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價2萬 只賠250塊!快遞公司最黑的潛規則 還改不了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大貓財經

理想中,我寄個快遞,快遞公司收了快遞費,那麼他要保證對方收到完好無損的東西,丟了或者壞了,快遞公司得賠。

但是在現實世界裡,「理想」就是你想多了。

能不能收到以及能否收到完好的東西,要麼憑運氣要麼憑錢,而丟了、壞了能不能獲賠,甚至不是「錢」能決定的。

01

北京的鐘先生通過快遞郵寄了一臺價值98萬的醫療設備到南寧,東西挺貴,一旦發生磕碰,維修起來也不是小數目,鍾先生特意選擇了2萬的保價,保價費100元,比快遞費本身還貴。

結果,籤收的時候真的就發生了磕碰,包裝破損,外殼變形,如果修復,需要1萬多。

沒事,保價了2萬,可以理賠。

於是,鍾先生提供了發票以及維修的單據,最終經過快遞方面的評估,可以賠,但是只能賠250元。

「250」的賠償金額,聽起來很像是對鍾先生的嘲諷。而客服說,鍾先生沒有全額保價,部分保價只能按比例賠償。

貓哥算了一下,1萬的維修費只佔98萬的總價值的1.02%,那麼2萬的保價也只能賠200多一點,250塊都算是快遞公司「發善心」多算的。如果鍾先生按照98萬的價值進行全額保價,至少需要4900元,是快遞費的50多倍。

如果快遞公司將這個98萬的設備寄丟了呢?那麼按照快遞公司的標準,鍾先生最多也只能獲賠2萬,拿到這個設備總價2%的賠償款。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關於快遞的賠償以及保價的吐槽,鋪天蓋地。

02

保價是一些快遞公司提供的「非強制性」的增值服務,只是這個「增值」是對快遞公司而言的,而非用戶,因為保價不會讓你快遞的東西升值,但能讓快遞公司收入增加。

按照一般上的保價規則,用戶對自己所寄的物品聲明一個價格,按照快遞公司的保價標準來進行保價,一旦所寄的物品丟失或者損壞,按照保價的全額或者比例來進行賠付。

有點類似於給自己寄出的物品上了一個「保險」,但是它本身不是保險,因為快遞公司也不是保險公司,是沒有權力發保險產品的。

不過保價和保險又有些相似,二者都在做的事情是「賭概率」,畢竟快遞公司專門送件,對於公司快件的丟失率和破損率還是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的。

這就形成了快遞行業的潛規則,你需要額外花一筆錢,保證自己的貨一旦沒送到或者破損,能夠得到賠償,具體什麼結果,得看快遞公司的日常操作,於是大家很熟悉的場面來了。

快遞的「暴力分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畢竟作為快遞大國,2018年一年的快遞件數已經超過500億件,超過美日歐的快遞總和,快遞公司日均處理快遞1.4億件,2019年的快遞量可能會突破600億件,既要保證工作量又要保證配送速度,扔。

這些情況快遞公司是不會和客戶說明的,但要是這點智商都沒有,可咋存活呢?於是,如果寄送易碎品或者貴重物品,保價甚至花高價來保價就成為一種很必然的選擇了。

一般來講,託寄物品的價值一般在500-1000元左右,快遞公司也會非常主動的「建議」你進行保價了,但如果太貴,很多公司就不保的,比如百世快遞的最高保價1萬,申通2萬,圓通3萬。

保價費也是根據物品價值各有不同,在2‰-3%不等,申通最便宜2‰,圓通階梯保價,1塊起,中通、韻達等是按3%的比例來收取。

如果不保價呢?

那賠付標準是與快遞費掛鈎,一般最高賠付比例是快遞費的5倍,順豐為7倍,也有定額賠付的,圓通一般件為300/票、文件100/票,申通500元以內按實際價值賠,最高不超過500元,中通的頂額也是500元,但是不能證明價值的就賠100元。

其依據是《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快遞暫行條例》,其中《郵政法》第四十七條就規定了賠償的標準。

03

反正都是怎麼有利於快遞公司怎麼來。

貓哥以「快遞」「保價」為關鍵詞,搜索了中國裁判文書網,找到了2304個判決或裁定書,貓哥挑了幾個關聯度最高的案例來看,一般未保價而快遞丟失的情況,基本上都是按照「X倍快遞費」的額度進行賠償的。

根據判例,同意「運單契約」並籤字、已經告知需要保價或者明示了「未保價物品按資費X倍賠償」,都屬於快遞公司已經盡了告知義務,而且聲明了保價但未支付保價款也未在面單上勾選,也視同為未保價。

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有幾個判快遞賠錢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遇到這樣的事情,光靠《郵政法》或者《快遞條例》是不行的,還有《合同法》。

①沒有保價就真的只能賠運費嗎?

江西君賢公司通過順豐萍鄉分公司以「文件」的方式快遞了一張5萬元的銀行承兌匯票,並且沒有保價,結果發出去的快遞還是丟了。然後君賢公司就把萍鄉順豐給告了,萍鄉順豐認賠7倍運費161元,不過君賢公司要求賠的不是5萬的承兌匯票,而是需要對方賠付為了作廢這張承兌匯票而產生的「合理支出」1.61萬。

一審判賠161元,二審萍鄉中院則支持了君賢公司的訴求,判萍鄉順豐賠償合理支出5127.5元。

△(2018)贛03民終824號判決書

② 部分保價就真的只能賠「部分」嗎?

青海西寧的達哇桑周通過西寧申通快遞了1公斤的冬蟲夏草,價值30萬,並保價5000元,結果包裹丟失,達哇桑周向西寧申通追索30萬貨款。這個案子的焦點就是,這票快遞的價值到底是30萬還是5000元。

案件經過了三次審理,一審判西寧申通賠付30萬+7302元追索支出;二審則是「各打30大板」,判西寧申通賠15萬,令外的15萬達哇桑周承擔;而終審判決,西寧申通按市場價賠付達哇桑周24萬。

△(2015)青民提字第43號判決書

③沒有保價,但有保險,該怎麼賠?

上海山善公司通過上海虹橋申通快遞了一批投影儀,虹橋申通在快遞途中發生了車禍,這批鏡頭損毀,而山善公司為這批貨物買了保險,三井住友保險公司向山善公司理賠後,向虹橋申通索賠。

一審、二審都是判決賠5倍運費,但是終審判決則是判決虹橋申通賠78765元的貨物損失。沒有保價但有保險,那麼就由保險公司來追討損失了。

不過在該案的終審判決中,上海高院認為「一審判決認為快遞業存在按運費5倍賠付的「行業通常作法」,缺乏依據,應予糾正」:首先要舉證有這個行業慣例,其次需要交易雙方都知道這個慣例,然後這個行業慣例還不能違法。

△(2017)滬民再9號判決書

04

貓哥之所以舉這幾個案例,是因為在各個判決書中,其實都有我們需要注意或者學習的點:

① 快遞服務不屬於郵政普遍服務業務範圍,損失賠償適用有關民事法律,比如《合同法》,多看看有好處。

② 從判賠全款的案例來看,無論保價與否,你需要證明自己貴重物品的價值,而且快遞員接收的確實是你的貴重物品,即便是到了打官司的情況下,這些證據都對你有利,在達哇桑周的案例裡面,他甚至提供了他的蟲草過機場安檢的X光片。

③ 無論個人還是公司,大批量的貴重物品託寄,如果不保價,還是建議買一份運輸相關的保險,因為從理賠的順序來看,保險公司會先行賠付,然後保險公司自己再去追討。

不過,貓哥說完這些也覺得心好累,寄個快遞沒有點法律知識,都沒辦法好好保護自己呢。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力和時間成本來打官司的,一些官司甚至連續5-6年都沒完,而且多數未保價的案例甚至終審時,依然是判「5倍運費」而已,那麼如果託寄貴重物品,付一定的成本來保價,確實是一份保障。

而除了「賠5倍運費」,快遞行業還有一些令人頭疼的「行業慣例」:

●「保丟不保損」:丟了賠,但是壞了不賠;

●「先籤收,後驗貨」:甚至直接把快遞丟到各種接收站、快遞箱,用戶都沒有驗貨的機會;

●「體積重量」:輕質物品不是稱重而是按長寬高比例計算重量。

所謂「慣例」都在,只是在你想寄快遞之前,沒有人會主動告訴你。

相關焦點

  • 快遞螃蟹死的死丟的丟 價值一萬二快遞只賠四千
    「死亡或遺失的螃蟹加起來有180隻,價值12000元。」王先生告訴記者,事發後,他聯繫了申通快遞總部、南京分公司及快遞員。「他們都承認過失,但賠償金額還沒商量好。」王先生說,申通快遞提出賠償4000元,他不能接受。  王先生表示,剛開始協商賠償金額時,他做了讓步後,要求賠償10000元。
  • 條款裡面改一個字,保險公司少賠幾十萬!
    比如一級傷殘(也就是全殘),通常賠保額的100%,二級傷殘賠90%。直到10級傷殘,賠保額的10%。意外保障只賠全殘,不賠傷殘,相當於大大縮窄了保障範圍。那麼,傷殘這個責任很貴嗎?一點也不貴。比如說我們前段時間給大家測評的長安大護甲意外險,每年289元,意外傷殘保額就有100萬。航空意外還能多賠100萬,交通意外多賠50萬。不到300塊錢的意外險,就能達到的保障。
  • 順豐速運當天件變成隔夜件 快遞員還謊稱與寄件人「達成一致」
    來源/視覺中國說好的當天送達,不僅生生變成了隔天件,快遞員竟還稱,晚送一天上午10時左右,快遞小哥上門攬件,12時左右,包裹顯示已經派送。可當天晚上,王女士聯繫朋友後,對方卻表示,並沒有收到過任何快遞。這樣的答覆讓王女士吃了一驚。「一般來說,當天件就是當天送達的。而且那天,我一共發了6、7個包裹,差不多晚上6時左右,我的朋友們都陸陸續續收到了東西,為什麼這一單就是送不到?」
  • "快遞被冒領 賣家賠償"引熱議:為啥不誰弄丟誰賠
    最高法: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判罰律師:只要貨物沒交付,銷售者就需要承擔交付義務快遞的電腦變磚頭了、快遞的手機莫名丟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網購,可是,總會有這樣的新聞出現,就在前天,鄭州高新區法院中心法庭還審理一起「快遞丟失」事件,市民時先生從賣家買了4部蘋果5S手機,最後手機沒等來,還打起了官司。
  • 網購4530元貂皮大衣被調包 中通快遞只賠兩千
    退貨卻把貨退沒了  去年淘寶雙12購物節,叢女士幫母親買了一件貂皮大衣,花了4530元,到貨後回家試了試,叢女士母親對衣服不太滿意,「我媽不太喜歡,就說退了吧,我就去了離單位不遠的中通快遞點把衣服發了出去。」1月15日,叢女士告訴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 取快遞後收到一張恐怖照片 浙江快遞小哥嚇得直喊「冤枉」真相是
    郎師傅是一名快遞取件員前段時間他去客戶家中取件碰巧這個客戶家的小狗死了客戶認定小狗是郎師傅的車子壓死的還向快遞公司投訴最後郎師傅被公司進行了處罰可他覺得自己很冤枉客戶小狗死亡快遞小哥稱被冤枉郎師傅是申通快遞的一名取件員,負責杭州餘杭洪桐村片區的上門取件服務
  • 活蟹快遞到家成死蟹 送禮的、收禮的心裡都彆扭
    活蟹快遞到家成死蟹 送禮的、收禮的心裡都彆扭2012-10-18 10: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江蘇網        瀏覽量: 3241 次 我要評論 記者隨即諮詢了多家快遞公司。順豐快遞的客服工作人員介紹,因為蟹的死亡率高,水產品等「活物」一般不在可遞送的物品範圍內,順豐目前也僅在蘇州、無錫兩個城市有快遞螃蟹業務。
  • 考拉海購公布雙11「保價成績單」,專屬人工客服為黑卡用戶保價護航
    鞭牛士報導 近日,考拉海購公布雙11期間「保價成績單」,截至11月9日,考拉海購已經給近千位黑卡用戶主動賠付差價,成為電商平臺雙11主動賠付差價的首個服務案例。
  • 世界上最黑的杯子什麼樣?這真的是杯子!
    說到杯子這種東西,估計誰都沒有想過要用什麼「世界最黑」來形容吧。現在偏偏就有了:來見識一下世界上最黑的杯子吧!
  • 多家快遞公司「春節不打烊」 快遞費或小幅上調
    他表示,為保障春節期間快遞業務正常運行,中通快遞要求各網點安排個別值班人員留守,確保快遞服務春節不打烊,大部分員工仍然可以放假。對於春節期間值守的一線員工,公司會加大工作激勵和福利保障。 那麼其他快遞公司春節期間是否正常營業呢,時報記者進行了走訪。
  • 女子廠裡上班手指被機器壓斷,認定工傷後老闆賠2萬5:6萬私了
    女子廠裡上班手指被機器壓斷,認定工傷後老闆賠2萬5:6萬私了 本期情感調解的主題是廠裡事故 女子在廠裡工作七八年了,一直沒籤勞動合同,女子也不識字,因為工廠離家太遠,本來女子沒打算繼續幹下去,可就在前不久一天晚上加班時,女子的兩根手指不幸被機器壓斷了
  • 小心,「保價」套路!
    「一言難盡」  購買時部分商家承諾「保價」,有的還會贈送「保價險」,但實際是退不退、退多少、怎麼退,還是商家自己說了算。  而當你相信「保價」  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時  那就錯了  有商家說商品是百億補貼的,不在保價範圍內;還有商家說優惠部分為平臺官方發放,與商家無關。
  • 得理不饒人?快遞盒上被寫「死去吧」,男子投訴後又索賠2000
    快遞員和外賣小哥這時走進我們的生活。本來按照「顧客就是上帝」的說法,顧客在快遞員和外賣小哥面前沒什麼好委屈的,遇到不滿的事情直接說出來即可;可現在顧客變成了畏畏縮縮不敢發聲的人。真遇到不滿也不敢投訴,因為外賣小哥和快遞員知道你家地址,萬一對方找上門報復怎麼辦?
  • 村裡面德邦快遞和市裡面德邦物流的區別
    德邦快遞痛快地說:沒有關係,我看著給你打包就好。沒想到快遞收件的時候,連膠帶都不帶,他打包發貨賺運費,還得讓我媽媽找膠帶,我們那裡村裡的快遞就這樣,懶得和他們計較這麼事情。萬萬沒有想到第二天快遞員把柿子給我送上門,箱子都溼了,因為是運費到付,我要求打開驗貨。
  • 二手車交易亂象叢生 「調低裡程表數」成為行業潛規則
    其中,人為調動裡程表數似乎成為行業潛規則。消費者向《天天315》爆料,花費9萬元在大連易車精品店購買了一輛二手車。銷售員承諾這輛車是從沒過戶過的一手車,只行駛了6萬公裡,一直在正規4S店保養。但車輛過戶之後,消費者拿到的資料卻顯示,這輛車已經過戶過3次,行駛了15萬公裡。《天天315》本期聚焦:二手車「小白」如何避免消費陷阱?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印度狂暴猴子發瘋傷250人,竟是想喝酒!被抓後還死性不改
    據悉這隻猴子叫Kalua,之前是有主人飼養的。在主人離世後,它竟跑到路上襲擊路人導致250人受傷。Kalua專門挑女人和小孩下手,衝上去用爪子和牙齒攻擊路人,在它的獠牙之下導致幾十名孩子臉部受傷,可能需要整容。其中還有一人因傷勢過重身亡。
  • 雙11爆倉日提前 快遞小哥披星戴月一天只睡5小時
    (揚子晚報記者 徐曉風)社會物流今年雙十一「爆倉日」提前「爆倉日」後還會有退貨高峰7:30,記者來到位於漢中門大街和浦江路交界處的韻達快遞河西二公司,門口停了輛黃色大貨車,裡面還有小半車包裹,7個快遞小哥忙得汗流浹背
  • 因「塑料塊」臨沂廠家賠兩箱 賠的罐頭又現「異物」
    「塑料塊」後(本報2月23日曾以《大過年吃罐頭 竟吃出「塑料塊」》為題報導過),廠家給寄來2箱罐頭作為賠償。(圖片由劉先生提供)   據了解,2月2日,劉先生在家附近超市購買了兩瓶黃桃罐頭,後來打開準備吃的時候,發現罐頭裡漂浮著很多白色東西。「撈出一塊,很像白色的塑料,就好像尼龍袋的粉碎物,一下子沒有了食慾。」劉先生說,隨後他又打開了另一瓶,竟然發現罐頭裡有隻蒼蠅。後來通過相關部門聯繫到了生產廠家,對方沒否認,經過協商,答應賠兩箱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