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不是人造,已從蝙蝠過渡到人類,並可能已經適應人體環境

2021-02-08 譯眼看世界

日前科學家在研究新冠病毒時,發現一些病毒產生了變異,而這一現象表明這些病原體可能已經從蝙蝠身上蔓延至人類並逐步適應人體內部生理環境。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強調,目前還不清楚變異會對病毒產生何種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國家檢測出的病毒種類開始獨立發生變化之後,病毒的傳播性變得更強了。

科學家在早期的研究中發現,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會讓其更容易附在人類細胞上,而這一點讓它能感染更多人群,並迅速在全球肆虐。現在令科學家最為擔心的是,如果刺突蛋白發生進一步變異,不但病毒的作用形式會改變,新研發的針對性疫苗也可能因其過於快速的變化失去效用。

而研究人員在分析了從62個國家收集到的超5,300對新冠病毒基因組後,結果顯示「刺突蛋白」已經開始變化。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兼新興傳染病教授馬丁·希伯德(Martin Hibberd)認為,當前的緊急事態更加需要全球各國緊密關注病毒動態,必須確保不會有任何的病毒變異讓我們所做的一切前功盡棄。

希伯德還說:「這是一個警告。即便這些變異對疫苗的研發無足輕重,其他的變異仍會造成不可預計的影響,我們必須一直監視病毒動向,這樣才不會因為只注重研究針對其中幾類病毒的疫苗,而忽視了病毒變異產生的後果」。上個月,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使用基因分析表明,冠狀病毒可能起源於蝙蝠,而不是某些陰謀理論家聲稱的是由實驗室製造的。

圖片來源:msn;bing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可能1948年已存在!專家擔憂警告:蝙蝠或含有其它冠狀病毒
    研究人員在蝙蝠基因中有重要發現《自然科學》雜誌報導稱,在對新冠病毒進化過程的追蹤,是一個難以完成工程,計算量非常之大,病毒在基因中不斷地重組、變異,最終在全世界肆虐開來,說明新冠病毒已經能夠適應在宿主以外環境生存
  • 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新冠病毒絕非人造,建議去蝙蝠棲息地溯源
    3月9日晚,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新發傳染病研究中心主任石正麗做客騰訊「2020科學抗疫」線上公益課堂。她澄清,新型冠狀病毒絕非人為製造,華南海鮮市場的關閉確實給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的溯源帶來了困難。她還提醒,出現下一次蝙蝠冠狀病毒跨族群感染仍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 再破「新冠人造」假說:病毒專有特性無法在實驗室獲得
    隨著科學家研究的不斷深入,新冠病毒的諸多陰謀論當中,絕大多數已經被證偽。不過,圍繞病毒的來源,其最初來源是否為實驗室,還不是人類主動創造的「病毒武器」,目前爭議極大。這篇文章,再次為病毒的「人造」假說進行了有力駁斥。這篇文章指出,新冠病毒不可能通過實驗室操作相關的SARS類冠狀病毒而出現。文章作者認為,新冠病毒「人造」的假說,缺乏可靠的研究依據,而且在科學上根本行不通。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的能力,比已知的最優結合方式更低。
  • 吃了蝙蝠的流浪狗,可能才是人類感染新冠病毒的源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學術頭條自從新冠病毒(SARS-CoV-2)導致的疫情爆發以來,已在全球範圍內感染了近 200 萬人。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尋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以了解其究竟如何從動物宿主轉移到人類身上。
  • 再破「新冠人造」假說:病毒專有特性無法在實驗室獲得-虎嗅網
    隨著科學家研究的不斷深入,新冠病毒的諸多陰謀論當中,絕大多數已經被證偽。不過,圍繞病毒的來源,其最初來源是否為實驗室,還不是人類主動創造的「病毒武器」,目前爭議極大。這篇文章,再次為病毒的「人造」假說進行了有力駁斥。這篇文章指出,新冠病毒不可能通過實驗室操作相關的SARS類冠狀病毒而出現。文章作者認為,新冠病毒「人造」的假說,缺乏可靠的研究依據,而且在科學上根本行不通。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與人類細胞受體結合的能力,比已知的最優結合方式更低。
  • 新冠病毒從何而來——從蝙蝠到人類的演變之路
    從蝙蝠開始,病毒經過怎樣的傳播和演變最終成為危害人類的新冠病毒,需要我們去好好探尋一番。,但是由於大部分蝙蝠都生活在深山老林的山洞中,很少與人類接觸,所以,蝙蝠身上的病毒一般很難傳播到人類群體中。這時候就需要中間宿主的「幫助」了,它能夠將蝙蝠和人類連接起來。同在野外生存的動物,如蛇、穿山甲、孔雀、竹鼠、獾等等,可以很輕易地接觸到這一「毒王」——通過接觸蝙蝠的糞便、在山洞中穿行、捕食蝙蝠、食用蝙蝠的屍體等。這些病毒就這樣寄生到野生動物身上,而人類最近幾年又興起了食用野生動物的風潮,這就為病毒的進一步傳播提供了可能性。
  • 新冠病毒已在蝙蝠中傳了70年
    英國《自然·微生物學》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早在1948年就在蝙蝠身上首次進化出來。這意味著,新冠病毒譜系已在蝙蝠中傳播約70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和中國香港大學等機構組成的國際科學家小組分析了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
  • 美英澳科學家:排除新冠病毒人為製造可能,或已在人類中無害傳播幾十年!
    雖然目前的研究還沒有找到最終的源頭,但一項新的研究認為,我們可能應該回溯到更久遠一些的時候,因為這個病毒有可能早就在人體中潛伏了。這項研究來自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其論文已發表在3月17日《自然-醫學》雜誌上。
  • 新冠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
    新華社倫敦7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有不小難度,因為不同病毒之間會交換遺傳物質而重組,病毒基因組亞區可能起源於不同的祖先。
  • 新冠病毒譜系或已在蝙蝠中傳播數十年
    近日,《自然》子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了一篇探討新冠病毒起源的論文,提出新冠病毒可能在約40年至70年前就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了。這一發現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SARS-CoV-2)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
  • 研究人員:新冠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
    新華社倫敦7月28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有不小難度,因為不同病毒之間會交換遺傳物質而重組,病毒基因組亞區可能起源於不同的祖先。
  • 美機構建議暫停蝙蝠研究:擔心蝙蝠被人類傳染新冠病毒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美媒稱,美國聯邦政府建議科學家暫停一些涉及北美蝙蝠的野外作業,因為他們擔心研究人員可能將新冠病毒傳染給這種動物,進而危及蝙蝠種群,或者為一種已在全球大流行的病毒創造一個新宿主。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1日報導,新冠肺炎是由一種動物源病毒(即可在動物和人類之間來回傳播的病毒)引發的。目前尚不清楚它傳染人類的確切路徑。科學家們說,傳播步驟可能包括停留在一種中間物種身上,比如被大量走私的瀕危哺乳動物穿山甲。研究已表明,引發新冠肺炎的這種病毒能由人類傳染給動物,包括狗和貓。最近,紐約市布朗克斯動物園一隻馬來亞虎經檢測感染了新冠病毒。
  • 新冠病毒直接來源於蝙蝠嗎?這三個問題需要解答
    這些問題需要解答) 新京報訊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國外科研機構發現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存在直接感染人類的可能。記者發現,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在2017年底和2018年初發表的多篇論文,已經發現蝙蝠體內SARS相關冠狀病毒感染人類的證據。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病毒是怎樣從它們身上來到人類世界的?中間宿主又是個啥?起啥作用呢?自然宿主:病毒的「潘多拉魔盒」所有病毒都有個源頭,一般稱為「自然宿主」。自然宿主是給病毒提供適宜生存和繁殖環境的生物,好似一個盛放病毒的天然容器。蝙蝠是已知60多種可引起人畜共患傳染病病毒的自然宿主,堪比病毒的「潘多拉魔盒」。
  • 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洩漏?新謠言錯在哪裡?
    科學家在嚴苛的安全條件下研究的結果,是為了證明野生蝙蝠攜帶的冠狀病毒很有可能積累突變而再次獲得感染人類的能力。諷刺的是,這項本應受到足夠重視的研究不僅沒能阻止新的疫情,反而在新疫情中被陰謀論者曲解為「洩露病毒」的元兇。
  • 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譜系或在蝙蝠中已傳播幾十年
    來源:科技日報國際戰「疫」行動 科技日報北京7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最新病毒學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或在40年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其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經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
  • 研究稱新冠病毒所屬家族已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7月28日報導,病毒傳播的方式會在其基因組上留下痕跡。而這些痕跡隨後可運用譜系動力學(phylodynamics)方法進行追蹤。藉助譜系動力學方法,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得以重建新冠病毒的演化歷史模型,並發現它所屬的家族已在蝙蝠中傳播了數十年。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微生物學》期刊上。
  • 新冠病毒不是人工合成,俄衛生部說的「病毒重組」是什麼?
    大多數突變並沒有什麼危害,甚至對病毒自身來說是致命的,不過,有極少數突變會導致病毒毒力或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不同病毒的突變率也不同。這一次的新冠病毒,就被認為是蝙蝠冠狀病毒與未知來源的冠狀病毒的重組,也可能由此獲得感染人的能力。
  • 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
    一個國際團隊28日在英國期刊《自然·微生物學》發表報告說,新冠病毒可能在40至70年前從與之關係最緊密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意味著產生新冠病毒的病毒譜系可能已在蝙蝠中傳播幾十年了。所有方法均表明,RaTG13和新冠病毒擁有共同的單一祖先譜系,估計新冠病毒分別於1948年、1969年和1982年從乙型冠狀病毒支系B中的蝙蝠病毒中分化出來。這項研究還得出結論,雖然新冠病毒和穿山甲攜帶的有關病毒擁有一個共同祖先,而且穿山甲可能在新冠病毒從動物傳給人類的過程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穿山甲不大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
  • 新冠病毒由多種冠狀病毒自然結合形成,感染性千倍於蝙蝠原生病毒
    據最新一期《自然·結構和分子生物學》刊發的論文,英國倫敦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院的科學家採用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獲得新冠病毒表面刺突迄今最高清圖像,從而揭示新冠病毒由多種冠狀病毒自然結合而成,其感染性比蝙蝠原生冠狀病毒強1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