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研究出了用照片結合圖像識別技術來檢測食物是否有農藥殘留

2020-09-24 小藍棗

近日一條消息在朋友圈瘋狂轉發—《手機拍照,五分鐘測出農藥殘留》。這是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教授和專門研究農藥殘留創新團隊的首席科學家王靜與其團隊經過十年如一日的不斷堅持研究,終於研究出這項檢測農藥殘留技術。食品安全一直是人們十分注重的地方,而這一技術能夠成為食物進入口中的一道屏障。

在2018年曹振博士就已經有了一張自畫圖紙,這個圖紙可以歸成試紙條圖像識別技術的一個前身。農藥殘留技術的原理是將農藥小分子改造成半抗原,然後在改造成大分子抗原,農藥改造後再研究出能夠與抗原抗體相結合的特異性檢測試紙條。

之前的農藥殘留的快速檢測方法是採用酶抑制法。它的原理是乙醯膽鹼酯酶遇到有機磷或者是氨基甲酸脂類農藥,以此來抑制活性。但是因為有機磷鉀和氨基甲酸脂類的種類太多,在檢測時會存在很多的錯誤,例如檢測不出來、檢測不準、檢測問題不能確定農藥成分等。

現在的標準化試紙的研究原理是一旦遇到了農藥就會迅速的抓取的目標物,試紙就會產生反應,之後試紙放到樣品提取液中經過層析反應,讓農藥能夠流動要有抗體的地方從而產生反應,出現不同的顏色變化,以此來判斷農藥是否有殘留。當然,這項技術還有一些不足,比如說農藥殘留了多少,殘留量是不是超過了標準。針對這個問題研究團隊有研製了智能化圖像識別算法和微信小程序,提高了效率。

相關焦點

  • 基於抗體抗原特異性結合原理 用一張試紙五分鐘測出農藥殘留
    中國農科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質標所)教授、「農業化學汙染物殘留檢測及行為研究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靜和她的團隊,十年磨一劍,研發出這種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有望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 食品農藥殘留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金納米粒子作為納米材料,具有表面效應、量子尺寸效應、宏觀量子隧道效應等特性,因此在檢測中表現出些特有的優勢。生物傳感器生物傳感器由於具有簡單、快速、成本低、靈敏度高以及選擇性好等特點,因而許多研究者基於生物傳感器來檢測有機磷農藥殘留。
  • 茶葉質量檢測獲新進展 中國農科院研發10分鐘測茶多酚含量技術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葉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在茶葉質量安全因子快速檢測技術上取得新進展,成功研發出一種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快速檢測技術,10分鐘內即可測定出樣品中的茶多酚含量。,具有高通量液流操控的特殊功能,可實現對平行反應的精確控制,結合動力學匹配方法,在10分鐘內即可完成茶多酚含量的準確測定。
  • 人臉識別主要依靠了基於圖像的空間邊緣檢測技術
    ai換臉技術引起很多人的擔憂,怕外貌損害。這次任性哥帶你回歸本源,用人臉識別,再現青澀年華,你也可以擁有金融界鼻祖級的辨識力。最近我們也在研究人臉識別這個方向,今天就針對這個做個簡單的介紹。什麼是人臉識別?
  • 食品安全檢測領域應用——蔬果中農藥殘留現場快速檢測解決方案
    目前我國蔬菜中主要有以下幾類農藥殘留:一是有機磷農藥,作為神經毒物,會引起神經功能紊亂、震顫、精神錯亂、語言失常等症狀;二是擬除蟲菊酯類農藥,主要有氯氰菊脂(滅百可)、溴氰菊脂(敵殺死)、殺滅菌脂(速滅殺丁)等,毒性一般較大,有蓄積性,中毒表現症狀為神經系統症狀和皮膚刺激症狀;三是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如克百威、涕滅威、甲萘威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除草劑、殺蟲劑農藥,如百草枯、啶蟲脒。
  • 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樣品前處理技術匯總 - 樣本製備和前處理 - 食品...
    人類在食用了被農藥汙染的食品、糧食、水果及蔬菜後,殘留在其中的農藥會積累在體內,引發疾病,嚴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由於農藥殘留問題引發的各國之間的貿易糾紛也時有發生。因而,農藥殘留檢測技術一直是國際農產品和食品安全研究領域的一個熱點。
  • 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和機器視覺有什麼區別
    當人工智慧,特別是與人工智慧與圖像識別、計算機視覺等「熱門領域」結合在一起的時候,能不能迸發出革命性的能量?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解答一下。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圖像識別和機器視覺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一定會發蒙,不都是相同的基礎麼?上面的圖片如果上傳到網上,很多人就會問,這是不是把圖片中的東西翻譯成英文了?其實圖像識別不單單是把原文字翻譯成英文這麼簡單。
  • 波蘭研究人員對蜂房蜜蜂中的農藥殘留狀況進行檢測
    食品夥伴網訊  據sciencedirect資料庫消息,2012年12月《食品成分與分析》(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雜誌刊登一項波蘭研究,研究人員對波蘭北部地區蜜蜂中的農藥殘留情況進行了檢測。
  • JACS:劉鳳權等在農藥殘留檢測研究方面獲進展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劉鳳權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影響因子8.58)上發表了題為《Biosynthesis of HSAF, a Tetramic Acid-containing Macrolactam from Lysobacter enzymogenes》的研究論文。
  • 用「光」照出蔬菜中的農藥原形
    臺工研院研發的隨手型農藥檢測器,採用具專利的「微型食材農藥檢測系統技術」。研發人員將一般生醫研究常見的光學檢測方式應用在食品檢測上,掌握化學品裡猶如身分證般的獨特光譜紋,就能讓溶於水中的農藥在光譜分析下「無所遁形」。
  • 農藥殘留速測儀怎麼用
    農藥殘留指的是農藥使用後經過一段時間沒有被分解而殘留在土壤、大氣、作物表皮中。根據農藥殘留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可以糞分為慢性毒性、急性毒性和特殊毒性三種。農藥殘留不僅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安全,同時也會影響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對農藥殘留的不斷深入研究,農藥殘留速測儀是保障農產品綠色安全、提升農產品質量水平的重要儀器之一。
  • 健康闢謠|草莓因農藥殘留嚴重或成最髒水果?
    較真要點:現在草莓在生產過程中已不需用大量噴灑農藥,即使噴灑農藥殘留也很少,並且這些農藥在噴施5~6天後會快速分解,在果品中的殘留濃度極低。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草莓的季節。看著又大又紅的草莓,大人和小孩都忍不住吃上幾個。
  • 深度學習與圖像識別 圖像檢測
    來源:http://blog.csdn.net/omenglishuixiang1234/article/details/53305842  點擊閱讀原文直接進入主要做了基於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與檢測的研究,下面是一些整理內容1、深度學習的優勢(1)從統計,計算的角度看,DL
  • 應用豐富的「卷積神經網絡」技術,怎樣實現了圖像識別?
    摘要: 本文將使用卷積神經網絡來介紹「圖像識別」的概念、應用和技術方法。
  • 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告訴你,茶葉農藥殘留就得這麼檢測
    像GB2763-2019、GB2763.1-2018、GB23200.26對應茶葉中各類農藥的限量、檢測方法都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作為專業第三方檢測機構,我們的實驗室也一直對各種產地、各種茶葉的農殘試驗方法不斷研究。
  • 集成村田最新技術 冰箱降解殘餘農藥
    近年來屢次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也讓人們對於安全、健康的食物更為重視。對於市場上果蔬一直飽受詬病的農藥殘留問題,人們也一直期望有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法。村田製作所(以下簡稱村田)推出了一款自由基離子發生器模塊,該產品正是滿足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去除新鮮果蔬中殘留農藥的訴求,並且作為世界最小的帶有加熱功能的自由基離子發生器出現在大家電——冰箱中。
  • 買回來的蔬菜水果,用鹽水浸泡就能去除農藥殘留?哪些做法最靠譜
    蔬菜、水果是每天滿足機體健康需求的必備食物,但隨著春季的到來,人們又開始關心農藥殘留的問題。雖然農業不斷在發展,為了果蔬更好地生長,會使用低劑量農藥預防蟲子侵害,保證每年產量,但對於普通人民來說,還是會關注去除農藥殘留的辦法。
  • 農藥殘留檢測儀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基於酶促反應動力學原理,被測樣品如含有機磷類或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將會抑制膽鹼酯酶的活性,影響顯色體系的反應速度,通過測定顯色體系吸光度隨時間的變化率來測量待測樣品中的農藥殘留量(抑制率)。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對膽鹼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與農藥的濃度呈正相關係。
  • 2020農藥殘留排名已出 來看看哪些蔬果最「乾淨」
    蔬果上農藥殘留量總讓人憂心,近日美國非營利環保機構環境工作組織(EWG)公布了2020年度新一期《農產品農藥殘留購物指南》(EWG's 2020 Shopper's Guide to Pesticides in Produ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