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十句詩歌名句:象徵主義大師的隱喻世界

2020-12-05 王家無限

現代詩歌非常推崇象徵主義表現手法。而柳宗元,亦是一位善於運用象徵手法文學大師。

他的《江雪》,營造了一片死寂孤冷的環境。在這個孤寂環境中,有一個老翁在獨釣,富含象徵意義。

他的《漁翁》一詩中,有「巖上無心雲相逐」一句。這相逐的雲,亦是富有象徵含義。

在《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中,「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這「芙蓉」和「薜荔」,象徵著什麼?這「驚風」「密雨」,又象徵什麼?

柳宗元不但善於在詩歌中運用象徵手法,他的散文,亦經常使用暗喻、象徵等手法。如《永州八記》,寫了諸多的小溪、小石、小譚、小魚等,營造了一片清靜幽深的小環境。這些小環境,是有深刻象徵含義的

柳宗元的《黔之驢》中,龐然大物的驢,也是一種象徵。他的《種樹郭橐駝傳》中,駝背種樹人,亦是一種隱喻。郭橐駝談在論種樹時說的「順木之天,以致其性」,有著深刻的哲學內涵。

其實,中國古代詩歌,很早就運用了象徵主義手法。

《詩經》的「關關雎鳩」「蒹葭蒼蒼」「逃之夭夭」「楊柳依依」等,均有象徵含義。

屈原的《楚辭》中,大量的「香草美人」描寫,象徵含義更為鮮明。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更是象徵主義的代表作。「是現實而又非現實」的桃花源,就是一種隱喻和象徵。而源中的美好世界,千百年來令無數人神往。

蘇東坡說柳宗元和陶淵明的詩很相近,都有一種表面樸實,內在深刻的美。(所貴乎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流是也。)

柳宗元的詩,文筆質樸,想像奇異,寓意深刻,韻味深長,在簡淡的風格下,蘊藏著極其深沉的情感,別開生面。

這裡所選的柳宗元十句傳世名句,非常能代表他的詩歌風格和美學追求。

(1)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江雪

在遠鏡頭中,「千山」「萬徑」一片死寂。在近鏡頭中,「孤舟」「蓑翁」身影孤傲。問題是,在這樣一個孤寂寒冷的環境中,老漁翁為何還要釣魚?並且,為何是一個人在「獨釣」?如果這「獨釣」的場景是真實的,這「獨釣者」是誰?如果這場景是虛構的,那該象徵什麼?

(2)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漁翁

太陽出來,雲霧消散,怎麼會「不見人」?是陽光刺眼視線受阻?還是美景太美心靈走神?好在聽覺功能正常,驀然聽見劃破靜空的「欸乃」一聲。就在這剎那間,萬物甦醒,山水頓綠。這恍兮惚兮、聲光交錯之中,石破天驚,天地生彩的詩句,絕對是鬼斧神工,神來之筆。

3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漁翁

船到中流,回首騁目,只見山巔上縹緲浮動的片片白雲,好似無心無肺地前後追逐。這雲,能有心嗎?又怎會互相追逐打鬧?顯然,這雲具有象徵含義,是在表達詩人某種奇妙的心靈感受。這感受,是悠閒?是恬淡?是嚮往?還是反襯?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4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這海邊的尖山,像一把把露出鋒芒的寶劍。秋風一吹,劍氣飛舞,寸寸切割放逐者的心腸。如此驚心動魄的感受,只有愁腸百轉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到。就如見到花瓣上的水珠,立刻聯想到那是花之眼淚的,必定是傷心人。

5)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放逐之人,雖然心中有萬劍穿心之痛,但一想起故鄉,就立刻柔情萬種,且奇想聯翩:如果能有分身法,我將一身化作萬萬千千身,散布於每一個峰頭,從不同的角度,眺望家鄉。如此奇妙的想像,如此感人的深情,不得不令人唏噓。

6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芙蓉與薜荔,象徵著什麼?就像屈原的「香草美人」,象徵著詩人美好高潔的人格。驚風與密雨,又象徵著什麼?自然是象徵著考驗捶打生命的嚴酷環境了。然而,芙蓉要出水,豈是驚風所能打壓的?薜荔要護牆,又豈是密雨所能侵蝕的?

7春風無限瀟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

杜牧說,「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對和煦的春風,充滿情意。柳宗元的「春風無限瀟湘意」,卻伴隨著「欲採蘋花不自由」。意味著春風雖好,相見卻難。滿滿的,是無奈惆悵之情。

(8)一聲夢斷楚江曲,滿眼故園春意生。聞黃鸝

家鄉熟悉的黃鸝鳥一聲鳴叫,思鄉之情立生。並且,故鄉那滿園春色勃勃生機的景象,立刻浮現在眼前。就像人逢喜事,精神立馬爽朗。這種感受,只有極其熱愛故鄉的人,才會有。所謂赤子之心,拳拳之愛,就是如此。

9)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夏晝偶作》

王籍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從哲學的高度,將「動」和「靜」、「有聲」和「無聲」的奇妙關係,闡釋得淋漓盡致。在這裡,柳宗元也用了兒童敲茶臼的聲音,反襯託午睡時的寂靜,以「有聲」寫「無聲」,闡釋東方哲學的奧秘。

10悽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籠鷹詞

這籠鷹,象徵著什麼?它在悽風苦雨嚴霜相逼的環境中,卻要展翅高飛,上擊長空,迎接曙光。這蒼鷹,難道不是詩人心中之鷹嗎?它渴望衝出樊籠,搏擊長天的雄心壯志,觸手可及,令人不得不由衷感慨並讚嘆。

相關焦點

  •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過的13句經典名句,句句戳心,引人深思
    作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學家,可以說弗洛伊德對心理學貢獻是非常大的,他提出了一系列對世界影響重大的心理學理論,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派,極大的促進了心理學理論的發展。等經典名句。為了讓人們更好的了解弗洛伊德及其思想,編者特意精選了弗洛伊德說過的13句經典名句,以供喜歡弗洛伊德的人們學習分享!
  • 10句餘華《活著》裡的經典名句,最後一句講清楚了活著的意義
    這句話說的真好,毫無疑問,餘華的代表作《活著》就是這樣的一部偉大的作品,雖然小說只有12萬字,卻將其歷史性和文學行表達的淋漓盡致!1993年,一部偉大的著作在餘華的筆下誕生了。作為這樣的一本偉大的小說,理所當然的創造了一批廣為人知的經典名句。為了讓更多的人們了解這部偉大小說裡的經典名句,編者特意精選了其中的10句經典名句,以供喜歡餘華及其小說的人們學習分享!
  • 雜論|于堅「拒絕隱喻」的詩學觀
    于堅的詩歌,不少都帶有這樣的「場隱喻」,像《想像中的鋤地者》、《對一隻烏鴉的命名》、《啤酒瓶蓋》等,從詩歌整體上看,他們就有一種較為明確的隱喻意味。在此,筆者不打算梳理朦朧詩人與第三代詩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及後來者的種種主張,我們僅在隱喻的框架內,討論于堅對朦朧詩派的隱喻問題的看法。于堅認為「北島們的作品因充滿暗喻而朦朧,這與其說是基於一種先鋒意識不如說是一種中國式的幽默,是他們於自己時代相知甚深的結果。」在這句帶有調侃意味的話中,仍然有不無精到的地方,即「相知甚深」。 朦朧詩人們「相知」什麼呢?
  • 商務英語及物性隱喻句及其翻譯研究
    摘  要:及物性隱喻用不同的編碼方式為小句的整體意義提供了不同的構成側面,它不僅體現在詞語的置換上,而且也體現在語法功能的轉移上。運用及物性隱喻理論,探討英語隱喻式存在句「there+be」的功能及表達類型,並從英漢對比和語義結構分析的角度提出商務英語隱喻式存在句「there+be」的理解和翻譯方法。
  • 韓愈、柳宗元被貶南方時曾常吃癩蛤蟆?
    梅詩的前兩句,便是用這首韓詩的典故,接下兩句,由韓及柳,但柳宗元的食蝦蟆詩,已經佚失了章士釗在《柳文指要》中推測:柳宗元大概不以韓愈為典型詩人,無意與韓唱和,所以柳集中並無一詩與韓有關。韓集中那首《答柳柳州食蝦蟆》,柳詩原作,至今所以找不到,是柳宗元故意「抹去其先發之作」。章氏這一推論似太離奇。,現在能夠作依據的是韓愈寫的一首。梅詩這兩句,可能也是從韓詩轉用。
  • 柳宗元的這首七律,寫出了當地特有的風光風物,尾聯讓人感慨不已
    柳宗元書影繪像 《嶺南江行》詩歌解讀 柳宗元在柳州時期的詩歌,往往直接描寫刻畫嶺南的風光、風物、風土民俗,表現出對嶺南的強烈感受,並在詩歌中流露出自己強烈的情感體驗
  • 一代翻譯大師|紀念卞之琳先生逝世20周年
    他是傑出的詩人,是新文學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代派的代表詩人。他是偉大的翻譯家,被譯界稱為一代翻譯大師。他是優秀的學者,對西方文學,尤其是對莎士比亞有著深入的思考。作為譯界的後學,我對卞之琳先生一直懷有崇敬的心情。我拜讀過安徽教育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的三卷本《卞之琳譯文集》,我驚嘆於卞之琳先生視野之開闊、目光之獨特、譯筆之傳神。
  • 哲學大師尼採的十句經典名言,充滿哲理,啟迪人生,值得牢記收藏
    在人類思想史上,尼採的影響力恐怕要排名前十。在道德、現代文化、哲學、科學等領域,尼採影響著一代代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德國偉大的哲學家、語言學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的十句至理名言,句句啟迪人生,值得銘記。
  • 柳宗元十大經典名句,煙消日出不見人,腪乃一聲山水綠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曾參與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散文《永州八記》、古詩《江雪》、《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等。1. 漁翁夜停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出自唐·柳宗元《漁翁》。汲,打水、取水。清湘,指湘江清水。
  • 「黃金畫家」筆下的生命與死亡 | 象徵主義大師:克裡姆特
    《瑪達·普裡馬韋西肖像》(Portrait of Mada Primavesi) 1913年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下面就讓我們以克裡姆特為切口,共同去看看新藝術時代迷人的風潮吧~夢始之地「我的王國不屬於這世界
  • 《Crimaster犯罪大師》山河依舊名字 山河依舊案件答案為你呈上
    Crimaster犯罪大師突發事件更新了一個新的案件山河依舊,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最終的名字是誰?昨天晚上遊戲更新了案件的名字,下面一起來看看答案是什麼吧! 犯罪大師山   原標題:《Crimaster犯罪大師》山河依舊名字 山河依舊案件答案為你呈上   犯罪大師山河依舊名字是誰?
  • 隱喻:突破詞句之間的習慣聯繫
    巧妙地使用隱喻,對表現手法的生動、簡潔、加重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比明喻更加靈活、形象。在英語中(漢語見「 暗喻」), 隱喻(Metaphor)是和 明喻不同,不用like或as表示出來,而是進行隱藏的比較的這樣一種 修辭手段。隱喻又稱暗喻。表達方法:A是B。隱喻是一種 比喻,用一種事物暗喻另一種事物。
  • 《金銀島》作者斯蒂文森十句經典名言,充滿哲理和智慧,建議收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史蒂文森的十句名言,來體會童話般又充滿哲理與智慧文字背後的深意。看完史蒂文森一生經歷,用「瀟灑」來形容非常貼切。他出生在一個背景非常複雜又強大的家庭,他父親、祖父、曾祖父都是大名鼎鼎的燈塔設計師或者工程師。他母親這邊背景同樣靚麗,是第一代明託伯爵的後裔,還與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著名將領阿瑟·聖克萊爾有血緣關係。
  • 美術研究|宋代繪畫中的雲煙隱喻,林泉煙霞之間實為悲欣交集之地
    靜態的繪畫空間由此變為具有超越性的動態時—空結構,不但與詩歌意境相通,也使畫面具有了抒情功能,林泉煙霞之間實為悲欣交集之地。同時,宋代繪畫中的雲煙,以其悠閒、逍遙和放曠,成為詩意人格之隱喻。秦漢之際,雲煙在繪畫中大量存在,靈芝形雲朵或如意狀流雲作為神仙世界的轉喻,昭示著畫面空間的非凡。宋代以來,雲煙作為一種圖像語彙,運用更為廣泛。
  • 宋代理學大師程顥詩歌《秋月》,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秋月懸空,朗照天地;千山萬水,沐浴清華;空靈生輝,纖塵不染,這就是宋代理學大師程顥詩歌《秋月》給我們描繪的世界。思想和理論也許是空洞的、枯燥的,但是用詩歌這種文學形式來傳達的理念卻是鮮活的、靈動的、有韻味的。請看詩作: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裡,白雲紅葉兩悠悠。
  • 中國先鋒詩歌的再出發
    馬克斯·韋伯對這種理性所給出的隱喻「鐵籠」,與福柯筆下形容冷酷權力充斥其間的「環形監獄」(又稱之為「監獄群島」),可以互為印證,都是屬於描述現代社會組織和機構特性的深度意象。  世界現代藝術和詩歌的主流,就是建立在這種「過渡、短暫、偶然」和它的反面「永恆」這兩種基礎之上的。這裡的「永恆」,是指某種「神性」和超越性,這就構成了現代性所賴以存在的時間意識悖論。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為何改用敲字,便成千古名句?
    語言的精煉與形象,是古代詩歌的基本特點。為使詩歌所用的語言,能夠獲得精煉與形象的表達效果,詩人常常會在用字遣詞時,進行精心的挑選和創造性的搭配。這種對字詞進行藝術性加工的方法,便是所謂的鍊字。如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泊船瓜州》中「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就是鍊字的典範。
  • 習近平引用古詩詞展現詩人情懷 重溫經典名句
    有些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句。有些可能就是口語,就是民歌,甚至沒有作者。不管是名句,還是民歌,都用得很自然,不生澀。  2013年3月25日,習近平同志在坦尚尼亞演講時說,中國人民和非洲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人生樂在相知心」,這話極其通俗易懂,出自宋代政治家王安石《明妃曲》(其二),確實是一首名詩。
  • 中秋節詩歌朗誦優美句子段落卡片賀詞 古詩詞名句大全
    ­2018年9月24日是中秋節,放假三天,與周六日連休,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節日,中秋的月最美,中秋的情最深,中秋節本就是我國最具有詩情畫意的節日,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曾留下過關於這個節日的詩歌,有哪些適合在中秋節朗誦的詩歌呢?描寫中秋節的優美句子有什麼呢?
  • 學術觀點|曲衛國:隱喻表達的是程序意義還是概念意義?——關於認知學派隱喻研究局限性的思考
    由於認識學派基於概念域的討論排除互動感官體驗, 隱喻的多維度認知體驗被簡化成單一維度的概念映射。隱喻的意義潛勢被削減, 闡釋也因此被嚴重貧瘠化了。這點在他們對詩歌的分析中尤為突出。我們考察他們的兩個分析案例。第一個案例是Kövecses對Dickinson「I taste a liquor never brewed」的認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