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的更迭為同一件作品賦予新的背景和意義 | 10月滬京展覽推薦

2020-12-04 界面新聞

記者 | 陳佳靖 林子人

編輯 | 林子人

【上海】

莫奈:日出·印象

展覽時間:2020年9月17日-2021年1月3日

展覽地點:外灘一號藝術中心

門票:218元

克勞德·莫奈,《日出·印象》,1872
50×65cm,布面油畫
Marmottan Monet Museum, Paris

位於巴黎十六區的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除了巴黎橘園美術館、奧賽美術館等機構外一個重要的、欣賞莫奈作品的博物館。得益於莫奈的第二個兒子米歇爾·莫奈於1966年的捐贈,它成為了全球收藏莫奈畫作的美術館之一。

此次展覽帶來了來自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9幅莫奈油畫真跡,包括《日出·印象》《特魯維爾海濱》《倫敦查令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海灘上的卡米耶》《亞蒙岬口,清晨印象》《翁費勒爾港的船隻》等,以及莫奈手稿、收藏、24件以莫奈作品為靈感創作的法國當代藝術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創作於1872年的《日出·印象》是「印象派」一名的來源。當時的批評家批評這幅畫是根據「印象」畫的吧,但時間證明了這種與歐洲油畫傳統迥然相異的藝術風格的歷史地位。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5日-2021年1月3日

展覽地點:上海久事美術館

門票:118元

愛德華·蒙克,《吶喊》 黑色石版印刷
手工上色(紅、橙、藍、綠) 1895 

此次展覽是中國較為罕見的愛德華·蒙克大型個人作品展,也是繼2019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愛德華·蒙克特展「愛與焦慮」之後規模最大、作品最完整的一次以版畫作品為主的展覽。展覽分為「生命」、「愛」、「憂慮」、「吶喊」、「故鄉」五大主題板塊,展出6幅油畫及47幅版畫作品,詳盡展示蒙克30年的創作生涯。「我望向那些如血與劍一般的火紅雲朵,望向藍黑的峽灣與城市,朋友們走遠了,我還站在那裡,因焦慮而戰慄,我仿佛聽到天地間傳來一聲尖叫,那尖叫聲響徹寰宇,經久不息」——蒙克直白地用視覺呈現人內心的種種負面情緒,為表現主義的形成貢獻了重要力量。

安德烈·布特茲:光,色彩與希望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6日-2021年1月10日

展覽地點:餘德耀美術館

門票:免費

「安德烈·布特茲:光,色彩與希望」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餘德耀美術館

去看安德烈·布特茲的個展之前,你需要先做一點功課,了解一下藝術家創造的幾個主要意象:「羞愧者」是他創作的第一個符號,看起來像蒙克《吶喊》中的那張變形痛苦的人臉——它是德國極端民族主義的惡之化身,象徵沉痛、恐怖與死亡;「平靜的西門子」是一張有著碩大雙眼的橢圓臉,象徵現代社會中被海量信息和廣告衝擊的麻木人群;「納薩海姆」一詞由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和德語中的「家」(heim)合成,象徵著這位德國藝術家在親自來到他夢想中的烏託邦加州後心生幻滅,陷入鄉愁卻無處可歸的心境……你可以將布特茲置於藝術史的時間軸去推測作品內涵——如結構主義、立體主義、愛德華·蒙克、保羅·克利——但藝術家本人的態度或是否認,或是不置可否。說到底,這是一位背負著二戰歷史包袱、長於新自由主義蓬勃發展期的德國人,對當代生活中的個人經驗的反思。

安德烈·布特茲,1973年出生於德國斯圖加特,目前定居於美國加州。自1996年起,其個展和群展就於各大機構展出,包括比利時奧伊彭IKOB當代藝術中心、德國漢諾瓦凱斯特納協會展覽館、德國紐倫堡美術館、瑞典韋克舍美術館等。

M/M上海製造

展覽時間:2020年9月27日-2021年4月18日

展覽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門票:60元

為藝術項目《沒有靈魂只有軀體》(皮埃爾·於熱&菲利普·帕雷諾)設計的海報,
2000年,印刷海報,176cmx120cm 設計師供圖

「M/M上海製造」是法國知名設計工作室M/M (Paris)的中國首展,展覽呈現百餘件作品,回顧其30年設計生涯,探討設計如何在不同語境中被轉譯與重新闡釋。雖然展出的作品均為舊作,但正如展覽標題所暗示的,時空的更迭為同一件作品賦予新的背景和意義,它們亦將與本地觀眾建立新的對話。在展廳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兩座被放大百倍、正面相對的時鐘——它們一座顯示著巴黎時間,一座顯示著上海時間,隱喻兩個人、兩個時區、左右大腦在同一個空間中編織著共同的經驗。

1992年,M/M (Paris)由米蓋爾·安扎拉(Micahaël Amzalag)和馬蒂亞·奧古斯蒂尼克(Mathias Augustyniak)共同創立。奧古斯蒂尼克曾在一次採訪中談到,「我們接受的是平面設計師的學術訓練,我們的主要興趣是圖像、符號或字母的建立,它們的傳播往往很快。」從Björk到Acne Studios,他們的合作對象橫跨音樂、藝術、時尚各界,是同時代平面設計師中辨識度最高的組合。

自然魔法物語:新格林童話互動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0年9月30日-2021年1月3日

展覽地點:設計互聯上海DS+

門票:98元單人,138元雙人,168元三人

中國美術學院團隊,糖果屋場景草圖
圖片來源:設計互聯上海DS+

1815年,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合著的《獻給孩子和家庭的童話》出版,這部日後以《格林童話》之名享譽全球的童話集對19世紀以來的世界兒童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卡爾維諾發現,雖然我們現在已經習慣了將童話稱作「兒童文學」,然而直到19世紀,童話更多是作為一種口頭文學傳統下的奇幻故事存在的,沒有讀者或聽眾的年齡劃分;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結合榮格心理學理論指出,童話、寓言與神話充滿了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傳達某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原型性體驗。在一代代人的講述和改編中,古老的童話歷久彌新,不斷呈現出新的意涵。

此次展覽中,11位當代藝術家融合了遊戲與道具、動態多媒體裝置、數字繪畫、實驗性肢體表演和繪本場景,重新講述《白雪公主》《小紅帽》《糖果屋(漢森與格雷特)》《青蛙王子》《睡美人》《灰姑娘》這六個《格林童話》中的經典故事。

【北京】

綿延:變動中的中國藝術

地點: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時間:2020年9月25日 - 長期

門票:免費

展覽現場
圖片來源: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

綿延(duration)是法國哲學家柏格森提出的概念。對柏格森來說,綿延意味著沒有中斷和永恆的持續;同時,綿延也意味著變化,沒有兩個瞬間是重複的,「在每個瞬間,所有感情、所有意念、所有意志都在發生變化:倘若一個精神狀態停止了變動,其綿延也就不再流動了」。這就意味著,綿延的每一個瞬間都是對過去的吸納,未來的每個瞬間也都是對現在(以及它包括的過去)的全部收納。

藉由這一概念,展覽「綿延」將1970年代在中國興起的前衛藝術看作是一個持續綿延的生命體:它內部有一種強烈、完全無法阻止的衝動,一直在變化,充滿差異且從未中斷。展覽分為時間\空間、生命\身體、日常生活、物質、表演、情感六個板塊,將以常設展的形式向觀眾持續開放,目前已收入91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未來,這份名單還將不斷更替、擴充,而展覽本身也因之成為一場藝術實驗,既有對當下的鮮活呈現,也包含對未來的展望。

神遊:門閥、和尚、方士與獅子——3-9世紀中國陶瓷藝術特展

地點:木木藝術社區(隆福寺街95號錢糧胡同38號)

時間:2020年9月26日 - 2021年1月3日

門票:120元

三彩器一組,唐代

從東漢末年到魏晉,被「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壓抑了數百年的先秦名、法、道諸家重新受到重視。隨著門閥士族階級的興起,新的社會文化觀念逐漸形成,人們對存在風貌的追求不再停留於外在的行為節操,而是將才情、氣質、格調等內在精神視為重點。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當先人工匠嘗試以陶瓷詮釋這一美的理想時,陶瓷便不再只是功能性器物,而是可以表達出某種本質的、超脫的風貌姿容,可被欣賞的藝術品。

本次展覽的四個主題「門閥」「和尚」「方士」「獅子」分別代表了3至9世紀中國社會極為重要的四種形象,這些世俗身份隱喻共同勾勒出彼時中國社會的自然面貌、環境變遷與大眾心境。陶瓷本身也經歷了土—功能性器物—藝術品的演化歷程,展現出人類將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合二為一的理念。

在神不在貌:從任伯年到徐悲鴻

地點:徐悲鴻紀念館

時間:2020年9月26日 - 2021年2月28日

門票:免費

任伯年八幅條屏作品展區
圖片來源:徐悲鴻紀念館

任伯年是徐悲鴻畢生敬重、學習、推崇的「一代明星」,徐悲鴻不僅竭力搜集其遺作,成為個人收藏任伯年精品最多的藝術家,還曾為任伯年畫集親寫評傳,並作油畫《任伯年像》以表敬仰之情。1933年,徐悲鴻攜任伯年、齊白石、張大千等多位名家的作品遠赴歐洲舉辦中國美術展覽會,本次展覽亦將相關視頻、文獻與空間交互結合,力圖還原近百年之前展覽的歷史風貌。

展覽共分為三個版塊:「沉酣矯變」、「雅麗豐繁」、「未竟之作」,皆摘自徐悲鴻評任伯年之語,分別展示任伯年筆法奇崛、形神兼備的人物,設色雅豔、技法多樣的花鳥畫,以及多幅被徐悲鴻視作璞玉的伯年遺墨,共計50餘件館藏伯年珍品。徐悲鴻與任伯年都秉持著「在神不在貌」的藝術理念,推動了傳統人物畫的變革,可以說在藝術上一脈相承。展覽特將兩位大師的同題材作品並置,觀眾可通過畫中的主題、筆法、用色等,窺見任伯年對徐悲鴻的深遠影響。

非物質 / 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

地點: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時間:2020年9月26日 - 2021年1月17日

門票:100元

米格爾·舍瓦利耶《超自然2020》,2020,場域特定數字影像,45分鐘
圖片來源: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這場群展以跨代際的30餘位藝術家的作品,回顧了20世紀60年代至今「計算機藝術」的發展歷程,並對機器學習美學、數字客體性以及科學技術的反思展開了探討。1985年,讓-弗朗索瓦·利奧塔曾於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策劃了具有開創性的展覽「非物質」,構想了一種與電訊技術進步相呼應的全新物質模式。本次展覽在致敬前人的同時,也對後現代計算機藝術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展覽中的很多作品並非對物質本身的否定,而是探討了計算機算法的創造力如何被再次物化,在轉變為諸如紙本與畫布等更為傳統媒介的同時,以無法定義的新穎體驗,模糊了具有可見性的物質與無形不可見的非物質之間的界限。當藝術家將創意賦予人工智慧之後,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令人深思。正如法國策展人黑陽所說,這些作品足以向觀眾證明,計算機技術不是一種實驗性的流派或一場短暫出現的藝術運動,而是作為一種真正的藝術媒介,開啟了無數視覺可能性。

光/譜:鮑勃·迪倫藝術大展

地點:今日美術館

時間:7月25日-10月25日

門票:118元

鮑勃·迪倫

在許多人心目中,鮑勃·迪倫是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文化的代表人物。他的專輯《答案在風中飄揚》(1963年)、《像一塊滾石》(1965年)等作品不僅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音樂經典,也向人們證明了音樂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與詩歌、文學、藝術共通。

2016年,鮑勃·迪倫因「在偉大的美國傳統歌曲中注入新的詩意表達」而榮膺諾貝爾文學獎。但為多數人不知的是,迪倫還曾涉足視覺藝術領域。2007年,他在德國開姆尼茨藝術收藏館舉辦首次畫廊個展「填繪留白」,隨後又創作了涵括素描、繪畫和雕塑領域的大量作品。本次展覽集成迪倫視覺藝術六大系列,並有首次亮相的全新畫作與相關文獻資料展出,試圖全方位向觀眾展現迪倫的藝術成就,以及他作為音樂家、詩人和藝術家對世界產生的深刻影響。

相關焦點

  • 當藝術家開始用藝術討論公共議題,他們亦在記錄時代|11月滬京展覽...
    2007年後,他開始在牆面和建築部件上直接作畫,讓繪畫成為空間的一部分,形成了「空間繪畫」的創作風格。「會動的房間」,指的是張恩利利用成百上千個紙箱搭建出一個個臨時的私人空間,在「會動的房間」內,他潑墨揮毫。此次展覽中最壯觀的一件作品就是這樣的一幅「空間繪畫」:由紙箱搭建起的臨時空間幾乎佔滿了整個展廳,紙箱累疊而成的牆壁高聳得需要觀眾仰起頭看。
  •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同期展覽推薦 | 復星藝術中心 2020-10-29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當我們無法親臨現場,有時虛擬觀展可以看到更多 | 線上展覽推薦
    進入2月,博物館、美術館又陸續發布了延期開館或取消展覽的通知。鑑於疫情進展情況,想必大部分藝術愛好者在接下來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都無法前往現場觀展了,所以我們本月的滬京展覽推薦也臨時改為了「線上展覽推薦」。
  • 最神秘的時空、最好吃的展……這些展覽不容錯過
    位於漫廣場的「時空之眼」,共有9條流線型凹槽,依隨結構鑲嵌18根幻彩燈帶,並通過來源於慕尼黑天文臺和NASA的開源太陽黑子數據驅動燈光實時變化。龐大的數據從1818年一直記錄到2019年,讓人們站在成都遠洋太古裡的「時空之眼」感慨歷史漫長的同時,對深邃的宇宙時空心生敬畏。
  • 盤點2016年度十大全景VR展覽:永不落幕的藝術
    一個成功的藝術展覽不僅止於展品本身,展館布展、參觀動線的設計也直接影響著展覽的品質。2016年,雅昌推出「VR看展」,利用最前沿的VR技術對重要展覽進行採集,傾力打造雅昌全景展覽。在此觀者不僅可以放大清晰觀看每一件作品,還可以非常直觀地將展館整體空間盡收眼底,使展館呈現出360度無視覺死角的立體感和空間感,給人身臨其境的觀展體驗。
  • 上海展訊 | 用80場展覽為你的2020年畫上句號!
    展覽主要呈現靳山和趙洋近年的創作,包括繪畫、雕塑和裝置。兩人的作品,在時空構建與自我表達中形成非線性的連續交錯,以不盡相同的軀體(形象)展開線索,探尋在文化形塑中發展出獨特精神狀態的路徑,提供了對不確定的全新想像。
  • 穿越時空 對話古今!吳為山雕塑作品展亮相鳳凰中心
    金秋九月,「超越時空的對話——吳為山雕塑作品展」藝術沙龍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步入鳳凰中心,老子、杜甫、白居易……一尊尊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雕塑令人仿佛置身歷史長廊,觀眾與先賢跨越時空神交。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首創中國現代寫意雕塑之風,提出寫意雕塑的理論和「中國雕塑八大風格論」,出版過多部理論著作。吳為山先生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己任,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精神在雕塑創作中的融滲和表現。此次藝術大展以「超越時空的對話」為主題,展示了吳為山先生近三十年以來創作的120餘套(件)經典作品。
  • 推薦 | 4月的我和展覽有個約會
    時間:2017.03.02 - 2017.05.31地點:北10展廳票價:50元「金玉滿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和河北博物院同時開展,600餘件(套)文物在展覽中與觀眾見面。展覽定位為「藝術回顧展」,通過永遠的「教書匠」和「無界」的藝術家兩大版塊,綜合呈現雷圭元先生為人生而藝術的設計理想,行知合一的教育理念,一專多能的藝術特色。展覽強調綜合呈現,注重時代語境,還原歷史情境。
  • 《航鷹文集》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原標題:《航鷹文集》作品研討會在京舉行 5月13日上午,由天津市作家協會、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作家出版集團、文藝報社、文匯出版社聯合主辦的《航鷹文集》出版作品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 暑假月,博物館看展覽(下)
    進入7月,大、小朋友都放假了,去哪兒能即放鬆身心又能躲避炎熱,還能增長自己的文化內涵,那肯定非博物館莫屬啦~上期欄目介紹了幾個新的展覽,本期繼續本市展訊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展出時間:7月6日——10月6日展覽地點:嘉德藝術中心票價:40元由故宮博物院和嘉德藝術中心聯合主辦的故宮博物院藏宮廷器座展將於
  • 綠野仙蹤潮流特展落展上海萬象城 滬字號颶風邀你重返奧茲國
    「奧茲幻境·綠野仙蹤潮流特展」全球首展上海站將於9月27日在上海萬象城Art Space正式拉開序幕,抓住首趟滬字號颶風,帶你重返奧茲國。展覽由懷實文化引進國內,上海萬象城共同主辦。整個展覽將持續要明年1月5日,輻射整個江浙滬地區,橫跨國慶、元旦等多個假期熱檔。
  • 看展覽|董鈞個展《兩生花》:性別的重建和共謀
    杜尚在1930年代開始常常用羅絲·瑟拉薇這個虛構出來的女性身份做自己的替身,一些作品用她做籤名,一些私人信件也以羅絲做署名,杜尚從未明確的表達過自己是一位女性主義者,他遠離各種主義,甚至遠離自己,「我常常和自己做對,為的是不讓自己安逸在現成的趣味中。」
  • 「無神論者的溫情」 展覽作品徵集ing……
    「當新一代中國青年逐漸成長獨立的行走在世界的個體,當信仰的邊界漸漸模糊,我很想去通過舉辦這次展覽去徵集優秀的青年藝術家的同那些支撐著他們走過生命間隙的信仰的溫情,那些與神學無關而是湧自內心的力量。作品名 中文或英語作品講解(材料信息以及作品意義解讀的表達) 作品圖片 整體+特寫3-6張近年代表作 3張作品尺寸,厚度,重量初次審查2020年11月25日根據提出的作品照片和材料進行第一次審查,審查結果只通知入選藝術家
  • 評展·資訊|一個六層樓空間的展覽,為何看起來卻空空如也
    (文/小樹)民族之魂:美國民權運動時期,非裔藝術家作品展地點: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時間:2017年7月12日 - 10月22日票價:15英鎊評星:四星點評:展覽展現了改變美國藝術面貌的時代之作,可以說意義重大。
  • 12月的申城,97場展覽可以免費看→
    市文旅局為大家整理了滬上美術館12月觀展指南,打卡之前記得收好這份攻略。「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音聲畫海』——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等36項新展在內的130餘項展覽可以觀賞。還有講座、工作坊、特別導覽、書法課堂、手工課等24項活動等你體驗,更有97場展覽可以免費看!
  • 藝術界為反種族歧視發聲、巴塞爾藝術展取消、國內展覽熱度持續
    展覽由張翀策展,展出青年藝術家董師各時期的版畫作品43件,以及青年藝術家張翀為此次展覽最新製作的7件裝置作品。展覽的牆面上還以手寫的形式向大家呈現李振華與董師創作的詩和畫。此外,開幕式當天亦同步推出了董師為本次展覽特別製作的「微信表情包」以及部分相關衍生品。
  • 好展覽都是「同義詞」——博物館「文明展」的當下與未來
    由一件文物的時間線索和地域空間發散開來,協同考古學、美術史研究新成果,以較大的展示空間、豐富的背景資料,將文物折射出來的生死觀念、生活習俗、宗教傳播、時代變革串聯成諸多條文明線索呈現給觀眾,既反映了中西文明交流互鑑的壯闊歷史,又講述了中華文明發展歷程。湖南省博物館一貫以擅於打造原創精品展覽、挖掘館藏資源信息著稱,陳列設計能力較強,形式和內容往往能夠兩相契合。
  • 「眾人拾柴」幹事 「熱搜展覽」惠民——首屆濟南國際雙年展的幕後...
    精心設計——每一件展品「來之不易」   本屆雙年展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和濟南市政府聯合主辦,是山東省第一個由政府主辦的國際雙年展活動,山東美術館展出策展人提名作品展覽,濟南市美術館展出青年策展項目展覽。
  • 中國美院畢業季線上線下同開,發問藝術科學時間等哲學命題
    2020年生活的腳步被疫情打亂,此時回想起魯迅先生的話「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別有一番感悟,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6月28日晚,以「共同生活」為主題的第二屆之江國際青年藝術周(簡稱「青藝周」)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幕,當人類作為共同命運體時,如何去面對災難、疾病和困難?這也是「青藝周」想要探討的主題。
  • 2020年10月新遊推薦《幽靈行者》《博德之門3》
    這個月有哪些好玩的新遊戲,相信很多玩家都十分期待吧,10月的到來,在這個十月也有不少優質的遊戲大作值得玩家購買,比如《幽靈行者》,《博德之門3》,《看門狗:軍團》都是值得玩家購買的遊戲佳作,很多玩家不是很了解這些遊戲,下面小編將推薦幾款10月值得一玩的優質作品,總有一款你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