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2017年國民閱讀報告 北上廣及東部發達地區仍是閱讀主力 |...

2020-12-08 199IT

在信息通道愈發豐富的今天,人們時刻處於碎片化信息的包圍和淹沒中,被各種數字終端佔據所有時間。不禁有人會問,你還有時間讀書嗎?答案是:有的。

基於京東平臺圖書類產品的大數據,京東數據研究院發布《2017國民閱讀報告》,報告顯示,雖然越來越多用戶開始習慣於手機等信息接收方式,但從學生和中青年用戶的閱讀習慣看,他們對圖書(無論紙書還是電子書)都存在明確需求,內容還將是圖書市場的決勝因素;愛讀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閱讀習慣和閱讀氛圍已經形成。

全民閱讀:讀者增加、地域擴展、銷量攀升

「消費升級」不僅體現在衣食住行等基本消費上,同樣體現在閱讀這樣的精神層面。

報告顯示,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品質生活的持續追求,對於精神食糧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全國各省的圖書銷量及用戶數持續保持高增長,越來越多人加入閱讀大軍。其中,北上廣及其他東部發達城市仍然是閱讀主力,但增長率趨於平穩;得益於線上購書的便捷性,中西部城市反而高歌猛進,湖南、寧夏、陝西、江西、貴州、青海、甘肅等省份,2016年訂單量同比增長均超過70%。

天津、遼寧成閱讀消費大戶。報告顯示,在購買圖書上最捨得花錢的省份依次為北京、上海、江蘇、天津、浙江、遼寧。這些省份中,年均購書金額大於200元的用戶佔比,位居全國前列。以往常常佔據各大品類消費榜首的廣東省,在圖書消費中稍顯落後。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和西藏地區,年均購書金額200元以上的用戶佔比,也在全國頗為突出,京東等電商平臺的興起,既保障了當地讀者購買正版圖書的權益,又讓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也能夠和發達省份同樣快速購買到暢銷書,是這些地區異軍突起的重要原因。

高知人群聚集現象明顯

京東大數據顯示,京東主力購書和閱讀人群的用戶畫像為:中青年、高學歷、中產、擇書謹慎,是資深網購用戶。

其中,男性用戶佔比略高於女性用戶;70、80後(26-45歲)的中青年佔京東平臺上所有讀者的74%;大學和研究生以上學歷的用戶,佔京東圖書消費者的8成;中產人群佔比超過50%;對評論的敏感度高達81%,大大高於京東全站用戶的表現。

由此可見,京東平臺讀者中,高知人群聚集現象明顯。這既得益於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因為他們是網購的熟練使用者,會優先通過電商平臺網購圖書。他們除了自身酷愛閱讀,也重視對下一代閱讀習慣的引導和培養,是全民閱讀的領軍者。而學生群體作為讀書需求大戶,良好閱讀習慣的正在形成,是未來全民閱讀的中堅力量。

閱讀出發點更明確,「跟風」現象減少

報告顯示,近年來,用戶的閱讀出發點更加明確,更注重自身買書的功能性,專業領域書籍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同時,促銷、粉絲經濟、社會熱點等都對圖書銷售有著越來越強的影響。

通過研究閱讀用戶的購買時機可以看到,圖書銷量在全年有明顯的起伏,其中的高峰分別為1月、3月、6月、9月、11月。進一步可以概括為:電商促銷、寒暑假、開學和考試。再次說明,「讀書人」對電商促銷規則有極高的敏感度,是成熟網購用戶的核心表現。

購書目的明確的特徵在京東圖書新用戶中體現的更加明顯。2016年,通過京東平臺首次購買圖書的用戶中,27%的用戶選擇購買童書和教輔,其次是小說、考試和文學,並沒有一窩蜂地大量購買暢銷書。

電子書用戶更理智謹慎

方便快捷的電子書,深刻地影響著年輕的閱讀群體。不過快閱讀,不等於亂閱讀,在擇書上他們很講究。

2016年,京東閱讀APP年度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07%,總閱讀時長提升了379%。這些讀者中,男性佔比超過7成,相較於紙書用戶,性別差異進一步拉大。

80後對於電子書的接受程度最高,佔所有電子書用戶一半以上,因此他們的書單也呈現出明顯的年齡特徵和職業特徵。《別讓拖延症毀了你》、《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心理學故事》、《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歡樂頌(套裝全三冊)》、《圖解時間簡史》等成為2016年電子書的暢銷書。

為了推動全民閱讀,鼓勵年輕的思想和寫作者,京東傾集團之力舉辦了「京東文學大獎」,來自全國的數十萬名讀者選出了自己心儀的圖書,投票人群以男性為主,其中80後最多(45%),其次是90後(28%)和70後(20%),他們來自白領和教師、學生群體,中產人群佔比54%;大學本科學歷47%,研究生及以上22%。大量投票用戶來自北京(14%)和廣東(12%),其次是山東、江蘇、浙江、上海、湖北、四川、陝西、河北,這十個省份用戶佔比近70%,充分體現了全國年輕讀書愛好者的喜好和追求。

隨著全民讀書習慣的逐步養成,以京東為代表的在線銷售渠道為圖書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和閱讀分享空間,使用戶可以更精準地進行個性化閱讀,也帶來了大量的長尾圖書產品。《2017國民閱讀報告》認為,未來網購圖書消費還應持續關注IP化、家庭式閱讀和共享閱讀。在需求型閱讀的基礎上,共讀模式尤其是親子共讀、家庭共讀等,還有更多值得探索的空間。隨著中國用戶為內容付費的意識成熟,電子書和數位化音視頻也將持續保持健康成長。

自 騰訊科技

相關焦點

  • 2017國民閱讀報告:購買圖書最捨得花錢的是北京
    日前來自京東數據研究院《2017國民閱讀報告》顯示,用戶對無論是紙書還是電子書都存在明確需求,內容還將是圖書市場的決勝因素;愛讀書的中國人越來越多,閱讀習慣和閱讀氛圍已經形成。北京已經成為最捨得為購書花錢的城市。
  • 掌閱發布2018數字閱讀報告: 北京讀者偏愛歷史題材,00後或成閱讀主力
    2019年1月,《2018掌閱數字閱讀報告》出爐,該報告顯示,2000年至2009年出生的00後用戶在掌閱平臺(月活躍總用戶超過1.1億)佔比已達28%,正式超過80後成為第二大閱讀群體。言情與懸疑小說成娛樂休閒主力這份數字閱讀報告展示了掌閱平臺上各種內容形式的用戶閱讀喜好,呈現出很多新的閱讀趨勢。趨勢一,中國作家作品更受歡迎。
  • 京東聯合艾瑞發布2019圖書市場報告:「紙電同步」成銷售趨勢
    近日,京東圖書與艾瑞諮詢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圖書市場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通過對紙書、數字閱讀的銷售特點、讀者行為習慣及年終榜單等多個維度的分析,呈現出2019年中國圖書市場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趨勢。報告顯示,一二線市場仍是主力地區,低線市場是增長引擎。文教書和童書兩大品類在2019年持續擴大市場份額。
  • 京東圖書用戶行為報告:中低線市場提速,疫情改變閱讀習慣
    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京東大數據研究院與京東圖書共同推出2019年讀書報告及戰「疫」期間讀書報告,基於京東大數據的分析,總結出2019年及2020戰「疫」期間的全民閱讀習慣與變遷:1.中低線市場成為增量發動機,社交驅動力明顯;2.
  • 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
    新華網 郭小天攝  新華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王志豔 劉佳佳)15日下午,由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的「2017年十大文化閱讀熱點事件」票選活動揭曉結果,在18項產生廣泛社會影響的文化閱讀事件中,經網友票選和專家評議,《朗讀者》引發讀經典文學風潮、新華書店成立80周年等十大事件入選。
  • 疫情對湖北人閱讀習慣影響有多大?這份報告揭示了箇中奧秘
    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京東大數據研究院與京東圖書共同推出2019年讀書報告及戰「疫」期間讀書報告,基於京東大數據的分析,總結出2019年及2020戰「疫」期間的全民閱讀習慣與變遷:中低線市場成為增量發動機,社交驅動力明顯;名人或社會熱點事件對相關圖書的銷量影響十分顯著;
  • 盤點2017年最熱門的文化閱讀事件,你怎麼看?
    同時新華網、亞馬遜中國、書香中國·全民閱讀官網聯合發起「2017十大文化閱讀事件票選活動」,以下哪些是你2017年最關注的「十個熱點」,快來投票告訴我們!(本盤點側重與閱讀有關的文化領域,以時間排序,泛文化類事件不在此列)
  • 《民法典》銷量是《新華字典》的8倍 原來2020年網友們都在閱讀這些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回歸閱讀,通過書籍充實自我。1月12日,噹噹發布《2020閱讀趨勢報告》。四線愛考公務員;打工人偏愛工作技巧圖書,小鎮青年青睞心理學圖書;《民法典》銷量是《新華字典》的8倍......《報告》揭示出了很多2020有趣的國人閱讀新現象。
  • 抬槓者:逃不了的北上廣,躲得進的電影院
    這並非是值得指責的虛偽,根據「城市數據團」的一份報告顯示,北京、上海、廣州正在成為人口的「抽水機」,隨著中國勞動力缺口的增大,發達城市必將抽乾邊緣城市的適齡人口,在結構性的作用下,留下布滿全國的衰亡凋敗的城鎮村莊。 如果一定要用「逃離」一詞作為註腳,「逃離終將衰落的家鄉」的迫切性,一定是最靠前的。
  • 「都來讀書」,詮釋經典閱讀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11月18日 封面新聞) 碎片化閱讀時代,線下讀書會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尤其是對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來說,有質量的線下讀書會,更是稀缺。「都來讀書」攜手多名大學教授一起走進中學課堂,與學生共讀經典,這對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種難得的體驗。雖然說這一做法未必能夠成為常態,但它更重要的價值體現在,有助於讓中學生在與大學教授的面對面交流與共讀經典的過程中激發閱讀興趣。
  • ...京東2017開年大會:在2021年前,京東要超越阿里,成為中國第一大...
    年2月10日,雙方聯袂打造的全新社交禮品體驗「用星說」正式推出;京東集團今天在北京召開2017年開年大會,劉強東表示2021年以前成為B2C電商老大;Windows 10 新增「窗中窗」等實用功能,未來界面設計將會更唯美簡潔……【好文推薦】@網易要做雲音樂課堂?
  • 回歸閱讀,拓展生活的光譜(人民論壇)
    世界讀書日前夕公布的一份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6年我國成年國民各媒介綜合閱讀率近八成,人均圖書閱讀量7.86本,與2015年相比均有增長。而在國民對個人閱讀數量評價中,僅1.7%的人認為自己閱讀數量很多,逾四成的人感覺自己閱讀量很少或比較少。國民閱讀率的與日俱增和個人對閱讀量的「不知足」,說明人們對讀書這件事,變得更加在乎了。
  • 2020京東圖書地域排行提前看:你所在的城市圖書購買力如何?
    近日,京東圖書2020年度榜單出爐,看看全國的買書排行,你所在的省份或者城市圖書購買力如何?如果按省(自治區、直轄市)來看,圖書成交額前十跟2019年相比變化不大,北京、廣東、江蘇位列前三,僅湖北從2019年的第7降為2020年的第10。
  • 艾瑞報告:有聲閱讀成移動閱讀新增長點,喜馬拉雅引領國內有聲書...
    日前,艾瑞諮詢發布《2019年中國移動閱讀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有聲閱讀成為了移動閱讀行業的一個全新增長點,在市場增長速度上領先行業平均水平。無獨有偶,《泰晤士報》以德勤年度技術和媒體趨勢預測報告為消息源報導:全球有聲書市場2020年將增長25%,達到近40億英鎊(約合363億元人民幣),銷量有望超過電子書,有聲閱讀行業將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放眼國內有聲閱讀市場,喜馬拉雅以其龐大的用戶體量、高築的內容版權壁壘、成熟的主播成長體系,居行業頭部位置,並進一步擴大其領先優勢。
  • 京東發布2018生鮮年貨消費報告 廣西消費者最愛紅西柚
    3月7日,京東數據研究院重磅發布《環球尋味 進階的中國年——2018生鮮年貨消費報告》,基於京東大數據,從市場、用戶和地域多個角度分析國人生鮮年貨消費特徵,通過數據描繪京東生鮮用戶「鮮、快、好、洋」的生活日常。
  • 掌閱發布2020年度數字閱讀報告 00後用戶躍升為第一大閱讀群體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王子霖)近日,掌閱科技發布了《掌閱2020年度數字閱讀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度掌閱用戶年齡結構更趨年輕化,90後用戶佔比達八成,其中00後用戶佔比從2018年的28%提升至47.68%,正式成為第一大閱讀群體,男性讀者佔比提升至60.36%。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的新增用戶佔全年新增用戶的近一半。此外,用戶活躍度大幅提升,養生、醫學、科普類題材書籍的下載量較上年同期增幅較大。
  • 深圳數字閱讀報告發布 懶人聽書獲「技術服務創新獎」
    11月29日,由深圳讀書月組委會辦公室、深圳出版集團公司主辦的2018-2019年度深圳數字閱讀報告發布會暨精英沙龍在深圳書城中心城舉辦。現場發布了2018-2019深圳市數字閱讀報告並頒發獎項,懶人聽書榮獲「深圳數字閱讀技術服務創新獎」。
  • 亞馬遜發布15年Kindle電子書閱讀行為報告
    2016年1月22日,北京——亞馬遜中國今日發布「Kindle 2015年度電子書閱讀行為報告」,主要包括「Kindle年度電子書排行榜」、「Kindle年度電子書讀者閱讀行為榜」、「Kindle年度電子書閱讀城市榜」三個類別的榜單。
  • 2017考研英語閱讀精選:中國73%的水域被嚴重汙染
    考研英語閱讀真題中的文章,多摘自英美主流外刊,有時候你認識所有單詞、搞清全部語法還不夠,還需要了解英美文化,掌握他們的表達方式,這就是閱讀的潛臺詞。有時候是一些俗語和俚語,有時候是固定搭配,有時候需要藉助歷史、風俗、文化才能理解某種現象或表達。總之,這些地道的英語文章背後都有潛臺詞,一般人不容易讀出,但往往是理解文章的關鍵。
  • 掌閱2020年度數字閱讀報告顯示,00後用戶躍升為第一大閱讀群體
    2021年1月,掌閱科技發布了《掌閱2020年度數字閱讀報告》(下文簡稱《報告》)。《報告》基於掌閱APP、掌閱精選APP及iReader海外版等平臺滾動歷史一年的運營數據及用戶自願填報信息,分析回顧過去一年的數字閱讀趨勢與用戶閱讀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