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2016年上半年我國服裝及其上遊相關的47家上市公司,包括男裝、休閒裝、運動裝、女裝、鞋類、內衣、職業裝、裘皮、孕嬰童裝以及紡織和拉鏈,共實現營收1218.27億元,實現淨利潤113.45億元,淨利潤率9.13%。與上年同期相比,營收(2015年上半年為1068.15億元)增長14.05%,淨利潤下降1.69%(2015年上半年為115.39億元),淨利潤率(2015年上半年為10.80%)下降1.67個百分點。
服裝類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遠遠高於紡織類上市公司
男裝、休閒裝、運動裝、女裝、鞋類、內衣、職業裝、裘皮、孕嬰童裝九類39家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83.17億元,淨利潤103.08億元,淨利潤率13.16%。與2015年上半年相比,營收增長7.18%,淨利潤增長0.29%,淨利潤率0.9個百分點。紡織與拉鏈兩類8家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收435.10億元,淨利潤10.37億元,淨利潤率2.38%。與2015年上半年相比,營收增長28.92%,淨利潤卻下降14.73%。從這些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經營數據看,下遊企業(服裝、鞋類、裘皮)的淨利潤率是上遊企業(紡織與拉鏈)的5.53倍。總體來說,服裝行業的銷售仍在較快的穩定增長,但盈利水平卻呈現出普遍下降的趨勢。
盈利水平出現兩極分化
從數據來看,男裝的淨利潤率最高,達23.65%,運動裝其次為14.94%,女裝第三為7.99%,休閒裝第四為5.40%,鞋類只有1.62%。但從各種不同類型服裝上市公司的業績結構來看,存在1-2家公司獨大的情況,如男裝行業,海瀾之家與雅戈爾兩家實現淨利潤48.43億元,佔男裝淨利潤的86.18%,淨利潤率為28.10%,實現營收172.29億元,佔男裝營收的73.38%。其它9家公司,有8家公司淨利潤下降,有三家公司出現虧損,在有盈利的公司中,淨利潤最低為2700萬元,最高為2.66億元。女裝中「拉夏貝爾」、休閒裝中的「森馬服飾」、運動裝中的「安踏」等公司的盈利規模都在行業遙遙領先,相對市場佔有率也都比較高。
休閒裝與運動裝的營收在服裝類上市公司營收總額中的市場份額超過一半
(1)11家以男裝為主的上市公司實現營收237.50億元,佔服裝類上市公司營收總額783.17億元的30.32%;(2)15家以休閒裝與運動裝為主上市公司實現營收398.93億元,佔服裝類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的50.93%;(3)5家以女裝為主的上市公司實現營收67.53億元,佔服裝類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的8.62%;(4)2家以鞋類為主的上市公司實現營收44.98億元,佔服裝類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的5.74%;(5)其它14家上市公司(內衣、職業裝、裘皮、孕嬰童裝、襪業)的營收合計佔比不到5%。運動休閒類服裝逐漸成為服裝市場的主導產品,這可能與生活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很大的關係。
運動裝營收與淨利潤同步實現較快增長
(1)男裝營收增長1.75%,淨利潤增長2.18%;(2)休閒裝營收增長14.08%,但淨利潤下降15.84%;(3)運動裝營收增長15.82%,淨利潤增長19.58%,實現了營收與淨利潤較快速度的雙增長;(4)運動裝與休閒裝合計,營收增長14.84%,淨利潤增長5.37%;(5)女裝營收增長9.22%,淨利潤卻下降3.70%;(6)鞋類營收下降15.98%,淨利潤下降65.58%。
總結
2016年上半年我國服裝行業銷售增速放緩,成本持續增長,利潤連年下降己成趨勢!服裝行業普遍反映:做服裝加工好累,創服裝品牌好難!為什麼消費者「換衣服」越來越頻繁,但行業增長卻缺乏強勁動力?業內專家坦言:總體是缺乏創新,未能抓住流行趨勢、緊跟時尚潮流,抓住消費者的需求變化,最終還是回歸價值。以下六大趨勢值得關注。
(1)運動裝以及相關配套產品將會持續增長
在九個類別的服裝產品中,唯有運動裝實現了營收與淨利潤的同步快速增長,這不是局部的、階段性的現象,而是一種重要必然趨勢。其背景是:健身運動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所有健身人群中,最有價值的是年收入高、35歲左右、已婚的男士!他們每周2-3次打球、遊泳、騎車,每天堅持跑步。所有這些活動,都需要特定的服裝、鞋子、防護器材以及相關的裝備,這是一個正在孕育的龐大市場。健身不應該成為老年人的「專利」,健身應該成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人生的一種習慣。由這種習慣延伸出除「吃、拉、睡」三件大事以外的「人生第四件事」。
(2)服裝類上市公司似乎沒有很好地吸引以「敗家女」著稱的女性購買者的眼球
這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女裝的「品牌名稱」,拉夏貝爾、珂萊蒂爾、朗姿、歌力思、維格娜絲,與休閒裝、男裝相比,缺乏「個性」與「易記」的特點,存在推廣障礙。
(3)服裝品牌推廣方式將會發生重大變革
上海商學院的一項調查發現:在校大學生幾乎人人都知道「海瀾之家」,這與該公司所採取的品牌推廣策略有直接關聯。該公司採取與熱門綜藝節目,如《了不起的挑戰》《最強大腦》等欄目合作,增聘具有網紅特質的明星林更新作為海瀾之家品牌又一代言人,不僅提升品牌知名度,通過互動提高了消費者粘性與復購率。凡是顧客喜歡的,我們就得喜歡;凡是顧客不喜歡的,我們再喜歡也得放棄!這就是至高無上的原則。
(4)鞋類市場將迎來一個新時代
當下各類鞋店越來越多,但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與全民運動熱潮的掀起,鞋類市場越來越細分,需要越來越清晰的定位,才能更好地引導消費。十多年前職業女性都很喜歡購買「達芙妮」,但如今,消費者已經不滿足於「淑女型」「職業型」的產品定位。上海商學院最近對部分在校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清晰的品牌定位、貼心的品牌推廣、店頭的品牌展示、現場的品牌體驗以及優雅與舒適度等是決定消費者購買鞋類商品的主要因素。上海商學院針對在校大學生的調查發現:「知道達芙妮品牌」的被調查者不到六成,曾經購買過達芙妮產品的被調查者約為10%。達芙妮中報也顯示:核心品牌銷售點2016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減少了450個,同比減少17.3%,但目前在全國仍擁有5147個銷售點,虧損超過1億元。有受訪者反映,購買鞋子常常是舒適度決定一切,有個叫「斯凱奇」(SKECHERS)的品牌,價位不算便宜,鞋子上沒有中文,牌子也不好記,但初次試穿後就決定購買,並推薦給父母、同事、朋友,購買的首選原因就是「走路特別舒適」。
衣食住行,衣為首,應該讓消費者:看時順眼,買時順心,買後開心,這一切最終都可以概括為「愉悅」兩字!服裝是一個製造愉悅的產業。
【版權提示】億邦動力網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run@ebrun.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