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文章:未來世界不會多極化 「多邊化」更具優勢

2020-12-0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雙月刊網站6月26日刊發俄羅斯國際事務理事會主任安德烈·科爾圖諾夫的文章《為何世界不會多極化》稱,俄羅斯人常把世界多極化構想與政治家葉夫根尼·普裡馬科夫聯繫在一起。早在1996年擔任俄外交部長時,普裡馬科夫就曾指出,多極化是現代國際關係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但一些事情的進展顯然與創始者的預期不同。是否真有足夠理由相信,世界的確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近20年來,多極化如同遠方的地平線:儘管世界一直朝它前進,但它始終遙不可及。

多極化無法適應多變量

文章稱,在「經典」多極化中不可能嚴格判定正義者和罪人、自己人和敵人、黑與白。敵人可以變為自己人,正義者和罪人可以互換位置,黑色和白色之間有大量灰色地帶。相反,兩極化中自己人總是正確的,其他人總是有罪的。「自己人」的一切都被寬恕,其他人則一無是處。

克服兩極邏輯的慣性思維雖然很有必要,但仍然不是外交政策成功的充分條件。正確使用多極化方法在最好的情況下有望取得戰術勝利,而放棄多極化理念,主張多邊主義的話,則有望實現戰略勝利。

文章稱,倘若我們贊同國際體系中各國平等的原則,就應當放棄多極化構想。因為多極化概念或多或少假設,在未來的世界裡,總會有個別國家或國家集團擁有特殊權利。

文章稱,若要未來的國際體系穩定且持久,體系內的贏家和輸家之間,「普通」國家和「特權」國家之間應該沒有根本的區別。否則,世界權力平衡發生任何變化,國際體系就不得不進行調整,不斷經歷一場又一場危機。

文章稱,在維也納會議期間,國家力量是分等級,衡量參數有限。如今,傳統、嚴格的力量等級正在迅速失去以往的重要意義。這不是因為國家力量的舊組成部分不復存在,而是因為大量新構成因素開始與它們並存。

「國家實力」概念中包含的非物質參數越來越多。很難失而復得的一國聲望和「信用歷史」變得越來越有價值。

文章稱,如果「國家實力」的概念變得越來越多義、包含越來越多的維度,那麼我們就不可避免地面臨重新定義世界政治力量平衡的問題。例如,何謂「穩定的多極化核平衡」?何謂「多邊核威懾」?當參數趨於無窮多時,構建穩定的多極化平衡的問題就無法解決。

「多邊化」模式更具優勢

文章稱,未來的世界秩序不應在多極化裡找,而應在多邊化中尋求。這兩個詞聽起來很相似,但它們的內涵卻不同。多極化意味著在武力的基礎上建立一種新的世界秩序,而多邊化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多極化增強了領導者的特權,而多邊化為落後者創造更多機會。多極化世界由勢均力敵的多個集團組成,而多邊化世界由兼容互補的多種制度組成。多極化世界的發展需要定期調整力量平衡,而多邊化世界的發展則通過增加各國間相互依賴的要素和達到新的一體化水平。

多邊化模式的某些要素已經在國際關係實踐中發揮了作用。例如,多邊主義原則,即優先考慮中小國家利益、法律基礎高於系統中個別參與者即時利益的原則,奠定了歐盟的基礎。

文章稱,如果有人不喜歡歐洲一體化的經驗,那就在其他地方尋找新多邊化的萌芽。例如,在「金磚+」模式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中。這兩個倡議都試圖避免歐盟項目的過度複雜性、排他性和強制性,為潛在的參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合作選擇。

文章稱,無論如何,國際社會不得不重建近幾十年來遭到嚴重破壞的世界政治法律基礎,在區域和全球層面尋求複雜的利益平衡,並建立協調國際交流的靈活機制。強國必須作出實質性讓步,以使多邊協議對弱勢玩家具有吸引力。

相關焦點

  • 俄媒: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
    原標題:中美貿易摩擦「也是俄羅斯的戰爭」——俄媒如是說文章導讀俄羅斯《觀點報》網站近日刊發文章,對中美貿易摩擦背景及走向進行分析,並對俄方立場提出建議,其概要如下:1。中美貿易戰是2018年世界經濟最重要的事件,當前的中美博弈表明,中國的現代化趕超模式非常有效。2。美國高科技企業將資金用於回購股票而非研發的模式,將拖累美技術進步速度,削弱其競爭優勢。3。川普個人因素值得重視,川普的「非理性」背後可能是高度的現實主義。4。川普在其國內的「體制內敵人」——亦即美金融資本和政治對立力量——更希望優先維持現有秩序。
  • 俄媒貶低中國坦克,吹捧自家T-90,高原吊打15式輕坦
    文章截圖T-90是最有可能與15式輕坦對決的主戰坦克,15式可以說是為高原之戰而生的坦克,特點是身輕腿快機動性強,在特殊區域能打它的上不去,上的去的打不過它,目前正部署在某特殊地段區域。而它面對的是對方唯一上的來的坦克也就是俄制的T-90主戰坦克,至於發動機功率更小的T-72和更重的」阿瓊「主戰坦克根本上不來。
  • 普京將出席奧地利外長婚禮 俄媒:極具象徵意義
    俄媒稱,普京將出席一場婚禮,不在俄羅斯,也並非是為朋友的百年好合錦上添花。18日訪問德國時,他將順道前往奧地利,向即將披上嫁衣的該國外長克奈斯爾送上祝福。上述行程安排可謂史無前例,且極具象徵意義。
  • 俄媒:把盧布託付給中國取款機 中國成俄第二ATM供應國
    參考消息網3月10日報導 俄媒稱,根據俄羅斯聯邦海關局的統計,中國首度躋身俄銀行業自動取款機(ATM)三大供應國。此外,俄採購外國ATM的總量自2013年後首次出現增長。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3月9日報導,俄聯邦海關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俄羅斯的銀行從中國採購了價值2340萬美元的ATM,由此中國成為俄市場第二大ATM供應國。佔據首位的是德國,俄共採購4390萬美元的德國ATM。第三名是韓國,對俄供應價值1950萬美元的ATM。這是俄市場三大進口ATM供應國的名單自2013年起首次發生變化。匈牙利曾是俄最大供應國。
  • 俄媒:中國布局海上發射平臺 與傳統發射場形成互補
    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導 俄媒稱,最近最重要的一條航天新聞,當屬中國首度自海上浮動平臺完成火箭發射,對中國來說具有火箭運輸上的優勢。在美國,「移動發射基地」施工潮也在湧動。據俄羅斯《消息報》6月10日報導,中國在6月5日首次海上發射「一箭七星」,讓人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雄心勃勃的「海上發射」項目。
  • 王湘穗:世界多極化發展與中國的應對之策
    新世紀以來一大批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世界多極化加速發展,國際格局日趨均衡,國際潮流大勢不可逆轉」。 新興國家快速發展,世界多極化加速,國際格局日趨均衡,國際潮流不可逆轉。這是對當今世界形勢非常重要的判斷。
  • 郭曉兵 | 當前太空競賽呈現多極化戰場化產業化三大新特點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認為,與冷戰期間的美蘇太空競賽相比,當前太空競賽呈現多極化、戰場化、產業化三大新特點。一、國際太空格局多極化。美國及其盟國仍在太空領域佔據優勢,但新興經濟體發展迅速,新型航天私企異軍突起,太空發展的主體日益多元。二、太空戰場化趨勢明顯。
  • 瓦爾代之辯|疫情後世界不是兩極是多極,中俄關係是重要保障
    一、「多極化」將是新冠疫情後世界發展的主要趨勢這一報告對世界發展趨勢作了分析和預測,認為未來「要麼維護已有發展最重要的組織(聯合國),並在此基礎上構建新的功能性組織;要麼出現另一種兩極對立,但要比冷戰期間更加激烈」。近半年來,俄羅斯很多文章更是稱「美中兩極化」將是未來世界的主旋律。
  • 俄批美媒紀錄片抹黑普京:歇斯底裡外沒有新內容
    請看今晚9點CNN特別節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在推特上打出的這則廣告吸引了全球目光,這是該臺節目主持人兼外交政策專家扎卡利亞最新製作的一部紀錄片:《為什麼說普京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男人》。自稱普京「粉絲」的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已近兩月,俄羅斯人沒有等到制裁的取消,卻等到這樣一部片子,失望的俄媒14日對CNN惡評如潮。
  • 俄媒文章:中國投資改變非洲面貌 未來世界工廠呼之欲出
    參考消息網5月30日報導 俄新社5月28日刊發題為《非洲將成為世界工廠,多虧中國人》的文章稱,過去20年將自己的國家變成世界生產車間的中國人現在將這一經驗成功傳授給整個非洲。未來世界的面貌正在改變。世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部分同樣如此。文章稱,先從事實開始。
  • 戰略焦慮致「安全困境」 俄與西方仍問題纏身?
    歐巴馬對俄政策的出發點是防止俄羅斯重新成為挑戰其霸權的國家。歐巴馬任內的美俄關係總體看是分歧大於合作,對抗色彩更濃。美國對俄政策「遏制」色彩明顯的主要原因是西方不願看到俄羅斯重新崛起。此外,美國的對俄「遏制」政策中也有意識形態的因素,普京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國家穩定的努力,被美國人看成是加強專制和倒退。
  • 俄媒稱「旅遊蛋糕被外人掌控」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旅遊業的發展並未給俄羅斯經濟帶來太多裨益,相關行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最多不超過5%,這一比例較之多數大國要低得多。此外,由於存在灰色地帶,部分旅遊收入未能充實國庫。
  •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練習題
    一、選擇題  1、歐洲開始一體化進程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優勢地位的喪失  B.美國的經濟政治滲透  C.蘇聯威脅的日益嚴重  D.歐洲各國紛紛實行社會改革,經濟迅速發展
  • 中國「超級大白鯊」直升機亮相 英美俄媒體都驚了
    「超級大白鯊」一亮相,就被美媒、英媒、俄媒爭相報導。外媒普遍引用中國官方介紹:這款「超級大白鯊」武裝直升機是針對未來數字信息化戰場設計出的一種複合式翼身融合高速直升機構型,其設計初期參考美國AH-64阿帕奇、CH-53(海種馬)和俄羅斯卡-52、米-26等國際優秀成熟的直升機設計技術。
  • 疫情將加速世界多極化進程
    而要有效應對疫情,世界各國以及一國內部的各個群體都需要攜手合作,共克時艱。通過這次疫情,人們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會顯著增強。其次是通過「反彈效應」影響世界經濟和全球化進程。此次疫情不僅重創了世界經濟,而且還促使各國紛紛採取「封國」「封城」行動。從表面上看,這確實是全球化的「倒退」,也引起部分人對全球化逆轉的擔憂。但是,否定之否定規律並未過時。
  • 俄媒關注:中國電影如何走向世界?
    張藝謀的《紅高粱》至今被公認是中國影史上的最佳影片參考消息網8月20日報導  俄媒稱據俄羅斯《消息報》網站8月19日報導,中國電影與世界很多地區差不多同時起步,都是在上世紀頭5年。上世紀頭10年至30年代被認為是中國電影的黃金時期,當時的電影工業中心在上海。就像電影《奪寶奇兵2》在開篇場景中表現的那樣,這座城市在當時是一個充斥著歌舞廳、鴉片、各國交際花、黑幫和冒險家的地方。
  • 俄媒:中國8處景點進入世界排名百強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俄媒稱,8個中國旅遊景點進入Stasher services世界最著名景點排名中的百強。報導稱,Stasher是世界各地酒店行李寄存處預訂行李位置的在線服務商。
  • 高考歷史複習: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
    3、"冷戰" 的影響  政治上:嚴重惡化了國際關係,使戰後世界分裂為兩個敵對的陣營。  經濟上:嚴重妨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被人為地劃分為幾個封閉的經濟體系。  軍事上:由於兩個軍事政治集團擴軍備戰,局部戰爭不斷。又由於雙方勢均力敵,從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戰的發生。
  • 俄媒:俄中探索建低軌衛星系統 將讓美失太空優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9日報導,俄中兩國專家正在研究建立「幸福之星」全球低軌道衛星系統的可能性,俄羅斯信息微型系統公司總經理列舍特涅夫-捷斯託耶多夫在2015年杜拜國際航展期間透露。捷斯託耶多夫表示,中國希望處於世界先進潮流。而他本人則建議減少終端用戶利用通信衛星的難度。捷斯託耶多夫強調,俄羅斯願意在此問題上同中方對話,因為在建立低軌道通訊衛星系統方面擁有全部潛在的可能性,包括建造和發射自己的衛星。據悉,一旦莫斯科與北京表現出強烈的政治願望並在技術合作上出現突破,兩國聯合建造的"幸福之星"將會出現在應用價值更大的軌道上。
  • 俄媒關注:中國構建最長量子通信線路
    原標題:俄媒關注:中國構建最長量子通信線路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據塔斯社1月6日報導,在「墨子號」量子衛星和地面光纖網絡的幫助下,中國物理學家構建了迄今為止最長的量子通信線路,可以防止入侵。它全長4600公裡。英國《自然》雜誌發表了介紹這項工作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