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直到今天才觀察到反氫的光譜?為何研究反物質如此困難?

2020-12-03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物理學家回答: 儘管反物質首次於1932年在實驗中得到確認,但在2016年12月前,一直未曾有人看到過任何反物質的原子光譜。

氫的原子光譜。為了觀測到它,取一些氫,將它加熱,然後觀察它發出的光。非常簡單。反氫(看起來)擁有完全相同的光譜,只是要得到它就困難得多了。

反物質的問題在於你不能讓它接觸任何東西。一旦接觸:砰。雖說考慮到我們一次只能用上一些原子,它還不止「砰」的一聲。由於其生成方式,避免反物質觸碰任何東西特別棘手。在自然界,反物質不會大量存在,因為就和其它所有事物一樣,它最終會撞上什麼東西,但和其它所有事物不同的是,它只能撞上一次。這意味著你無處找尋它:你不可能提取或者開採反物質,你只能製造它。

我們用使粒子相撞的方式來製造它。每當有充足的額外能量聚在一處時,會有新的粒子以粒子/反粒子對的形式同時生成。通常,當有充足的能量以生成物質和反物質時,能量也足以使這些新的粒子移動起來。

左圖: 鉛離子被以光速射向彼此。右圖:在一對鉛離子撞擊彼此之後,探測器觀察到的新粒子的運動軌跡。

在反物質生成之後,必須將它從(接近)光速減緩至步行速度,隨後僅運用電磁場,使它持續飄浮在高真空之中。但電場僅對帶電粒子有效;中性物質(它們擁有等量的正負電荷)並不會受吸引或者排斥。

同時,原子光譜是由原子裡不同能級間躍遷和回落的電子或者正電子(反電子)生成的。但一旦你將反質子和正電子放在一起製造出反氫,你就有了一個電中性的原子,它即刻會落到你的容器底部,並且以螞蟻點足那樣的力道直接湮滅了(單個反物質原子不值得憂慮)。

幸運的是,許多原子,包括氫和反氫,都有一個「磁矩」。雖然它們呈電中性,而且對電場無反應,但它們會有像小塊條形磁鐵那樣的表現,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使它們保持懸停。即使如此,這也不是很輕鬆的工作;純粹為了好玩的話,你可以試試用其它磁鐵將某塊磁鐵懸停在半空中(你會很快發現這一次次掉下來失敗直到你放棄的整個過程,比起好玩來,更適於被當成學習的經歷。)

核物理學家沒有因為不夠好玩而停下腳步,他們聰明地想出了一種方法,使冷(緩慢)的原子懸停。所謂「異極相吸同極相斥」的簡單法則並不適用,因為每個原子都既有北極又有南極。相反,我們不得不依靠一個更為精妙(弱)的效應:氫是「抗磁性的」,意思是它會與強磁場相斥。

水,和放大以後看到的青蛙,具有抗磁性,使它們有可能在絕對過強的磁場(~16特斯拉)中飄浮。反諷的是,這比懸停單個原子要容易,因為固著在一起的原子的大集合遠不會那麼快地四處躍動。

即使如此,將剛從加速器裡生成的反質子和正電子用磁捕獲,使它們結合在一起並懸停下來, 就好像用一隻很淺的碗試圖從消防噴水頭接住水一樣。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用反質子和正電子生成反氫的過程中大約28%有效。而隨後將這些原子捕獲的過程中大約僅有0.056%有效。在一次特定嘗試中生成的9萬個反質子之中,平均只有14個成功地轉化為受控的反氫。

一旦你成功克服了所有這些「小麻煩」,所剩的也就是精確地測定由一束雷射激發的一打原子所發出的光了。這同樣非常困難,但僅僅是由於測出任何如此小的樣本都很費勁而已。

順便一提,最終的結果是,反氫的光譜和那些常規的,像洗碗水一樣無趣的(作為洗碗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氫的光譜極為相像,無法相互區分。這給人們留下了「宇宙中為何沒有更多的反物質」這一問題。當我們製造反物質時,我們同時也製造出了恰好等量的常規物質,同樣的情況在每次我們所知的生成/湮滅過程中都是一樣的。人們的期待是,在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存在什麼根本性的不同,能夠區分兩者,這種不同應該比所謂的「它們一樣,但是相反」要深刻得多。這一被期待已久的實驗展現出,正電子和反質子相互作用的方式和電子與質子相互作用的方式完全一樣(但相反)。而總是有細節和更多東西等待我們去探索,所以:繼續我們下一項研究吧。為了科學。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Physicist-葉螢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們直到本世紀才能觀察到反氫原子光譜?
    物理學家表示:儘管在1932年通過實驗首次證實了反物質的存在,但直到2016年12月,才有人觀察到反物質的原子光譜。 氫原子光譜。要想看到氫原子光譜,首先你得有一些氫氣,將其加熱,並觀察它發出的光。這很容易操作。事實證明,反氫原子光譜與氫原子光譜完全相同,只是更難發現罷了。
  • 氫的反物質「反氫」的物理性質被CERN測量,反物質研究迎來突破!
    而關於宇宙演化的研究,就更是如此了,望遠鏡越做越大,探測衛星越做越精密,但是研究之路依舊沒有明確的方向。一般來說,為了理解宇宙的形成與演化,科學家除了需要利用太空望遠鏡和空間探測器外,還需要對現有的宏觀物質進行比較分析。但這裡又碰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反物質太少了,對比材料嚴重不足。
  • 科學家首次發現反物質的光譜,這將是意義非常重大的發現
    自從20世紀初提出反物質的存在證據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試圖了解它。為了做到這一點,粒子物理學研究的重點一直放在(反氫粒子的反粒子)當中。直到最近,這一直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科學家們已經能夠發現反氫原子。一個使用ALPHA實驗的團隊已經能夠獲得反氫原子的光譜信息。
  • 反物質原子光譜測量首次完成
    (CERN)報告了對反物質原子的首次光譜測量,實現了反物質物理學研究長期以來的一個目標。該成果標誌著人類向高精度測試物質與反物質行為是否不同邁進了重要一步。  當今宇宙為何看起來幾乎全由普通物質構成,這是物理學界的一個重大謎題。因為根據粒子物理學經典模型的預測,在大爆炸發生之後應存在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光照射可以激發原子,當原子恢復至基態時會發光,光的頻率分布形成,可以借用其光譜精確地測量出原子屬性,這也是光譜學的基本原理。
  • 對反物質光譜測量精度達萬億分之二
    對反物質光譜測量精度達萬億分之二2018-04-14 08:02 來源: 科技日報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發表一項粒子物理學研究成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科學家完成了到目前為止對反物質的最精準光譜測量
  • 到底什麼是反物質?我們該如何研究反物質?為什麼它沒有毀掉我們
    按照這個思路,我們不禁想問:那樣的話,正常物質和反物質難道不是應該正好抵消嗎?然後只剩下一個宇宙,充滿正反物質毀滅後所產生的能量的尾流。什麼是反物質?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正如我們從原子圖上看到的那樣,原子由一個原子核以及一些圍著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構成,而原子核裡又有更小的粒子——質子和中子。不管是氫、碳、氧還是別的物質,原子的種類由原子核裡質子的數目決定。
  • 物理學家首次觀測到反物質光譜:和正物質相同
    根據理論預測,宇宙大爆炸產生了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由於它們會相互湮滅,物理學家一直在試圖弄清為什麼宇宙只留下了相對較小數量的正常物質——演化出我們所知的星系、恆星、行星和最終生命——而反物質卻消失了。數十年來,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如何製造出最基本原子(氫)的反物質版本,並能俘獲它足夠長的時間來進行相關研究。
  • ALPHA實驗報告,反物質氫具有與普通氫相同的量子效應
    反物質和物質的原子是完美的鏡像,即使出現了奇怪的量子現象也是如此。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ALPHA合作報告了對氫的反物質:反氫的某些量子效應的首次測量。眾所周知,這些量子效應存在於物質中,對其進行研究可以揭示物質與反物質之間尚未發現的行為差異。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描述的結果表明,首次測量結果與「正常」氫的影響的理論預測相一致,並為這些和其他基本量更精確的測量鋪平了道路。
  • 研究首次測量反氫原子光譜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反氫雷射物理裝置項目組在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他們對反氫原子光譜進行了首次測量。
  • 三分鐘讓你明白科學家在製造反物質的實驗中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如何創造能量巨大的反物質,科學家帶你走進反物質的世界。物理學家:儘管反物質在1932年首次被實驗證實,但直到2016年12月,才有人見到任何反元素原子的光譜。氫原子光譜:為了看到它,你需要一些氫原子,加熱,並看著它們發光,這很容易。反氫原子(事實證明)有著完全相同的光譜,只是更難找到。反物質的問題在於你不能讓它觸碰任何東西,如果你這樣做了:砰。不過,考慮到我們一次只能製造幾個原子,這更像是「爆炸」。
  • 最新研究:首次測量到反物質中某些量子效應
    反物質在粒子物理學中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反物質是由反粒子構成的,如同普通物質是由普通粒子所構成的。例如一顆反質子和一顆反電子(通常稱為「正電子」)能形成一個反氫原子,如同電子和質子形成一般物質的氫原子。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測量反氫原子光譜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反氫雷射物理裝置項目組在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他們對反氫原子光譜進行了首次測量。據稱,這是繼該小組去年成功長時間束縛反氫原子之後,在研究反物質原子道路上又邁出的重要一步。據介紹,研究人員用精密的磁場「陷阱」捕獲反氫原子,然後用精確設定頻率的微波照射它們,使其磁力方向反轉,從而將反氫原子從「陷阱」中釋放出來。反氫原子和氫原子碰撞湮滅後,會在「陷阱」周圍的粒子探測器中留下特有印記。反氫雷射物理裝置項目組發言人傑弗裡·杭斯特說:「我們證明了我們可以探測反氫原子的內部結構,這令人非常激動。現在看來通過設計實驗精確測量反氫原子是可能的。」
  • 為何今天的宇宙由物質組成?宇宙中的反物質為何離奇消失?
    但是問題在於,目前我們發現的這種差異還比較小,不足以解釋今天我們看到宇宙完全由物質主宰的局面。也就是說,一定還有其他什麼機制,是我們目前還不了解的,它同樣可以造成二者之間的差異。    物理學大廈的建立  在LHCb實驗中,科學家們對B0s介子進行了研究,觀察它們衰變為兩個帶電的k介子的過程。利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科學家可以利用質子之間的碰撞製造出B0s介子,也會產生反B0s介子。
  • 走近反物質,帶你探索它的前世今生
    物理學家表示:儘管在1932年通過實驗首次證實了反物質的存在,但直到2016年12月,才有人觀察到反物質的原子光譜。氫原子光譜。要想看到氫原子光譜,首先你得有一些氫氣,將其加熱,並觀察它發出的光。這很容易操作。
  • 物質和反物質的區別:反物質具有相反電荷
    物理學家在研究反物質版本的氫(被稱為反氫)時並未發現特殊差異,但是他們已經證實比之前更好研究反物質的一種方法。   物理學家將宇宙中的物質以幾種方式進行分類區別,其中最令非物理學家感興趣的是正常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對比。每個粒子都有一個質量相同但電荷相反的反粒子,就像它們的鏡像一樣。
  • 1克反物質價值62.5萬億美金,然而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
    正子斷層掃描儀(PET)反物質最早是被數學家預言,然後很快被實驗物理學家觀察到,經過了80年,科學家才掌握了捕捉反物質的技術,直到現在,製造和貯存反物質的成本都是每克萬億美元的數量級。1931年,他再次根據數學上的發現預言世界上可能存在反物質。經過一年多,在1932年,美國物理學家 Carl Anderson在實驗室裡觀察到了正電子。反物質的製造成本很高。NASA 在1999年曾經公布,1克反物質的製造成本約為62.5萬億美金,而美國當時的GDP只有9.63萬億美金,只夠製造150微克反物質。
  • 關於反物質的十件事:人體也會釋放反物質
    1955年,美國研究人員製造出了第一個反質子,即電荷為負的質子。當今我們的宇宙中存在著大量正粒子組成的物質,然而卻沒有發現由反粒子組成的穩定存在的反物質,這說明宇宙中正反物質之間並不是嚴格對稱的,否則所有的物質都將湮滅。宇宙起源的標準理論認為,物質與反物質在大爆炸之初是成對或等量產生的。
  • [視頻]反物質也會反重力嗎?CERN希望通過實驗來檢驗
    基礎物理實驗告訴我們,無論是錘子還是羽毛,它們在真空裡的自由落體速度都是一樣。即便從地球跑到月球,阿波羅 15 號的太空人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不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們,卻對重力與反物質的關係有所懷疑 —— 比如,它是否會表現出反重力的特性?
  • 神秘的「反氫」粒子獨佔鰲頭!
    好消息,神秘的「反氫」粒子揭示了神秘的量子效應!反氫是什麼?這就要從反物質開始說起。反物質反物質是一種鮮為人知的物質,在我們的宇宙中很少見,它幾乎完美地模擬了物質,只是所有的屬性都顛倒過來而已。例如,電子是帶有負電荷的微小物質粒子。
  • 到底什麼是反物質?為什麼要研究反物質?
    為什麼宇宙中有物質?這是物理學中最大的謎團之一。恆星、行星、星系和星系團都是由物質構成的,植物和動物也是由物質構成的。本來這是極為自然的事情,但是另一種奇怪的東西出現後,我們就陷入了理解的困境,這種東西就是反物質。    根據我們對宇宙起源和反物質的了解,物質和反物質都應該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