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實驗報告,反物質氫具有與普通氫相同的量子效應

2020-12-05 孜然實驗室

反物質和物質的原子是完美的鏡像,即使出現了奇怪的量子現象也是如此。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ALPHA合作報告了對氫的反物質:反氫的某些量子效應的首次測量。眾所周知,這些量子效應存在於物質中,對其進行研究可以揭示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尚未發現的行為差異。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的結果表明,首次測量結果與「正常」氫的影響的理論預測相一致,並為這些和其他基本量更精確的測量鋪平了道路。

ALPHA實驗發言人傑弗裡·漢斯特(Jeffrey Hangst)說:「發現這兩種物質之間的任何差異都將動搖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基礎,而這些新的測量方法探究了我們期待已久的反物質相互作用的各個方面,例如蘭姆位移(Lamb shift)。」

以威利斯·蘭姆(Willis Lamb)為名的蘭姆位移(Lamb shift)是氫原子兩個能級(2S1/2與2P1/2)間的微小能量差。

「我們名單上的下一個是使用最先進的雷射冷卻技術來冷卻大量的反氫樣品。這些技術將改變反物質研究,並實現前所未有的高精度物質與反物質比較。」

ALPHA小組通過將CERN的反質子減速器提供的反質子與反電子(通常稱為「正電子」)結合來產生反氫原子。然後將它們限制在超高真空的磁阱中,以防止它們與物質接觸並湮滅。然後將雷射照到被捕獲的反氫原子上以測量其光譜響應。這項技術有助於測量已知的量子效應,例如所謂的精細結構和蘭姆位移,這與原子某些能級上的微小能級分裂相對應,並且在本研究中首次在反氫原子中進行了測量。該團隊以前使用這種方法來測量反氫的其他量子效應,最新的方法是測量萊曼-α躍遷。

一個多世紀前,科學家在氫原子中測量了精細結構,為引入基本的自然常數奠定了基礎,該常數描述了基本帶電粒子之間電磁相互作用的強度。蘭姆位移是在大約70年前在同一系統中發現的,是量子電動力學、物質和光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論發展中的關鍵要素。

1947年,在著名的Shelter Island會議中報告了蘭姆位移測量,幫助威利斯·蘭姆(Willis Lamb)獲得了195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戰後美國物理學界領導人第一個重要聚會。

威利斯·蘭姆(Willis Lamb)

說明

精細結構和蘭姆位移都是原子的某些能級(或譜線)上的小分裂,可以用光譜學研究。氫的第二能級的精細結構分裂是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所謂2P3/2和2P1/2能級之間的分離。分裂是由原子電子速度與其固有(量子)旋轉之間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經典的」蘭姆位移是在沒有磁場的情況下在2S1/2和2P1/2之間的分裂。這是與虛擬光子在真空中突然出現和消失有關的量子漲落對電子的影響的結果。

在他們的新研究中,ALPHA團隊通過在1特斯拉磁場存在的情況下誘導和研究反氫的最低能級與2P3/2和2P1/2能級之間的躍遷,確定了精細的結構分裂和蘭姆位移。利用他們先前測量的躍遷頻率,1S-2S躍遷的值,並假設某些量子相互作用對於反氫有效,研究人員從他們的結果中推斷出精細結構分裂和蘭姆位移的值。他們發現推斷的值與「正常」氫中分裂的理論預測一致,在精細結構分裂的實驗不確定性範圍在2%以內,蘭姆位移的實驗不確定性範圍在11%以內。

相關焦點

  • 反物質氫具有與普通氫相同的量子怪癖
    )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種反作用氫原子的量子效應,稱為Lamb位移。MAXIMILIEN BRICE,JULIEN ORDAN / CERN 即使當奇怪的量子現象起作用時,反物質和物質的原子也是完美的鏡像。物理學家2月19日在《自然》雜誌上報導說,抗氫原子的能級(氫原子的反物質)被稱為蘭姆位移的量子效應所改變,就像氫原子一樣。
  • 神秘的「反氫」粒子揭示了不可思議的量子效應
    一個冒泡的、喧鬧的真空充滿了量子空間,扭曲了宇宙中每一個氫原子的形狀。現在我們知道,它也扭曲了氫的「瘋狂世界」裡反物質孿生兄弟:反氫。國內的一張照片展示了反氫雷射物理裝置中雷射工作的反物質實驗。自1947年以來,量子物理學家們就已經知道了這種奇特的量子效應,它是用亞利桑那大學的物理學家威利斯·蘭姆命名的一種效應。在美國物理學家二戰後的第一次重要會議上,物理學家蘭姆揭示了氫原子間比預測更大的間隙。」「粗淺地說,蘭姆位移是『真空』效應的物理表現,」藤原告訴《天文在線》雜誌:「當你通常想到真空時,你會認為真空是「什麼都沒有」。
  • 量子效應被揭曉!神秘的「反氫」粒子獨佔鰲頭!
    好消息,神秘的「反氫」粒子揭示了神秘的量子效應!反氫是什麼?這就要從反物質開始說起。反物質反物質是一種鮮為人知的物質,在我們的宇宙中很少見,它幾乎完美地模擬了物質,只是所有的屬性都顛倒過來而已。例如,電子是帶有負電荷的微小物質粒子。
  • 物質和反物質的區別:反物質具有相反電荷
    北京時間9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此前不管科學家進行怎樣的測試,反物質的行為就像普通物質一樣。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物理學家試圖找到物質和反物質之間的區別,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反物質也是一種物質,但它具有相反電荷和其它差異性特徵,它們就像一個「雙面惡魔」。   然而令科學家不解的是宇宙中為什麼會物質多於反物質?其原因並不清楚。
  • 氫的反物質「反氫」的物理性質被CERN測量,反物質研究迎來突破!
    反物質是指和正物質相反的物質,我們知道物質由原子組成,原子中帶電的粒子為質子和電子,其中電子帶正電,質子帶負電。而它們的對應的反粒子分別是反質子和反電子,反質子帶負電,反電子帶正電。以氫元素為例,正氫由一個帶負電的電子和一個帶正電的質子組成,而由一個帶正電的電子和一個帶負電的質子組成的元素就是反氫。反氫的物理性質如何,這是物理學家們一直想要知道的。
  • 最新研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中某些量子效應
    反物質在粒子物理學中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如同普通物質是由普通粒子所構成的。例如一顆反質子和一顆反電子(通常稱為「正電子」)能形成一個反氫原子,如同電子和質子形成一般物質的氫原子。
  • 首次在反物質中,測量到量子效應,或將動搖粒子標準模型!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www.bokeyuan.net)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研究首次對反氫(氫的反物質對應物)能量結構中某些量子效應的測量,這些量子效應已知存在於(正)物質中,研究它們可以揭示物質和反物質行為之間尚未觀察到的差異,其研究成果現在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最初的測量結果與對
  • 量子效應得到揭秘,反氫粒子獨佔鰲頭,全新宇宙即將被認知
    這張內部照片展示了反氫雷射物理儀器(ALPHA)在反物質實驗中發射的雷射。(圖源:CERN/ALPHA Experiment)量子物理學使反氫原子的研究處於壓力之下。一個沸騰的、嘈雜的真空充滿了量子空間,這扭曲了宇宙中每個氫原子的形狀。
  • 為何我們直到今天才觀察到反氫的光譜?為何研究反物質如此困難?
    物理學家回答: 儘管反物質首次於1932年在實驗中得到確認,但在2016年12月前,一直未曾有人看到過任何反物質的原子光譜。氫的原子光譜。為了觀測到它,取一些氫,將它加熱,然後觀察它發出的光。非常簡單。反氫(看起來)擁有完全相同的光譜,只是要得到它就困難得多了。
  • 物理學家首次觀測到反物質光譜:和正物質相同
    根據理論預測,宇宙大爆炸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由於它們會相互湮滅,物理學家一直在試圖弄清為什麼宇宙只留下了相對較小數量的正常物質——演化出我們所知的星系、恆星、行星和最終生命——而反物質卻消失了。數十年來,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如何製造出最基本原子(氫)的反物質版本,並能俘獲它足夠長的時間來進行相關研究。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測量到反物質中的量子效應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日內瓦2月19電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19日發布公報稱,首次成功對反氫原子能量結構中的某些量子效應展開測量,測量結果與「正常」氫效應的理論預測相符,為今後更精確地測量這類量子效應和其他基本量鋪平了道路。
  • [視頻]反物質也會反重力嗎?CERN希望通過實驗來檢驗
    為了找出問題的答案,他們決定做一個實驗。CERN 內部搭建的 Alpha-g 實驗設備,旨在觀察重力如何與反物質作用。物理理論指出,每種物質例子,都有一個相應的反物質粒子。除了具有相反的電荷,它們各方面都是相同的。這意味著,如果兩者發生接觸,就會在能量爆發中湮滅。2010 年的時候,CERN 科學家們只實現了不到一秒鐘。
  • 走進中科 認知氫量
    醫學研究證明:首先,富氫水的含氫量達1500ppb以上,醫學效果才顯著。其次,生產富氫水過程中不會產生其他有害物質。c.氫的特性:氫具有極強的滲透性、選擇性抗氧化且無毒無色無味。  物質內部的運動和振動產生的;小到原子、分子,大到天體運行、都在不斷的 運動和振動;因此世間一切有形、無形的物質皆是不同的運動周期、和不同的振動頻率形成的能量,只是周期和頻率各不相同。
  • 氫分子量子隧穿效應假說!
    氫分子在生物組織中具有極強的流動性,就像水中的氫原子一樣。水中這快速原子運動是通過量子隧穿機制實現的。隧穿只能用量子物理來描述,這是一種控制微觀世界的物理定律。雖然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它並不容易,但我們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沒有這個概念,無法弄清楚生物體中氫的各種獨特特性。
  • 反氫原子是什麼?研究者:或通過它揭示反物質的真正樣子
    反氫雷射物理儀器又被稱為ALPHA,這是一種專門檢測和研究反氫原子的儀器,可以為我們揭示宇宙中氫原子與反氫原子的之間的關係。 隨著量子物理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研究深入到微觀世界,讓人類有了一個全新的研究方向,比如說反氫原子就是其中之一,它也遵循著量子效應,同時也是反物質的一種重要組成形式,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 反物質並不遵循反重力定律?
    反物質粒子像普通萬物一樣,除了它們帶有的是相反的電荷。但反物質一定有和物質不一樣的地方,因為如果沒有其他不同,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將會產生一場大爆炸,並在爆發出純能量後迅速徹底消失。很顯然,這一切沒有發生,物質依舊無處不在。物理學家已經觀察發現,某些類型的粒子與他們的反粒子的確有不同的性能特點。
  • 量子富氫杯是科學還是噱頭?
    執教生物學科的劉老師對量子理論應用於生物和醫學領域滿懷信心。他認為,量子醫學具有很強前瞻性,是醫學領域的劃時代革命。量子技術造福於民,量子科技產品進入千家萬戶的號角已經吹響。    為證明所言不虛,劉老師向記者提供了自己使用量子富氫水以來每天的血糖檢測數據記錄和醫院的檢測報告。
  • 合肥研究院等在超高壓下氫氘混合物新相變行為研究中獲進展
    >的量子效應和同位素效應,呈現出不同的相圖和行為。此工作對於理解氫、氘、氫氘混合物的相圖、氫和氘的同位素效應和量子效應都具有重要作用。  氫的同位素氘(D),其與氫的質量比(為2)比周期表中其它元素都大,且氫和氘的零點能差別很大,因此存在強烈的同位素效應。氫分子(H2)是費米子,需要滿足反對稱的波函數。氫原子核是費米子,因此氫分子(H2)的核波函數要滿足交換反對稱性。氘原子核是玻色子,氘分子(D2)的核波函數要滿足交換對稱性。上述特徵將會對氫、氘和氫氘的相圖及性質有很大影響。
  • 科研進展丨固體所發現同位素效應引起的氫氘混合物新相變行為
    氫的同位素氘(D),其與氫的質量比(為2)比周期表中其它元素都大,且氫和氘的零點能差別很大,因此存在強烈的同位素效應。氫分子(H2)是費米子,需要滿足反對稱的波函數。氘分子(D2)是波色子,需要滿足對稱的波函數;然而由於氫氘分子(HD)不是全同粒子,不受交換對稱性限制,所以核自旋方向對能級排布沒有影響。上述特徵將會對氫、氘和氫氘的相圖及性質有很大影響。
  • 巖漿中的巨大能量——流體金屬氫
    氫,是元素周期表中位於第一位的元素,好像天生就有不同尋常的地位。這個自然界中最小的原子,具有怎樣不同尋常的「大神通」呢?我們帶大家走進氫的世界,回顧氫的前世今生,展望氫的未來。在十六世紀氫氣的發現過程中,氫似乎就具有不一般的特性:「把鐵屑投到硫酸裡,就會產生氣泡,像旋風一樣騰空而起」。英國化學家卡文迪什發現,如果把它和空氣混合在一起,一遇火星就會爆炸。1787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正式提出「氫」是一種元素,因為氫燃燒後的產物是水,便用拉丁文把它命名為「水的生成者—Hydrogen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