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伍仁月餅在東北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算得上是最常見又傳統的點心。外皮油潤細膩,鬆軟適口,餡料果仁豐富越嚼越香,在人們心中奠定了它經典之位。
這種五仁月餅屬於提漿月餅,特色就是皮與餡的比例一樣多,內餡比廣式少了許多,多加了一些麵粉,又有一股特有的香氣,所以吃起來扎紮實實。香氣的來源是因為內餡拌有麻油,因為少了許多油與糖,提漿月餅放在室溫中,足足可以保鮮一個月,越回軟越好吃。
所謂的提漿,是指糖漿的提純工藝,在熬製餅皮糖漿時,需要用蛋清液提取糖漿中的雜質,提漿月餅由此得名。只用簡單的麵粉、糖漿、麻油等去調和而成,是提漿月餅成敗的關鍵,直接影響到月餅表皮的顏色,太濃表皮會焦黑,太稀麵皮不容易著色。現今,由於技術的革新,糖的純淨度優質,已經不需要來提漿做糖漿了。
在哈爾濱道外中華巴洛克三道街,百年老店老鼎豐就在這條街上,來來往往購買點心的人流總是絡繹不絕,特別是快到傳統中秋節之前,更是店外車水馬龍,店內摩肩接踵,說是人山人海都不為過,由此可見老鼎豐點心是多麼受大眾喜愛。
其中川酥月餅是老鼎豐獨有的明星產品,更是中華名餅的代表之一,多次在全國榮獲大獎,深受消費者喜愛。產品歷經百年的秘制傳承,融合了南北月餅工藝精華,這麼多年以來,在消費者口中早已是口口相傳,好吃味美,獨具特色,如此奠定了哈爾濱月餅品種口味的頭把交椅。
吃過這種月餅後,我一直在琢磨為什麼老鼎豐的川酥月餅這麼酥軟好吃?
原來製作工藝和原料挑選的一絲不苟,才會如此。正宗的川酥月餅選擇五大連池的冷水玫瑰,廣西桂林的桂花,河北石家莊的青梅,河北滄州的紅棗,
嬌豔欲滴,清香怡人,青脆可口,醇香甘甜,當這些採集之精華被製成餡料,如此美味可口的月餅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月餅的外皮,可能看起來普普通通,但原料的選取和比例的合理調配直接影響著它的口感。無論油、面、糖老鼎豐只選擇永遠都是國內最好的原料。川酥月餅採用提漿麵團包油起酥製成,外形似漿皮,口感似酥皮,形成了質、形、色、味、香於一體的獨特風格。在加工餡料的過程中,一直嚴守精工細做的原料,使用的核桃仁、瓜子仁、花生仁、松仁首先都要清洗乾淨,烘乾後備用,而像芝麻這樣的小料也必須用清水漂洗乾淨後才能下鍋炒,炒熟後碾碎滿室飄香。
每逢傳統中秋佳節全國各式月餅大戰,但吃來吃去還是這種月餅最喜歡,雖然距離節日還很早,但提前練習可以先預熱一下,相信到時候才會大賣特賣哦!
餡料的選擇我根據自己喜歡的一些食材,接下來分享這款川酥月餅的詳細做法~
用料;
五仁月餅餡~核桃30克、芝麻40克、花生50克、葡萄乾50克、糯米粉100克+麵粉50克、椰蓉30克、青紅絲20克、玫瑰蜜30克、玫瑰露酒10克、白豆沙80克、香油10克、水少許
月餅餅皮~
油酥:玉米油50克、中筋粉100克+玉米澱粉10克
麵皮:提漿150克、雞蛋液30克、碳酸氰胺2克、鹽2克、玉米油80克、中筋粉250克+玉米澱粉25克
製作步驟;
餡料部分~
1.先把葡萄乾多洗幾遍,然後用玫瑰露酒泡幾分鐘。也可用白酒替代玫瑰露酒。
2.花生、芝麻、核桃烤熟晾涼後,放入保鮮袋裡用擀麵杖擀碎。
3.糯米粉我、麵粉、椰蓉放一起,在鍋裡幹炒至金黃色。
4.都準備好之後,餡料都依次放入乾淨的盆裡。
5.最後加少許涼開水拌成,水量要少只要可以捏起不散開就可以。
6.分成每個重量35克的小圓球。
餅皮部分~
1.盆裡放提漿、雞蛋液、碳酸氰胺、鹽和油充分攪拌乳化。
2.充分混合後再篩入麵粉類。
3.用筷子攪均勻至無乾粉無結塊,蓋保鮮膜室溫靜置半小時。
4.油酥麵團也混合均勻,蓋膜靜置備用。兩個麵團都準備好。
5.將整個糖漿麵皮擀開,一半放整個油酥麵團,另一半蓋住,包嚴實一些。
6.再次擀長方形,擀的時候底下撒乾粉防粘。
7.用刮刀從中間切分成兩份。
8.各捲起,然後切分成均等的小份,每個根據月餅模大小而定,我是70克月餅模所以皮35克、餡35克。
9.包入餡料收口結合嚴實,揉圓,入月餅模。
10.做好直接放烤盤上,入烤箱150度烘烤5分鐘,然後取出表面刷蛋黃液,再放入烘烤至熟。大約12分鐘,具體時間根據自己情況調節。
出爐後表面可以刷油,有利於回軟。月餅烤好後不要馬上吃,晾涼後放入密封袋三天後再吃就可以了。
這種月餅皮和餡比例是1:1,回油後很酥很軟。
喜歡的朋友趕快收藏哦~
歡迎關注、點讚、評論、收藏,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