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除了高溫,最熱的莫過於火星了。在等待「天問一號」探測火星秘密期間,《科學動物園》請來了三位動物「老師」,給童鞋們補上一節航空知識課,來來來,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三位「老師」都有哪些教學本領。
一號「老師」:蜻蜓
外貌特點:小巧輕盈
教學任務:如何讓飛機平穩提速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蜻蜓的翅膀?翅膀末端有一小塊兒像是被墨水塗滿了,特別的顯眼。
蜻蜓翅膀
悄悄告訴你,這塊兒小斑就是我們蜻蜓「老師」平穩飛行的秘訣,它叫翅痣。我們的一些飛機也有隱形的「翅痣」哦。
直升飛機採用了蜻蜓的外形,借鑑蜻蜓尾部在飛行中保持平衡,從仿生學的角度不斷研究它的飛行與構造機能的特點,移植到飛機設計上加以應用。
二號「老師」:安第斯神鷲
外貌特點:高大威猛
教學任務:如何讓飛機省力抬升
安第斯神鷲
安第斯神鷲是世界上最大的飛禽,雙翅展開超過3米,當地安第斯人把安第斯神鷲當作「安第斯文明之魂」而加以尊敬,象徵威嚴。這樣一種巨型鳥,又是如何當我們的「老師」的呢?請看下圖。
蜻蜓翅膀
看到它飛翔時張開的飛羽了嗎?這是安第斯神鷲「老師」進一步省力的法寶。
而我們飛機機翼尖端翹起的結構,名叫翼尖小翼,正是我們學習安第斯神鷲的成果。有了翼尖小翼的飛機,省油、平穩、好操控,是不是值得我們鼓掌點讚?
飛機機翼
三號首席教官:貓頭鷹
外貌特點:呆萌可愛
教學任務:讓飛機擁有「靜音模式」
貓頭鷹呆萌的外表
你對貓頭鷹最深刻的是什麼?是送來霍格沃茨錄取通知的信使,還是那些看起來呆頭呆腦走迷了路的小可愛?科教授告訴你,這個看起來圓乎乎毛茸茸的小傢伙可是實打實的猛禽,在所有鳥類中,夜行貓頭鷹的飛行噪聲最低,它在大自然中經過千萬年的進化,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軀體特徵和能夠適應環境的靜音飛行本領。
鴿子飛行時產生的音波
貓頭鷹飛行時產生的音波
貓頭鷹的「靜音」飛行秘笈之一就是它的皮膚,我們的科學家們也從中學習研究出來可以大大降噪的吸聲材料。
貓頭鷹皮膚與吸聲材料對比
那麼,這幾位「老師」還有哪些神奇絕技?請鎖定本期《科學動物園》!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科學動物園
《動物界的航空「老師」》
播出時間:8月1日 20:30
監製 / 閆東 主編 /劉銘 黃麗君
編輯 / 張蘭 徐永潔 劉凌玲(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