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58歲的字,乃日本國寶,專家:看了這字,就不想看別的字了

2020-12-05 三餘書社

中國書法史有3000多年的歷史,如果從這3000多年的歷史當中選出一些書法家來排名的話,不知在大家心目中是怎樣的結果!

從書法水平和影響力已經對於書法史的貢獻來講,排在第一的一定會是王羲之,王羲之在「帖學」領域的影響之大,是後世所有人都無法比肩的,後世的書法名家幾乎都是在王羲之的書法當中汲取營養,然後卓然成家的。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

而排在第二的,顏真卿則是當仁不讓,顏真卿的楷書體系位列「楷書四大家」之後,並且他對於後世產生的深遠的影響,他的行草書體系,也是足以能夠比肩於王羲之的美學境界。

第三位則非蘇東坡莫屬,作為「宋四家」之一的蘇東坡其極具書卷氣的書法,成為了後人仰望的對象,800年來,無人能夠從文人書法的領域超越他!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

蘇東坡一生流離輾轉,幾經貶謫,屢遭人生憂患,但他始終以達觀的心態處世,即便在生死邊緣的時候,他的詩作與書法都會充滿了勃勃生機,他是一位後人難以仰望的天才,也是中華文化最為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1093年,這一年是宋仁宗元佑八年,蘇軾這一年58歲。這一年他被貶到了嶺南的不毛之地,在窮山惡水之中,他依舊不改其客觀心態,在詩文與書法上更有許多新作問世。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

58歲的蘇東坡無論詩文與書法都達到了爐火純青之境,已是晚年的他,對於生命的領悟更為深刻,這個時候他的作品往往極具生命力!

這一年他寫下了著名的行書墨跡《李白仙詩卷》。作為中國文化史上一位不世出的「罕見奇才」,他這幅字流傳800多年而不衰

首先說他抄寫的李白的這兩首詩,是《李太白全集》當中所沒有的,詩本身也極為精彩,內容「仙氣飄飄」,給人一種出脫塵俗之感!詩歌本身的境界也可謂無人能及!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

蘇東坡抄寫的李白的這兩首詩,與以往書作氣格有著明顯的不同,正如董其昌評價蘇東坡的書法:

「東坡先生此賦楚騷之一變,此書《蘭亭》之一變也。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

在「宋四家」當中,如果說米芾是從技術層面學到了晉唐之法的話,那麼蘇東坡則是則學到了晉人書法的神髓,字形上和用筆上儘管也有行氣錯落和氣勢連貫之態,但其內在的理路和氣韻是真正的晉唐法度!從這個角度來看,米芾則是不及東坡多矣!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

這件《李白仙詩卷》屬於蘇東坡通會之際的作品,用筆上豐腴而端凝,在氣格上古雅而勁拔,絲毫不見老態,反倒是一種爐火純青的氣度!

著名的收藏家施宜生讚嘆此帖說:

「頌太白此語,則人間無詩;觀東坡此筆,則人間無字。」

意思是讀了李白這兩首詩,你就會覺得人間已經無詩可讀了,看到了蘇東坡寫的這幅字,那麼人間其它的字,你就看不進去了。此言,可謂是至論!

蘇東坡的書法我們可以說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他的字中有一種極為天然的古雅和自然意趣,這種意趣也是晉人所具備的,可以形容為「在有法的境界中行無法之事」,由此可見,學習晉人或者學習蘇東坡的字,要學其內在精神,而這些也是蘇東坡高於「宋四家」當中其餘三位的原因!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

可惜的是,蘇東坡的這件行書墨跡《李白仙詩卷》藏於日本的一家博物館,被日本人奉為「至寶」!

如今,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將藏於日本的這件《李白仙詩卷》原作進行了超高清掃描,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

欲購蘇東坡此《李白仙詩卷》,請點擊下面惠購:

蘇軾行書《李白仙詩卷》

相關焦點

  • 專家逛古玩市場,見一青銅器上12字,心中驚喜:國寶,趕緊籌錢買
    專家逛古玩市場,見一青銅器上12字,心中驚喜:國寶,趕緊籌錢買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我們的國家歷史文化非常悠久,但是許多流傳下來的文物寶藏,卻在歷史變遷過程中流落在外。幸運的是其中有一部分在專家們和愛國人士的幫助之下,已經被妥善地安置了起來。專家逛古玩市場,見一青銅器上寫著12個字,心中驚喜,國寶趕緊籌錢買下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這件事情就發生在幾年以前,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的馬成員在逛古玩市場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尊青銅酒器。
  • 一個字看太久變得不像字了,是我的大腦宕機了嗎?
    審核專家:尹鐵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機場院區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練字帖或者翻字典的時候,不斷重複地看或寫相同的字,到最後居然會覺得這個字變得不像字了,像是某種奇形怪狀的符號組合。比如,你可以嘗試著盯著下面的字一分鐘:現在是不是覺得「行」變得有點陌生?它究竟念「xíng」還是「háng」?這幾個筆畫的組合怎麼就能代表這麼多種意思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那麼是否好奇為什麼我們會產生這種錯覺呢?是熬夜太久大腦「退化」了嗎?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尋寶:497字銘文令毛公鼎成國寶
    此後,海滬號國寶3502箱,崑崙艦1248箱,陸續漂洋過海。集體大遷徙的65萬件文物大都來自北京故宮。抗日戰爭期間,為避戰火,它們曾被迫南遷,之後到了南京後又「馬不停蹄」遷往臺灣安家。這是人類戰爭史上、文化史上絕無僅有的一次文物大遷徙。自此,海峽兩岸,一宮兩院。
  • 為什麼總盯著一個字看,過一會兒就不認識了?
    當你死盯著一個字兒一直看的時候,過不了一會你就會發現。嗯?這是個什麼東西,而且怎麼看怎麼彆扭瞬間變文盲。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神經疲憊現象又叫做完形崩潰。
  • 為什麼一個字看久了就不認識了?
    當你盯著一個字一直看的時候,過不了一會兒,你就會發現:嗯?這是個什麼東西?是字嗎?總之就是怎麼看怎麼彆扭,瞬間變文盲。而等你休息一會兒再回來看它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誒 你的文盲症好像又康復了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神經疲憊現象,又叫做語義飽和。
  • 日本的船隻為什麼都有一個「丸」字?
    不少接觸過日本文化的朋友,無論是在海賊王或者一些有關戰爭的影片裡,可能都會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日本的船隻往往會寫著一個大大的「丸」字,這個「丸」字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又是怎麼來的。關於這個問題,小編找到兩種說法。「丸」在日文裡是圓的意思。日本人把圓當做吉利的象徵。
  • 【閱獨】為何長時間看一個字就不認識了
    [摘要]相信每個人都遇到過一個字盯久了就覺得很陌生,最熟悉的陌生「字」也不過如此把。是否有寫過很多遍後發現這個字很陌生,仿佛根本不認識它。文化君曾有過這種體驗,當時並未深究,最近在看「柯南」時,劇情裡提及有人利用這種名為「完形崩壞」的現象作案,那麼究竟是什麼原理造成了這種現象呢?其實不僅是漢字,英語等其它語言的使用者也會出現「一個字看久了就認不出」的現象。甚至不僅在語言中,就連一幅熟人的照片、一個熟悉的地點,看久了之後都有可能會突然覺得陌生起來。
  • 漢字解密|鳥 : 猜猜看,「鳥」字比「烏」字多的那一點表示什麼?
    春天,我們聆聽百靈鳥的歡歌;秋天,我們指點天空中大雁排成的「人」字。我們驚嘆動物園中孔雀開屏的豔麗,我們讚美微風中燕子輕飛的優雅。你看,頭、身軀、尾巴、腳爪子都畫出來了,活脫脫就是一隻鳥。這是一個典型的象形字。金文的「鳥」字在甲骨文基礎上向右畫出兩條曲線表示翅膀,比甲骨文更像鳥。
  • 歷史故事:古人的名和字
    兩岸對「老蔣」的常用稱呼,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由於歷史原因,大陸長期抑蔣,卻一直使用「蔣介石」,這是一個尊稱,與抑蔣的原意背道而馳,臺灣尊蔣,卻動輒稱「蔣中正」、直呼其名,甚為無札。此事兩岸異觀,但在不得體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
  • 倉頡造字,「耍」字的下面為何有個「女」字旁?專家:有特殊意義
    已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單字數量已經達到了4000字左右。關於最早的漢字,有「倉頡造字」之說。根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 為何長時間看一個字會不認識
    說了半天神經活動,可能比較抽象,簡單來講「語義飽和」的原理在於「注意力轉移」,當人眼對一個字盯了一段時間後,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就僅僅注意字的某一部分,從而使這個字喪失了整體感,繼而對這個字的讀音和意義的記憶也會變得模糊。這種大腦的行為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因為在盯著一個字看了太久之後,會自動引起神經活動的抑制,形成聯想阻斷。
  • 四川神秘「犇」字圖案揭曉:人工造林無心之舉
    邛崍市馬坪村10組,當地居民高叔先站在形成圖案的鵝掌楸下,該樹種樹幹筆直,樹冠蓬勃,從高空看非常漂亮。  邛崍市林業專家:當時用於隔離其他樹木,形成如今圖案乃無心之舉  《邛崍山區現神秘「犇」字圖案》後續  邛崍市天台山鎮馬坪村一塊約5平方公裡的山脊上,三塊由植物組成的巨型神秘圖案被當地居民發現,該圖案既像一個巨大的「犇」字,又像手拉手的人(本報曾報導)。
  • 腦筋急轉彎:「人」字加一筆,不是「大」,是什麼字?
    就是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現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的智力問答題。腦筋急轉彎分類比較廣泛:有益智類,搞笑類,數學類,成人類等。腦筋急轉彎是種娛樂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大眾化的文字遊戲,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吧!腦筋急轉彎:「人」字加一筆,不是「大」,是什麼字?
  • 漲姿勢:為什麼長時間盯一個字看,越看越不認識?
    說了半天神經活動,可能比較抽象,簡單來講「語義飽和」的原理在於「注意力轉移」,當人眼對一個字盯了一段時間後,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就僅僅注意字的某一部分,從而使這個字喪失了整體感,繼而對這個字的讀音和意義的記憶也會變得模糊。這種大腦的行為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因為在盯著一個字看了太久之後,會自動引起神經活動的抑制,形成聯想阻斷。
  • 腦筋急轉彎:李字少了木,不是「子」是什麼字?答對的都是天才
    就是指當思維遇到特殊的阻礙時,要很快的離開習慣的思路,從別的方面來思考問題。現在泛指一些不能用通常的思路來回答的的智力問答題。腦筋急轉彎是種娛樂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大眾化的文字遊戲,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吧!腦筋急轉彎:李字少了木,不是「子」是什麼字?答對的都是天才第一個問題:一年四季都盛開的花是什麼花?第二個問題:打什麼東西,不必花力氣?
  • 孫悟空的「空」字,有何玄機?
    我們知道孫悟空姓是菩提祖師取自「猢猻」二字,「悟」是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排下來的。來看看原著:猴王聽說,滿心歡喜,朝上叩頭道: 「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萬望師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賜個名字,卻好呼喚。」
  • 農婦書法水平超過田蘊章了,為何一幅字只賣5塊?專家:不懂藝術
    這是那位70歲的農婦寫的楷書田蘊章書法田蘊章的書法現在差不多幾千塊一平尺有專家看了她的書法評價說,沒有藝術感,不懂藝術寫出的字就是印刷字。我覺得不對,書法的藝術性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你不能因為農婦是一個農民,就說她不懂藝術。田蘊章是一個大學教授,有點文化就懂藝術。這樣判斷很武斷,還是應該撇開身份,只看字。做個假設,如果這位農婦寫完歐楷,署上田蘊章的名字,估計就不是5塊錢了。
  • 關於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400字,500字範文
    關於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400字,500字範文時間:2019-09-12 16:4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描寫中秋節的作文,300字,400字,500字範文 中秋是浪漫的;中秋是悽美的;中秋是悲慘的,但同時中秋也是幸福的,快樂的。
  • 神馬芝士 | 一個字看久了,反而不認識了?語義飽和了解一下
    你肯定有過這樣一種體驗——長時間盯著某個字看,或者重複寫一個字,就會覺得這個字越看越不對勁,
  • 香港小學生寫「知」字被判錯,家長求助網友:這字到底怎麼寫?
    文|爸媽盒子前陣子,一位香港網友在網絡上求助,說自己上小學的孩子作業裡,有個字被老師圈錯了,孩子很不高興。可是她橫看豎看也看不出,到底哪裡寫錯了,於是求助廣大網友:「這個字到底怎麼寫?我是不是要重讀小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