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曾說:「讓一百萬人生活在火星,這是一個讓人振奮且吸引人的未來。我覺得這是你早上起床後想要繼續奮鬥的原因。你為什麼想要活下去?目標是什麼?是什麼在激勵著你?你對未來有什麼嚮往?如果未來沒有星際遷移,如果這不是我們將要擁有的未來,那將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沮喪。」
人類生活的便利得益於科技進步,而對全人類生存的憂患意識,埃隆·馬斯克的第一反應就是用科技解決危機,他最大的目標是用SpaceX發射火箭將人和貨物運往幾十個太空基地,為未來的火星移民做準備,讓人類將成為星際物種。
縱觀科技發展的軌跡,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有相對應的作用和價值;近代史中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的巨大成就舉不勝舉,但好像沒有中國人的名字:
1、尼古拉斯·哥白尼(1473~1543)波蘭天文學家,日心說的創始人;
2、伽利略奧·伽利略(1564~1642)物理學大王;
3、艾薩克·牛頓(1643~1727)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是十七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巨匠;
4、詹姆斯·瓦特(1736~1819)1776年製造出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
5、麥可·法拉第(1791~1867)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1834年他研究電流通過溶液時產生的化學變化,提出了法拉第電解定律;
6、查爾斯·達爾文(1809~1882)生物物種進化論的科學確立者;
7、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瑞典化學家、炸藥的發明者;
8、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1847~1931)發明電燈;
9、西格蒙·弗洛伊德(1856~1939)猶太血統的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的創始人;
10、馬克思·普朗克(1858~1947)近代偉大的德國物理學家,量子論的奠基人;
11、威爾伯·萊特(1867~1912),奧維爾·萊特(1871~1948),飛機發明者;
12、瑪麗·居裡(1867~1934)法國籍波蘭裔物理學家、化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种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得諾貝爾獎,被譽為「鐳的母親」;
13、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美籍德裔自然科學家,物理學革命的旗手,於1915年完成了被公認為人類思想史中最偉大的成就之一的廣義相對論;
14、約翰·洛吉·貝爾德(1888~1946)1925年10月2日,他終於製造出了第一臺能傳輸圖像的機械式電視機;
15、約翰·阿塔那索夫:(1903~1995)。1939年第一個發明現代電子計算機的人;
我們生活中的經常使用的物品,都來源於以上科技發明。
馬斯克10年前夢想擁有一個由上千座太陽能充電站和往來行駛的電動車組成的交通系統,這個目標正在進行;2020年4月23日,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今年第三次Starlink發射,SpaceX獵鷹9號搭載著60顆星鏈衛星,緩緩升入天空;不管他的大火箭理想是否能實現,但只要他在為科學而努力,都會引起經濟的深刻變革和社會的巨大進步。
而中國的專家、教授、企業、社會此刻在考慮科技嗎?在研究科學嗎?在搞發明創造嗎?我們此刻,還在一味的建房子和幹一些沒有附加值的產品!甚至還在為我國城市家庭均資產達到161.7萬而沾沾自喜!
華為事件目前還在持續,還在為科技如履薄冰;馬斯克還在為憂慮人類的滅絕而發射大火箭,而我們的生活中有這麼兩大類人也在如履薄冰,一類是還在憂慮房子什麼時候能賣出去的房地產商,一類是房貸要還到60歲的貸款戶,我們的工作重點什麼時間能轉移到科技的進步!
中國近代史在科技上吃了太大的虧,但好像我們已經是好了傷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