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菱
金秋時分,侄兒在電話裡喜滋滋地告訴說,家鄉湖濱景區有幾處湖面長的菱角可好呢,遊客不僅能看到水面上簇簇菱角美,還可親身劃小舟去採菱嘗菱。他邀我回去一同回味回味這童年的快樂。
這消息實在太好了!顯然,這是地方政府和家鄉人民堅持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生態立市」的導向,大力推進綠色發展,積極恢復、改善水生態的可喜成效。我當為之歡呼啊!
記憶中,我的家鄉大縱湖本來就是一個菱角的盛產地。湖面周邊,正像宋朝釋普寧在《偈頌》中所寫的; 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撲走,雨打梨花蛺蝶飛。真可謂:滿塘蓮葉,堆堆菱盤。葉綠莖紫,蔚為壯觀。 不僅如此,家鄉田圩莊邊,溝河縱橫也到處是水。而凡是有水的地方,似乎都少不了菱角,一大片,一大片,哪怕是星星點點的兩三顆,也不怕寂寞地生長著。湖河中央,行船道上、水流急處,菱角們很不情願地讓出一點點路來,一到稍稍安靜的港汊,它們馬快便濟濟一堂,綠葉覆蓋了整個水面,一朵朵淺淺淡淡的小花點綴其間,散發著陣陣幽香。我們隨大人划船或下田身臨其境,即如入仙境,歡躍的了不得。
小時候,常聽大人說:「天上銀河戳角,地上雞頭菱角」,那時不曉得是什麼意思,後來才知道當銀河朝著西南和東北方向時,鄉下就到了吃「雞頭」菱角的時節了。其實,早先一家一戶長,農曆的七月初新菱就上市了。合作化後,由生產隊集體長,一般要等到中秋。那些日子,一大早,我的兩個姐姐便和一大群姐妹劃著小鴨溜子(放鴨的小船)或者乾脆坐在自帶的大澡桶裡,一邊說笑一邊採菱角。早晨金燦燦的陽光照在她們黑裡透紅的臉上,一雙雙亮晶晶的眼睛閃爍著豐收的喜悅。個頂個靈巧的雙手越翻越來勁。我二姐是村裡文娛演出隊的主角,這時,往往不用人拉勸,她就會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民間小曲,喝彩嘻笑聲撩得田間岸邊做活的大爺大媽大哥大嫂以及上學路上的孩子也不由駐足觀看。「吆,一隻小鳥也像湊熱鬧似的從菱角窩裡嘎嘎地叫喊著飛向天空。」我暗暗高興的,則是放學就會吃到姐姐從衣兜裡帶回的菱角了。
由於長菱角的水面水下溫度冬暖夏涼,魚兒喜歡在這裡聚集。所以,菱角採後,生產隊又會及時請漁民用箍網捕魚。然後,把菱啊、魚啊還有土產的藕啊、肉啊分給各戶,熱熱呵呵地過中秋節。
菱角,古時叫做「菱」,又稱水慄子。菱角性味甘涼、有消毒解熱、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本草綱目》中說, 菱角能補脾胃、強股膝、健力益氣,解內熱,補五臟,除百病,還可輕身。所謂輕身,就是有減肥健美作用,因為菱角不含使人發胖的脂肪。日本《醫學中央雜誌》上說,菱對抑制癌細胞的變性及組織增生均有效果,所以說菱角還可防治癌症。
不過,那時我們可不管這些,只知,生菱角皮薄肉嫩,吃在嘴裡,水靈靈甜津津的。鄉間,有人家辦紅白喜事,把生菱角伴些糖,算一道冷盤,既爽口,又下酒。我們小孩子是最喜歡吃生菱角的。熟菱角、特別是老菱,野菱,粉足又甜,吃起來有口味又當飽。在那糧食吃不飽的年代,菱角也可是一種救命食品哩!
可惜,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家鄉的河(湖)水越來越髒了,水面越來越窄了,菱角亦越長越少了。好在改革開放,撥正航向。經過這些年不斷強化的水利建設,湖面實施了「退漁還湖」工程,河道有淤塞的,不惜成本加以疏浚,並實行「河長制」明確管理。很快,水清了,河寬了,水流平緩了,水菱水菱,有水則靈,菱角自然又冒出水面了。
菱角生長在清水湖河裡,菱藤有極強的吸汙能力。呵呵,這就等於在水裡為水質安裝了「淨化器」。據科學介紹,在深水稻田裡,也可長菱角,養小龍蝦。蝦系雜食性,能吃掉一些微生物餌料,減少菱角、水稻病蟲害發生,降低農藥使用量。蝦的糞便又是菱角水稻的優質肥料。生態、綠色、水文化,水鄉人的文明理念,正在闊步追求中。
我迫不及待,懷揣濃濃菱角情,跨上回鄉的順路船。清清蟒蛇河,一路迷人的風光。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編輯:徐向東◆二審:韋多加◆三審:嶽才瑛◆素材來源:中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