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疆天文臺日前傳出消息,該臺博士生鄢淑平利用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RXTE)天文衛星的存檔數據,研究了黑洞雙星系統吸積流的不規則與準周期的X射線變化,並且在國際上首次將不規則與準周期X射線變化的幅度譜相除來分析吸積流的變化,為深入研究吸積過程提供了一種簡便而有效的新方法。相關論文已經分別被國際著名期刊《天體物理學雜誌》和《皇家天文學會月報》發表或接收。
據介紹,吸積是天體演化的重要過程與現象。對吸積流輻射出X射線變化的研究,是認識吸積的重要途徑之一。銀河系內著名的低質量黑洞雙星系統GRS 1915+105產生相對論性的噴流,有複雜多樣的X射線狀態。即便處於穩定的χ態時,GRS 1915+105的部分能譜可用模型很好地解釋,另一部分則不能。
研究人員通過對射電波段觀測數據的分析表明,噴流性質的不同導致了χ態能譜的分化;對低頻(約0.1~30赫茲)準周期X射線變化幅度譜的分析認為,準周期X射線變化源自吸積流內區較熱的冕,對ρ態數據的相位分解也有力支持了準周期X射線變化源自冕。
與此同時,對不規則與準周期X射線變化幅度譜比值的分析發現,吸積盤具有高頻(大於10赫茲)不規則X射線變化。高頻不規則變化通常來自冕,而不是吸積盤。研究表明,這些高頻變化可能是由具有高頻率變化的冕光子對吸積盤的照射所致。(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