰?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嶽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
    科學編制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對我縣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鞏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充分把握「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嶽陽自貿片區①等政策機遇,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草本食用油與木本食用油區別以及我國油料未來發展規劃
    我國油料未來發展規劃我國是一個食用油大國,每年的消費量接近4000萬噸,除花生油、芝麻油可以實現自給外,其它食用油自給率不足40%。隨著國際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迫切需要提高國內油料生產能力,擴大種植規模。
  • 工信部肖亞慶: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建設綠色微電網,優先利用可再生...
    新的一年工業經濟發展態勢如何?產業鏈供應鏈怎樣補短板鍛長板?如何拓展5G深度應用?記者就上述問題對話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辨清一個趨勢——工業經濟長期向好「機遇大於挑戰,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肖亞慶用這句話為2021年工業發展形勢做出判斷。
  • 江蘇能源消費與工業經濟發展關係研究
    由於江蘇少煤貧油,近年來雖然加大了科技開採力度,但一次能源自給率仍屢創新低且持續下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更以歷史上最快的增長速度發展。私營企業成為全省工業經濟發展新亮點,2005年全省規模以上私營工業達1.78萬戶。
  • 廈門發布住房五年規劃 釋放穩房價預期
    11月16日,廈門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廈門市住房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公示稿)(以下簡稱「公示稿」),自設目標:「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約38萬套」,「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年度漲幅不超過5%」,「住房租金價格年度漲幅不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等要求出現,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中國鋼鐵新聞網
    11月27日,在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指導、中國冶金報社和三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福建省冶金工業協會和中晶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第三屆)全國鋼鐵行業綠色發展大會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就此發表了題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 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講話,分析了當前行業形勢,提出了鋼鐵行業綠色發展需要注意的6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