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姐昨天收到一位讀者的私信:
「昨晚睡覺的時候,感覺自己睡著了,夢中踩空跌下樓梯,突然身子抽動了,就醒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情況呢?」
還真別說,妙姐前不久就碰到過這種情況,不過是中午在辦公室睡覺的時候。關於睡前一抖的情況,網上什麼樣的說法都有。有人說,睡覺時身體抖一下是在長個兒;有人說,這是缺鈣的表現;還有人說,這是大腦擔心你睡著睡著就不行了,想測試一下身體是否還活著,所以動彈一下。
這些說法是真的嗎?睡前一抖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睡前一抖,通常發生在一個人以極度疲累的狀態進入睡眠的時候。當一個人白天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入睡前使大腦對身體的活動出現了錯誤的判斷,以為身體處在危險的境況中,大腦就會發出肌肉收縮的指令,導致身體猛然抖動,並且有一種懸空感。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睡前一抖的情況。
臨睡肌抽躍症
睡前一抖,在醫學上的專用名詞叫臨睡肌抽躍症。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英國的睡眠科學專家認為,這種感覺可能是人類祖先入睡前「最後一次」檢查所處環境是否安全的結果,因為這種「驚嚇」反應能使人警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類睡前警醒的反應。
導致睡前一抖的因素有5個:
首先,壓力大,情緒高度緊張,過於焦慮等,會降低睡眠質量,導致臨睡肌抽躍症。
缺鈣也會導致睡前一抖的情況發生,常見於青少年和老年人。由於人體血鈣濃度降低,導致肌肉、神經長時間亢奮,從而出現痙攣抽搐的情況。
患有不寧腿症候群。這是睡眠相關運動障礙疾病的一種,典型症狀為夜間睡眠時雙下肢有麻刺感、燒灼感、酸痛感,入睡前有懸空的感覺,容易引發失眠。
缺氧後遺症、腦炎、腦基底核病變等疾病引起,具體表現為頻繁出現睡前一抖,還伴有頭暈、頭痛等不適症狀。
最後,就是肝腎虧虛、氣血不足。中醫認為:肝藏血,腎藏精,陰氣陰血陰津耗,就會對睡眠產生不利的影響。
「鬼壓床」屬於一種睡眠癱瘓的症狀
除了臨睡肌抽躍症,鬼壓床也有很多人遇到過。當你睡覺的時候,明明感覺自己醒了,但是身體卻動彈不得,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
在睡眠神經醫學上,鬼壓床屬於一種睡眠癱瘓的症狀,是指人在睡眠期間出現短暫的不能自主運動的情況。
為什麼會出現睡眠癱瘓的情況呢?
首先,睡眠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快速眼動階段,二是非快速眼動階段。睡著的時候,我們經歷的睡眠階段依次為「非快速眼動階段→快速眼動階段→非快速眼動階段→快速眼動階段」,如此循環反覆。
在進入快速眼動階段,也就是熟睡狀態,開始出現夢境時,身體處於麻痺狀態,但大腦的活動狀態與清醒時相似。如果這時候意識清醒過來,但身體還在睡夢中,就會出現身體不聽意識指揮的情況,具體表現為四肢不能動彈、不能講話、呼吸困難等。
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的人都會很恐慌,以為自己遇到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其實只是正常的生理反應,通常是由於工作壓力大、情緒焦慮、作息不規律、過度勞累、睡姿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其實,鬼壓床不是什麼大事,不會給身體帶來不良反應,而且通常出現的頻率很低。但是,鬼壓床會給人帶來一種心理壓力,認為是自己的身體有問題,或者是惹上了什麼不好的東西,更加對睡眠不利。
遇到「鬼壓床」的情況時,用上3個方法來自救:
一方面,最好是側著睡覺。研究證實,平躺睡容易發生睡眠麻痺,側躺的時候肌肉需要用力,處於工作的狀態,因此很少發生完全麻痺的情況。
另一方面,遇到睡眠癱瘓的時候,要淡定,不要慌,穩住,深呼吸,同時試著眨眼,轉舌頭然後再慢慢活動手指,讓身體慢慢從麻痺狀態甦醒過來。
如果只是偶爾發生睡眠癱瘓的情況,不用擔心,這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在短時間內頻繁發生鬼壓床,就要警惕是否是癲癇等腦部疾病,如果是老年群體,還要警惕心臟、胸腔等部位有病變。
人的一生中,有1/3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因此,優質的睡眠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重要。記住好好休息哦!
參考資料:[1]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知道答案嚇一跳!.邵逸夫醫院. 2017-02-12[2]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知道答案差點被嚇哭!.株洲市中心醫院 .2017-01-14[3]今天你被「鬼壓床」了嗎?.三聯生活周刊.2018-09-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