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便是門學問,經驗豐富的老中醫,一眼就能從大便窺知健康。
脾是後天之本,無非就是從運化功能來講,大便就是穀物運化的產物,凡是消化問題,在大便上都會有反映。大便的次數、顏色、氣味、形狀,排便速度、排便時間等,每個方面都和體內的狀況息息相關。
比方說,正常人排便時間應該是五分鐘左右,排便速度過快,就是「瀉洩」,說明腸道得了一些急症,西醫所講的急性胃腸炎就是急症的一種。大便拉得很慢,要十分鐘、半小時,才能拉完,說明體內有積熱或氣血津液不足。
便秘的主要特徵,就是大便拉得慢,拉得困難。在次數上表現為連續四五天不拉大便,持續時間在半個多月。糞便顏色多為黑色,形狀多為幹硬的「羊屎蛋」,氣味則以惡臭、腥臭為主。
便秘是西醫的說法,中醫把便秘稱為「脾約」,也就是脾受到了約束,運化功能無法正常施展而形成的問題。根據不同人群,便秘類型不一樣,具體原因也不同。
小孩子便秘,多是腸道內有積熱而致,或者是飲食不節形成的脾虛。中年女性便秘則是月經帶走陰液,出現了陰液虧虛形成的便秘。老年人便秘是肺氣虛,動力不足,大便就拉不出來了。
這些具體原因,歸根到底還是脾的問題。積熱是脾虛無法運化所致,陰液虧虛也和脾功能下降,無法將津液運輸到腸道所致,肺氣虛實際上起源於脾氣虛,脾氣不足首先影響到的就是肺。
一般便秘的人,不僅是大便拉不出來,還會有腹脹,口乾舌燥,精神不振,睡眠不好,吃不下飯,放屁次數多,口臭等一系列問題,而這些都和脾氣不足有關。
在調理時,就需要辯證運用相關的草藥,其核心的方法就是健脾以促進津液運化,消積熱以解乾燥,潤腸以達通便之效。用到的材料,就是麻子仁、杏仁、白芍、大黃、枳實、厚樸。
麻子仁又稱火麻仁,民間經常有用火麻仁配合蜂蜜調理便秘的偏方,對一些特定人群是有效果的。火麻仁能潤燥通便,其味甘性平,也兼具潤脾潤腸之效。
杏仁可向上作用於肺,達到宣發、恢復肺氣之效,向下能作用於腸,使腸道潤滑,以通糞便。白芍是養陰之物,可增加陰液量,適用於中年婦女調理便秘。大黃、枳實、厚樸有洩熱之效,能增強脾動力,輔助排便。
凡是在調理便秘時,這六種材料基本都是少不了的。以健脾為基礎,再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合理的配比,大部分人都能一拉到底,遠離便秘。
歸納一下,小孩、婦女、老年人的便秘原因有所不同,便秘時表現出來的其它症狀也不一樣,但根子都在脾上。在調理便秘時,需要以健脾為基礎,學會運用不同的搭配,完成對便秘的調理。平時要想遠離便秘,還得先養好脾臟,每天堅持喝足了水,多吃含水量高的水果、蔬菜,堅持早起晨練半小時,可慢跑、散步、打太極拳,晚上不熬夜堅持十點前睡覺。如此做,脾不會差,便秘也就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