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Sasha 國際科學
微量營養素是人體所必須的一類營養物質,主要包括維生素和膳食礦物質。據統計,全球有20億人缺乏微量營養素,而微量營養素的缺乏每年會導致近100萬人過早死亡。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近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微量營養素的缺乏。
圖片轉自 Pixabay
實際上,人們可以從各種各樣的食物中獲得營養物質,而魚類作為常見的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維生素B12以及鐵、鋅、碘、硒等礦物質,但卻常被人們忽視。
2019年10月,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題目為《Harnessing global fisheries to tackle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文章揭示,儘管世界上一些最有營養的魚類品種是在沿海地區捕撈的,但沿海地區仍存在非常多營養不良的兒童和居民。
文章的作者,來自James Cook University的一個珊瑚礁研究小組(Coral CoE at JCU)記錄了來自43個國家的367種魚類中7種重要的營養物質的濃度,通過建立預測模型量化了海洋漁業營養成分的全球分布。
研究結果顯示,熱帶魚中含有較高的鈣,鐵和鋅,這些營養素對人體生長和健康至關重要。這可能是由於熱帶的強降雨會將這類營養物質從陸地衝入海洋,進而增加海洋食物網中這類營養物質的濃度。
圖片轉自 Pixabay
亞洲和非洲人常提倡食用的小型魚類中比其他地區魚類含有更高濃度的鈣、鋅和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對心血管和神經系統有重要功能。研究表明,使用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臟死亡、冠心病和缺血性中風的風險。
而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大型水生哺乳動物Omega-3脂肪酸的含量更高。這是由於大型哺乳動物常以浮遊生物為食,而浮遊生物是海洋中Omega-3脂肪酸的主要來源。
另外,在水域較深處的魚類含有更高的硒濃度。在寒冷地區具有高營養級(較高級消費者)但體型較短的魚類維生素A濃度較低。
根據對魚類中所含營養素進行計算和統計,研究人員能夠對世界各地的海洋漁場進行營養濃度的全球估計。
來自JCU Coral CoE的合作者David Mills博士是WorldFish的高級研究員。他說,魚類是蛋白質、omega-3脂肪酸和鐵、鋅、鈣等微量營養素的重要來源,這類營養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孕產婦死亡率的增加和兒童時期的發育遲緩。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Christina Hicks教授認為,這項研究表明,人們已經從海洋中捕撈了足夠多的營養物質,但在一些國家,這些營養物質並沒有到達當地人口手中,而這些人口往往是最需要營養的。
圖片轉自 Pixabay
這些地區包括非洲、亞洲、太平洋和加勒比的部分地區,雖然捕魚很多,但仍然是營養不良情況嚴重的區域。
比如,亞洲和非洲魚類的鐵和鋅含量很高,100g的魚就能夠為5歲以下的兒童提供他們一般所需的鐵和鋅的含量,然而這部分地區的兒童微量營養素缺乏的現象非常嚴重。目前超過50%的沿海國家有中重度營養不良的風險。
研究人員認為,如果把捕撈的魚類中的一小部分應用於居民的日常飲食中去,熱帶沿海地區的很多兒童健康狀況將會明顯改善,而這將會對全球人類健康作出巨大的貢獻。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9/190925131401.htm
2.DOI:10.1038/s41586-019-1592-6
3.https://www.fda.gov/food/food-labeling-nutrition/nutrition-information-raw-fruits-vegetables-and-fish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微量營養素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