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十大武器:單兵外骨骼 機器人能思考(圖)

2020-11-22 新華網客戶端

■ 高速隱身靜音直升機模型

過去的半個世紀中,美國是世界上捲入戰爭或衝突次數最多的國家。在這些實際作戰中,美軍往往依靠大規模應用先進軍事技術,取得巨大的戰場優勢。為了保持這種優勢,美國軍方加緊在技術創新上做文章。美國《國家防務》雜誌近期發表文章,預測了未來戰爭中必須掌握的10種概念武器。

1高速靜音直升機

阿富汗戰場上,美軍特種部隊一架MH-47運輸直升機曾被塔利班擊落,機上30名士兵全部陣亡。這起事件讓美軍意識到,在下一場戰爭中,更快、更安靜、更安全的直升機是必需品。

目前,美軍對高速靜音旋翼機的追求分為兩大流派:一是傳統派,二是創新派。創新派支持採購類似V-22「魚鷹」的傾轉旋翼機,認為這種最高巡航速度可達400千米/小時的飛機「兼具直升機垂直起降性能和固定翼機高速性能,是21世紀的主流低空飛行器」。傳統派則堅持「直升機要有直升機的樣子」,通過改進旋翼系統、應用特殊塗料等方式提高速度、降低噪音。據稱,美軍海豹第6小隊當年捕殺「基地」組織頭目本·拉丹時墜毀的那架神秘直升機就是初步產品。

需要強調的是,傳統派和創新派雖然都能達到高速和靜音的要求,但安全性能卻是這兩個技術流派的共同硬傷。數據顯示,無論是V-22「魚鷹」還是新式隱形直升機的事故率都很高,因此,對未來直升機(或旋轉翼機)的追求,如何保證安全性才是最大的挑戰。

2非致命性武器

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實踐表明,未來城市作戰環境將異常複雜,士兵與平民混雜一處,難以區分。為了取得勝利並減少附帶殺傷,非致命武器將成為美軍的主要裝備之一,像胡椒噴劑、橡皮子彈、雷射致盲器、高功率擴音器或強光燈等均可納入其範疇。軍用非致命武器不僅能在近距離使敵人及其裝備暫時失能,還能對可疑人員或車輛實施「非殺傷性遠程阻擊」(限制其行動能力等),直至判明其身份。

據稱,五角大樓已組建「聯合非致命武器委員會」,負責研究各類非致命武器。在其指導下,美國海軍陸戰隊駐勒吉恩基地的一個連已接受了驗證相關裝備的任務。此外,美國陸軍也列裝了能產生強光和巨響的M98非殺傷性榴彈(射程150米),可用於哨所警告、人群驅散等行動。

相關焦點

  • 現實版鋼鐵俠戰衣:中國單兵外骨骼系統首次曝光
    外骨骼一開始就與軍事用途有著緊密聯繫。軍方研製外骨骼不但希望能增加士兵在艱苦地形和戰場的持續作戰能力,而且還希望外骨骼能夠有更大的負重能力,帶動士兵的外部防護裝甲。因此軍用單兵外骨骼的發展重點是具有防護性能的動力裝甲。大家熟知的「鋼鐵俠」,實際上就是軍事專家夢寐以求的動力裝甲。當然現在的技術距此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 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獲重大突破 已進行實地測試
    不久前,有網友放出一張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進行實地測試的照片,在國內國外引發了軒然大波,美國《國家利益》網站更是評價稱中國單兵機械外骨骼項目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在單兵機械外骨骼研發領域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近日,在無錫聯勤保障中心某部的任務現場,保管員穿上單兵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這是機械外骨骼首次亮相報廢武器銷   原標題:兵哥穿機械外骨骼搬運報廢武器 全新裝備助力大大降低了安全風險   東方網·演兵場10月19日報導:科幻電影中的「外骨骼機甲」一直是科學家們的嚮往。
  • 戰士苦不堪言,根本走不動,單兵負重高達120斤,光防彈衣就30斤
    這些負重主要包括突擊步槍、衝鋒鎗、手槍以及它們近10個備用彈匣、手雷、閃光彈、匕首、單兵火箭筒/多用途飛彈等單兵武器,防彈頭盔、防彈衣等單兵防護裝備,電臺、單兵平板電腦等通訊工具,食品、水、藥品、電池等裝備。此外為了完成特定的作戰任務,單兵有時還需要攜帶一些特定的工具,例如破門錘、液壓/氣壓鉗、圓鋸等破門工具。
  • 美軍曝光「第三隻臂」外骨骼機械臂
    「軍用外骨骼系統」並非新興事物,但輔助機械臂作為一種簡化版的單兵「外骨骼」系統還是頗有創意,本文就此為您解讀。   除持槍這一主要功能外,輔助臂還能外掛9公斤重的防彈盾牌,使步兵在執行巷戰突襲或是大樓攻堅任務時具有更強的生存性,還能解放出雙手,攜帶更多武器或是執行其他作戰任務。「第三臂」其實可以看作是一種簡化版的「軍用外骨骼」系統。圖為美軍人員測試「第三臂」手持M4卡賓槍。圖為電影《異形2》中,太空陸戰隊使用的M56「智能機炮」開火動態圖。
  • 《流浪地球》中的外骨骼動力裝甲真的存在嗎?
    但是影片中出現了多種令人眼前一亮的科幻武器裝備,其中以貫穿全劇、反覆出現的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外骨骼裝甲。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黑科技」的鏡頭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科技的進步,讓許多科幻作家筆下的未來世界逐漸成為現實,在《流浪地球》這部開年科幻片裡,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黑科技運用到電影中,其中有一些技術已經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有一些仍然處於概念階段,或製造出的成品和電影中出現的差距非常之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在電影中那套出鏡率極高的外骨骼動力裝甲。
  • 外骨骼機器人的普及之路還有多遠?
    對於機器人來說,在我們的腦海中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種鋼鐵機身、力大無窮的模樣,可是隨著科技發展,機器人不再限定於單純的機器,一種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進入到大眾的視線中。外骨骼機器人並不是為代替人力,而是與人結合,賦予勞動者更多的能力、力量。
  • 電磁雷射等離子:誰有資格成為未來單兵武器?
    當然,如果你徹底厭惡了火藥推進,也可以試試《輻射》中的鐵路高斯步槍,別看子彈的口徑只有區區2mm,但是其殺傷效果並不輸於大口徑反器材步槍,特殊的電磁子彈會以極高的速度飛出,映出一道藍光,除了其特有的廢土風情以外,可以說是一把非常拉風的武器,前提是你在武器蓄能的時候也能保持微笑。
  • 揭秘那些神奇的單兵電子設備 士兵都信息化還要什麼機器人
    2016年7月2日訊,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羅斯最新的「武士」單兵作戰系統已經部署到部隊,俄軍南部軍區北高加索的部隊裝備了1000套這種「武士」系統。當然,這套系統究竟有多神奇,大家可以拭目以待。不過,在世界軍事進程中,單兵的電子化、信息化腳步,確實一直都在把士兵們打造成「超人」、「機器人」。就讓我們為您揭秘那些神奇的單兵電子設備。
  • 十大秘密安保武器解讀
    7月23日,人民網做了一組「北京奧運安保十大秘密武器盤點」的圖片報導。各大網站紛紛轉載,引起極大關注,這十大秘密武器究竟有何神通呢?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會與微型機器人,包括能夠攀牆或飛行的微型機器人結合,實現大範圍隱蔽偵察和監視。  單兵反恐突擊車可靈活穿行於人群密集地帶,該車早已被國外警方用於巡邏,但將其用於特警機動還是我國的首創。
  • 中國智造再創佳績 悠行外骨骼機器人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
    」的下肢外骨骼機器人。悠行外骨骼機器人的推出,標誌著中國首款適用於截癱、偏癱患者康復訓練的外骨骼機器人設備正式躋身國際外骨骼康復領域,打響了「中國智造」的品牌。人人都夢想著擁有「鋼鐵俠」一般的外骨骼戰甲,增強自身的肌肉和行動,還可以幫助下肢不便甚至癱瘓的人重獲行走能力。近些年科技的飛速發展,讓這項外骨骼技術已經走進了我們真實的生活。
  • 「我們站起來了」 外骨骼機器人讓癱瘓殘疾人重拾信心
    關注國際殘疾人日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丹 文/圖  對於廣大因病或意外造成截癱的殘疾人來說,從床上、從輪椅上重新站起來,是他們的渴望。  12月3日,由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藉助外骨骼機器人,部分截癱殘疾人從輪椅上重新站了起來。
  • 單兵外骨骼化是地面部隊的必由之路!
    當今的人類舉重世界冠軍,最多能舉起自身體重3倍的重量,還必須用挺舉的形式,而且只有中小級別可以做到,到了大級別還基本做不到這一點。這個能力和同樣生活在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比,其實是十分爆弱了。螞蟻能輕易的舉起自身體重400倍的物體,能拖動自身體重1700倍的物體。
  • 未來戰爭屬於機甲戰士嗎?中國版鋼鐵俠閃亮登場嘍!
    機械外骨骼就是低配版的鋼鐵俠戰甲,也稱為動力服、動力裝甲。它能幫助未來戰士解決遇到的問題。現代士兵身上的裝備越來越多,平均負重達30公斤。再加上反坦克武器、防空武器以及其他裝備就更重啦。特種部隊就更不用說了,沒看天天訓練舉大木頭啊。儘管有裝甲車、越野車等機械化車輛的輔助,但單兵高負荷下持久作戰仍然是個大問題。
  • 中國手槍的發展史,介紹祖國單兵武器系列
    中國手槍的發展史,介紹祖國單兵武器系列手槍,是一種單手握持瞄準射擊或本能射擊的短槍管武器,通常為指揮員和特種兵隨身攜帶,用在50米近程內自衛和突然襲擊敵人。現代手槍的基本特點是:變換保險、槍彈上膛、更換彈匣方便,結構緊湊,自動方式簡單。現代軍用手槍主要有自衛手槍和衝鋒手槍。
  • 熱像儀成為了單兵高技術裝備的首選
    3)具有精度高、體積小、重量輕、功耗低的優點,便於集成在多種武器裝備和武器平臺中使用。 2 單兵作戰使用場景 在現代局部戰爭中,單兵熱成像裝備的典型作戰使用場景有觀察與偵察、目標定位與雷射指示、輕武器瞄準、在預設固定陣地的狙擊作戰、輕武器對視界和障礙物後目標的精確射擊、「未來士兵」作戰系統等。
  • 原來是在測試外骨骼送餐機器人
    22日,一名外賣騎手身背3個外賣箱的視頻引發熱議,幾個餐箱壘起來足有一人高,只見這個騎手身體微微前傾,全身被幾個「機械外骨骼」一樣的設備支撐著,走起路來就像一個機器人。有網友笑稱,「外賣鋼鐵俠來了!」 原來,這名外賣騎手使用的是一套機械外骨骼設備,該設備經常在科幻作品和遊戲中出現,如今卻被應用到了外賣送餐領域。
  • 俄展示新型機械外骨骼:可背70斤掃雷機器人,行軍9小時不累
    文/鳳凰軍事俄展示新型機械外骨骼:可背70斤掃雷機器人,行軍9小時不累機械外骨骼這種裝置,放到多年前提起,很多人一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科幻電影,影片中的武裝人員經常會穿戴這種裝備事實上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幻電影中的那些看似遙遠的「黑科技」已經逐漸出現在當今世界了,就比如前面說的機械外骨骼,似乎就已經開始出現在世界舞臺了。從外觀上看,機械外骨骼就是一種類似於軀幹護具的裝置,由於是機械,所以還是有一定重量的。
  • 外國軍迷評「最強10大單兵武器」,德械最強,美械最多,日械落榜
    這不,國外軍迷又搞出了二戰"最強十大單兵武器"的評選活動,參選的都是二戰期間各國軍隊的槍械。果不其然,有著悠久機械設計與製造歷史的德國當之無愧憑藉著劃時代的STG-44當選為冠軍,而美軍依靠繁多的種類和數款經典槍械包攬了數量最多的獎項。當然,一貫"不走尋常路"的日本不出意料地沒有一款武器上榜。
  • 新一代「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問世 穿上「盔甲」秒變「大力士」
    說起外骨骼系統,網上有許多相關的演示視頻。日前,航天科工集團二院某研究所就研製出一款「腦機外骨骼機器人」。在那場展會上,張利劍第一次接觸到「外骨骼機器人」。現場,外方技術人員運用「外骨骼機器人」輕鬆搬運重物的場景,令他印象深刻。當時,在國內這項技術還處於一片空白。於是,張利劍萌發出製造外骨骼機器人的想法。面對技術與資料極度匱乏的現實窘境,張利劍勇挑重擔,成立攻關組。經過苦心研發,國產「外骨骼機器人」終於問世。在測試過程中,張利劍發現「外骨骼機器人」無法輔助人上下樓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