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之美:談Smith圓圖

2021-01-15 電子工程專輯


Smith   Chart對於一個射頻工程師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筆者N年前學習圓圖的時候,對於圓圖僅僅是一種感性和淺顯的認識,純粹為了考試而去學習圓圖。比如圓圖上某個點為開路點,某個點為短路點,某個點反射係數最大,某個點反射係數為0等等。圓圖丟了N年,此次重新撿起來,重新學習,又感覺對圓圖的理解還是不夠深入,而且感覺圓圖背後還有許多沒有被自己所理解的信息,因此,目前還是處於一知半解的程度。

在網上搜羅關於圓圖的相關知識,重新學習,將自己目前對圓圖的理解在此作為一個總結。

1、Smith Chart是用來協助解決傳輸線問題和匹配問題的一個工具。

日常大家所見到的二維圓圖僅僅可以用來解決常規射頻電路的匹配問題,亦即阻抗實部為正的問題。近日在IEEE MTT論壇中,一個老外又提出了廣義Smith Chart的概念,可以用來解決阻抗實部為負的的匹配問題,比如射頻振蕩器。

2、Smith Chart上可以反映出如下信息:


阻抗參數Z,導納參數Y,品質因子Q,反射係數,駐波係數,Snn散射參數,噪聲係數,增益,穩定因子,功率,效率,頻率信息等。


相對應上述參數信息,Smith Chart上面分別對應著一系列circle或者contour 。

3、Smith Chart上面的圓周刻度


波長刻度:用來表示傳輸線和負載之間的傳輸線的長度信息,通常用來解決分布參數問題。
角度數:用來表示以極坐標形式表示的反射係數的角度信息。

4、通常我們的求解過程都是通過Smith Chart上面一系列點來完成的,每一個點對應一個頻點和該頻點下的阻抗或者導納。匹配的過程最終都是將起點通過旋轉和單位電抗圓或者單位電納圓相交,然後回到圓心,完成匹配過程。




5、窄帶匹配和寬帶匹配


通常在圓圖上面單點完成匹配,對於窄帶應用而言已經夠用。但是對於寬帶而言,需要將這些匹配點最終連接起來,確保這些點的軌跡在寬帶頻段覆蓋範圍之內,或者在某一個參數指標圓內,比如VSWR=1.3的駐波圓。

6、傳統的2維Smith Chart的局限性。

當阻抗的實部為負數的時候,2維Smith Chart就無法表示該阻抗值,相應的一系列參數也無法在圓圖上體現出來,尤其是在處理振蕩器的時候,阻抗的實部往往就是一個負數。對此英國一個叫Chris Zelley的人,提出用三維球面來解決,並提出了他的設想,如下圖所示
 


我想這是一個很具有創意的設想。尤其是當這個想法的可操作性得到進一步證實,並經過理論的驗證之後,一個像地理課上地球儀一樣的3維Smith Sphere也會放在射頻或者微波課的講桌上。

當年,貝爾試驗室的Smith將傳輸線問題的求解通過一張圖表來直觀化,而今又是一名英國的工程師將傳輸線問題進一步通過三維球面來進一步推廣,將Smith Chart推廣到更為普遍的一種情形。

7、Smith Chart是通過兩個複數域內的變量--阻抗和反射係數的關係推導而來,其他參數或者系列參數圓也是通過這種變換可以得到。

8、Smith Chart上面的源(Source)和負載(Load)之間是相對的,既可以將源當作負載,也可以將負載當作源來處理,因為無論是源或者負載,最終在圓圖上都表現為阻抗,因此具有相對性。

9、針對端接負載ZL的有損(lossy)傳輸線而言,其在Smith Chart上面反射係數是一個順時針向內旋轉的螺旋,如果傳輸線比較長,那麼這個螺旋最終會終止於Smith Chart的圓心。

那麼根據反射係數與駐波係數的關係可以推出,端接負載ZL的有損傳輸線上的駐波係數是一個順時針向外旋轉的螺旋,如果傳輸線足夠長,最終會終止於VSWR=1的駐波圓上。如下圖所示



又是數學,感覺數學無處不在,作為一個射頻工程師,數學功底會決定他對理論的掌握程度,並進而影響他在工程實踐中提高的快慢。

不禁感慨,數學還需要進一步學習。


作者個人公眾號:InterCar

本文由麵包板社區專家博主「CarRadio」原創,未經其本人允許不得轉載!


-END-



#推薦閱讀#

談談BOM對於產品的重要性,以及BOM的基本框架

為什麼你的電源紋波那麼大?

MOSFET數據手冊你會看了嗎?

工程師講解:用C語言實現狀態機(實用)

十大常用電子元器件背後的門道

面向對象編程,再見!

三英戰呂布:中國半導體3大核心公司

工程師不得不知的PCB基本常識

MEMS陀螺儀工作原理

四十年大戲——光刻機資本局

如何使用示波器進行射頻信號測試(深度好文)

高人圖解高速電路PCB回流路徑

警惕!CAF效應導致PCB漏電

要吃透MOS管,看這個就夠了!

一個故事講完CPU的工作原理

深入了解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電容是如何工作的,這個動畫看後基本懂了

電路板調不出來,一怒之下老子一刀劈開!

PCB制板基礎知識


點擊閱讀原文,申請免費試用


相關焦點

  • SMITH圓圖的由來
    看smith圓圖的文獻時,想起來,大四那年,因為確定讀研的專業是電磁場與微波,所以拿了一本專業相關的書,去圖書館看。那本書是學校自己編的,還是從上一屆學姐那買來的,特別舊的一本書。當時,就是在圖書館,看smith圓圖那一章。依稀記得,當時做上面的例子,糊裡糊塗的,好像怎麼看也看不懂。而且看這書的時候,老覺得臉上痒痒的,心想可能由於這書的緣故。
  • Smith圓圖簡介
    而做匹配,最常用到的就是Smith圓圖。當年在學校的時候,覺著Smith圓圖好難;工作久了,再加上軟體的幫助,覺著Smith圓圖還是比較好理解的。要用好Smith圓圖,關鍵是熟悉它的構成。主要包括等電阻圓,等電導圓,等Q線,等電抗圓,等電納圓。       通常匹配的話,一般都採用電感和電容,所以用的最多的,是等電阻圓和等電導圓,如圖1和圖2所示。
  • smith chart 史密斯圓圖(個人總結)
    史密斯圓圖(Smith chart)是一款用於電機與電子工程學的圓圖,主要用於傳輸線的阻抗匹配上。
  • 認知篇—數學之美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在成為數學老師之前,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深深體會到數學在科技領域的重要性。在中科院工作了五年後,我毅然決然的決定要去當一名老師,一名數學老師。
  • 於數學中發現天大之美
    於數學中發現天大之美 2018-08-02 1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菲爾茲獎得主告訴你的數學之美
    原標題:菲爾茲獎得主告訴你的數學之美 關注微信:DuoDaaMath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演講 | Cedric Villani(維拉尼,法國數學家、2010年菲爾茲獎得主)
  • 數學學霸談怎樣學好圓的垂徑定理?
    不知道初三的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在我們做有關於圓的題目時,百分之七十的題目要用到圓的一個重要定理,那就是垂徑定理!有的同學經常會抱怨,我看不出來這道題要用垂徑定理啊,那是因為你對垂徑定理還沒有理解透徹。如果你能對垂徑定理的5個條件爛熟於心,學會融會貫通,那麼以後你一定不會再懼怕做有關於圓的題目了~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複習下圓的另一個重要定理——垂徑定理。一、垂徑定理(1)內容: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2)基本圖形:
  • 數學之美:立交橋布局中的迷人曲線
    本文以立交橋布局設計中的曲線之美為線索,聊聊相關的數學知識,並用 和 這兩個數學軟體製圖,為讀者在以後的旅途中增加一些樂趣。 在公路運輸領域裡,交匯處通常使用立體化和一個或多個匝道(引道)來實現至少一條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能通過交叉口而不直接穿過任何其他交通車流。在這裡,立交橋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高中數學複習之直線與圓
    對於這一塊專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直線方程,什麼是圓方程:下面我們必須了解各種各樣的直線方程如何去設:第一行,是過一個點的直線方程的設法,必須考慮斜率不不存在!除非題目明確告訴你,斜率存在!第二個,是過y軸上的點的直線方程的設法,同樣需要考慮斜率不存在!
  • 大學生學數學不容錯過的《數學之美》
    《數學之美》帶你領略以上算法的美!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數學之美》,29章,用具體例子講述了數學的美,化繁為簡,普渡眾生!如果你聽說過吳軍這個人,知道他曾經寫過一本大作,叫做《浪潮之巔》,那你一定是一位有情懷的程式設計師,一位有著創業改變世界夢想的偉大程式設計師。對程序編寫有一定基礎的人,很容易理解程序到最終都是數學這句話。那你一定不能錯過《數學之美》。
  • 《給小學生的數學圖鑑》:帶孩子動動手,探索數學之美
    在我看來,如果孩子對數學不感興趣,又對一些知識點不理解,只是死記硬背的話,不懂得融會貫通,很難將數學學好。那麼,怎麼培養孩子對數學興趣呢?這本《寫給小學生的數學圖鑑》有趣、易懂,是父母啟發孩子發現生活中數學之美的工具書。本書是由日本筑波大學人類系教授清水美憲主編。曾任東京學藝大學副教授,印第安納大學客座研究員等。
  • 為何說數學是美的,它的簡潔、奇妙、統一和嚴謹,你能欣賞嗎?
    作者劉瑞祥, 本文參與遇見數學#數學蒲公英#第3次徵文活動. 數學,美在哪裡?所謂「數學之美」,也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我不揣冒昧,也談談我的認識。數學,美在簡潔有這樣一個問題:給你平面坐標系上的三個定點,求過這三個定點的圓的方程。
  • 45組超炫的數學動圖:根本停不下來-數學,動圖 ——快科技...
    相信不少人在上學的時候,都會對數學深惡痛絕,那麼高深莫測缺又看起來沒什麼實用價值。當然,科學家告訴我們,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是一定要學好的,但如果不能體會到數學的美,只是死記硬背一個個枯燥的公式,又怎麼能喜歡它呢?
  • widgetsmith是什麼 Widgetsmith怎麼設置小組件使用教程
    widgetsmith讓大家都能在手機上體驗小組件的樂趣,自從iOS14 更新以來,其中的新功能不斷的被人挖掘出來,這款小部件的設置也是更新功能之後才能讓你們使用的,但是對於設置方式很多的用戶都不知道怎麼弄,下面可以來看看詳細的教程哦!
  • 混沌(Chaos)世界——無序中的數學之美
    它既不是吳承恩筆下《西遊記》描述的「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的一番冷清景象,也不是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的混亂展現,更不是希臘神話中的洪水和深深的黑暗;它,其實是一個可以被數學公式所解釋的系統,是數學之美的基礎,是隨處可見卻又鮮為人知的系統。混沌,是由阿蘭·圖靈(Alan Turing 1912-1953)最早觸及。
  • 好玩的數學,40組超炫數學動圖,震憾你的思維!
    說起數學,你是拒絕還是喜歡。看完這一組,對於數學,他的震撼、霸氣、美,來感受下哇~1.
  • 數學的美 在於數學思想深刻之美
    數學教育學報2011年第4期數學的美 在於數學思想深刻之美顧 沛(南開大學 數學科學學院,天津 300071)關鍵詞:數學美;數學思想;數學文化南開大學的數學文化課程,從2001年2月開設,至今已經10年了.數學文化課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
  • 石頭裡的數學之美
    我們敬畏自然,而數學背後揭示的往往是自然規律、展現的是自然的力量。作為一個工科生,個人覺得石頭除了人文的意境美,其攜帶著自然密碼的數學之美也非常吸引人,以本人常玩的海洋玉髓為例,常見的有這麼幾種數學呈現。一、對稱結構對稱就是鏡像,就是物體相對於某鏡面所成的像,攝影中常常用幾何對稱來體現構圖美感。
  • 向日葵的數學之美_天極網
    可是,向日葵的花朵中還蘊藏著數學之美,你知道嗎?當你嗑瓜子的時候,你還能想起瓜子是怎樣在那個大大的黃色圓盤上排列的嗎?在講向日葵的數學之美,先請大家複習兩個數學概念。  第一個叫斐波那契數列,也叫兔子數列,它是這樣的:1、1、2、3、5、8、13、21、34、55、89、144……還記得數學課上是怎麼講的嗎?對,數列中每項是它前兩項的和。
  • 姜伯駒:讓數學之美走入生活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5-1998年為北大數學科學學院首任院長,現任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數學之美,思維之美、理性之美。30餘年前,描寫陳景潤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引發了無數人對探索數學未知的嚮往;20餘年前,陳省身登高一呼,讓國人燃起中國數學走向國際數學前沿的無限期望;今天,以姜伯駒為代表的一代數學家致力於數學的推廣與普及,執著於數學人才的引領和培養,讓數學之美為人所知,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