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貪黑 堅守動物檢疫第一線!朱金陽:當好「放心肉」的把關人

2020-12-05 騰訊網

夜深人靜,當人們酣睡之時,他們卻風雨無阻踏上工作崗位,來到屠宰場開始緊張的工作。

忍血腥、耐糞臭,是他們的工作環境;細檢疫、保安全,是他們的工作日常。他們,就是動物檢疫員,是一群普通又特殊的勞動者「、放心肉」的把關人。

今年8月,憑藉專業精湛的技能,晉江市內坑屠宰場的動物檢疫員朱金陽在2020年泉州市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動物疫病防治員)中榮獲一等獎,並獲得泉州五一勞動獎章,同時還被評為「泉州市技術能手」。

從業15年來,朱金陽把青春獻給了這份職業,把汗水播撒在屠宰場,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只為守護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大家吃上放心肉。

▲朱金陽(前)在進行檢測工作。

起早 嚴把「入場檢疫關」

4日上午10時,一輛載有38頭生豬的貨車被運到位於內坑鎮長埔村的生豬屠宰場門口。烈日炎炎,一個身穿制服、養殖戶再熟悉不過的身影早已在門口等候多時。

對車輛消毒後,朱金陽拿著電子體溫計對車上的生豬進行體溫檢測,隨後便開始檢查是否有動物產地檢疫合格證、耳標標誌和臨床健康狀態,並進行瘦肉精檢測、非洲豬瘟PCR檢測。臨床檢查生豬群體的精神狀況、外貌、呼吸狀態及排洩物狀態等情況,杜絕病死豬進場。

在進行一系列詳細的入場檢疫、查證驗物之後,檢疫合格方可入場。若檢疫不合格,則要對病害動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此時,朱金陽戴著橡膠手套的雙手早已悶熱得溼漉漉的,但是他並不能因此停歇。由於趕進待宰欄的生豬需要進行至少12個小時的靜養,在這段時間裡,朱金陽需要時不時對生豬進行巡查,仔細觀察生豬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狀況,確保即將宰殺的每一頭生豬都是健康安全的。

朱金陽告訴記者,這兩年受非洲豬瘟影響,每天進入該屠宰場的生豬數量有所減少。以前,生豬進場最多時高達300頭,一天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作為檢疫班組組長,朱金陽以身作則,每天最早來、最晚走,保質保量完成檢疫任務。雖然生豬沒那麼早運來,但他依然堅持早上8時左右就來到屠宰場,提前準備當天需要出具的檢疫合格證和印章,同時他還主動承擔起各種圖片、材料、報表等資料的錄入和匯總,任勞任怨,一絲不苟。

貪黑 只為把好「屠宰關」

悶熱夏夜裡的凌晨1時,滾燙的馬路還留有餘溫。這樣一個個披星戴月的夜晚,對朱金陽來說再熟悉不過。當人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早已騎車來到屠宰場,站在生產線上,開始了忙碌而普通的一天。

進入屠宰場,迎面而來的是一股股腥臊的氣味,撲面而來的熱氣和水汽瀰漫在空氣中,屠宰場充斥著嘈雜和溼熱。

「我聞習慣了,已經沒什麼感覺了。」面對這樣的環境,朱金陽早就習以為常。戴上口罩和手套,穿上白大褂,帶著檢疫工具,朱金陽在對生豬進行宰前檢查後,屠工們開始宰殺生豬。

屠工們動手後,動物檢疫員就要全程同步檢疫。於是,朱金陽開始穿梭在一片「肉林」中,進行內臟、酮體、皮膚、四肢、淋巴結等同步檢疫,查看是否產生病變,檢測是否有寄生蟲等。

對檢疫合格的生豬,加蓋檢疫印章,並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才可以進入市場售賣。

「往往從凌晨1時開始,到清晨五六點才能全部完成檢疫任務。」連續站了四五個小時之後,朱金陽已經腰酸背痛,不過還得及時做好當天各項工作環節的記錄。

披星戴月,不畏寒暑;日夜顛倒,不辭勞苦。一個月有一半時間都在上夜班,對於這樣的工作常態,朱金陽笑稱早已習慣了。「幸好我的家人理解支持我的工作,雖然苦點累點,但是既然已經幹了這行,就要好好幹,為了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值得!」

許多人不知,其實動物檢疫這份職業還有一個特殊性在於,它還存在一定的傳染風險。比如口蹄疫、弓形蟲、布氏桿菌病等傳染病都是人畜共患病,檢疫過程中若是沒有做好個人防護,容易被傳染。朱金陽表示,作為檢疫班組組長,工作中他會非常注意自己和同事的身體狀況,一旦身上出現傷口,就得避免和生豬接觸。

春、秋兩季是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重要季節,每年這時,都是朱金陽最忙碌的時候。除了做好動物檢疫工作,學獸醫專業出身的他還要負責陳埭鎮的動物防疫工作,挨家挨戶上門給畜禽注射疫苗。

充電 苦練業務強本領

十五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讓朱金陽在這個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但他始終不忘給自己「充電」,不斷充實、完善和更新自身的理論知識體系。在這次的技能比賽中,朱金陽不僅實操表現十分優秀,理論部分也獲得滿分,最終眾望所歸。

「和他共事以來,他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及主動好學的精神,我們都看在眼裡。也是因為這些品質,才成就了他如此精湛的技術和出色的業務能力。他是整個檢疫班組的榜樣。」屠宰場官方獸醫陳泉明透露,儘管朱金陽已是很老練的檢疫員了,但他在檢疫中遇到一些不確定的問題,不會「經驗主義」,而是會反覆查閱工作手冊,比對核實圖片和材料後才下結論。「他對自己的檢疫結果用心負責,很好地詮釋了『裁判員』這個角色。」

在晉江,像朱金陽這樣長年堅守檢疫工作第一線的動物檢疫人員還有60名,分布於全市7個定點屠宰場。

「我們晉江是生豬外調較多的縣級市,所以要嚴格生豬檢疫檢驗及準調製度。」晉江市農業農村局動監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生豬調運上,按照上級「點對點、批批檢」要求,在晉江市7個屠宰企業均配備官方獸醫及協檢隊伍,凡跨市調入生豬均進行查證驗物證物相符後方可入場。

據悉,今年1月至今,晉江生豬屠宰量為178964萬頭,屠宰環節瘦肉精檢測11128頭份,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PCR非洲豬瘟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有力地保障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來源:晉江經濟報

相關焦點

  • 非洲豬瘟答疑:不感染人,放心吃肉,病毒可被高溫殺死
    記者很多朋友對於非洲豬瘟都有些陌生,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我們可以放心吃豬肉嗎?楊靖康這是完全可以放心的,漢源縣防控工作方面是嚴格的,生豬在屠宰前均經過產地檢疫和入場檢驗,屠宰前是進行過非洲豬瘟自檢的,官方獸醫嚴格把關,出場前是具有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和出場檢疫合格證,要具備這兩個證豬肉才能上市銷售,也就是說經定點屠宰場出來的豬肉是安全的,只要在正規渠道購買的豬肉,可以放心食用,廣大群眾不必擔心。
  • 偽造檢疫印章蓋在私宰豬身上冒充「放心肉」 鄭州警方打掉一非法...
    11月28日凌晨2時許,分局經偵大隊接鄭州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舉報,在鄭州市中原區須水一民宅內有人非法屠宰生豬,在沒有經過檢驗檢疫,也沒有獲得屠宰許可的情況下,從事違法私宰活動並對外銷售。接報後,中原分局經偵、巡特警協同作戰迅速出擊,在一民房內當場抓獲正在屠宰生豬的犯罪嫌疑人母某等6人,當場查獲待宰活豬14頭,正在屠宰的生豬2頭。
  • 寒潮再襲申城,有這樣一群人依然堅守在第一線
    最近這兩天,極強冷空氣再度襲擊申城,在這樣的惡劣天氣下,待在溫暖的室內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然而,面對凜冽寒潮,有一群人卻頂著寒風,依然堅守在防凍抗寒工作第一線。1月8日早晨7點,根據市中心氣象臺發布通報,市區最低氣溫達到零下7.1度。
  • 原切、合成、整切,怎樣區別,皓月牛肉為何讓人放心?
    原切牛肉、整切牛肉、合成牛肉是目前市面存在的三種牛肉,這三種肉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但肉眼看去,讓人難以辨別,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三種牛肉的不同。可以說只有原切牛肉才是真正的有營養的牛肉,另外兩種從某種程度來說都是「假」牛肉。
  • 鴕鳥鱷魚肉大量上市 「特種肉」位經檢疫特危險
    新華網哈爾濱12月20日電 近日,在哈爾濱鮮貨市場上,鴕鳥肉、鱷魚肉、蟒蛇肉大量上市。動物防疫部門對此深感憂慮:這些「特種肉」都未經過檢疫,對消費者健康形成威脅。  在道裡透籠農貿批發市場,許多經營海鮮的商家櫃檯上,近日又多了許多新品種,一些特種養殖的駝鳥肉、蟒蛇肉及鱷魚肉等都已擺上櫃檯,其價格每公斤在15元至60元不等,適中的價格及獨特的品種,使得這些「特種肉」的銷量大增。但這些「特種肉」卻沒有任何檢疫證明及驗訖標誌,而商家對此的解釋是,這些肉是「特種肉」,根本用不著檢疫。
  • 【科學普及】豬肉檢疫章為什麼洗不掉,吃了沒事嗎?
    食品安全在近幾年一直是人們很關注的一大焦點,大家每天買菜、買肉的時候都很擔心自己買到含有有害物質的食材,給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帶來威脅。當看到豬肉上蓋著印章的時候,不少人都納悶:這究竟是怎麼個意思?通常,正規渠道下銷售的豬肉,必須有兩證兩章: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人們在豬肉條上看到的標註著「檢驗合格」或「驗迄」的藍色印章,正是這兩個印章,他們都是用食用色素製成的,雖然讓人看著不舒服,但是卻可以食用。這個章用水是洗不掉的,但是酒精、雙氧水等物搓洗,還是可以洗掉的。
  • 儲備肉是啥肉?1斤才10多元,冷凍肉質量放心嗎?和鮮肉啥區別?
    啥是儲備肉?和鮮肉啥區別?1斤10多元,質量放心嗎?看完漲知識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儲備肉是啥肉?1斤才10多元,冷凍肉質量放心嗎?和新鮮肉啥區別?』豬肉漲價半年多了,一直都沒降下去,價格昂貴讓很多人想吃卻捨不得買。
  • 豬肉還能放心吃嗎
    日前,朋友圈裡很多人在發「疫區封鎖令」、「撲殺生豬視頻」的消息,到底是怎麼回事?8月3日下午,農業農村部發布非洲豬瘟重大突發動物疫情預警,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根據通報,8月1日,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某養殖戶的生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存欄383頭,發病47頭,死亡47頭。
  • 儲備肉到底是個啥?十多元一斤,這些便宜的冷凍豬肉能放心吃嗎?
    這些冷凍肉的價格優勢比較明顯,甚至能比新鮮豬肉便宜一半左右,有時候價格會賣到十幾元一斤,在「便宜沒好貨」這種心態的影響下,一些消費者會認為冷凍豬肉的品質會比較差,吃起來不放心,實際上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只要是正規渠道購買的,吃這些儲備的冷凍肉安全度和新鮮豬肉是一般無二的。
  • 如何在「後真相」時代堅守新聞真實
    在這樣的「後真相」時代,新聞真實已經越走越遠,如何始終追求與堅守新聞真實,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議題。二、「後真相」時代對傳統媒體和受眾所產生的影響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紛繁複雜的信息讓人目不暇接,自媒體也越來越嫻熟地去迎合大眾心理以實現輿論引導,對事實的核對、對真實性的追求已被逐漸遺忘。新聞的來源和人們的接受習慣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 迎戰颱風|無人機停飛、機器人停運 但他們還堅守在電力保障第一線
    原標題:迎戰颱風"安比" | 無人機停飛、機器人停運,但他們還堅守在電力保障第一線圖說:國網上海檢修公司運維人員冒雨對500為了最大限度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和市民可靠用電,國網上海電力員工堅守在迎戰颱風第一線,給這座城市帶去風雨中的溫暖與光明。  機器人的活我們來做  位於青浦的1000千伏特高壓練塘站是上海電網重要的外來電「落腳點」。每年的迎峰度夏期這裡都是「備受關注」,除了其在電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還因為站裡的小明星——智能巡檢機器人「瓦力」。
  • 吃鱷魚肉要小心
    鹽鴕鳥肉、烤袋鼠肉……如今,鱷魚、鴕鳥等從國外引進的特種養殖動物品種,開始頻繁地出現在北京人的餐桌上。不過在食用這些「特種肉」時一定要小心。記者昨天從市農業局了解到,如果消費者食用未經檢疫過的「特種肉」,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昨天,在南城的一家新開業的餐廳內記者看到,20多隻體重在20公斤至30多公斤的泰國鱷魚靜靜地趴在大玻璃缸裡。服務員介紹,這些鱷魚將用來製作多種菜餚。在另一家餐廳,服務員告訴記者,該餐廳新推出的「鴕鳥肉」、「烤袋鼠肉」等,儘管價格較高,但很受顧客歡迎。
  • 豬肉上的肉蓋紅章和藍章,有什麼區別?你真的知道嗎?可別買錯了
    豬肉上的肉蓋紅章和藍章, 有什麼區別? 你真的知道嗎?可別買錯了!食品安全在近幾年一直是人們很關注的一大焦點,大家每天買菜、買肉的時候都很擔心自己買到含有有害物質的食材,給家人和自己的健康帶來威脅。當看到豬肉上蓋著印章的時候,不少人都納悶:這些印章究竟是什麼意思?
  • 「不是不怕,職責使然」煙臺海關衛生檢疫工作者堅守病毒檢測一線
    2月6日,記者從煙臺海關獲悉,這個春節,煙臺海關衛生檢疫工作者王穎在崗位上過完了自己的假期。帶著家人、同事的囑託和關心,堅守在病毒檢測這一最危險的崗位上。「什麼時候回家都可以,我們都等你。」「盡力做好工作,保護好自己。」
  • 最美逆行丨右手臂骨折 他打著繃帶堅守在防疫安保第一線
    從大年三十至今,萬哲軍打著繃帶堅守在防疫安保第一線。手臂骨折的人,經過治療後應該在家中靜養。可是,衡陽市公安局石鼓分局青山派出所教導員萬哲軍甚至連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去年11月,萬哲軍在處置一起警情時因公負傷,右手手臂骨折。為了不給同事們增加工作量,萬哲軍沒有請假,他打著繃帶和石膏堅持上班。從大年三十開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後,青山派出所轄區有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工作壓力大,萬哲軍帶傷又衝在了第一線。
  • 什麼肉能吃?什麼肉又不該吃
    其實在這次疫情之前,野生動物一直是多數人追捧的一種高端食物。基於此,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偷獵者進入林區,而各地偷獵事件也經常被各大媒體爆出。其實也沒有人會說,農村常見的野雞野兔,也不是保護動物,可以食用,也經常看見一些人售賣或者食用。
  • 【共同行動 e起抗疫 】不忘初心顯擔當 堅守防控第一線
    【共同行動 e起抗疫 】不忘初心顯擔當 堅守防控第一線 2021-01-14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航班如何檢疫?記者直擊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檢疫現場
    5月1日上午7時,距離一架倫敦飛往杭州航班的預計落地時間還有近兩個小時,杭州蕭山機場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楊駿在為即將進行的檢疫做最後的準備。確定登臨檢疫組、鼻咽拭子採樣組、流行病學調查組、病例處置組、衛生處理組和物資保障組等100多位關員均已就位,楊駿重新從旅客到達點開始,把衛生檢疫全流程的每個環節又仔細過了一遍。
  • 中國地震人:永遠堅守著那份初心
    中國地震人:永遠堅守著那份初心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1930年,中國地震觀測的先驅者李善邦先生來到北京鷲峰山,建立了北京鷲峰地震臺,這是中國第一個使用近現代科學方法觀測地震的地震臺。
  • 市疾控中心城區疾病控制科副科長陳麗熔:當好疫情防控的「偵察兵」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市疾控中心城區疾病控制科副科長陳麗熔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勇擔責任,衝鋒在前,夜以繼日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當好疫情防控「偵察兵」。堅守崗位勇戰「疫」疫情發生後,陳麗熔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勇挑工作重擔。她24小時「在線」待命,聞令而動、主動作為,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