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汽車品牌擬人化,那雪鐵龍的性格一定是自信且內斂的,這當然是很好的品質。但當下汽車市場,是一個鋒芒畢露的時代,大家都搶著秀肌肉,親和路線反倒偏小眾起來。
東風雪鐵龍品牌的當家花旦是天逸C5 AIRCROSS SUV(以下簡稱天逸),這款車於2017年9月登陸中國,去年新增了400THP版本,搭載1.8T+8AT動力,是合資緊湊型SUV市場最先搭載8AT的產品。
前段時間,我有幸參加東風雪鐵龍天逸家族試駕,從成都出發,一路向西,攀上川西高原。此次試駕,我駕駛的正是雪鐵龍天逸400THP版本。
兩天的體驗後,我始終在琢磨一個問題:一款不算新產品的車型,我要怎麼向仍不了解它的消費者,介紹它依然是這個細分市場值得選購的產品呢?
最終我的答案是,與其複述它的產品點,不如讓我乾脆點告訴你,這是一款把優點藏在駕乘感受裡的車型。不論乘坐,還是駕駛,它都是同級最舒適的產品之一。
舒適感官,應是親和以待
即使以今天的審美看,天逸的設計依然很獨特,它整車是年輕運動的感覺,但卻找不到菱角分明的線條,相比同級別那些犀利且帶有攻擊性的產品,雪鐵龍天逸以偏圓潤的設計風格,透著一股親和力。這種獨樹一幟的風格,不僅個性,也頗為耐看。
天逸的內飾風格也是特立獨行,時尚、個性,非常有設計感,它在方向盤、空調出風口、車門把手、座椅圖案,甚至液晶儀表,都大量採用了著雪鐵龍獨有的圓角矩形元素。同時還藏著浪漫的小細節,比如副駕面前的豎條皮質其實是源自箱包的設計。
天逸車聯網系統是有升級的,配有CITRON CONNECT車載互聯繫統,集成了智能語音識別、3D導航、娛樂資訊、遠程服務、百度Carlife和蘋果CarPlay互聯功能等。
擋把區域同樣簡潔,電子擋把顏值頗高,旁邊的五種駕駛模式切換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一輛全路況硬派SUV,此外這裡還有陡坡緩降、運動模式兩個功能鍵,需要吐槽的是天逸全系都沒有AUTOHOLD功能,它對日常行車的便利性提升很大,後期改款應增配。
後排的空間感很好,頭頂的全景天窗尺寸不小,我們試駕的川西高原,紫外線較強,因為採光過於優秀,不得不關閉天窗。另外值得點讚的是,座椅的支撐性和柔軟度非常棒,長時間乘坐的舒適度很好。
從容 是高級別的駕駛魅力
這次試駕讓我對雪鐵龍倡導的領先舒適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天逸搭載的這套1.8T最大功率211馬力,最大扭矩300牛米,變速箱匹配的是愛信8AT。我們歷經了城市擁堵路況、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以及多彎山路,總的來說這套動力表現是兢兢業業,動力輸出線性,變速箱工作平順。
一輛非運動定位SUV做到這樣就足夠了,剩下的要看其他部分的駕乘表現,天逸駕駛魅力在於穩定和安靜,穩定主要指它的大師級底盤,比如在走顛簸路,車輛會有大量起伏跳動,底盤會化解掉這些多餘的跳動,駕乘者感覺很平穩,同時又會把路感傳遞到駕駛者手中的方向盤,讓駕駛者對操控有足夠的信心。而在彎道裡,底盤又非常紮實緊貼路面,毫無側傾感。這種感覺並不是運動性的操控感,而是可以很舒服且安穩的通過彎道。
因為駕駛感的確給人信心,在山路上駕駛頗有樂趣,出色的動力總成和底盤調校,讓天逸龐大的車身在山路穿梭也並不感到累贅。
安靜指的是NVH控制非常優秀,坐在天逸的車廂裡有一種C級車靜謐感,發動機噪音、高速的風噪和路噪都不是很惱人。
總結
毫無疑問,雪鐵龍天逸是一款優秀的SUV,有時候我們也費解,為什麼這樣一款車並不熱門。即使它相比競品依然不完美,但是它展現出的水平,理應比現在吸引更多人,這次體驗後,我得出答案是,天逸的產品亮點為隱藏式的,沒有駕駛和體驗過,會難以體會它的妙處。而國內消費者,並不擅長用試駕來甄別產品的優劣,更多集中在品牌、動力、配置上。
主機廠顯然是意識到了這樣的短板,因此東風雪鐵龍今年拋出了「無試駕 不購車」的理性消費理念,並以此展開了一系列體驗活動,為產品賦能。也讓更多消費者體會到東風雪鐵龍產品的優質。
而不久前剛剛開啟的2020神龍汽車文化節上,東風雪鐵龍發又布了"五心守護行動",以及"家一樣的關懷"品牌服務承諾升級至3.0版本,通過"買車放心、用車安心、服務貼心、換車開心、一路同心"的"五心守護行動",來守護、陪伴客戶用車全生命周期。
在產品吸引用戶,及服務感動用戶的基礎下,或許明年此時,雪鐵龍天逸會有不一樣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