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5個李子賠500塊,沒熟的李子摘它幹啥?

2020-12-05 歡樂吃貨世界

近日,有網友爆料「朋友摘5個例子被索要5000元」引發熱議。

事件的起因是:6月18日,上虞的驛亭鎮橫塘村,小張帶著一群朋友去外婆家玩。由於當地很多人種植李子、楊梅之類的果樹,因此有位朋友誤以為院子後面的李子林是小張家的,就隨手摘了5個青李子。

李子

誰知道這一幕被村民看到後找來了李子林的主人,小張一行人說賠償20塊並把5個青李子歸還。但是李子林的主人之前被人偷摘過不少,又覺得小張他們態度不行,因此讓他們給1000元才能走。最後警察叔叔來了,雙方協商500元和解。

小張

小張後來氣不過,晚上在當地論壇發帖,說李子林的主人欺負外地人,不要去他家的餐館吃飯。李子林的主人在馬路對面開農家菜館。

論壇發帖

哪知道文章為李子林的主人家人看到,進行了跟帖回復,說小張他們是偷李子,應該被拘留和罰款。

論壇發帖

群槍舌戰,各有各的道理。小張認為李子林的主人他們是故意的,敲詐朋友。當地李子4塊錢一斤,他認為應該按照規定賠償。然而李子林的主人認為小張他們就是偷李子,被抓了還倒打一耙。

無論雙發誰對誰錯,其實就是有人摘了隨便的青李子,然後被主人抓到賠了個高價。然而,這種事情其實說誰對誰錯也很簡單,沒事摘沒熟的李子幹啥,青李子又不能吃。也有人是好奇,覺得摘幾個玩玩,這下啥興致都沒有了。

估計摘李子的這位朋友以後再也不敢隨便摘了。網上的李子才幾塊錢一斤還給你包郵到家,難道它不甜嗎?

李子
李子

所以路邊的水果你別亂摘,你覺得呢?想摘就去光明正大的付費採摘,這樣你摘得放心玩的開心。

相關焦點

  • 缺零食年代,沒熟就被吃掉的5種水果,荔枝最好吃,其它無法描述
    上山下田,穿樹串林,蹲點守望,只為能找點好吃的,誰家的果樹最早熟,我最清楚了,常被媽媽罵是「餓鬼投胎」。那時,果子未熟就被我摘掉吃了,「催殘」禍害過不少水果呢,當然都是背著大人偷偷幹的。沒幹過這事的,大多都是家裡不務農,有別的經濟來源的,在我們眼裡,他們特別富,有不缺零食,換現在的話就是「家裡有礦,不用覓食」。 下邊說說5種沒長熟就被我吃掉的水果。
  • 李子蘸辣椒麵已經不算什麼了,看看這幾種吃法,真是長見識了!
    現在正是吃李子的時候,水果店裡的李子太饞人了,看著口水要流出來了。記得很小的時候院子裡長了棵李子樹,每次李子熟了,爬上去摘在衣服上擦擦就吃了。其實李子吃法還真不少,別洗洗就吃了,還有不少美味的吃法,真的長見識了!
  • 不要讓老人家的李子爛在地裡,好心疼!
    ,一元錢一斤大家來摘!看著那麼好的李子爛在地裡叔叔覺得好可惜張阿姨說他腿痛上不了山摘李子,看著李子成熟了一顆一顆的掉在地上爛掉,這著實讓人心痛,好吃個大的李子這樣好可惜張阿姨由於年齡大了,腿腳也不方便,每次摘李子都費勁,老伴今年73歲了,也幹不動了,每天張阿姨的老伴在山上摘李子,張阿姨費力的背到集市,每次也被賣不了多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爛掉。
  • 保價2萬 只賠250塊!快遞公司最黑的潛規則 還改不了
    於是,鍾先生提供了發票以及維修的單據,最終經過快遞方面的評估,可以賠,但是只能賠250元。「250」的賠償金額,聽起來很像是對鍾先生的嘲諷。而客服說,鍾先生沒有全額保價,部分保價只能按比例賠償。貓哥算了一下,1萬的維修費只佔98萬的總價值的1.02%,那麼2萬的保價也只能賠200多一點,250塊都算是快遞公司「發善心」多算的。
  • 又是一年杏子熟
    玩耍的時候,總會故意跑到附近,偷偷望一眼,焦急地等待著可以吃桃子、杏子、李子的那一天到來。那時候,家裡種有果樹的小孩兒總是讓人羨慕。比如肖勇,他家門前有兩棵巨大的桃子樹,桃花好看,桃子又脆又甜。摘的果子,隨手撿起來在身上擦一擦,就放進嘴裡了。幾個人嘻嘻哈哈的,舅舅也不管我們,任我們玩耍。在舅舅家的各種果樹中,杏子樹長得最高大,我和弟弟必須仰著頭才能看見樹上大大小小的杏子。五月底六月初,杏子終於成熟了。我和弟弟靈通得很,放學後就準備跑去舅舅家。我媽給我們一人挎個小書包。書包裡放了一把麵條。
  • 500多萬做農場打了水漂,教「我」明白5個事兒
    回村裡調查了一下,情況還不錯,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種地的沒幾個,所以比較順利地以6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1000畝地,後來為了土地連片,又流轉了200畝,期間發生了一些小插曲,但花錢了事(我犯的第二個錯誤:以為錢能息事寧人,但埋下了禍根)。
  • 尼採到底是個幹啥的?
    其實我對尼採那些哲學也不敢說懂,不過我對他生平卻很熟。我今天不聊哲學,聊聊這人是幹啥的,怎麼就成雞湯導師了,以及怎麼跟納粹勾搭上了。哲學家被當成雞湯狗,這跟要臉的公號博主被當成印度人有啥差別?至於他為啥這麼出名,有三個原因吧:首先他的名字比較好記,德國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哲學家由於名字太長導致大家完全沒印象,比如弗朗茲·布倫塔諾,阿那克西曼德,維根斯坦什麼的,起名時太激進,幾乎沒法翻身了。其次他的眾多粉絲裡,有希特勒這樣的大嗓門,沒有希特勒,尼採的名聲應該也沒這麼大。
  • 柿子沒熟也能吃,4個去除澀味的「小妙招」,很多人都不知道!
    推薦語: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依靠時間,小時候都是放家裡,不時就會去檢查下文轉載自作者:李小胖美食達人柿子沒熟也能吃,4個去除澀味的「小妙招」,很多人都不知道!秋天又到了吃柿子的季節了,這個時候的柿子還沒有紅,很多人都以為,這種青的柿子是不能吃的,其實柿子沒熟也能吃,只要去除裡面的澀味就可以,這4個去除澀味的小妙招,很多人都不知道呢,其實青柿子的味道,甚至比熟了的柿子更好吃,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去除裡面的澀味,這4個簡單又好學的方法,如果不知道的話,那就太可惜了!
  • 幹啥啥不行,逮知了猴第一名
    當你發現身邊的同事一邊奮筆直書改方案,一邊對著手機傻樂時,不必與他保持距離,因為不是你多了個被客戶逼瘋的同事,而是股市上又多了個狂奔進場的年輕人。一邊看熱鬧的大爺,看著又一批為了牛市歡呼雀躍的年輕人,相互討論著:老王的兒子剛賠進去一輛車、老孫的閨女正準備炒股、老李的孫子還沒從牛市的喜大普奔中緩過神來,他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 這點小事幹不沒巴哥!
    這點小事幹不沒巴哥!娜美還說到辛巴現在挺好的,本來也沒啥事,不用聽別人說,娜美接著表示,我已經在網絡上不出現一年了,現在回來了,那些罵她的人依舊在罵她,表示讓別人罵一年,自己也是挺厲害的,能讓被人靠罵她掙錢也是厲害!
  • 李子,布朗,和西梅,到底誰是誰?
    在我們的市場上最常見的李子,是中國李(Prunus salicina)。這種李樹在中國本土有十分悠久的栽培歷史,最早可上溯到三千年前,所以吃了李子而命名自己家族這種事兒,也並不是不可能。長長的卵形葉子,早春會開出滿樹白花。「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見桃惟見李」,韓愈在頗有一點春寒的日子曾這麼寫道。「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注2]。中國李。
  • 因「塑料塊」臨沂廠家賠兩箱 賠的罐頭又現「異物」
    2016/3/2 15:27:53   來源:沂蒙晚報     作者:楊青   在罐頭裡吃出「塑料塊」
  • 櫻桃紅 桑椹黑 藍莓藍 李子綠 時令水果新鮮上市
    據介紹,這是來自呈貢馬郎村的櫻桃,色澤鮮豔、個大味甜,價格在每公斤40元左右。個頭較大、果實飽滿的標價50元/公斤,個頭稍微小些的45元/公斤,更小的40元/公斤。「馬郎櫻桃好吃,品種好,所以價格要稍微貴點。跟去年比,今年每公斤漲了幾元錢。」攤主叫賣時讓顧客品嘗3種不同的櫻桃。品嘗發現,3種櫻桃口感相差無幾,但50元/公斤的汁水明顯更多,雖然價格略貴,但也是最受歡迎的一種。
  • 賣鸚鵡判5年養鸚鵡4年賠500萬 賣也違法放也違法
    原標題:賣鸚鵡判5年養鸚鵡4年賠500萬 賣也違法放也違法 近日,深圳青年王鵬「賣自家養的2隻鸚鵡被判5年」的新聞,引起持續爭論。 悲慘: 不合法的被判5年,合法的賠了500多萬 與王鵬的非法養殖不同,在安徽省從事鸚鵡養殖的阿勇(化名)是有證經營。他目前擁有一個佔地16畝的養殖場,裡邊養有藍黃金剛、綠翅金剛和非洲灰3種共計160多隻鸚鵡。
  • 團購的李子怎麼樣?看完網友曬的圖片,真心希望這是視覺錯誤
    團購的李子怎麼樣?看完網友曬的圖片,真心希望這是視覺錯誤近些年,網購非常的受歡迎,畢竟每天不用出門東西就能送到家,方便極了。除此之外,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使用團購,因為其價格更為低廉。但正是由於價格很低,有的商家就會使用一些殘次品來糊弄消費者。
  • 不計免賠是什麼意思?買車險一定注意!不計免賠不是啥都賠
    不計免賠是什麼意思?買車險一定注意!不計免賠不是啥都賠如今路上的汽車是越來越多,車子多了,車禍率也會隨之上升,據相關統計,我國每年因為車禍去世的人數多達10萬,而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磕小碰也不會少,如果車漆磕壞了,去4S店修理也要大幾千,所以購買車險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除了車子在購買時要求強制購買的交強險,還有別的險種可供我們選擇,但是車險中有個不計免賠,許多車友說不知道是怎麼用的
  • 土狗咬人後主人賠了鄰居1.5萬
    錢是給了,但老曹想不通,要賠這麼多嗎?為什麼要賠這麼多? 曹坤林:我沒工作,沒有退休金。我老婆中風,我兒子做保安,2000多塊錢一個月,還有一個孫子,我心裡覺得真的出了什麼大事情,他說一萬五,我就一萬五賠給他。
  • 軋死一條狗 開車台州男子被訛500元 轉天狗主人提出要賠8600元精神...
    本文轉自【台州晚報】;開車不小心軋死了一隻沒牽繩的小泰迪 本以為私下賠些錢就能了事 不料出現了兩名討要賠償的「狗主」 狗主身份孰真孰假接下來的事情很奇葩 開車軋死只「小泰迪」賠了500元今年34歲的陳先生,是三門浦壩港一家公司的業務員。前幾日下午2點,他開著公司的麵包車外出跑業務。車子行駛到花橋鎮方向的公路上時,突然顛簸了一下。陳先生以為是輪胎壓到了路邊的石子,便沒有太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