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科普】你為什麼會認床?因為這個器官在替你「守夜」

2021-01-15 生命時報



生活中,總有一些讓你腦洞大開的冷知識,比如,辣是痛覺不是味覺、胃可以擴大為自身體積的6倍、人一緊張就想上廁所……


你的腦海裡還有哪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念頭?


《生命時報》全新推出「腦洞科普」欄目,幫你填上這些奇妙腦洞。


去外地出差、旅行需要過夜時,你會不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有些人躺在一張陌生的床上,容易睡不好,這種現象有人稱作「認床」。


睡眠醫學研究中,將這種在新環境中第一晚難以入睡的現象,稱作「首夜效應」。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聽聽睡眠專家是怎麼說的↓↓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精神科專科醫師

睡眠障礙門診副主任醫師  張衛華


美國布朗大學認知語言與心理研究科學副教授佐佐木柚香及其同事的研究團隊,為揭示「認床之謎」,曾做過一個測試。


研究中,對35名平時睡眠正常的參試者,在實驗室的就寢情況,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觀察。



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大腦成像技術,監測了參試者大腦在睡眠過程中的活動情況。


結果發現,在實驗室睡覺的第一個晚上,參試者大腦左半球在深睡階段(慢波睡眠)比大腦右半球更加活躍,這種差異類似海洋哺乳動物睡眠過程中,只「關閉」半個大腦的現象,而大腦兩半球活動差異越大,就越難以入睡。


研究人員在參試者耳邊播放尖銳聲音,左右腦半球對這些聲音的應答也截然不同:相對「清醒」的左腦半球的振幅反應更為激烈,這意味著它的警覺程度更高。


不過,從第二晚開始,參試者熟悉就寢環境後,其大腦左右半球活動差異變小,睡得比第一晚更沉了。


當我們置身新環境時,大腦的某一區域更加警覺,就像「守夜人」一樣,一旦出現危險,就會立即喚醒睡眠者,這或許是重要的生存策略。


上面的試驗,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一般人的「首夜效應」機制。但實際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具體表現,卻可以是多樣的。


比如 ,有一部分人在新環境的第一晚睡眠,甚至會睡得更香,這一現象也被稱為「反首夜效應」。


有些人的首夜效應,則會表現得更為強烈,幾乎每一次面對新的睡眠環境,都會因心情緊張而難以入眠。這樣的「認床」,就是睡眠焦慮的一種表現。


有認床習慣的人,通常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比其他人更敏感。到了晚上,這部分人也更容易感受到周圍環境的刺激,難以入睡。


如果這些人不斷地進行「我認床」的自我暗示,這種現象很可能會逐漸加重,形成對新睡眠環境的條件反射,表現為以下特點:


只要確定要在新環境中入睡,如出差的前一天,就開始擔心能不能入睡,為「萬一」不能入睡而焦慮;這種焦慮緊張會不斷加重,並在新環境第一晚睡眠時間達到高峰;最終這種焦慮緊張往往會導致「果然」不能入睡,從而「驗證」了自己的擔心,成為下一次擔心焦慮「證據」。



如果覺著「認床」已經對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擾,不妨試試以下幾招,或許可以讓你睡得踏實一些。



1. 臥室光線宜暗,建議拉上窗簾。


2. 臥室宜涼爽,但不要寒冷,對大部分人來說,18.3攝氏度是理想溫度。


3. 在計劃臥床睡眠至少一小時之前,停止活躍的腦力活動。


4. 晚餐後禁喝咖啡、茶、酒及抽菸。


5. 不要強迫自己入睡,如果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仍睡不著,就起床做些溫和的活動,等困了再上床。


6. 睡前做溫和及放鬆身心的活動,如熱水泡腳、泡熱水澡、肌肉鬆弛及呼吸運動,睡前2小時不要做劇烈活動。


7. 避免在臥室看電視、打電話、討論事情。


8. 有規律及充滿活力的生活,積極參與社交活動。▲



腦洞說:

建議有「認床」習慣的人,不要過於在意,把它當做是自己的一個特點就好了。如果對即將在新環境中入睡時常感到不安,建議儘早到睡眠醫學科就診。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16301749


本期作者:鄭榮華


歡迎來到【腦洞科普】,生命君邀你一起大開腦洞。


下期你希望我們探索哪個「健康黑洞」?快來評論區留言吧,生命君有問必答!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往 期 回 顧

  上下滑動查看↓


電話垂詢

業務合作:010-65363765

內容合作:010-65363786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會「認床」
    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每到一個新環境睡覺,總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睡覺「認床」,這個習慣可把不少人折騰的不輕,那你知道為什麼睡覺會「認床」嗎?在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幾位美國大學教授研究發現,「認床」這事兒是因為你感受到了不安全。我們過去覺得,人會認床說明這人特挑剔,特事兒。
  • 大自然床墊睡眠小課堂|為什麼有人會「認床」?半邊大腦在守夜呢!
    關於我們常說的「認床」,簡單的說就是當我們旅行外地,參加會議,遊玩,或是探親探友時,不習慣所睡的「新」床,從而在床上打滾,輾轉反側夜不能寐。在睡眠研究領域裡,這個「認床」還有一個名詞,就是First Night Effect(初夜效應)。
  • 為什麼我們會認床?
    今天是國際睡眠日,來個睡眠科普專題吧!
  •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
    一項研究顯示,人們睡在一張陌生的床上通常都無法睡好,因為大腦的一半仍然在「值班」,這就是有些人睡覺會認床的原因。「第一晚效應」對於經常出差睡酒店的人和睡眠研究人員而言是不會陌生的。現在,有科學家團隊試圖弄清為什麼人們在陌生環境中的第一個晚上往往睡眠質量很差。
  • 一分鐘告訴你為什麼有人會認床
    一分鐘告訴你為什麼有人會認床
  • 換床就睡不著什麼鬼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
    換床就睡不著什麼鬼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時間:2016-08-04 15:08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換床就睡不著什麼鬼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 一項研究顯示,人們睡在一張陌生的床上通常都無法睡好,因為大腦的一半仍然在值班,這就是有些人睡覺會認床的原因。
  • 認床是怎麼回事?這個細節容易被忽視
    相信很多人都有認床的習慣,往往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睡不好,大部分人一般只會是第一晚睡不好,但是也有小部分人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這真的只是習慣問題嗎?萬福欣睡眠診療中心的專家認為,「認床」實際上是因為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礙,因此才會有這樣的症狀。這種現象被稱為第一晚效應,研究顯示,人認床時的左右腦慢波不一致,左腦的慢波活動低於右腦,也就是說左腦處於一個「守夜人」的警覺狀態,睡眠程度比右腦淺很多。稍有聲響,相對清醒的左腦就會叫醒深睡的右腦,讓我們夜裡反覆醒來。
  • 人為什麼會認床
    人為什麼會認床林泉 《百科知識》 出差或剛搬新家的第一天晚上,你可能想要好好地睡一覺。但由於來到了一個新環境,你可能會睡不著,因為你認床。 睡眠在科學界一直是個謎。當我們人類的大腦把酒店或新家當成危險的地方時,也會進行單半球慢波睡眠。研究者稱,人類的大腦可能也有一個幫助我們進行單半球慢波睡眠的小型系統,就像海豚和鯨魚一樣。不過,經常到處旅行的人可能會在無意識中訓練大腦學會「不認床」,所以人們去到新地方時,不一定睡得不好。
  • 被「認床」折磨,半夜經常醒來,到底是什麼原因?
    相信許多人都遇到過「認床」的問題,特別是經常出差需要住酒店小夥伴,對這種痛苦的感覺一定不陌生。即使是星級酒店,我們還是會被「認床」折磨,經常半夜醒來,導致第二天沒精打採的。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會「認床」呢?
  • 人為什麼會認床呢?原來是因為這個嗎
    不少人都遇到過「認床」的問題,當我們到外地旅遊、探親訪友時,總會在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這裡的床不單指「床」,也可能是不熟悉的(unfamiliar)環境。為什麼有些人會有認床的問題呢?在睡眠研究領域裡,「認床」被稱為初夜效應(First Night Effect)。這是一種大腦的保護機制,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環境時,我們有一半大腦(hemisphere)要比另一半更加清醒。
  • 為什麼人會「認床」?
    我們過去覺得,人會認床說明這人特挑剔,特事兒。
  • 人為什麼會認床?
    人為什麼會認床? 很多平時睡眠不錯的人每次出差睡旅館都睡不好,中國人通常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認床」,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現在那些四星以上的旅館床上設施都非常棒,甚至好過自家的床,為什麼還是睡不好呢?
  • 【腦洞科普】睡覺時為什麼會忽然抖一下?真不是因為身體以為你快死了
    生活中,總有一些讓你腦洞大開的冷知識,比如,辣是痛覺不是味覺、胃可以擴大為自身體積的6倍、人一緊張就想上廁所……你的腦海裡還有哪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念頭
  • 認床是一種睡眠障礙
    如果你是個認床的人,當你外出旅行或出差在外,睡覺應該是最痛苦的事情了。因為就算是躺在五星級酒店大床上,你可能還是會想念自己家裡的小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數著綿羊到天亮。那麼,人為什麼會出現認床性質的失眠呢?
  • 為什麼有人睡覺會認床?關於睡眠的冷知識,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在長途旅行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現象,翻來覆去睡不著,俗稱為「認床」。對於這樣的現象的出現,很多都是用認床來解釋,但是人為什麼會出現認床的現象,為什麼有的人就不會出現的現象,並且有的人會選擇性認床,若是身邊有認識的人,睡眠質量也能好一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會「認床」丨心理+1
    我有一個非常不好的毛病:認床。多年來一直如此,只要一離開家,換個地方就睡不著,以致回到家,常常睡上一整天也無法緩解缺眠帶來的迷糊狀態。為此我多次放棄了與家人或單位組織的外出旅遊的機會。也曾想過出門時帶上安眠藥以對付晚上難以入睡的痛苦,卻又擔心會對安眠藥產生依賴和引出別的什麼後遺症來。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去掉認床的毛病呢?
  • 海豚睡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原因竟然是「認床」?
    前幾天科技館榕哥欄目組一妹子出差,頭一晚就經歷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失眠,輾轉反側,數羊冥想,聽安眠曲,總之是一夜都感覺似睡非睡,迷迷糊糊又清清醒醒,一大早她就在群裡問:「認床,有沒有點科學道理呢!?」欄目組也展開一波討論,有人體工學派,氣味派,還有安全感派。
  • 【腦洞科普】為什麼受刺激的是大腦,皮膚卻起了雞皮疙瘩?
    生活中,總有一些讓你腦洞大開的冷知識,比如,辣是痛覺不是味覺、胃可以擴大為自身體積的6倍、人一緊張就想上廁所……
  • 認床竟然是「初夜效應」?不想失眠可以試試這3件事
    Mr.澤:因為換個地方就睡不著,我幾乎沒去旅遊過,羨慕那些能到處飛的人。辛小可:約我在外面過夜?不存在的!認床女孩真是想變壞都難……認床的痛苦,失眠過的人都會懂。那是什麼讓這些人變成了與眾不同的「認床星人」呢?
  • 非常會認床的狗,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狗窩!
    這隻米克斯犬「嚕嚕」非常會認床,只要看見自己的小窩不見時,就會緊張到定不下心。日前家人陪嚕嚕一起玩耍,順手將床墊放到柜子上騰出空間,沒想到卻忘記歸回原位,嚇得毛孩趕緊爬上去守護「寶貝窩」,表情看起來十分不爽!嚕嚕:誰給我亂搬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