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有一些讓你腦洞大開的冷知識,比如,辣是痛覺不是味覺、胃可以擴大為自身體積的6倍、人一緊張就想上廁所……
你的腦海裡還有哪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念頭?
《生命時報》全新推出「腦洞科普」欄目,幫你填上這些奇妙腦洞。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
躺在床上迷迷糊糊、正準備做美夢
身體突然不由自主抽了一下
有時還會因此驚醒
這到底是為什麼?
對於這種現象,有一種說法曾經廣為流傳:
「你的神經系統發現你很長時間沒有活動,以為你死了,所以它就動動,想試試你死了沒有……」
還有熱心網友為這種說法提供了「小劇場」:
美國瑪莎傑弗遜醫院睡眠醫學中心
主任 克里斯多福·溫特
這種情況有可能發生在你過度疲勞或者長期不規律的睡眠時,你的大腦已經進入了睡眠周期,但身體還沒跟上。
這時,還沒「睡著」的腿動一下,可能只是「伸了個懶腰」。
也有說法認為,人腦是基於爬行動物的大腦進化而來的,因此就保留了一部分爬行動物的應激反應模式。
人在過度勞累、精神緊張、心理壓力之下,有可能引起入睡時身體不自覺地抽動,午睡和夜晚入睡時,都可能發生。
身體缺鈣的情況下也會出現入睡抽動。
比如有些孩子正處於長個子的時期,鈣的攝入量沒跟上,就會出現「突然抽動」。
患有不寧腿症候群的人,在休息時或者夜晚入睡時雙腿會不安地抽動,有時還伴有酸脹、麻木、疼痛感。
抽動障礙也會伴有肌肉不自主地抽動,有時會以眨眼、歪嘴、聳肩等形式表現。
白天會緊張、坐立不安,晚上會肌肉抽動,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會誘發抽動症狀。
服用抗抑鬱藥的患者少數也會出現入睡抽動,這是藥物的一種副作用,與大腦中的神經遞質有關。
腦洞說:
有入睡抽動的人,先要排除心理問題,如果是白天過度勞累引起的,要學會緩解壓力,注意勞逸結合,必要時諮詢心理醫生;
如果身體抽動經常發生,要及時去醫院查找原因,對症治療。
本期編輯:徐夢蓮
歡迎來到【腦洞科普】,生命君邀你一起大開腦洞。
下一期想看什麼樣的奇思妙想?快來評論區留言,生命君聽你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