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雅樂思燃具科技有限公司的灶具總裝車間,入門處有兩條生產線,懸掛著兩塊看板,一新和一舊形成鮮明對比。
6月22日,在中山市正美電器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鈑金車間裡,機器轟隆作響,二十多種型號鈑金料件同時在加工生產。疫情影響傳統企業訂單,該公司訂單卻繼續增長。在中山市雅樂思燃具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完成裝配工序後,掃碼錄入生產信息,這家公司研發生產智能灶具,對生產線進行數位化改造後,跟客戶洽談訂單競爭力獲提升。去年,中山家電入選廣東省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位化轉型試點「智能小家電產業鏈」試點,從企業最擅長生產製造數位化入手,部分中小家電企業開始直面挑戰,分享數位化紅利,並從中收穫新增長點。
「心中有數」工人和老總都不慌
中山市正美電器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鈑金車間裡,二十多款不同型號的鈑金料件同時生產,巨大的吊扇在頭頂上轉動,給熱火朝天的車間帶來涼意。牆上掛著今年投入使用的MES信息化系統看板,滾動記錄著不同客戶訂單鈑金件的實時完成情況。在焊接區,新引入的自動焊接設備在工人操作下,正對鈑金背板件進行無火花焊接。不遠處,多達10臺機械手臂正在自動進行雷射焊接。一種用於汽車焊接工藝的雷射機器人也引入油煙機箱體的焊接生產。生產副總經理王景松拿來焊接前和完成噴塗的集煙腔對比並介紹說:通過先進焊接工藝實現無螺釘工藝,集煙腔實現「天衣無縫」,帶動焊接工藝升級。
這家公司去年生產油煙機80多萬臺,公司希望做成油煙機界的「富士康」,專注研發和生產端。去年,抓住廣東省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位化轉型試點機遇,正美電器開始數位化轉型,今年3月正式上線,組織生產管理效率明顯提高。通過信息化,人和物的流通速度明顯提升。王景松舉例說:「現在一款箱體從開料到焊接,20分鐘可以完成;之前則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時間。」信息化改造讓管理者對生產過程心中有數,對於客戶訂單何時交付以及質量把控更有把握。
數位化還使得員工生產的行為和能力通過數位化後更加透明,真正實現多勞多得。車間看板有掃描槍,手機也有入口,每個人都可在相應權限看到數據。鈑金車間工人每天通過APP查詢,就可以知道自己當天做了多少工件,折算成多少錢。過去工人得等到下月初車間統計後才知道工資,容易出現工作量說不清楚的情況,現在工人每天上報工量,後臺數據比對核實,對當天所得心裡有數。車間數位化與工人切身利益相關,同時有利促進全員參與數位化改造,工廠也可根據員工創造的價值支付薪水,提高員工積極性。
過去接散單如今生產網紅爆款大單
中山市雅樂思燃具科技有限公司的灶具總裝車間,入門處有兩條生產線,懸掛著兩塊看板,一新和一舊形成鮮明對比。新的那塊看板今年2月復工復產後投入使用,各個客戶訂單的產量、進度、不良品等關鍵信息均在上面實時記錄。對應的生產線上,關鍵工位、檢測工位的工人面前也豎起看板,通過掃描可錄入生產關鍵節點信息。舊的看板對應的是專供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產品線,主要記錄產量、不良品和合格率等指標。倉儲區放置著準備出廠的貨物,均是品牌客戶的訂單。
雅樂思燃具是一家年輕的公司,2015年成立。「去年,我們投入25萬元對兩條生產線進行數位化改造,但我們可能一分錢都不用花。」公司信息化改造負責人侯霜介紹道。得益於廣東省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位化轉型試點政策和南頭鎮的補貼政策,類似這樣的中小企業數位化改造成本大大降低,也推動公司將改造提前提上了日程。
公司展廳裡擺放著研發產品,其中一款能智能調節火候的智能灶去年研發,成為今年的網紅「爆款」,吸引不少客戶下訂單。「這裡有個智能溫度傳感器,除了基本的幹燒保護功能外,溫度傳感器還會將鍋底溫度變化傳給灶具內部的人工智慧晶片。通過計算自動識別煎炸煮炒烹調方式,自動調節火力大小。完成烹調或達到高溫後會自動關火,保護用戶安全。」她演示說,灶具同時可與煙機聯網同步使用,煙機也可根據火候調節風力。
「公司剛起步時,我們接的是小單、散單,客戶對生產工藝要求不高。要改變這一現狀,成為品牌客戶供貨商,就必須加快信息化改造。」侯霜說。公司信息化改造的第一條生產線,就是網際網路公司客戶訂單要求「倒逼」工廠做出的改變。如今,主動改造的兩條生產線也增加了公司與大客戶的談單能力。「以前一條產線生產多少產品,得第二天看報表才知道。現在一個小時做多少,馬上就在看板和手機終端可以看到,產能效率起碼提升15%以上。」她舉例說。售後服務能力也得到提升,「現在客戶反饋哪個產品質量有問題,我們就可以迅速倒查供應商的用材,追溯產品生產環節,快速發現問題所在並解決問題。」
今年計劃再改造50家中小企業
雖然正美、雅樂思等家電企業已經開始因應市場變化,利用自動化、數位化轉型,調整自身競爭力,但整個產業集群中,還有大部分的中小企業沒有意識到並且為面臨的存量市場競爭做好準備。
如何推動更多中小企業嘗試數位化改造的紅利?作為工業網際網路服務商、試點產業聯合體單位之一的精工智能總經理王曉燕認為,日益沉重的經營壓力,以及網際網路公司客戶的加入攪動,將加快倒逼企業嘗試用新技術來改變自身競爭力,部分先行一步的「標杆」企業,也為後續企業加入改造探路並提供信心。
據了解,中山市去年爭取加入省級試點後,家電企業通過上雲上平臺數位化改造獲得的補助比例可達80%。這種成本低、部署容易、見效快的方式,能夠幫助企業較快解決成本控制困難、品質不穩定、交期不穩定、技改融資能力弱等普遍痛點。部分鎮區在省級補貼基礎上配套獎勵,如南頭對企業上雲上平臺、數位化改造、省級試點企業給予多方面配套政策獎補,使得部分試點中的企業能夠以接近「零成本」進行數位化改造。
「目前通過我們改造『上雲上平臺』的家電企業有70多家,其中成為廣東省產業集群工業互聯數位化轉型試點企業有20家。在此基礎上,今年我們計劃繼續新推進50家企業加入省集群試點。」精工智能總經理王曉燕告訴記者。
記者 黃凡 文波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