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脈動》加拿大馴鹿為找到草原而遷徙,但馴鹿的數量急劇下降

2020-09-05 影視小慶

Hey,小夥伴們,小慶姐又來了,最近斷網,所以非常抱歉沒有更新。

在加拿大北部荒野上,馴鹿為了找到新的草原,都會上演一幕馴鹿大遷徙,成為了加拿大極地苔原地區最壯觀的動物遷徙。

據統計,在1986年全世界的野生馴鹿有390萬頭,分布於北美、西伯利亞南部、歐亞大陸等,但歐亞大陸的馴鹿大多數都是被馴養出來的。

根據《地球脈動 第一季》得知,「每年都會有300萬頭馴鹿進行穿越極地苔原的大遷徙「。

馴鹿是鹿科動物中數量最多的珍貴動物,雄性和雌性的馴鹿都帶有鹿角,到了繁殖期結束後,雄馴鹿會自動脫掉鹿角,而雌馴鹿需要生完小鹿之後才能脫掉鹿角,雌馴鹿一年一般只能懷上一胎,而新生的小鹿必須一出生就會跑,成年的馴鹿會帶著新生的小鹿一起遷徙,但新生的小鹿是狼捕殺的對象。

​據說馴鹿每年可以遷徙5000公裡,是遷徙距離最長的陸地哺乳動物,馴鹿沿著幾百年不變的路線,重複著遷徙。

馴鹿的茸、肉、皮、乳均可用,吸引了大量的獵人獵殺,鹿角成為中藥材,鹿肉賣給各大酒店。

警告:拒絕吃野味,守護家人健康安全。

李時珍云:「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獸,純陽多壽之物,能通督脈,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無損。」

鹿肉鮮美,卻在市場上,沒見到大規模家養鹿,主要原因是繁殖率低,供應不足,難烹飪,如果想吃鹿肉,只能去高級酒店。

不僅僅因為獵殺,還有環境因素導致馴鹿的數量急劇減少,據說加拿大的馴鹿數量從1994年的約49萬6千頭減少到2017年的28萬8千頭,成為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環境中有什麼因素會影響馴鹿的數量下降呢?難道是因為溫度,曾經有報導稱,全球氣候變暖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馴鹿天生就有適應氣候的能力,視覺敏感,能夠看到地下的地衣,有利於躲避天敵。

據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研究表明雌馴鹿能夠判斷出地面積雪厚度,感知遷徙的距離的遠近,從而調好生物鐘,北極陸地覆蓋的植被返青時間到了做出相對應的遷徙,所以這並不是馴鹿自身的原因,而有可能是因為全球變暖以及馴鹿的棲息地喪失,導致蚊子、寄生蟲等蟲子不斷增多,嚴重的幹擾了馴鹿的正常生活,還有人為的緣故,如林業的開採促發新生的環境,新生的環境卻只適合鹿和駝鹿的繁衍,不利於馴鹿的生存,只會讓馴鹿的天敵的數量增多。

所以在2015年,加拿大卑詩省為保護瀕危的北美馴鹿,連續懸賞殺了5年的狼,卻被研究人員發現捕殺狼對拯救脆弱的馴鹿種群收效甚微,並且狼不是馴鹿的主要的捕食者,熊、美洲獅和狼獾的殺傷力遠大於狼。

照這樣下去,馴鹿只好走向滅亡了。

End

關注小慶姐,帶你享受更多精彩的內容,其中會涉及到美食、時尚、影評等,反正都是影視劇裡面的內容(如綜藝、電影、電視劇等)。

圖片源於網絡與劇,如需轉載請註明內容出處以及聯繫小慶姐,如若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小慶姐

相關焦點

  • 神秘的馴鹿民族,遠離文明和科技,遊蕩在蒙古的森林草原之間!
    比如,生活在蒙古國北部地區、以放牧馴鹿為主的杜科哈人,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少數民族,他們就常年活躍在廣袤的泰加針葉林區和丘陵草原地區。杜科哈人屬於典型的北方遊牧民族,他們的活動範圍幾乎橫跨了蒙古至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南部邊界森林和苔原山地環境。據說,目前大約還有500到1000名杜科哈牧民常年四處遷徙,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
  • 《地球脈動》觀後感
    《地球脈動》觀後感吳奕冰地球脈動,第一集講的是兩極之間,兩極指的是南極和北極,這兩極都是非常寒冷的地方。講的主要是動物之間相互殘殺和一年四季的變化。印象最深的是馴鹿群的大遷徒,馴鹿群裡有成千上萬隻馴鹿 ,可就在這時狼要開始捕獵了,它們的目標是小馴鹿,一頭狼盯上了一隻小馴鹿,就開始了,他的追捕,小馴鹿步伐穩定,是可以逃掉的,可小馴鹿,已經跑不動了,最終宣布放棄。可有些動物則是因為人類的捕殺和垃圾導致滅亡,所以我們一定不要亂扔垃圾。
  • 馴鹿乘汽車遷徙,吃直升機空投的乾草,北極亂套了
    在加拿大北部拉布拉多半島的因紐特人社區,60歲的德裡克·波特吐槽,與25年前相比,海冰通常提前一個月融化,厚度也不夠,這讓他去不了很多原本常去的地方。    氣候變化加大了馴鹿覓食難度,放牧活動受到嚴重威脅。
  • 馴鹿人的生活|深山蒙古部落
    3000年來,蒙古的泰加針葉林帶一直居住著這麼一群騎馴鹿的人,他們是杜科哈人(也被稱之為察坦人)。杜科哈的蒙語名字「Tsataan」可以翻譯為「馴鹿牧民」,馴鹿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杜科哈人一直生活在泰加針葉林帶,他們靠餵養馴鹿為生,經受住極端天氣的考驗。從鹿肉、鹿皮到重要的馱畜,馴鹿幾乎為他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在嚴酷的生存環境打磨下,他們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性格。
  • 麋鹿,駝鹿,馴鹿傻傻分不清楚?
    看著我們天朝的新聞,整天把駝鹿說成麋鹿,馴鹿說成麋鹿,翻閱各種資料也搞不清楚不過今天小地球旅行請教了阿拉斯加領主,就來為大家科普啦。可能是地球上最準確的中文資料了。這可能是你能找到最正確的資料了,小地球旅行為你科普闢謠。馴鹿的英文是Reindeer或者caribou,常在北歐的極光裡作為背景,已經是象徵之一。
  • 危機¦ 聖誕節來了,這些岌岌可危的馴鹿多想成為「紅鼻子魯道夫」!
    地處北歐瑞典的馴鹿,在進入冬季以來,至今還沒有遷徙,這讓生活在那裡的薩米人感到憂心忡忡。 現在已進入12月,北極圈以北將近100英裡的地方,仍然沒有足夠的雪來保障馴鹿開始一年一度的遷徙。 每年冬天,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薩米部族都會帶領數千頭馴鹿集體遷徙,耗時長達兩個月。
  • 在這裡可以感受到童話世界,你會看到馴鹿蹦蹦跳跳的場景,超夢幻
    現在你不需要越過地球的一半去丹麥, 因為在敖魯古雅可以感受到童話世界,馴鹿,溫順可愛的動畫,敖魯古雅村被稱為「馴鹿村」, 這裡有聖誕老人每年聖誕節引導它們給相信童話故事的人送去夢想, 這裡也住著神秘的鄂溫克族。
  • IMDB滿分的《地球脈動》告訴你,企鵝的肚子下面藏著什麼?
    在看到《地球脈動》這部紀錄片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大自然如此有趣。生命——我是說動物和植物的生命——如此生動。本片共11集,每集講述一個主題,絕對是不可錯過的震撼級紀錄片。動物的遠徵看過《權力的遊戲》的朋友,都對「凜冬將至」這個詞不陌生。
  • 古老的馴鹿民族,這騎著鹿翩翩走出的樣子,無比夢幻啊!
    每年,他們都要騎著馴鹿,在草原上遷徙5到10次,四處尋找牧場。 他們居住的帳篷通常很簡陋,但一家人住在一起,其樂融融…在這裡,馴鹿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對於杜科哈人來說,馴鹿在他們的社會和宗教文化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他們心目中的圖騰…「如果馴鹿死了,我們也會死去…馴鹿不僅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我們的命根子。」在這裡, 1歲的孩子要學會用繩索套馴鹿的角,為將來馴服馴鹿打下基礎
  • 涅涅茨人:放牧北極,每個家庭有五六百頭馴鹿
    美國著名自然文學作家巴裡·洛佩茲在《北極夢》裡描繪了北極夢幻般的美麗,但對整年都在極圈內的亞馬爾半島上遷徙的涅涅茨人來說,美麗是他們的殘酷現實。為了生存,涅涅茨人像傳說中的無腳鳥,終年不得停歇。他們跟馴鹿結成了共生關係,不是在牧場,就是在驅趕馴鹿尋找下一塊牧場的路上。
  • 「馴鹿之鄉」有望迎來180餘頭「馴鹿寶寶」
    來源:經濟日報眼下正是馴鹿的產仔季,就在日前,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就迎來了今年的第一隻馴鹿寶寶,這可把獵民達瑪拉一家樂壞了。達瑪拉要在未來兩個多月悉心照料馴鹿。「它們都是我的寶貝,再累也開心。」
  • 北極圈馴鹿太多惹麻煩?
    在位於北極圈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生活的馴鹿數量據估測超過70萬頭。  涅涅茨人生活在俄羅斯北部北極圈地區,他們以飼養馴鹿為生,馴鹿養殖數量達到50萬頭。蘇聯時期,政府曾強迫遊牧民族涅涅茨人結束遊牧生活。  從北極圈到凍土地帶
  • 走進拉普蘭——馴鹿與馴鹿人
    拉普蘭Lapland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是雪之女王的故鄉,是歐洲唯一的土著民族薩米人居住的地方。最能代表拉普蘭的我想應該就是馴鹿了吧,它們生生不息的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薩米人。在拉普蘭,馴鹿無處不在,我們可以在路邊看到它們,在荒原更是滿了它們的身影。有趣的是這些馴鹿都帶著「耳釘」,那是它們的標誌,因為它們不是野生的。馴鹿的生活就是自由的在拉普蘭荒原流浪,雖然是被牧養著,可還是自由的一群。每天都有數百公斤的飼料運送來餵養這群可愛的生物。
  • 美國剛剛失去了最後一隻野生馴鹿
    本周,加拿大的一組生物學家在美國和加拿大邊境以北的塞爾基爾克山脈捕獲了一隻雌性馴鹿,但是此舉備受爭議,因為這可能會讓美國失去最後一隻野生馴鹿。他們捕獲馴鹿後把它圈養在圍欄裡,它就不再是野生的了。據信,這隻雌性馴鹿是最後一群經常從加拿大進入美國的馴鹿中的最後一員。
  • 如何區分駝鹿、麋鹿、馴鹿、獐、梅花鹿、馬鹿?
    北美駝鹿(Alces americanus)在我國大小興安嶺和新疆的阿爾泰山地區就分布有歐亞駝鹿,總數量不超過1萬頭,是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的George Bubenik等人甚至提出,雄性駝鹿這個巨大的鹿角很可能如人的外耳廓一樣,兼有聚音功能。鹿的身板整體比較纖細,脊椎也不夠結實,不適合騎乘。但駝鹿卻是個例外,它完全可以扛起壯實的歐洲人,只可惜人類在和駝鹿接觸之前就已經馴化了馬匹,否則也許歐洲的重騎兵可以騎它們衝鋒——只是大家得保持間距,免得左右坐騎互相鉤住了角,摔個稀裡譁啦。
  • 跑跑卡丁車手遊馴鹿如何 馴鹿詳細介紹
    馴鹿這輛車本身的顏值是非常好的,喜歡的人自然也很多,那麼馴鹿的性價比如何?馴鹿值不值得入手?下面來分析馴鹿的各方面性能,為大家介紹馴鹿的性價比以及使用的心得。
  • 麋鹿、馴鹿、駝鹿、馬鹿:這些套「鹿」你分得清楚嗎?
    著名的為聖誕老人拉車的魯道夫也就是一隻可愛的馴鹿啦(但真實的馴鹿真的沒有紅鼻子)。生活在這麼冷的地方,馴鹿也有自己的小訣竅:牠們的鹿皮包括兩層毛髮,其中外面一層是由長長的空心的毛髮組成,因此這層毛髮裡富含空氣。這兩層毛衣是馴鹿對抗嚴寒氣候的首要依靠。這些毛髮還可以作為救生衣使用,因為毛髮中的空氣會幫助馴鹿浮在水面上。這也就難怪牠們成為被聖誕老人選中的鹿了。
  • 聖誕老人的馴鹿,領頭那隻鼻子什麼顏色? 漲知識
    馴鹿是鹿科動物中數量最多的種,據調查全世界的野生馴鹿在1986年有390萬隻。馴鹿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馴鹿並非人工馴養出來的。人們很自然地叫它紅鼻子馴鹿魯道夫。魯道夫為自己獨一無二的鼻子感到非常難堪。其他的馴鹿都笑話它,就連自己的父母兄弟也因此被嘲笑。有一年的平安夜,聖誕老人正準備駕著四隻健壯的馴鹿去給孩子們送禮物,這時,一場濃霧籠罩了大地,聖誕老人知道,在這樣的天氣裡是無法找到任何煙囪的。突然,魯道夫出現了,它的紅鼻子顯得比任何時候都亮。
  • 氣候變化導致北極馴鹿瘦身 還拉得動聖誕老人嗎
    聖誕將至,馴鹿又要拉著聖誕老人和他載滿禮物的雪橇來給人們送上節日的祝福了。
  • 棒棒糖×旗袍《天龍》馴鹿新寶寶亮相
    馴鹿!作為玩家聖誕、新年必備元素之一,無論是拉雪橇,還是供人騎乘,它們都依靠華美的鹿角和溫順的個性,受到玩家廣泛歡迎。如今,馴鹿大家庭再添新成員,【珍獸:馴鹿】喜慶亮相,就讓我們先從原畫開始,感受它們獨特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