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誰:埃德溫·阿姆斯特朗(Edwin Howard Armstrong, 1890-1954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工程教授,一個無線電狂熱分子。沒有他,就不會有今天的無線電調頻廣播。但在生命最後的 20 年,他卻深陷專利糾紛官司,以悲劇收場。
好奇心:很多人說「上帝未必眷顧所有天才」,這其中被遺漏的一定包括阿姆斯特朗。但這與上帝無關。這是一個天才被大公司扼殺的故事,或者是大公司如何與天才和好奇心為敵的故事。
在今天,無論何時,當我們打開收音機聽音樂,當消防局隊長指揮救援,當車輛調度中心呼叫出租司機,當太空人和地面控制人員交談,當軍官發出撤離命令的時候,調頻無線電技術無處不在。像許多技術一樣,調頻無線電從發明到利用、普及,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是由眾多科學家和工程師努力得來的。
在這個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埃德溫·阿姆斯特朗 (Edwin Howard Armstrong) ,1890 年出生,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他被後人所熟知,不僅僅因為他是個無可救藥的無線電理想主義者,發明了調頻無線電技術,也是因為他和好友同時也是敵人戴維·薩諾夫 (David Sarnoff)長達 40 年的對抗,以及他生命悲劇性的結尾。
一切還要從無線電的歷史說起。所謂的無線電,指的就是電磁波的傳播,麥克斯韋 (James Clerk Maxwell)最早在《電和磁》一書中預言了無線電波的存在,並系統地提出了電磁場理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無線電之父」,那是 1873 年。
15 年後,物理學家赫茲 (Heinrich Rudolf Hertz)用實驗驗證了麥克斯韋的論證;1901 年,義大利的馬可尼 (GuglielmoMarconi)將無線電波信號傳遞到了 3700 公裡外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當時這項新技術震驚了世界。5 年後(1906 年),費森登 (Fessenden)首次用調製無線電波發送音樂,實現了人類最早的無線電廣播實驗。但受發射機調製技術不成熟的限制,無線電廣播並沒有迅速推廣開來。
在後輩科學家們的努力下,真空二極體和三極體被發明出來了,它們被應用在各種類型的無線電收發報機中,自此,無線電廣播進入實用階段。這時就輪到阿姆斯特朗登場了。
阿姆斯特朗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說他是個物理天才也不為過。十幾歲的時候,受到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越洋無線通信的鼓舞,他在家裡製作了許多無線電裝置,後來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工學院學習。
在工學院時,他研究三級管並設計反饋電路,這個系統可把信號放大上千倍。1914 年,阿姆斯特朗獲得了「振蕩電路」專利——振蕩電路在不增加發射臺功率的前提下,能使得信號達到更遠的距離,這項技術為無線電廣播的輝煌提供了重要基礎。除了震蕩電路,這位天才的科學家還在 1912 年前後發明了再生電路、超外差電路,1951 年,在他已 61 歲的時候,還發明了超再生電路。
埃德溫·阿姆斯特朗的照片不多,這是他年輕時候
埃德溫·阿姆斯特朗
埃德溫·阿姆斯特朗在巴黎的實驗室
早年設計的模型之一
逐漸發展變化的模型
年輕時的電路研究讓阿姆斯特朗認識了薩諾夫,作為無線電廣播商業化的提倡者,薩諾夫懇請阿姆斯特朗把電路帶到自己的公司進行研究,兩人性情相投,很快成為好友。
在這裡,要介紹下戴維·薩諾夫這個人。按照《紐約時報》的說法,這個在 9 歲的時候還不會講英文的人,在 39 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英語世界最偉大的推廣者。從名字大約可以猜出他是俄裔,在結識阿姆斯特朗的時候,他已經是美國無線電公司的老闆。在美國公司界,他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可以用來詮釋美國夢、文化融合、天才等各種高大上的概念。但是,另一方面他也集扼制天才、壟斷、雪藏技術、巧取豪奪等惡行於一身。
這麼說吧,戴維·薩諾夫創造了美國無線電產業的繁榮,但是如果沒有他,可能會更好一些。
回過頭來說倒黴蛋阿姆斯特朗,他不但不知深淺地喜歡上了薩諾夫,而且還愛上了薩諾夫年輕活潑的女秘書明尼(Marion Mclnnis),那時明尼 22 歲,比阿姆斯特朗小十歲,阿姆斯特朗很快陷入愛河,1923 年 5 月份,阿姆斯特朗兩次爬上 Aeolian Hall (風堂)的天線塔塔頂向明尼求婚,明尼答應了。但爬天線塔的行為激怒了薩諾夫,當然,他們二人的矛盾遠不止於此。
真正的矛盾核心在於一項無線電傳輸的新技術,調頻無線電(FM)。做研究的時候,薩諾夫邀請阿姆斯特朗為調幅無線電設計一個功能,以消除調幅無線電的天電幹擾和聲音畸變。但阿姆斯特朗卻陰差陽錯,發明了 FM。
相較於調幅無線電(AM)而言,FM 更為優越。但這項技術卻讓薩諾夫大為不悅——新技術的出現可能會撼動美國無線電公司在行業內的地位。為了保持壟斷、維持自己的王者地位,薩諾夫將 FM 技術雪藏了起來。
薩諾夫說服了聯邦通信委員會,讓委員們相信調頻技術可以改良調幅技術,但還需要很長時間。於是,聯邦通信委員會禁止商業調頻廣播的運作,並限制調頻技術的實驗研究。 (後來,他又做了一次同樣的事,就是把彩色電視技術雪藏了幾年……你就知道,這個人可不是白白被稱為「沙皇」的。)
自己發明的技術被雪藏,阿姆斯特朗當然不服,他選擇起訴,開始了長達 20 年的專利訴訟。在這過程中,明尼一直支持著她的丈夫,直到 1953 年感恩節,兩人因為官司產生了激烈的爭執,明尼憤而離開。
因為熱愛無線電,阿姆斯特朗好像特別喜歡「高」,參加一戰、做飛行上尉時,他常從戰場上來回穿梭,高舉著他的無線電測試系統;為了追求明尼,他曾爬上無線電發射塔表達愛意。
1954 年 2 月份的這天,是發現調頻技術 20 年紀念日,埃德溫坐在他位於 13 層的公寓裡,本應喝上一杯的。但是這些年,他因捍衛調頻制傾家蕩產,身體也不太好。他穿上大衣,戴上圍巾和手套,拉開窗戶,爬到了窗外。
紐約的這個冬天好像比往常的都要冷,他站在高處,有些累了。在曼哈頓這個普通的夜晚,他縱身跳了下去。
直到最後,阿姆斯特朗也沒有見到 FM 技術被應用的那一天,而美國無線電公司卻一路發展,成為了家喻戶曉的著名廣播電視公司 NBC 的前身。在今天,仍有許多人相信,調頻無線電技術尚未物盡其用,更多的技術在等待後人探索。
這是 「50 個有好奇心的人」 系列,我們將介紹:,,, ,,,,,,,,,,,,,,,,,,,,,,,,,,,,,,,,,,,,,,,約翰·拉塞特道格拉斯·亞當斯艾薩克·阿西莫夫詹姆斯·卡梅隆亨利·盧斯泰德·特納約翰·亨德裡克斯,斯圖爾特·布蘭德亨利·福特約翰·馬龍盛田昭夫麥可·米爾肯諾蘭·布希內爾安藤百福喬治·伊士曼託馬斯·米奇利史蒂芬·沃爾夫勒姆馮·諾依曼拉裡·佩奇艾倫·圖靈高登·摩爾安迪·沃霍爾伍迪·艾倫「中本聰」「班克斯」唐納德·諾曼大衛·格芬保羅·史密斯大衛·奧格威薩奇兄弟查理·芒格查爾斯·郎佛迅拉裡·金林納斯·託瓦茲道格·恩格爾巴特馬克·安德裡森埃德溫·蘭德喬治·巴帕尼古拉傑夫·貝索斯保羅·格雷厄姆哈利·厄爾蒂姆·伯納斯·李埃德溫·阿姆斯特朗雷蒙德·達馬迪安,,,,,,。名單可能會繼續擴充,如果我們發現了足夠了不起的好奇心。 尼古拉·特斯拉詹姆斯·拉夫洛克威廉·杜蘭特吉姆·克拉克霍華德·休斯肖恩·帕克
這是 「50 個有好奇心的人」 系列,我們將介紹:,,, ,,,,,,,,,,,,,,,,,,,,,,,,,,,,,,,,,,,,,,,約翰·拉塞特道格拉斯·亞當斯艾薩克·阿西莫夫詹姆斯·卡梅隆亨利·盧斯泰德·特納約翰·亨德裡克斯,斯圖爾特·布蘭德亨利·福特約翰·馬龍盛田昭夫麥可·米爾肯諾蘭·布希內爾安藤百福喬治·伊士曼託馬斯·米奇利史蒂芬·沃爾夫勒姆馮·諾依曼拉裡·佩奇艾倫·圖靈高登·摩爾安迪·沃霍爾伍迪·艾倫「中本聰」「班克斯」唐納德·諾曼大衛·格芬保羅·史密斯大衛·奧格威薩奇兄弟查理·芒格查爾斯·郎佛迅拉裡·金林納斯·託瓦茲道格·恩格爾巴特馬克·安德裡森埃德溫·蘭德喬治·巴帕尼古拉傑夫·貝索斯保羅·格雷厄姆哈利·厄爾蒂姆·伯納斯·李埃德溫·阿姆斯特朗雷蒙德·達馬迪安,,,,,,。名單可能會繼續擴充,如果我們發現了足夠了不起的好奇心。 尼古拉·特斯拉詹姆斯·拉夫洛克威廉·杜蘭特吉姆·克拉克霍華德·休斯肖恩·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