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有3000多年的歷史,如果從這3000多年的歷史當中選出一些書法家來排名的話,不知在大家心目中是怎樣的結果!
從書法水平和影響力已經對於書法史的貢獻來講,排在第一的一定會是王羲之,王羲之在「帖學」領域的影響之大,是後世所有人都無法比肩的,後世的書法名家幾乎都是在王羲之的書法當中汲取營養,然後卓然成家的。

而排在第二的,顏真卿則是當仁不讓,顏真卿的楷書體系位列「楷書四大家」之後,並且他對於後世產生的深遠的影響,他的行草書體系,也是足以能夠比肩於王羲之的美學境界。
第三位則非蘇東坡莫屬,作為「宋四家」之一的蘇東坡其極具書卷氣的書法,成為了後人仰望的對象,800年來,無人能夠從文人書法的領域超越他!

蘇東坡一生流離輾轉,幾經貶謫,屢遭人生憂患,但他始終以達觀的心態處世,即便在生死邊緣的時候,他的詩作與書法都會充滿了勃勃生機,他是一位後人難以仰望的天才,也是中華文化最為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1093年,這一年是宋仁宗元佑八年,蘇軾這一年58歲。這一年他被貶到了嶺南的不毛之地,在窮山惡水之中,他依舊不改其客觀心態,在詩文與書法上更有許多新作問世。

58歲的蘇東坡無論詩文與書法都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已是晚年的他,對於生命的領悟更為深刻,這個時候他的作品往往極具生命力!
這一年他寫下了著名的行書墨跡《李白仙詩卷》。作為中國文化史上一位不世出的「罕見奇才」,他這幅字流傳800多年而不衰
首先說他抄寫的李白的這兩首詩,是《李太白全集》當中所沒有的,詩本身也極為精彩,內容「仙氣飄飄」,給人一種出脫塵俗之感!詩歌本身的境界也可謂無人能及!

蘇東坡抄寫的李白的這兩首詩,與以往書作氣格有著明顯的不同,正如董其昌評價蘇東坡的書法:
「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
在「宋四家」當中,如果說米芾是從技術層面學到了晉唐之法的話,那麼蘇東坡則是則學到了晉人書法的神髓,字形上和用筆上儘管也有行氣錯落和氣勢連貫之態,但其內在的理路和氣韻是真正的晉唐法度!從這個角度來看,米芾則是不及東坡多矣!

這件《李白仙詩卷》屬於蘇東坡通會之際的作品,用筆上豐腴而端凝,在氣格上古雅而勁拔,絲毫不見老態,反倒是一種爐火純青的氣度!
著名的收藏家施宜生讚嘆此帖說:
「頌太白此語,則人間無詩;觀東坡此筆,則人間無字。」
意思是讀了李白這兩首詩,你就會覺得人間已經無詩可讀了,看到了蘇東坡寫的這幅字,那麼人間其它的字,你就看不進去了。此言,可謂是至論!
蘇東坡的書法我們可以說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他的字中有一種極為天然的古雅和自然意趣,這種意趣也是晉人所具備的,可以形容為「在有法的境界中行無法之事」,由此可見,學習晉人或者學習蘇東坡的字,要學其內在精神,而這些也是蘇東坡高於「宋四家」當中其餘三位的原因!

可惜的是,蘇東坡的這件行書墨跡《李白仙詩卷》藏於日本的一家博物館,被日本人奉為「至寶」!
如今,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藏於日本的這件《李白仙詩卷》原作進行了超高清掃描,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
欲購蘇東坡此《李白仙詩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