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地殼的組成中,什麼礦物的存量最大?

2020-12-05 地理沙龍號

礦物是具有確定化學成分、物理屬性的單質或者是化合物,礦物是純淨物,是化學元素在巖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單元。我們大概可以這麼理解,礦物是由各類化學元素組成的,礦物有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基本存在形式。天然氣是我們熟悉的氣態礦物,石油和天然汞是常見的液態礦物。

地殼化學元素組成

絕大多數的礦物都是以固態形式存在的,自然界中一種或者多種固態礦物的集合體稱為「巖石」,而大量的巖石又組成了我們的地殼和巖石圈。我們在野外,隨便找一塊巖石來進行觀察,就會發現裡面有多種礦物,比如花崗巖通常就是由石英、長石和雲母這三種主要礦物組成。

自然界中最多的礦物是石英,也就是二氧化矽,自然界中的石英呈現無色透明狀,質地堅硬,硬度等級為7級,發育較好的石英晶簇通常呈現六稜柱形態,通常也被稱為「天然水晶」。石英當中如果混雜有其他礦物,就會呈現紫色、紅色、藍色、茶色等不同額顏色。

石英晶簇

相關焦點

  • 什麼礦物地球存量最大?
    礦物是具有確定化學成分、物理屬性的單質或者是化合物,礦物是純淨物,是化學元素在巖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單元。我們大概可以這麼理解,礦物是由各類化學元素組成的,礦物有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基本存在形式。天然氣是我們熟悉的氣態礦物,石油和天然汞是常見的液態礦物。
  • 「科普新知」地殼中有哪些化學元素呢?
    地殼是地球固體圈層的最外層,主要由巖石組成。根據地球化學分析,地殼中自然存在的化學元素有90多種,其中存在量較大的元素有O、Si、Al、Fe、Ca、Mg、Na、K、Ti、H、P、Mo等12種元素。這些元素量的多寡決定了地殼各區域的物理、化學性質,它們組成了地殼的各種巖石,所以被稱為「造巖元素」,又稱「常量元素」。而其餘80多種元素的總量極少,它們在地殼中的豐度均在0.01%以下,故稱之為「微量元素」。不過,絕大多數元素,包括人類生活所需的許多金屬和非金屬在內,它們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都十分微小。就算是地殼中含量較高的元素,也無法達到工業生產的要求。
  • 當深入到地球內部,不同地層都是由什麼組成的?
    地球有四層(地殼-地幔-外核(地核)-內核),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密度、組成和厚度,離地心越近,就會發生本質的變化。 三百年前,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為當前有關地球各層密度的科學思想奠定了基礎。
  • 哪些元素組成了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星體,地球上的所有東西都是有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00多種元素,組成了約三千多萬種物質。 地球內部組成的成分 人們在對地球成分的探索中,最容易了解的地球部分是露出地表的上地殼,我們可以借對上地殼成分的了解,來進一步分析組成各種巖石和礦物的元素。揭示上地殼的平均成分一般有以下兩種辦法:一是大規模地測量各種巖石的化學成分,二是測量地殼中的細粒沉積巖。那麼,如何對整個地球的成分進行全面而精確的測量呢?
  • 月球隕石中發現新礦物
    這些隕石因撞擊而噴射到月球表面,隨後被送往地球。其中一些隕石經歷了特別高的溫度和壓力。極端的物理條件往往導致這些隕石內的微觀區域發生震蕩熔化。這些震蕩區域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因為它們反映了與地球地幔中普遍存在的壓力和溫度機制相似的情況。因此,這些微觀的的震熔區域是天然的坩堝,可以容容納地球表面自然無法接觸到的礦物。像韋德利石、林木石和布裡德曼石這樣的礦物,構成了地球地幔的大部分。
  • 地球科學:俯衝地殼的地板可能會在核心附近產生異常的特徵?
    「ULVZ存在於地球內部如此深處,以至於它們無法直接研究,這在確定它們究竟是什麼時構成了重大挑戰,」名譽地球物理學家Smits Family教授Helmberger說。加州理工學院的地球科學家現在表示,他們不僅知道ULVZ是由什麼製造的,而且也知道它們來自何處。
  •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
    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新礦物Donwilhemsite(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在一塊來自月球的隕石中發現了一種新的礦物。這種礦物被命名為Donwilhemsite,似乎是在高壓下形成的,可能在地球深處的巖石循環中發揮關鍵作用。DonwilhelMSIte主要由鈣、鋁、矽和氧原子組成,於2014年在西撒哈拉沙漠發現的一塊名為Oued Awlitis 001的隕石中被發現。研究小組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了隕石樣品,並確定了新礦物的晶體結構。
  • 火星曾具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原標題:火星曾具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火星上多樣的巖石   科技日報北京7月17日電 (記者王小龍)一個由美國、法國、英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稱,他們對「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這顆紅色行星上或許曾經存在過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結構
  • 地球的核心是由什麼組成的?它到底有多熱?又有多厚呢?
    此時此刻,在你的腳下踩著的是什麼呢?根據你現在所站的位置,它可能是泥土、巖石或者是草地。但你腳下到底是什麼?如果你直接挖下去,你會發現什麼?你能挖多遠?你真的能給中國挖個洞嗎?研究地球及其組成的科學家會告訴你地球主要由三層組成。我們人類生活在被稱為地殼的最外層固體上。
  • 怎樣鑑定礦物和巖石
    地球上的礦物和巖石千萬種,如何能識別,並定出名字呢?關鍵是要掌握每種礦物及巖石的特徵和識別的方法。準確的識別礦物和礦石,是進行貴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等礦產開發的必要工作。在介紹礦物和巖石識別方法之前,必須了解什麼是礦物?什麼是巖石?
  • 好奇號:火星曾有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
    一個由美國、法國、英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稱,他們對「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後發現,這顆紅色行星上或許曾經存在過與地球類似的大陸地殼結構。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誌上。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描述了「好奇號」火星車探測過的20個火星巖石樣本,並論述了為什麼他們認為這顆行星的歷史和人們之前想像的不太一樣。
  •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又是由什麼組成的呢?
    地球是宇宙中所有已知生命的家園,它的年齡約為宇宙的三分之一。無可否認,它就是美的化身。地球是微扁的球體,有著重金屬地心和較輕的表層地殼,地殼四周有層稀薄的甜美空氣,供我們呼吸。還有廣闊的大洋,肥沃的平原,雄偉的高山,淡水河流,小溪,湖泊,泉水以及蓄水層,地球繞著太陽按軌道運行。
  • 研究人員稱海洋地殼含有地球最大的生態系統
    存在於地球海洋地殼微小裂縫中的是一種複雜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它完全是由巖石與海水的化學反應提供能量,而不是依靠陽光或者像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一樣的光合作用。這種生活方式學術上被稱作化能合成作用,它並非史無前例的,它也存在於礦井深處和海底熱液噴口,但是之前從未發現具備這種規模的。從純地理學領域講,這些海洋地殼系統或許含有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
  • 科學家印度洋鑽探地殼:與地幔「親密接觸」
    地幔位於地殼下面,穿過莫霍面就是,它是地球的中間層,厚度約2865公裡,主要由緻密的造巖物質構成,這是地球內部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一層。地幔堪稱最大的「地球化學儲庫」,但迄今位置由於人類尚未能直接從地幔取樣,因此對其知之甚少。神秘而龐大的地幔充滿了許多未解之謎。
  • 最古老富矽巖或源於隕石撞擊地殼熔化
    科技日報北京8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地球科學》雜誌13日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地球上現已發現的最古老的富矽質巖,很有可能來源於隕石撞擊導致的地殼熔化。這一研究結果解開了一個長久以來的地質學謎題。  按照實際礦物的種類,可以將礦物分為長英質礦物和鎂鐵質礦物。
  • 礦物的定義及形態,晶體與非晶質體
    固體地球的最外圈是地殼,它是地質學最直接的研究對象。地殼由巖石組成,巖石由礦物組成,礦物由元素組成。礦物是組成地殼的基本物質單元,用機械方法無法再劃分。元素是構成礦物的基本物質單元,用通常的化學方法不能再劃分,到2007年為止總共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中存在於地球上,但最常見的僅十餘種。礦物是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在正常情況下成結晶質的元素或無機化合物,是組成巖石和礦石的基本單元。那些由人工合成的產物,如人造水晶,人造金剛石等,雖然它們具有與礦物相同的特徵,但他們不是由地質作用形成的,故不稱礦物。
  • 為什麼大洋地殼的年齡那麼年輕?可以青春永駐?
    大洋地殼與大陸地殼的一個很大區別是大洋地殼年輕,只有區區2億年,而大陸則達到40億年。為什麼她可以永葆青春?46億年來的地球難道只有2億年後才有海洋地殼?如果不是,那之前的海洋地殼去哪了?還可以找到他們的痕跡嗎?
  • 鑽石新研究表明:地球的碳循環深達地殼
    地球的碳循環深達地殼加拿大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來自地下深處的鑽石揭示了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的碳如何在地球內部和表面之間循環的秘密地球上所有生命賴以生存的碳以一種稱為碳循環的模式在地球的大氣層、海洋和地殼中移動。這種循環在氣候中起著關鍵作用,比如,二氧化碳從太陽中捕獲熱量,使全球變暖。
  • 耐火材料的礦物組成
    一、耐火材料中礦物的種類礦物是指由相對固定的化學組分構成的有確定的內部結構和一定物理性質的單質或化合物,它們在一定物理化學條件下穩定。耐火材料是礦物的組成體,這些礦物皆為固態晶體,且多為有氧化物或其複合鹽類構成。其中,除部分礦物是前述高熔點單一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呈穩定晶體構成的以外,還有由複合氧化物構成的高熔點礦物,其中最主要有由鋁酸鹽、鉻酸鹽、磷酸鹽、矽酸鹽、鈦酸鹽和鋯酸鹽構成的礦物。另外須許多耐火材料中還有少量非晶質的玻璃相,僅有極少數耐火材料是完全有非晶質的玻璃構成的。
  • 合肥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複習提綱:巖石和礦物單元
    合肥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複習提綱:巖石和礦物單元   1、我們可以通過顏色、條痕、軟硬、光澤、透明度、形狀等來描述巖石。   2、巖石按形成的原因,分為:沉積巖(水成巖)、巖漿巖(火成巖)、變質巖。沉積巖是地球表面物質沉積膠結形成的,如砂巖、頁巖、礫巖。在巖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蹟,叫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