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之中有何奧妙之處?看看蘇東坡如何解釋

2020-12-06 謝鑫林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和詩人,由於他在文學方面有著極為突出的成就,因此被列入唐宋8大家之一。而許多人往往提起蘇軾的時候,主要想起的是他寫過的那些詩詞,不過對於他的書法作品卻並不太了解。而今天我們將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蘇東坡的書法成就。

「寫意精神」

首先要提的一點是,蘇東坡的書法風格具有非常濃厚的寫意精神,而這主要是因為其集百家之長所造成的。蘇東坡生平比較喜歡結交朋友,因此有很多書畫家的朋友都願意與他交流,學到了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奧妙之處。

可以說蘇軾的書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建立在極為廣博的人脈之上。也正因如此,其實他在吸收採納他人的書法優點之時並沒有特別的具象化,主要原因在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風格,而如果什麼都去學,最終只可能讓自己什麼都學不到。要想學到真正的東西,就必須要從表象之中抽離出本質。

而蘇軾從他朋友們的書法作品當中所抽離出來的本質就是寫意精神。這裡所說的寫意指的是書法當中的一種返璞歸真的思想,即不過分的去追求書法本身的表現手法,而是更加注重書法本身想要表達的意義,並且跟隨著這種意義去書寫。

在武術練習的過程當中,最高的境界,叫做無招勝有招。其實這在任何一種技能訓練的過程當中都是共同的。因為當我們對於一樣事物的理解足夠深的時候,會發現那些外在的形式,往往,只是為了體現其思想和理念。而當我們已經掌握了這些思想和理念那麼形式,本身存在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也就是說學習書法的過程是要通過一筆一畫去慢慢的磨練,然而這個過程當中磨練的並非我們的肌肉控制能力或是筆畫的規則,而是對於不同書法作品的不同感悟。有的人之所以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卻依舊沒什麼長進,其原因就在於他只知道如何去模仿,但卻不知道如何去創造。

照山畫山,照水畫水,這是本事,但絕非突破。真正厲害的是將山水的美印刻於心中,並訴諸於筆端,畫出世界上不曾存在的但是卻實實在在被心靈所勾勒出來的山與水。而這正是蘇東坡所想要強調的寫意精神。當然寫意精神也不僅僅止於此。

對於蘇東坡來說,自然之美一直都是他非常推崇的一個理念,在他看來自然界的很多東西都是要美於我們所謂的人為創造。那些經過計劃和設計所產生出來的作品,有著一定的秩序性,但是卻失去了其美感,而沒有美感的作品本身是沒有什麼價值的,即便他再怎麼用心。

而我們人在創作作品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懂得去遵循借鑑自然之美,並且在我們自己的思考之上再去做出創新,這才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屬於我們人的美的作品。因此蘇東坡一向都非常推崇顏真卿的書法,因為在他看來這樣的書法作品既具有創新精神,但是卻又順應了自然之道,他已經成為了人文精神的載體。

「蕭散簡遠」

而蘇東坡書法的另一個思想表現則是蕭散簡遠。這句話該怎麼理解呢?事實上蕭散簡遠這一思想可以稱得上是蘇東坡書法藝術審美的核心取向,這裡的取向指的是空靈、淡泊這樣的人生態度。而這樣的人生態度使得作品本身往往會失去一些規則與秩序之美,這也是他書法思想當中比較具有爭議的一點。

而在後世也有一位書法家,在審美取向上與蘇東坡有著相似之處,他就是董其昌。董其昌是晚明時期的一位重要書法家,他在對於書法的見解上和蘇東坡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只不過蘇東坡追求的是寫意,而董其昌更傾向於寫淡。他所謂的淡指的就是不加修飾與雕刻的純真。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蘇東坡本身也是非常強調回歸本真的,而董其昌的回歸本身主要是受到了明朝時期心學的影響。這種淡指的是淡泊和淡然,不過卻並非只是簡簡單單的淡然,而是需要一些筆工進行輔助的。當然,淡然本身其實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因此這一點也和蘇東坡頗為相似。

其實書法思想這種東西,每個人有都有不同的見解,無非也就是因為個人影響力的大小之分,因此而有不同的關注度罷了。無論是回歸本真還是精雕細琢,本質上這都是人類的審美取向,因此任何一種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或許開放包容才是最值得我們去推崇的不是嗎?

相關焦點

  • 許介川草書蘇東坡《前赤壁賦》書法作品欣賞(一)
    蘇東坡…《前赤壁賦》 信扎28*21(一)圖文:許介川許介川,1961年生於福建詔安。畢業於北京大學首屆書法藝術研究班。
  • 奧妙造句和解釋_奧妙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奧妙(ào miào)。近義詞有:玄妙,奧秘,奇妙,奇奧,玄機。反義詞有:粗淺。 4、天地萬物各有生存理則,這正是自然奧妙的所在。 5、大自然的一切運作看似奧妙,其實仍有一定的道理。 6、這道數學難題經過老師析解後,同學們馬上明白了其中的奧妙。 7、社會和人生的一切幽微奧妙。
  • 蘇東坡的執筆姿勢,為什麼在宋代飽受批評?
    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記載:「工書之妙,如何得齊於古人?……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其次識法,謂口傳手授之訣,勿使無度……」元代鄭杓《衍極》中說:「執筆者,法書之機鍵也…夫善執筆則八體具,不善執筆則八體廢。」
  • 江本勝用我們中國的文化故弄玄虛,水的奧妙之處,老子早就說過
    江本勝《水知道答案》一書,他用科學的形式解釋水的奧妙,但最後經驗證,卻是「偽科學」,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本身他觀點的確立就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上,強調了善念的重要性,而我國兩千年前的老子,早就有了這樣的觀點,怪不得中國人不買帳。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 蘇東坡58歲的字,乃日本國寶,專家:看了這字,就不想看別的字了
    從書法水平和影響力已經對於書法史的貢獻來講,排在第一的一定會是王羲之,王羲之在「帖學」領域的影響之大,是後世所有人都無法比肩的,後世的書法名家幾乎都是在王羲之的書法當中汲取營養,然後卓然成家的。第三位則非蘇東坡莫屬,作為「宋四家」之一的蘇東坡其極具書卷氣的書法,成為了後人仰望的對象,800年來,無人能夠從文人書法的領域超越他!
  • 蘇東坡,一個不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傳》說明了這些道理
    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我認為第一是蘇東坡的高尚人格,蘇東坡具有自己的原則,他從來不隨波逐流,他 有自己的主張,認為應該去做的事情,就是有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他。第二是由於他詩文書畫藝術上的卓絕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構成了他名氣的骨幹,他的風格文章之美則構成了他精神之美的骨肉。
  • 好書法「一氣呵成」,看古人是如何做的?
    」變,即是要筆畫與字的勢態有千變萬化; 貫,即是要無論怎樣的變化,前後氣脈須暢通。  人們常說好的書法是「一氣呵成」,此說並非是要書寫者揮毫時屏住呼吸一口氣寫完,而是說整篇書法從第一筆到最後一筆,氣脈相連,不可中斷。 一篇章法變而貫的作品,因為整體貫氣,所以常常有「行雲流水」之感。
  •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書法淺析,莫言書法作品欣賞
    莫言,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和書法能關聯起來嗎?還真能,莫言不但舉辦過個人書法展覽,莫言的書法《沁園春·雪》還曾拍賣到一幅近百萬的價格。那麼莫言書法水平如何,莫言書法價格到底怎麼樣呢?我給大家冷靜分析分析。
  • 同是豪放派詞人,蘇東坡和辛棄疾兩人的豪放詞風有何不同?
    文|丁十二同是豪放派詞人,蘇東坡和辛棄疾兩人的豪放詞風有何不同?中國的小詞本來只是歌筵酒席之間歌妓唱歌用的,但是詞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從民間傳入士大夫文人之手,原本歌唱的小詞,不自覺便融入了他們的學識、修養和品格,於是小詞便有了新的境界。這個過程可以說是詞不斷詩化的過程。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三行書」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史上的「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 中國書法史上的前兩大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的《祭侄稿》,「天下第三行書」就是的《寒食帖》,它的作者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宋朝詩人蘇東坡。
  • 華山三大未解之謎,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其中的奧妙你知道?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對於華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我國五大名山之一,每年都能夠吸引到各地的遊客,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華山有三個千年未解之謎,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其中的奧妙你知道?第1個未解之謎,位於華山最高峰的仰天池,相傳太上老君煉藥時,經常需要再次提取仙水,而這個小池子最神奇的地方就在於它的面積非常的小,僅僅只有一個立方米左右,然而不論是颳風還是下大雨,甚至是暴雨,太乙池的水永遠都處於一個水平線上。
  • 從一首詩看蘇東坡的人生哲學!
    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他的詩詞書畫堪稱四絕;蘇東坡是中國人生哲學史上的標誌性人物,他是打不死的小強,他越挫愈勇的性格,是中國人的偶像;在蘇東坡身上,有儒家的積極進取;有道家的順應自然;有佛家的放下和解脫;蘇東坡的人生態度,用他自己的話說
  • 無可救藥的樂天派蘇東坡的幾則逸聞趣事
    辦公時間,大家都忙著閱卷,蘇東坡則不停地在各屋裡轉,閒談笑謔,簡直叫人無法做事。到了夜晚,他才自己做事,看試卷,評等級,迅速之至。一次,他厭惡某人之作,就直言:「正是東京學究飲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飽後所發者也。」二有一次,蘇東坡去拜訪宰相呂大防。呂極胖,蘇東坡到時,他正在午睡。蘇東坡等了很久,非常煩惱。
  • 吃貨蘇東坡出品:「舌尖上的宋朝」
    東坡答:啥都吃得津津有味文藝的人常常喜歡說:「人間有味是清歡」。蘇東坡這句詩聽起來很超凡脫俗,以至於很多喜歡引用這句話的人就自動忽略這句前面的話。前面在說啥呢?說吃呀。「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宋人喜歡午茶時佐以春盤,立春時饋送親友以鮮嫩春菜和水果、餅餌稱「春盤」。
  • 我有這樣一個書法觀點:田蘊章寫歐楷,執筆姿勢不妥,敬請指正
    當然,他的書法修為,雖然有當代旗幟的高度,卻與真正的高古書法比較起來,差距還是相當大的。這個差距的存在,不是我個人所說的,而是田蘊章先生的自我評價。因為早年他有初練書法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個雄心壯志,說大約要在多少多少年之後楷書要超過歐陽詢,但是後來他也自知並肩古人絕無可能,望其項背還是距離遙遠。
  • 蘇東坡: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有他陪伴,再難的生活都能過得樂呵呵
    可是和蘇東坡他就很好,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我也來腦洞大開一下,嗯,我也不要跟李白一起,他可能會酒駕,危險;杜甫關心國事民生,估計對景點打卡不感興趣,聊不起來;蘇軾(蘇東坡)受歡迎當然是有原因的,旅途裡最受歡迎的是誰?當然是樂觀的吃貨。
  • 柯九思行楷書《老人星賦》,有歐陽詢筆法之味,更有魏晉人書法之韻
    他的書法於歐陽詢筆法之外融入魏晉人之韻,結體嚴整,字體恬和雅逸,雄厚重中見挺拔之秀氣,深受趙孟頫推崇尚晉人書法觀的影響。正如清人王文治所說:「丹邱書體仿效率更父子,力求勁拔,乃—望而知為元人書,時代為也。」行楷是其所長,他的存世書跡有《老人星賦》、《讀誅蚊賦詩》、《重題蘭亭獨孤本》等。釋文: 萬壽之靈,三辰之英。
  • 請北宋食神蘇東坡,為我們帶來他的秘制私房菜
    蘇東坡作為唐宋最偉大的八大家之一,除了擅長詩詞,書法,繪畫外,他還是一個美食家,經他發明的菜餚,從北宋時期一直流傳到21世紀的今天。稱他為北宋第一吃貨,一點不假。蘇東坡半生命運多舛,一次又一次的被政治風波衝擊,而無論置於怎樣的境地,他也不忘用美食犒勞自己。一個對吃充滿著無窮樂趣和探索精神的人,他也自然是熱愛生活的。
  • 秦始皇陵有何特別之處?為何至今無人敢挖?看看衛星雲圖就知道了
    導語:秦始皇陵有何特別之處?為何至今無人敢挖?看看衛星雲圖就知道了!說到秦始皇嬴政的建樹,相信大家都略有耳聞,這是世界上第一位皇帝,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曾經被明代的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大家對於秦始皇為自己修建的秦始皇陵,一定是再熟悉不過了,作為秦始皇的陵寢,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第一批歷史文物,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
  • 書法藝術的四要素
    我們細觀中國文字書體的遞變,一脈相傳,發展自然,層層創新,而歷代以來書家輩出,向著藝術的高峰竟進,作品之豐富多姿,真使我們目不暇接。經常有朋友都會問及「書法藝術的學習,人人都說無百日功,看來很不容易,可有捷徑可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