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環境光條件下改變折射率的新型材料

2020-12-08 騰訊網

最新研究發現,二硫化鉭微觀晶體或將在3D顯示、虛擬實境甚至自動駕駛汽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據工程師Gururaj Naik和萊斯布朗工程學院的研究生Weijian Li說,這種材料的二維陣列具有獨特的光學特性,可以在正常環境條件下和一般照明條件下進行控制。

當他們把一個二維的小條從一個大樣本上分離出來(利用的就是那個久經考驗的實驗工具,膠帶)並照射在上面,層狀材料會重新排列流經的電子的電荷密度波,從而改變它的折射率。

沿特定軸發射的光將根據進入的光強度更改其顏色。美國化學學會雜誌《納米快報Nano Letters》詳細報導了這一發現。

「我們需要一種能夠改變折射率的光學材料,應用於虛擬實境、3D顯示、光學計算機和雷射雷達等應用中,而這是自動駕駛汽車所必需的,」電氣和計算機工程助理教授Naik說,「同時,必須要儘快實現這些技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方便啟用這些新技術。」

而二硫化鉭是一種半導體層狀化合物,具有稜柱狀金屬中心,似乎符合這一要求。眾所周知,這種材料在室溫下可以容納電荷密度波,可以調節其導電性,但光輸入的強度也會改變其折射率,折射率量化了光通過的速度。Naik說,這使得它是可調的。

當暴露在光下時,鉭層會重組成一個由12個原子組成的晶格,就像大衛之星或治安官的徽章一樣,它們促進了電荷密度波。這些恆星形態的堆積方式決定了這種化合物是絕緣的或是導電的。

結果也決定了它的折射率。光觸發晶體形態的重新排列,改變電荷密度波足以影響物質的光學常數。

「這屬於一類我們稱之為強相關材料的一類,這意味著電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Li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預測對某些外部刺激有強烈反應的屬性。」

Naik補充道:「就算激勵和周圍的白光一樣溫和,也會起作用,這是一個優勢。這是我們所看到的第一種材料,會在室溫下產生作用,即光的相互作用不僅發生在單個粒子上,還發生在一組粒子聚集在一起。這種現象在薄至10納米、厚至1毫米的二硫化鉭中均起作用。」

Naik說:「我們認為,對於那些研究與這種材料應用相關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光將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旋鈕,可以改變這種材料的相關性。」

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02152159.htm

相關焦點

  • 美國發現環境光可改變二硫化鉭材料的折射率 將影響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導,美國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布朗工程學院的工程師Gururaj Naik和研究生Weijian Li表示,此種材料的2D陣列具有獨特的光學特性,可以在環境光以及普通照明條件下對其進行控制。
  • 改變溫度變換折射率!新型納米材料可製備超薄防輻射太空服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的科研人員研製了一種全新的防輻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製造新型超薄的防輻射太空服,提升靈活性和機動性能。納米材料的防輻射層能夠起到更厚的防輻射材料的相同防護作用,納米塗層能夠反射指定波長的光和射線,包括遠紅外和紫外線,當施加不同的溫度時,這種新型納米就能夠改變折射率來反射不同的波長。
  • 溫度變換折射率:新型納米材料可製備超薄防輻射太空服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的科研人員研製了一種全新的防輻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製造新型超薄的防輻射太空服,提升靈活性和機動性能。納米材料的防輻射層能夠起到更厚的防輻射材料的相同防護作用,納米塗層能夠反射指定波長的光和射線,包括遠紅外和紫外線,當施加不同的溫度時,這種新型納米就能夠改變折射率來反射不同的波長。
  • 新型紅外線發射器:由超穎材料製成,可利用廢熱!
    之前,John在《新型超穎材料:有效助推太赫茲技術發展》、《新型超穎材料應用前景廣闊:可吸收光線能量產生振蕩》、《科學家研發超穎材料設備 全息技術從科幻走向現實》這幾篇文章中,都有提及超穎材料的一些具體應用。負折射率幾乎所有的天然材料,在碰到光學介質例如玻璃或者水的時候,都會具有正的介電常數和磁導率,所以它們都是正折射率材料。
  • 決定材料折射率的主要原因分析
    二、影響折射率的主要原因分析1、光與介質相互作用規律簡述1.1、光的產生:光是由帶電體(帶電粒子中的電子和質子,以及由電子和質子構成的原子和分子等)在相對觀測者存在不同運動狀態條件下產生的電場與磁場。
  • 新型負折射率超材料讓隱形更接近現實
    原標題:新型負折射率超材料讓隱形更接近現實  科技日報訊 (記者華凌)自本世紀初以來,科學家設計出各種人工超材料,這些材料可以自然中不可能的方式彎曲電磁、聲學和其他類型的波。現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最新製造出的這類材料,可用來構建具有超透鏡的顯微鏡,以觀察分子水平的細節,或者用來隱蔽軍事飛機甚至人。
  • 負折射率超材料實現光線增強
    美國研究人員研製出了一種可增強光線的負折射率超材料,從而掃除了超材料在光學技術領域大展拳腳的根本障礙。
  • 負折射率材料是什麼?伴隨這首物理Disco來告訴你答案
    對於左手材料,Veselago從理論上推廣了光折射時所滿足的傳播定律。他發現,當介質的介電常數ε和磁導率μ同時變為負數時的折射率為:對比(2)式和(3)式不難發現,左、右手材料折射率的差異體現在正負號上。考慮到已經被廣泛了解和研究的右手材料具有正的折射率,從光傳播的角度來說,左手材料,也因此被稱為「負折射率」材料。
  • 新型光催化材料問世
    本站訊(通訊員 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成功合成新型帶隙可調的二維層狀鍺矽烷材料。這種新材料可用作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在常溫光照條件下高效製備氫氣,還能將二氧化碳高效還原成一氧化碳。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隨著工業社會發展,「溫室效應」成為了人類面臨的重大環境挑戰。
  • 天津大學研發新型光催化材料 可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
    央廣網天津3月26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通訊員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成功合成新型帶隙可調的二維層狀鍺矽烷材料。這種新材料可用作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在常溫光照條件下高效製備氫氣,還能將二氧化碳高效還原成一氧化碳。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
  • 新型防輻射納米材料誕生,讓太空服不再笨重
    一群來自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研製出了這種能夠改變溫度變換折射率的新型納米材料。 人類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離不開各種高科技的幫助,能夠屏蔽宇宙空間中各種有害射線流粒子流的太空衣就是其中之一,只是當今的太空衣大多十分的笨重,並不利於太空人的行動。
  • 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原標題:新型二氧化鈦表面室溫下可光催化分解水制氫 記者近日從合肥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科研人員成功構建了一種新型的銳鈦礦二氧化鈦表面模型,可實現二氧化鈦可見光吸收及催化活性大幅提升,可為清潔能源開發提供新的路徑。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
  • 科學家研製零折射率「超材料」
  • 研發出具光催化性能新型纖維材料
    為解決二氧化鈦材料在使用過程中的諸多不足,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員提出通過在纖維材料表面構築具有層級結構的二氧化鈦顆粒,製備出可循環使用的新型光催化材料
  • 利用電壓改變折射率 日證明水具有普克爾斯效應
    生活中,當我們向裝著水的杯子底部看時,就會覺得水好像變淺了,這是因為光在水中產生了折射的緣故。近日,東京理工大學和電氣通信大學的研究小組通過通入電壓的方式,成功地使光在水中的折射率發生大幅度改變,證實了水也具有「普克爾斯效應」。
  • 折射率(概述)
    例如,常溫下,石英玻璃的n=1.46 ,石英晶體的n=1.55 ;高溫時的鱗石英的n=1.47 ;方石英的n=1.49 ,至於說普通鈉鈣矽酸鹽玻璃的n=1.51 ,它比石英的折射率小。提高玻璃折射率的有效措施是摻入鉛和鋇的氧化物。例如,含90%(體積)氧化鉛的鉛玻璃n=2.1 。
  • 科學家解決光折射率變化問題 可在汽車擋風玻璃上實現隱形應用
    與光纖一樣,需要通過增加材料的局部折射率(RI)才能在集成光子電路中引導光。超快雷射寫入(laser writing)是唯一一種在透明材料中三維修改RI的技術,可直接用於打造3D光子設備。在90年代末,隨著首次在玻璃的光子通道中引入雷射寫入技術後,人們相信該技術很快會成為製造集成光子學設備的首選工具。
  • 美國物理學家研製出負折射率等離子納米天線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表示,他們的實驗證明,纖細的等離子體納米天線陣列能採用新奇的方式對光進行精確地操控,改變光的相位,創造出負折射現象,最新研究有望使科學家們研製出功能更強大的光子計算機等新式光學設備。相關研究發表在12月22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 新型雷射束打破古老的折射定律
    然而,如今這種直覺被打破了,一種新型的光束可以實現穿越兩種材料的界面而不會改變其速度,無論這兩種材料有多麼不同,都好像界面不存在一樣。圖源:Adobe Stock近日,來自中佛羅裡達大學(UCF)的Ayman F.
  • 人民日報海外網:天津大學研發新型光催化材料
    日前,天津大學教授封偉團隊成功合成新型帶隙可調的二維層狀鍺矽烷材料。這種新材料可用作性能優異的光催化劑,在常溫光照條件下高效製備氫氣,還能將二氧化碳高效還原成一氧化碳。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