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認床?

2020-12-03 三聯生活周刊

人為什麼會認床?

2016-04-28 10:32 作者:袁越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6年第18期

很多平時睡眠不錯的人每次出差睡旅館都睡不好,中國人通常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認床」,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很多平時睡眠不錯的人每次出差睡旅館都睡不好,中國人通常將這種現象稱之為「認床」,這個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現在那些四星以上的旅館床上設施都非常棒,甚至好過自家的床,為什麼還是睡不好呢?或者再多問一句,到底是床的哪個方面會讓人如此「認」呢?

科學家們相信,「認床」不單只是不喜歡新床而已,而是代表了一種更加普遍的現象,心理學界稱之為「第一晚效應」(The First Night Effect)。從這個詞就可以看出,心理學家們不認為旅館的床是真正的原因,起碼不是唯一的原因。人們睡不好覺的真正原因是不適應陌生環境,而這種不適感往往只在頭一天晚上才會表現出來,到了第二天晚上就自行消失了。

美國科學家早在1966年就研究過這個問題,但當時的實驗技術有限,沒能得出任何可靠的結論。半個世紀之後,美國布朗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佐佐木柚香(Yuka Sasaki)博士和她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終於利用更為先進的儀器解開了這個謎團。

研究人員招募了35位平時睡眠正常的志願者,讓他們在實驗室這個陌生環境裡睡了幾覺。睡眠過程中,研究人員利用腦磁圖測量儀、結構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和多頻道睡眠記錄儀等儀器設備對志願者的腦電波活動和相應的肌肉運動做了細緻的測量,並把重點放在了慢波活動(1~4赫茲)的測量上,因為這一波長是目前已知的測量睡眠深度的最好指標,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指標。

結果顯示,在實驗室睡的第一個晚上,志願者的兩個腦半球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狀態。右半球的慢波指標正常,說明右半球順利地進入了深度睡眠狀態,但左半球的慢波活動卻要活躍得多,說明左半球沒有進入真正的深度睡眠。更有意思的是,這一現象在第二晚就消失了,這說明左半球才是「第一晚效應」的罪魁禍首。

研究人員將實驗結果寫成論文,發表在2016年4月21日出版的《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作者認為,這個結果表明人類大腦在陌生環境下很可能像一部分鳥類和哺乳動物一樣,採取了左右腦交替睡眠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讓動物更好地躲避捕食者的夜間偷襲,對於那些自衛能力不足的動物,比如海豚來說尤為重要。大海中沒有障礙物,海豚平時只能依靠自身的速度躲過鯊魚的攻擊,如果睡眠時海豚不能及時發現正在逼近的鯊魚,就會導致滅頂之災。

人類的處境和海豚非常類似,我們的祖先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也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為了證明人類的這種換腦睡眠方式真的出於警戒的目的,科學家們還專門測量了志願者對於聲音刺激的反應。具體來說,研究人員在志願者睡眠時一直不停地播放某個低頻的聲音,每秒鐘響一次,讓志願者熟悉這個聲音,並在這個聲音中安然睡去。然後研究人員故意插播幾聲高頻的音節,果然發現活躍的左半球對這個異常的聲音產生了反應,不但腦電波出現異常,而且志願者本人也經常會因此而驚醒。但是志願者大腦的右半球則沒有反應,自始至終都處於深度睡眠的狀態。

為什麼是左腦而不是右腦醒著呢?研究人員沒有給出答案。事實上,這項研究針對每一位志願者只進行了90分鐘的測量,說不定後半夜會換過來,讓左腦休息,右腦負責警戒,就像海豚所做的那樣。

這個案例再次說明一個道理,那就是進化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人類雖然已經掌握了很多現代化的知識和工具,但本質上仍然只是一種高級的裸猿而已,很多看似奇怪的行為都可以用進化論來解釋。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想出一些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在出差時帶一個自己平時用習慣的枕頭,或者自己臥室裡經常使用的香水。總之,一定要通過各種方式讓自己打心眼裡相信這個旅館和自己的家一樣安全,只有這樣才能讓大腦放鬆警惕,安然入眠。

閱讀更多更全周刊內容請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中讀VIP,閱讀期期精彩內容!

版權聲明:凡註明「三聯生活周刊」、「愛樂」或「原創」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未經三聯生活周刊或愛樂雜誌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 、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刊、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三聯生活周刊」或「來源:愛樂」。違反上述聲明的,本刊、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會「認床」
    睡覺「認床」,這個習慣可把不少人折騰的不輕,那你知道為什麼睡覺會「認床」嗎?在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上,幾位美國大學教授研究發現,「認床」這事兒是因為你感受到了不安全。我們過去覺得,人會認床說明這人特挑剔,特事兒。其實,認床和性格沒關係,認床是一種警惕行為,因為,我們真正「認」的不是床,而是讓我們熟悉的環境。當你不得不在陌生環境裡過夜的時候,睡不踏實是因為你覺得不安全。
  • 人為什麼會認床
    人為什麼會認床林泉 《百科知識》 出差或剛搬新家的第一天晚上但由於來到了一個新環境,你可能會睡不著,因為你認床。 睡眠在科學界一直是個謎。當我們人類的大腦把酒店或新家當成危險的地方時,也會進行單半球慢波睡眠。研究者稱,人類的大腦可能也有一個幫助我們進行單半球慢波睡眠的小型系統,就像海豚和鯨魚一樣。不過,經常到處旅行的人可能會在無意識中訓練大腦學會「不認床」,所以人們去到新地方時,不一定睡得不好。
  • 為什麼人會「認床」?
    我們過去覺得,人會認床說明這人特挑剔,特事兒。
  •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
    一項研究顯示,人們睡在一張陌生的床上通常都無法睡好,因為大腦的一半仍然在「值班」,這就是有些人睡覺會認床的原因。「第一晚效應」對於經常出差睡酒店的人和睡眠研究人員而言是不會陌生的。現在,有科學家團隊試圖弄清為什麼人們在陌生環境中的第一個晚上往往睡眠質量很差。
  • 為什麼我們會認床?
    為什麼我們會認床?駱宛琳 文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在新地方過夜時,很多人常常第一晚睡不太好;半夢半醒的睡眠的痛苦,只有認床的人才懂。為什麼人們會「認床」而無法完全入睡呢?其實在陌生環境裡半夢半醒的睡眠狀態,在鳥類與海洋哺乳動物裡是屢見不鮮。如果周遭的環境讓這些動物倍感威脅,牠們會名副其實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人為什麼會認床呢?原來是因為這個嗎
    不少人都遇到過「認床」的問題,當我們到外地旅遊、探親訪友時,總會在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這裡的床不單指「床」,也可能是不熟悉的(unfamiliar)環境。為什麼有些人會有認床的問題呢?在睡眠研究領域裡,「認床」被稱為初夜效應(First Night Effect)。這是一種大腦的保護機制,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環境時,我們有一半大腦(hemisphere)要比另一半更加清醒。
  • 一分鐘告訴你為什麼有人會認床
    一分鐘告訴你為什麼有人會認床
  • 換床就睡不著什麼鬼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
    換床就睡不著什麼鬼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時間:2016-08-04 15:08   來源:怪羅科普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換床就睡不著什麼鬼 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睡覺? 一項研究顯示,人們睡在一張陌生的床上通常都無法睡好,因為大腦的一半仍然在值班,這就是有些人睡覺會認床的原因。
  • 為什麼有人睡覺會認床?關於睡眠的冷知識,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很多人在長途旅行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現象,翻來覆去睡不著,俗稱為「認床」。對於這樣的現象的出現,很多都是用認床來解釋,但是人為什麼會出現認床的現象,為什麼有的人就不會出現的現象,並且有的人會選擇性認床,若是身邊有認識的人,睡眠質量也能好一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會「認床」丨心理+1
    有那麼一些人,換個地方睡覺,就怎麼也睡不好,出差、旅行都是折磨。這是怎麼回事?
  • 【腦洞科普】你為什麼會認床?因為這個器官在替你「守夜」
    去外地出差、旅行需要過夜時,你會不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有些人躺在一張陌生的床上,容易睡不好,這種現象有人稱作「認床」。睡眠醫學研究中,將這種在新環境中第一晚難以入睡的現象,稱作「首夜效應」。為什麼有些人會「認床」?
  • 認床是一種睡眠障礙
    如果你是個認床的人,當你外出旅行或出差在外,睡覺應該是最痛苦的事情了。因為就算是躺在五星級酒店大床上,你可能還是會想念自己家裡的小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數著綿羊到天亮。那麼,人為什麼會出現認床性質的失眠呢?
  • 大自然床墊睡眠小課堂|為什麼有人會「認床」?半邊大腦在守夜呢!
    也就是說,我們的「認床」行為,是可以得到科學解釋的。事實上,我們中只有一半的人可以在一個不熟悉的地方進入深度睡眠階段。那麼另一半的人呢?則會出現我們所說的「初夜效應」,我們的大腦會「保持警惕」來保護我們自身的安全,以應對不可預計的潛在威脅。但是現在是和諧社會,這個保護機制還有什麼用呢?
  • 為何有的人換地方就睡不著,認床是怎麼回事?該如何改善?
    總會給自己找理由,會說床不舒服,還會說周圍的環境不好。對於這類人群,也有一個統稱,就是他們認床。認床是經常聽到,卻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情況,為什麼會認床?下面就來好好了解一下。認床究竟是怎樣一個情況?對於這種情況,科學家也做過相關測驗,發現測驗者在睡眠過程中,在陌生環境的第一晚,左腦比右腦要更加活躍,也就是說左腦會保持警覺狀態,只要在左腦旁邊放置音頻,就很容易喚醒。右腦就沒那麼敏感了,人的大腦分左右腦,一般來說,人進入深度睡眠後,大腦的警覺性會變差,左右腦都處於沉寂狀態,就不容易醒來,睡眠也會比較好。
  • 被「認床」折磨,半夜經常醒來,到底是什麼原因?
    相信許多人都遇到過「認床」的問題,特別是經常出差需要住酒店小夥伴,對這種痛苦的感覺一定不陌生。即使是星級酒店,我們還是會被「認床」折磨,經常半夜醒來,導致第二天沒精打採的。那麼我們究竟為什麼會「認床」呢?
  • 非常會認床的狗,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狗窩!
    這隻米克斯犬「嚕嚕」非常會認床,只要看見自己的小窩不見時,就會緊張到定不下心。日前家人陪嚕嚕一起玩耍,順手將床墊放到柜子上騰出空間,沒想到卻忘記歸回原位,嚇得毛孩趕緊爬上去守護「寶貝窩」,表情看起來十分不爽!嚕嚕:誰給我亂搬家啦!
  • 認床是怎麼回事?這個細節容易被忽視
    相信很多人都有認床的習慣,往往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睡不好,大部分人一般只會是第一晚睡不好,但是也有小部分人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適應新的環境。這真的只是習慣問題嗎?萬福欣睡眠診療中心的專家認為,「認床」實際上是因為患者自身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礙,因此才會有這樣的症狀。這種現象被稱為第一晚效應,研究顯示,人認床時的左右腦慢波不一致,左腦的慢波活動低於右腦,也就是說左腦處於一個「守夜人」的警覺狀態,睡眠程度比右腦淺很多。稍有聲響,相對清醒的左腦就會叫醒深睡的右腦,讓我們夜裡反覆醒來。
  • 出差旅遊認床睡不著?帶上枕套或可緩解
    出差旅遊認床睡不著?午夜時分,躺在賓館的床上,即使人已睏倦不堪,卻依然無法入睡,實在是非常折磨人的事,那認床這個問題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目前來看,之所以會出現認床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人體生物鐘無法及時做出調整以及缺乏安全感這兩種原因導致的,長時間在哪個地方睡覺,身體逐漸就習慣這個環境,再換個地方可能就不習慣了,這種狀況因人而異,有的人適應時間長點,有的人短點。
  • 認床竟然是「初夜效應」?不想失眠可以試試這3件事
    但是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卻讓人感到焦慮和害怕,因為他們「睡不著」。早早躺上床,甚至還用手機放點輕音樂、白噪音,結果卻依舊輾轉反側直到凌晨。這種情況可以出現在酒店的床上、親友家的床上、對象的床上,甚至是家裡的另一張床上……他們給這種現象起了一個名字,叫做「認床」。
  • 有可能是被自己騙了,2個原則解決認床問題
    身邊同事劉姐最怕的就是出差,用她的話說:就是自己認床,出門了就睡不好,白天昏昏沉沉,晚上想睡又睡不著,難受得要死。其實像劉姐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少數,大家都喜歡空閒了出去遊玩,但有些人只要外出,不論住再好的飯店,就是睡不好覺,會失眠,即使白天走路再累,晚上也要折騰好久才能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