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本勝用我們中國的文化故弄玄虛,水的奧妙之處,老子早就說過

2021-01-08 嘟嘟爸聊創業

江本勝《水知道答案》一書,他用科學的形式解釋水的奧妙,但最後經驗證,卻是「偽科學」,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本身他觀點的確立就是建立在「道」的基礎上,強調了善念的重要性,而我國兩千年前的老子,早就有了這樣的觀點,怪不得中國人不買帳。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意思就是說最高的善行像水一樣,老子這是要人們學習「柔弱處下」的德行。通俗一點說,就是說水具有滋潤萬物的功勞、無欲無求的心態和甘居人下的德操。

水除了老子說的三個優點,還有很多。水適應能力強,無論在什麼樣的載體中,它都可以呈現出相應的形狀;水隨遇而安,若有東西攔截它,它就靜若不動,有疏通的道路時,它就換換流淌;水生存能力強,遇冷結冰,預熱蒸發;水總是從高處往低處流。

人與之相較,卻遜色很多。人類喜歡競爭,非要爭出個高低之分,所以就有恩怨仇恨,就有血雨腥風;但水從來不爭,總是默默地甘居下位,給萬物以滋潤,所以老子給予它最高評價「上善若水」,水是最接近「道」的。

老子其實想告訴我們的就是,為人處世的兩字原則:不爭。在與人的交往中,不去爭名爭利,就不會引來別人的怨恨。與世無爭,恬淡寧靜,逍遙自在,你就是聖人。

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身份卑微,但系天下百姓,雖然淡泊名利,但最終名垂青史,我們熟知的《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就是這樣的一位人。他曾經多次科舉落第,於是就放棄科舉,更堅定他做個替百姓治病的好醫生志向。

為了提高醫術,開始潛心研究古人的醫書,其中就有《神農本草經》,他不僅研究,甚至冒著生命危險,還親自採摘,親自品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27年嘔心瀝血,已是花甲之年的他寫成了醫學巨著。

這本書對後世的影響那就不言而喻了,他這一生默默無聞的貢獻,不求名利,就如同水的德行一樣,他就是「上善若水」這一偉大德行的聖人。

「水是生命之源」,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水的滋潤,兩千年前的老子,早已參透了其中的奧妙之處,有何用外來人士在當今故弄玄虛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就要我們——傳承薪火,弘揚文化。

相關焦點

  • 水的哲學,老子與孔子是如何評價水的?
    有一天,孟子的一個弟子徐子好奇的跑來問孟子:「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孔子多次「水呀水呀」得讚嘆水,水有什麼好讚嘆呢?孟子回答他:「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 原汁原味的老子《道德經》原著,和通行本有什麼不同,一目了然
    老子的《道德經》我就不介紹了,很多人在接觸道德經的時候,難免心生困惑,到底哪個版本好呢?我的建議是,初學者還是以通行本為主,你如果能靜下心來,把通行本領悟透徹,對你的人生而言,意義是非凡的如果對道德經有了一定的心得體會,有了一些根基的,可以適當參考一下帛書版,其實帛書版也不是老子原著,如果你糾結於改動,非要看看老子原著,我給大家推薦郭店楚簡本,這才是老子原著,原汁原味。
  • 《老子》道術之奧:道為術之究竟,術為道之津梁
    《老子》的智慧,是擇善而成功的道術和方略,也即通過修為真、美、善的道德素質、品行和素質、能力,運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和路經,來達致成功的效驗、結果,實現預期的目標和目的。《老子》思想,既是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一個活水源頭,又是中華道術智慧寶庫的一顆璀璨明珠。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進入《老子》道術智慧的殿堂,去領略那別具一格、深奧雋永和奇妙無比的一個個道術之妙。
  • 新書推薦|《讀懂老子》: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原文運用最接近《老子》原貌的帛書與楚簡,譯文簡潔明快,解析精闢詼諧,又不乏冷峻思考,是一部世人讀之各有所得的大書,能讓人從中汲取智慧,激蕩思想,觸發靈感,深刻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 道家老子為什麼說上善若水?老子從水的身上學到了哪些人生哲學?
    最終,道家哲學和儒家哲學,一陰一陽,成為中國文化的兩種精神,源遠流長。老子的人生哲學,有幾個特點。總的來說,是守柔的人生哲學。具體來說,道家的人生哲學有三個特點,都是消極的退縮的冷靜的人生哲學。第一是提倡人生要學會裝傻,這就是人生的守愚哲學。
  • 從江本勝博士的水試驗看傳統文化的天人合一的正確!
    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天人合一,由此展現的意境之美,是一切嚮往美好生活的人,值得一生用心去追求和努力的。當我們還在討論西方哲學的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即物質是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時,早在二三千年前的中國古代哲人,特別是老子與莊子,其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蘊含著對世界極具真知灼見的理解。即是世界本是一體,人我萬物一如。皆在道的一體中。
  • 崑崙山~這裡發現藏著的中國道家文化
    天下修行修道終南山,得道崑崙山這裡發現藏著的中國文化崑崙山連接天,修道成仙之地,道緣深厚者方可承載。萬山之祖,龍脈的發源地。古時便被看作為生氣之源,物本之源,源氣之所。古之仙者,備呼吸之術,行服食之要,吐納皆天地之靈氣,靜守引日月之精華。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老子哲學的相似之處
    他說過,「現在物理學家面臨的困境,需要探討和研究一些哲學問題來解決」,「與其說我是物理學家,不如說我是一個哲學家」。    他喜歡看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的書,奧地利哲學家恩斯特·馬赫的書。在他家的書架上,還有一本已經被翻爛的德文版老子《道德經》。他的物理學理論受到了這些哲學家的影響和啟發。他最著名的理論相對論和老子的辯證思想有相似之處。
  •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老子哲理的相似之處
    他說過,「現在物理學家面臨的困境,需要探討和研究一些哲學問題來解決」,「與其說我是物理學家,不如說我是一個哲學家」。 在他家的書架上,還有一本已經被翻爛的德文版老子《道德經》。他的物理學理論受到了這些哲學家的影響和啟發。他最著名的理論相對論和老子的辯證思想有相似之處。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時間越短。物體運動得越慢,時間越長;物體運動得越快,體積越小。運動得越慢,體積越大。這反映出物體運動的速度與時間和體積成相反的關係。
  • 中國河流:為啥南方、東北多叫「江」,而華北中原多叫「河」呢?
    打開中國地圖,我們會發現這個國家的資源是真的豐富,有山有水有煤鐵,真的是好大的一個大中國。在說這些資源的時候,又要說對於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還是大江大河。因為這些江河孕育了文明與部落,然後依水而建形成各種城市。可以說,中國老祖宗的歷史與這些河流無可分割,就連戰爭也需要這些護城河與水師。
  • 老子的上善若水,讓人體會出了多少人性之惡
    有人也許沒有完整地讀過道德經,也沒有聽說過老子曾經說過的很多話,可是一但提到「上善若水」這個成語,都會很熟悉,甚至自己還經常用這個成語,追求這種品質。老子讚美上善若水之德,以引起世人對上善的深刻理解,反襯出現實社會中的人性之惡,最終又用人性之惡,烘託出了人性的原始之善。所以上善若水成為老子哲學思想中千古傳誦的盛名格言。
  • 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是老子
    提示一下:是他最先提出了「文物不能孤立的去研究,必須要還原於它的共生環境」的理論;他曾經寫過一本書,被《紐約時報》評為全世界十大著作之首,排名比《聖經》還靠前;他是第一個可以通過聽聲音去辨別和田玉真假的高手高高手,他的弟子繼承並將這一理論發揚光大……   一代文物鑑定專家   昨天,南京國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濤告訴記者,全世界最牛的博物館館長其實是一個大家平時絕對想不到的人
  • 老子最「水」的《道德經》,我們為什麼要學習「水」的品質
    老子的《道德經》中特別推崇「水」的精神,在《道德經》中,老子多次提到水,那麼水到底有什麼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呢?一、甘願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在老子《道德經》第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 《老子》是怎樣被後人誤讀的?
    本文作者在此基礎上,以錢鍾書等著述為據,擇取《老子》的「一切可疑之處」,也提醒了我們另一個不該迴避的現實問題——後人讀經,十分容易滑入賦魅的極端,結果便是令名言泛化、雞湯化的誤讀和誤用。那麼,有哪些「疑點」可供反思?
  • 一位德國哲學家眼中的老子:《道德經》可以用網際網路思維解讀
    中國讀者對《道德經》中的話語如數家珍,「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上善若水」等無不融入了我們的彝倫日用。義大利語版《道德經》21世紀以來,隨著中華民族復興於東方,這部影響中國幾千年的道家哲學經典,在世界的另一端也引起了更多的重視和追捧。
  • 示人以卑下不是憨人,從老子論水的德行中悟出的智慧
    老子在《道德經》裡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上善若水「,可以說這是水的德行的最好詮釋,上善,是一種最高的善,具備這個善的人,就有了水一樣的德行。老子在《道德經》裡告訴我們:「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水不爭無尤。
  • 書法之中有何奧妙之處?看看蘇東坡如何解釋
    蘇軾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和詩人,由於他在文學方面有著極為突出的成就,因此被列入唐宋8大家之一。而許多人往往提起蘇軾的時候,主要想起的是他寫過的那些詩詞,不過對於他的書法作品卻並不太了解。而今天我們將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蘇東坡的書法成就。
  • 傳承老莊文化精髓 豐富美麗中國內涵
    亳州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孕育老莊文化、建安文化和以華佗為代表的中醫藥文化的「文明沃壤」。在此舉辦此次論壇,旨在聯繫實際,探討老莊思想中蘊含的生態文明理念,豐富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美麗中國」的文化內涵。來自中國社科院、首都師範大學以及安徽省的專家學者,圍繞「老莊思想與生態文明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本版摘登的是部分發言內容。
  • 帛書《老子》被破譯:還原一個科學有為的老子
    中國青年網記者 陳宇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周圍圍) 一提及老子,稍有點國學基礎的人都會自然地聯想到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以至於中國歷史上的統治者和社會名流一度將「無為」視為圭臬,將老子和「無為」劃上等號。  「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人們誤讀了老子。」
  • 之江文化創意產業園:西湖區第一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文創之風從這裡...
    從轟鳴如潮的雙流水泥廠到之江文創園區,再到中國美術學院國家大學科技(創意)園,直至如今的高水平特色小鎮,用了十年時間。回想起過去,藝創小鎮招商科科長吳惠霞忍不住感慨,看看現在誰能想像到它當時水泥廠的樣子?回憶的匣子被打開,之江文化創意產業園和藝創小鎮的過往傾瀉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