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校園霸凌」,看看美國學校怎麼做

2020-11-30 環球網

最近,北京中關村二小「校園霸凌」事件引起了廣泛的圍觀,尤其是中小學家長群體更是極度關注。事情據說是這樣,幾個男生用裝有廁紙和尿液的垃圾筐扣在同學頭上,被欺負的孩子家長率先撰文聲淚俱下控訴,引得人們集體討伐霸凌者和同情被欺負的孩子和家長。

但是,隨著事件的發展,劇情又反轉了,有人撰文指出,被霸凌者其實是經常愛欺負同學的霸凌者,這次,只是被欺負的孩子反擊了。云云......

且不說,事實真相到底誰被誰欺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小學肯定出現了「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的行為。而針對這個school bullying的事件,學校方的處理方式好像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由於網上對這個事件的關注持續發酵,學校方不得已發了一個不痛不癢的、標準範式的、官樣文章的、新聞聯播式的聲明:

聲明不長,全文如下:

聲明

承蒙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學校的關注和支持,我校一直認真落實教育部、北京市以及海澱區教委文件精神,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秉承二小的辦學理念,關心、愛護學校的每一位學生,堅守教育責任,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近期,一起發生在我校三名中年級學生、家長之間的事件引發了社會的關注。從事發到現在,學校一直在積極努力協調,客觀、公正地處理幾方家長間的相關訴求和矛盾糾紛。本著保護好每一位未成年孩子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事件中提到的受傷害的未成年人原則,學校還將做持續努力,力爭達到多方認可的結果。

此外,針對近期網絡上出現的關於我校以及相關事件的不實言論,我校將保留通過法律途徑維護學生及學校聲譽,並追究相關主體責任的權利。

在此,我們真誠地呼籲:關心關注此事的媒體和公眾,從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維護學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角度出發,讓教育問題回歸校園進行處理。我們誠懇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和幫助!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第二小學

2016年12月10日

如此簡單的處理方式,的確讓人唏噓。

那麼,面對校園霸凌事件,國外學校都怎麼處理呢?

法律規定,美國學校有「反校園霸凌」的責任!

世界上處理校園霸凌事件最好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學校的霸凌事件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電腦時代來臨,孩子們喜歡玩暴力電腦遊戲,缺少社交及社交技能訓練。美國憲法規定民眾有持槍的權利,出現學生持槍進校園的現象,以致校園霸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達到高峰。

美國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加強立法,把霸凌的定義逐漸降低標準。

2015年3月,美國蒙大拿州通過了反霸凌法。至此,美國50個州全部有了反霸凌立法。從1999年第一部反霸凌法在喬治亞州誕生,到反霸凌立法遍布全美,歷時16年。

各州反霸凌法都明確規定了學校在反霸凌上的責任,並將懲罰權交給學校,美國學校的「零容忍」政策有了法律支撐。一旦學校發現霸凌事件,須立即採取行動,例如,對嚴重的行為可以直接開除學生;涉及刑事犯罪的,司法部門應及時介入;如果案情嚴重,即使未成年人,也可以按成年人判罪。

後來,美國各州又紛紛將反霸凌的觸角延紳到網絡霸凌領域。在社交媒體上辱罵、攻擊或披露同學隱私的行為,也被定義為霸凌行為,被稱為「網絡霸凌」。

可見首先在立法上對霸凌行為明確的定義為犯罪行為,才能有法可依,才能使霸凌者明白其行為是犯法行為。

美國對校園霸凌行為採取「零容忍」的對策

美國特別重視法律的執行到位,首先美國法律給於學校對學生行政處罰的權力,一旦學校出現霸凌事件,必須立即行動,對嚴重行為可以直接開除。

此外,還要求學校必須採取三項措施:第一,提供舉報霸凌事件的渠道,老師和教職員一旦發現霸凌行為必須舉報(有一學校發生霸凌事件,沒有報警,被家長舉報後,校長丟了飯碗)。第二,對被舉報的霸凌事件必須進行調查。第三,要採取積極措施進行幹預,輕者口頭警告,重者開除學籍。對開除學籍的學生,社會組織也要對其進行心理幹預,不能放任自流。

有這樣完善的法律制度,美國的校園暴力犯罪在過去十多年中有所減少,校園霸凌得到有效遏制。

防患未然 美國學校把「反校園霸凌」納入日常活動

既然「校園霸凌」已經被納入了法律的高度,所以所有美國學校,尤其是小學,都極為重視。甚至有一個美國政府建立的「反校園霸凌」官方網站。(stopbullying.gov)

具體來說,美國學校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防患「校園霸凌」事件。

1、每個學校都需要認真地評估自己學校的「校園霸凌」情況。(Assess Bullying in Your School )

要認真收集和分析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頻次、地點、時間、學生和家長如何處理、學校的處理方式是否有效等。學校需要在家長同意的情況下,對全校的校園霸凌情況進行定期的全面調查。

上圖:美國學校會做非常詳實的針對各個方面的校園霸凌情況調查

2、充分接觸家長和學生。(Engage Parents and Youth )

美國學校認為,要讓整個社區的所有人一起參與,包括學校、家長、學生、社區,才能傳達出「反校園霸凌」的強烈信號。美國學校一般會建立一個「學校安全委員會」,負責提出計劃、實施計劃、和評估學校反霸凌工作是否做的到位等。

3、制定政策和規則。(Create Policies and Rules )

根據本州的法律和學校的自身情況,設計和制定出一整套規則:包括目標陳述、行為法則、訴諸全校的具體規則和建立「校園霸凌」報告體系。在學校形成一種強烈的氛圍:校園霸凌,零容忍!

美國小學會在很多公開環節強化「反校園霸凌」規則

4、創造安全的環境。(Build a Safe Environment )

努力創造「接受、包容和尊敬」的學校文化。美國學校會利用各種形式來營造正向的氛圍,包括校職工會議、全校集會、班級和家長會議、學校官方致家長信件、學校官網、學生手冊等。

美國小學會經常張貼海報,隨時提醒「反校園霸凌」

5、在日常教學中體現。 (Educate Students and School Staff )

美國學校會在學校的日常教學和活動中,具體體現反校園霸凌的題材和課程。另外,也會針對性地培訓相關老師和職員學習和熟悉相關的規則和政策,以便在事情發生時,他們有能力合理正確地介入和處理校園霸凌事件。

美國學校老師會在教學過程中教育學生,如果遇到「shcool bullying」該怎麼辦:

1)勇敢地直視對方的眼睛,並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對的,老師知道了會批評你的」。(Tell them to stop.)

2)逃離現場,不要讓他們得逞。(Walk away).

3)跑不了的時候,保護自己,不提倡正面反擊。(Protect yourself.)

4)告訴老師或者你信任的長者,尋求幫助不是軟弱的表現。(Tell an adult you trust.)

5)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不要跟欺負你的人去一些私隱的地方。(Find a safe place.)

6)和信任的夥伴在一起,結伴同行。(Stick together.)

7)尋找新的朋友(Find opportunities to make new friends.)

校園,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環境,讓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受欺凌卻苦無尋求解決管道,受害學生將以何種眼光看待社會呢?期待校園的每個角落,不再有欺凌,還給孩子一個純真快樂的成長園地!

作為學校方,應該向美國學校學習,防患未然,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是的,這是你的責任。

相關焦點

  • 校園霸凌:孩子的惡,到底能有多可怕?
    很多人喜歡把學校比作象牙塔,認為塔裡的生活陽光明媚,與世無爭。 但事實上,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關於校園霸凌的新聞在網上爆出,並引發人們的熱議: 廣西某中學初一學生琪琪,在遭受了嚴重的校園霸凌後,留下遺書從教學樓頂樓跳樓身亡。
  • 日本地震災區孩子也逃脫不了的校園霸凌,遠比電影上更殘酷
    在新學校裡面,他非但沒有受到咱們這裡受災兒童享有的格外關懷和照料,反而遭遇了長達數年的校園霸凌。他在橫濱就讀學校的同學,嘲諷他來自福島地震災區,身上有核輻射變異的細菌。他們對他常常拳打腳踢,將他推下樓梯。不僅如此,橫濱的學生還對這個福島來的男生勒索錢財。小男孩在恐嚇威脅下,從家裡盜取了不少現金交給同學當保護費,才使自己暫時不受皮肉之苦。
  • 雲南女生遭遇校園霸凌,面對惡魔,我們到底能教孩子做點什麼
    又一起校園霸凌!5月28日,警方通報雲南一名女生被多名男生群毆。僅僅只有幾十秒的視頻,卻讓人看得滿心憤怒!視頻中的女孩,像一個陀螺一樣,被幾個男生用力推來推去,踉踉蹌蹌。一個男生特意從她身後用力勒住她的脖子將她絆倒,其他幾個人輪流扇女孩耳光,女孩完全沒有絲毫能力反抗。
  • 聚焦校園霸凌:你是施害者、被害者、旁觀者、拯救者還是治癒者?
    最近在《看我的生活》節目中馬思純與多年好友敘舊,談及自己曾在初中遭受校園霸凌,有同學拿著她的信在全班朗讀,甚至在她的飲料裡倒粉筆灰、拖把水。 青少年時期這樣的經歷影響了她的人格,甚至成了她不自信的來源,甚至後來看到好友周冬雨以校園霸凌為切入點的電影《少年的你》,都非常能感同身受。
  • 看完電影《少年的你》有感——盤點三部關於校園霸凌的動漫番
    最近王道長去電影院看了部電影叫《少年的你》感觸很深,裡面對校園霸凌描述得很真實。那麼在我們二次元世界在有關這樣的題材嗎?答案是肯定有的!那麼接下來王道長就給大家盤點三部關於校園霸凌的動漫番,或許你看完也會有很深的感觸。
  • 同樣是校園霸凌動畫角色 為什麼胖虎的口碑比某學院的爆豪勝己強...
    校園霸凌一直是近幾年來上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不少動漫作品中也有這樣的現象存在,比如《聲之形》《某學院》等等,特別是《某學院》,裡面的角色爆豪勝己對主角綠谷出久的行為不但是校園霸凌,而且性質特別嚴重。不過近日,小編就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個問題,同樣是校園霸凌,胖虎的口碑為什麼比爆豪勝己好?
  • 《少年的你》校園霸凌是一個無解的題,但解決問題只能靠自己
    特別是,影片中周冬雨的多處哭戲,那種面對欺凌的孤獨眼神,讓人記憶猶新。對於校園欺凌的話題,早在很多國產青春片中,有所涉獵,其中以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為代表。但真正將其演好的,要屬於《少年的你》。校園欺凌的背後,是一系列難言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原生家庭,學校教育,甚至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等,但就算都了解了,就能真正地解決問題嗎?據統計,32.5%的學生遭受過校園欺凌,其中30%選擇沉默。
  • 日本皇室身份尊貴,為何公主受到校園霸凌,天皇卻無能為力?
    沒錯,日本皇室的孩子的確得到了密切關注,平日裡在學校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報導出來,就像是公眾人物一樣,沒有隱私可言在這位身份尊貴的女孩身上,其實還發生過校園霸凌事件,後來甚至被嚇到不敢上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天皇在日本就是神聖的象徵,待遇應該是極好的,政府高官都要對他們禮讓三分,身為公主,為何會在學校受欺負呢?
  • 聲之形:校園欺凌背後的鮮血和眼淚,需要怎麼做才能美化如此?
    在這裡小編聲明:即使電影再優秀,也不能成為校園霸凌的洗白工具日本的動漫電影在國內留下了太多經典,但是這一部是我目前為止在國內大熒幕上看過的最不舒服的一部日本電影!這部電影是很優秀我不否認它,但是在看的過程中我很憤怒,因為它正在一點點掩藏一個令人生氣的事實,可能拍攝這個電影的人本身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在我看來,這就是在為校園霸凌赤裸裸的洗白,對身體有缺陷的人士充滿著惡意。
  • 河北張家口再現校園霸凌,女生被3室友連扇30巴掌逼迫抽電子菸
    校園生活是每個人都離不開的回憶,一個人最美好的年華基本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都有著無數的回憶,學生在校的工作就是學習,除了學習也不應該再有其他的想法,但是近年來校園霸凌事件越來越多,雖然人們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但是受霸凌學生受到的傷害卻從未得到改觀,而施暴者因為未成年也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 校園霸凌,才是吃人的怪物!九把刀新電影與《那些年》大不同
    說到拍校園片,我們總會想到憑藉《那些年》聲名大噪的九把刀。今天院長要說的這部電影,同樣是校園題材。卻是一部超乎你想像的電影。恐怖、暴力、血腥、黑色幽默,一個不少——《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在熱血校園小說的外衣包裹之下,是一段極度黑暗的人性之旅。影片的故事發生在一所怪誕的高中。之所以說它「怪誕」,是因為在這裡校園霸凌事件非常頻繁,而老師們卻熟視無睹。
  • 小學生遭欺凌,被人拳打腳踢、在衣兜裡塞鞭炮……校園暴力何時休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最近幾年,無論是新聞裡還在影視作品裡都出現了「校園霸凌」的影子。校園霸指的是在學校裡施暴者長期以故意的行為或者言語來傷害受害者。當校園霸凌事件發生之後,學校往往為了息事寧人就採取讓「施暴者」家庭道歉、賠錢、以及對其進行通報批評的處罰方法,可是這對制止校園霸凌的發生並沒有起到足夠的威懾力,反而悲劇很有可能會再次上演。遭遇校園霸凌,「受害者」家長應該如何做呢?
  • 中國家庭|童年遭受霸凌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深
    童年霸凌是社會和家長廣泛關注的問題,校園霸凌也是各國政府以及教育部門共同面臨的挑戰。但是,童年遭受霸凌的經歷對個體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在人的一生中會持續多久呢?該調查在2014年進行的全國追蹤調查(生命歷程調查)中收集了個體遭受童年霸凌相關的信息,而到目前為止,英國、美國進行的類似老年調查中還沒有收集類似的高質量數據。澎湃新聞:根據研究結果,童年霸凌的受害者與其他童年家庭逆境有很高的相關性,這說明了什麼?
  • 校園暴力:施暴者,受害者和旁觀者,無一倖免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學校其實應當比現在更安全才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禮拜三發布了一份報告,此報告依託於一項對於學齡兒童健康行為的跨國研究及全球範圍內基於學校的健康調查,數據涵蓋122個國家,報告發現,世界範圍內13至15歲的學生,他們之中一半的人也就是1500萬人報告曾經歷過校園暴力,例如打架鬥毆或來自同學的其他形式的霸凌行為。
  • 《少年的你》觀後感,霸凌的始作者,付諸行動的保護者
    這是一部關於校園霸凌題材的青春片,校園霸凌是一個比較難把控的題材,國產電影也很難完整刻畫,有所刪減也並不意外首先電影開始,面對胡小蝶的墜樓,同學們紛紛拍照、群發、熱烈討論,只有女主陳念為墜樓的同學蓋上了衣服,於是她成為了下一個被欺凌的人,周圍的人只是袖手旁觀,這一段我覺得是在表達校園霸凌造成的慘劇背後,無情的圍觀者們也是幫兇,他們袖手旁觀的樣子和在群裡瘋狂討論的鏡頭,讓人覺得心寒難受。
  • 一女生遭校園欺凌,被逼抽電子菸還被扇巴掌!家屬:被掌摑30多次
    這個時候每個學校裡都會有一部分這樣的男孩子或者是女孩子,開始過多的注重於自己的外表和打扮,慢慢的教,心思從學習上轉移到其他的地方,然而這個時候,有些不願意學習的壞孩子,就經常惹事到處大家都不好,其實校園暴力是學校中經常存在的事情。
  • 心理健康App:能疏解校園暴力嗎—新聞—科學網
    這款App最初只是一個校園項目,直到被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學會的兒童熱線小組發現其價值後,才將其變為了現實產品。 For Me切中了被校園暴力欺凌青少年們尋找幫助的「痛點」,提供了類似「樹洞」的傾訴功能,讓受欺凌青少年在這裡可以記錄每天的心情並寫下自己的感受。除了傾訴,App的另一端還聯結著諮詢師,如果求助者有需要可以直接與諮詢師對話。
  • 日本公主身份尊貴,為何還會遭同學霸凌退學?其實天皇也無能為力
    不過在日本戰敗後,美國曾想廢除天皇制度,讓日本徹底淪為他自己的玩偶,但是日本百姓聯名上書最終得以保留,持續至今。不難看出無論興盛還是衰敗,日本天皇是國民精神的支柱。既然天皇如此深受愛戴,那麼愛屋及烏,天皇的親眷也應該會受到尊重與愛戴,尤其是他的後代們。仁德天皇的長女出生於2001年,由於是中年得子,因此對愛子疼愛有加。
  • 美國11歲男孩因姓川普被霸凌 最後被迫改名了
    原標題:美國11歲男孩因姓「川普」被霸凌目前已改姓【觀察者網綜合報導】美國德拉瓦州塔利中學一名11歲男孩因姓「川普」遭到校園霸凌,最後被迫改名了。喬舒亞·川普圖丨NBC新聞喬舒亞的母親梅根·川普說,「他們罵他,罵他是白痴,罵他愚蠢」,而喬舒亞的父親博比·貝託則表示,孩子因為姓川普而受到校園霸凌。自從唐納·川普開始競選美國總統時就開始了。孩子是無辜的,他和競選總統的川普沒有任何關係。為此,父親只好讓喬舒亞在家休學一年,自己來教他。
  • 研究生怎麼做?才能在學校期間有所收穫?看看施一公如何建議
    研究生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在讀研期間有所收穫?我們一起來看看施一公給出什麼樣的建議!近年來,隨著畢業生就業壓力的增大,還有學生對於自身要求的提高,報考研究生考試的人數越來越多,很多省份報考研究生的人數每年都在急劇增加。去年我國的研究生報考人數已經達到了290萬,相比2018年的考研人數增加了52萬人,今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只會增加不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