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現環境光可改變二硫化鉭材料的折射率 將影響自動駕駛汽車

2020-12-06 蓋世汽車資訊

蓋世汽車訊 二硫化鉭中的微小晶體會對3D顯示屏、虛擬實境,甚至自動駕駛汽車產生重要影響。據外媒報導,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布朗工程學院的工程師Gururaj Naik和研究生Weijian Li表示,此種材料的2D陣列具有獨特的光學特性,可以在環境光以及普通照明條件下對其進行控制。

(圖片來源:萊斯大學)

當研究人員從大樣本中抽出一個2D條狀物(利用可靠的工具——膠帶),並將光線照射在其上面時,此類層狀材料會重新排列流經的電子的電荷密度波,從而改變其折射率。沿著受到影響的材料軸發射的光線會根據入射光的強度,導致顏色發生改變。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需要一種可以改變折射率的光學材料,以用於虛擬實境、3D顯示器、光學計算機以及自動駕駛汽車必要部件——雷射雷達等應用。與此同時,還必須速度快,才能實現此類新技術。」

(圖片來源:萊斯大學)

二硫化鉭是一種具有菱形金屬核心的半導體層狀化合物,似乎就符合要求。眾所周知,此種材料在室溫下具有電荷密度波,可以調整其電導率,但是入射光的強度也會改變其折射率,而折射率可量化光穿過的速度。因此,此種材料是一種可得到調節的材料。

當暴露在光線中,二硫化鉭的鉭層會重組12原子星(此類星星與警長徽章上的星星一樣)組成的晶格,從而促進了電荷密度波的產生。而此類星星的堆疊方式決定了該化合物沿著C軸方向屬於絕緣體還是金屬體。此外,還可以決定其折射率。光線讓此類星星重新排列,改變了電荷密度,足以影響該材料的光學常數。

此類刺激與環境白光一樣溫和,這是一個優勢。研究人員表示:「這是我們看到的首款光的相互作用不僅在室溫下發生在單個粒子上,而且發生在一組粒子上的材料。此種現象似乎在厚度為10納米至1毫米的二硫化鉭中也存在。」

相關焦點

  • 可在環境光條件下改變折射率的新型材料
    最新研究發現,二硫化鉭微觀晶體或將在3D顯示、虛擬實境甚至自動駕駛汽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當他們把一個二維的小條從一個大樣本上分離出來(利用的就是那個久經考驗的實驗工具,膠帶)並照射在上面,層狀材料會重新排列流經的電子的電荷密度波,從而改變它的折射率。 沿特定軸發射的光將根據進入的光強度更改其顏色。美國化學學會雜誌《納米快報Nano Letters》詳細報導了這一發現。
  • 日產自動駕駛汽車將部署NASA技術 讓人類遠程駕駛自動駕駛汽車
    核心提示: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日本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將部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發的技術,利用人類的幫助,遠程駕駛其自動駕駛汽車,該公司承認,真正的L5自動駕駛汽車可能是無法實現的
  •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戴姆勒將縮減規模 重心轉向電動與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導,戴姆勒CEO康林松(Ola Kaellenius)表示,5年後戴姆勒將成為一家規模較小的公司,專注於通過基於軟體的服務獲得循環收入。隨著梅賽德斯奔馳向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轉型,該公司希望重新定義豪華汽車。
  • 科學網—製備重堆疊二硫化鉭超導薄膜材料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等製備重堆疊二硫化鉭超導薄膜材料重新組裝的二硫化鉭薄膜打破了原母體的晶體結構,形成了豐富的均質界面,並獲得了比母體材料更高的超導轉變溫度和更大的上臨界場。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美國化學會志》。 目前,超導材料的最高超導溫度在-100℃以下,成本很高,難以大面積推廣,追求更高溫甚至室溫超導是物理學家們的夢想。 「由於缺乏理論支持,高溫超導的探索步履維艱。」
  • 自動駕駛技術將重構汽車行業價值鏈?
    我們越是傾向於交通即服務的世界,汽車公司未來的運營方式就會越不同。如今,汽車製造商是整個廣告業最大的消費群體。如果消費者不再購買汽車,只購買優步和Zipcar租車服務,這將極大地改變在汽車廣告上花費的數十億美元。它還將改變整個汽車行業的利潤池。
  • 遠紅外線傳感器對完全自動駕駛車輛有何影響?
    據外媒報導,遠紅外線傳感器在性能表現方面逐步展露頭角,本文將從雷射雷達傳感器的不足之處、遠紅線傳感器的性能優勢等方面展開,預計該產品將助推完全自動駕駛車輛的應用及推廣。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當前感知技術的功能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提供精準的圖像探查方面,對如今市面上的視覺及感知方案而言,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若無法在各種氣候條件下確保傳感器功能的正常運轉並提升其精度,為車輛的安全運營保駕護航,自動駕駛車輛的大規模上市及推廣應用將無法實現。
  • 八大汽車黑科技改變駕駛未來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汽車工業走向了智能化。越來越多的新科技應用到汽車當中,全鋁車身、自動泊車、智能互聯等人們耳熟能詳的新科技正在不斷的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而在科技大爆炸時代,更有一些匪夷所思的黑科技將在未來影響著世界。汽車的人性化、智能化必定會成為各大車廠商研究的長久課題。
  • 科學家成功製備重堆疊的二硫化鉭超導薄膜材料—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黃富強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北京大學等合作,通過化學剝離成單層二硫化鉭納米片並將納米片抽濾自組裝而重新堆疊成二硫化鉭薄膜。
  • 科學家解決光折射率變化問題 可在汽車擋風玻璃上實現隱形應用
    蓋世汽車訊 從緊湊型生物傳感器、光譜儀到隱形設備和量子計算機,與集成光子學有關的應用越來越受歡迎。與光纖一樣,需要通過增加材料的局部折射率(RI)才能在集成光子電路中引導光。超快雷射寫入(laser writing)是唯一一種在透明材料中三維修改RI的技術,可直接用於打造3D光子設備。
  • IPMS研發MEMS掃描儀 讓自動駕駛汽車不受幹擾地感知周圍環境
    原標題:IPMS研發MEMS掃描儀讓自動駕駛汽車不受幹擾地感知周圍環境據外媒報導,當自動駕駛汽車開過街角,乘客正在後座熟睡,駕駛座上無人乘坐。如果突然有行人從車輛前穿過馬路,該輛自動駕駛汽車會自動剎車。
  • 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 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圓滿落幕
    2019年2月20-21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在武漢·中國光谷圓滿落幕。本次高峰論壇以「智能駕駛 改變未來」為主題,活動得到了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大力支持。
  • 傳感器融合才是自動駕駛的正道之光
    這個神奇的數字可能是六個,因為每個汽車製造商都會以六個基本考慮因素來決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實現,這將導致每個人創建自己的獨特方法來將傳感器集成到未來的車輛中。國內外部分綜合實力較強的汽車零部件公司在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上進行多產品布局,可以為下遊客戶提供綜合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頻頻出臺的政策表明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將其看作汽車產業升級的必備條件。自動駕駛作為引領未來的前沿技術之一,不僅會帶來汽車產業的全面變革,同時會對經濟社會產生深遠影響。(二)各項標準構建工作全面開展,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標準作為自動駕駛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內容,與產業、技術發展起到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作用。
  • 蘇州相城區發布智能駕駛「上路計劃」,福特開放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集
    2020年2月,發改委、工信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代表我國智能汽車頂層設計出爐,戰略提出要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 從汽車電子到自動駕駛:晶片巨頭的新戰場 | 2016 影響因子
    今年1月,英偉達在CES上發布的Drive PX 2自動駕駛平臺並未受到足夠重視,這款採用深度學習的方法感知並了解汽車周圍環境、幫助汽車實現自動駕駛的產品在此後的數月中逐漸變得炙手可熱。加入到寶馬和Mobileye的合作體系中,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汽車;加入了寶馬、奧迪及諾基亞、華為等汽車製造商和通訊企業組成的5G汽車聯盟;與德爾福和Mobileye合作,共同開發自動駕駛系統……都是佐證。目前,英特爾的自動駕駛車隊也已開始路測,數量將接近50 輛。「英特爾對汽車行業是下了決心的,是從CEO層面下的決心。
  • 佛羅裡達州法律修改,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自動駕駛技術安全嗎
    在北京的自動駕駛測試場地裡,十幾家獲得了測試牌照的公司依舊在進行著識別紅綠燈、躲避行人、繞過障礙的測試,離著自動駕駛汽車正式上路似乎還有很遠,但是最近美國佛羅裡達州宣布了允許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和測試。佛羅裡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清除了許多以前阻礙公司在該州道路上測試自動駕駛汽車的障礙。
  • LIDAR : 自動駕駛汽車的關鍵傳感器
    在這篇博文中,你將會學習到更多關於 LIDAR 的知識,包括它在自動駕駛汽車空間中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從眾多傳感器中脫穎而出的。請盡情享受這篇文章!正如下圖中的 Uber 和 Baidu 的自動駕駛汽車,它是安裝在汽車頂部的不斷旋轉的笨重盒子。
  • 英國研發超快且超靈敏雪崩光電二極體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雷射雷達...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英國研究人員研發出全球領先的複合半導體(CS)技術,能夠為未來的高速數據通信提供支持。(圖片來源:卡迪夫大學)APD是一種利用「光電效應」(光照射到材料時產生)且特別靈敏的半導體設備,能夠將光轉變成電。世界各地都需要速度更快、超級靈敏的APD,用於高速數據通信應用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光探測和測距(雷射雷達)系統。
  • 美國受蝗蟲啟發研發低功率碰撞探測器 可用於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導,受此啟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的一個工程師團隊正在研製一種低功率的碰撞探測器,可以模仿蝗蟲的避碰反應,幫助機器人、無人機,甚至自動駕駛汽車避免發生碰撞事故。
  • 弗勞恩霍研究所開發出新型微掃描鏡配合雷射雷達助力自動駕駛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弗勞恩霍夫光子微系統研究所IPMS的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微掃描鏡可對車輛周圍環境進行範圍超過200米3D掃描,這將對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做出重要貢獻。在自動駕駛汽車中,先進的技術帶動了車輪,使乘客可以坐下來欣賞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